勞動二重性與商品二因素的關係

學習政治的人都會想要知道勞動二重性與商品二因素是什麼?有什麼關係?下面是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推薦的勞動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關係,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勞動二重性與商品二因素的關係
  勞動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的關係

商品二因素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從自然屬性來看,商品都具有可以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即使用價值;從社會屬性來看,商品都可以被它的所有者用來和別人的商品相交換,即交換價值。

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具體勞動是生產商品的勞動,即人們用不同性質和不同形式的勞動生產出不同的商品,這種勞動目的、勞動工具、勞動對象。製作方法。勞動成果各不相同的勞動。抽象勞動即抽掉了各種具體形式的、無差別的、一般意義上的人類勞動,叫做抽象勞動。

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並把生產商品過程中耗費的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新的商品中;抽象勞動凝結到商品中,形成商品的新價值。

  商品二因素和勞動二重性的區別

(1)商品二因素是使用價值和價值。勞動二重性是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2)商品二因素是由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決定的。

(3)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

  商品的二因素價值

(1)使用價值

使用價值是物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它體現了人與自然的關係。

使用價值本身並不是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之所以要考察使用價值,是因爲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其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一種物品要成爲商品,僅有使用價值是不夠的,它還必須是用來交換的,即具有交換價值。

(2)交換價值交換價值首先表現爲一種使用價值與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係和比例。兩種不同的使用價值之所以可以相互交換,原因在於它們之間存在着某種在本質上共同的東西。只有在本質上共同的東西,在數量上纔是可以相互比較的。這種本質上相同的東西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價值。

(3)價值

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它是商品的社會屬性,也是商品所特有的屬性,體現了商品生產者相互比較和交換勞動的經濟關係。價值是一個歷史的範疇。作爲商品的二因素之一,價值是商品最本質的因素。

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

(4)使用價值和價值的關係

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統一體,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存在着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

①使用價值與價值是統一的。二者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缺一就不成其爲商品。價值的存在要以使用價值的存在爲前提,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也就不會有價值;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寓於使用價值之中。

②使用價值與價值又是不同的、矛盾的。表現在:

第一,對同一商品生產者或消費者來說,同一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不可兼得。

第二,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體現人與自然的關係;而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體現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經濟關係。

第三,使用價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屬性,是永恆的範疇;價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屬性,是商品經濟的範疇,因而是歷史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