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西歐之旅考察報告

這次的西歐遊學考察,我們遊覽了法國、盧森堡、德國、瑞士、意大利五個國家,其中還經過比利時、奧地利和梵蒂岡。其中,讓我感觸最深、印象最深的便是各式各樣的古堡和西方的建築風格了。

暑假西歐之旅考察報告

先來說說古堡吧,這次我們遊覽的古堡都位於德國,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德國那樣擁有如此衆多的城堡。我們一共遊覽了三座古堡:天鵝堡、海德堡、羅騰堡,而天鵝堡又分爲新天鵝堡和舊天鵝堡。

新天鵝堡全名爲新天鵝石城堡,遠看就像童話裏公主的城堡一樣,夢幻又華麗,迪斯尼城堡就是以它爲藍本建造的。我們乘車前往新天鵝堡時,不由得發出讚歎,這尖尖的藍色屋頂,唯美的白色牆壁,甚至讓我產生了幻覺,看見許多位美麗的公主都從城堡裏出來了!新天鵝堡矗立在無邊的森林、綠色的山坡之上,周圍有積雪終年的阿爾卑斯山和無盡寬闊的大湖。這,難道不是大家心目中童話王國的景色嗎?

再說說海德堡。海德堡位於斯圖加特和法蘭克福之間,被詩人歌德譽爲“令人把心遺忘的地方”。不錯,這是一座紅褐色的古堡,給人帶來一種莊嚴的感覺,即使城牆有些破舊,但可以想象它幾百年前的那種華麗與威嚴。古堡位於王座山上,始建於13世紀,歷時400年才完工。因建築風格不斷變化,形成了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藝復興式的三種風格的奇妙混合,爲德國文藝復興時代建築的代表作。

王座山下有一座古橋,跨越內卡河南北兩岸。河南岸的橋頭有一座橋頭堡巍然屹立,與山上的海德堡古堡遙相應襯。橋頭堡有兩座圓塔,塔下面的門洞原來是海德堡老城的入城口,圓塔也曾經作過牢房使用。海德堡古橋是海德堡美景和靈氣的渾然天成的點睛的一筆,因而成爲海德堡的象徵。

隨後我們來到了童話般的小鎮——羅騰堡。這是個美麗清新的小鎮,它被羣山緊緊圍繞着,而鎮內遍佈的歷史性建築,無不充滿古樸典雅的韻味。小鎮裏的房屋、石塔色彩鮮豔,感覺置身於卡通片裏。這裏現在仍完整保留昔日的城牆,被城牆包圍的街道也保存良好原貌。若你在古城的石路上散步,攀登古老的城牆,可以感受中世紀的浪漫,別有一番趣味。

令人難忘的是,我們在小鎮的市集廣場見到了一家水果鋪,連忙跑過去瞧,水果還是新鮮的呢!我們很快就挑選好了中意的水果,結賬後發現……水果被攤主裝在一個透明的塑料盒子裏,而攤主卻沒給我們蓋子,也許她以爲我們想當場吃了吧。

我們就犯難了,因爲這麼多水果肯定不能馬上吃完,還想着帶回酒店呢,可,“蓋子”的英文該怎麼說呢?真是“英語到用時方恨少”呀……我們在一旁嘀咕着,碰巧被當地的一位華人阿姨聽到,她跟我們說:“蓋子的英文是lid。”

呀,真好!我感激地說了聲謝謝,鼓起勇氣,用英語向攤主索要一個蓋子。她可能沒聽懂我的“中式英語”,一臉茫然。好在那位阿姨又幫我重複了一遍,攤主抱歉地笑了笑,給我一個蓋子。吃着美味的水果,心中一陣感動,原來在一個陌生的國度,同樣會有好心人幫忙呀!這旅行中的小插曲,讓我更加喜歡這個童話般的小鎮。

除了各具特色的古堡,歐洲的建築風格也同樣值得細細品味。歐洲古典建築風格有:巴洛克建築、拜占庭式建築、哥特式建築、古典復興建築、古羅馬的建築、浪漫主義建築、文藝復興建築、現代主義建築、後現代主義建築……而哥特式最常見了,比如說這次行程中的巴黎聖母院、米蘭大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都是哥特式風格。

哥特式建築,又譯作歌德式建築,是位於羅馬式建築和文藝復興建築之間的,產生於法國的歐洲建築風格。整體風格爲高聳削瘦,以卓越的建築技藝表現了神祕、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

值得一提的是,哥特式建築採用了彩色玻璃工藝,拼組成一幅幅五顏六色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不識字的民衆宣傳教義的作用。據說,花窗玻璃以紅、藍二色爲主,藍色象徵天國,紅色象徵基督的鮮血。每次踏入神聖的教堂,都會感覺到一種莊嚴的氣氛,當你望見陽光透過那五彩繽紛的花窗玻璃,就會被深深地吸引住。這美麗的玻璃窗,造就了教堂內部神祕燦爛的景象,從而改變了教堂因採光不足而沉悶壓抑的感覺。

之前提到的巴洛克式、哥特式、拜占庭式建築風格都是歐洲最常見的。巴洛克式建築,是17~18世紀在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這次旅行的第一站——凡爾賽宮,它的內部裝潢就是巴洛克式建築。

說到這兒,不得不提一提華麗的凡爾賽宮了。凡爾賽宮宮殿爲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立凡爾賽宮外立面面爲標準的古典主義三段式處理,即將立面劃分爲縱、橫三段,建築左右對稱,造型輪廓整齊、莊重雄偉,被稱爲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內部裝潢則以巴洛克風格爲主,少數廳堂爲洛可可風格。

凡爾賽宮正宮前面是一座風格獨特的“法蘭西式”的大花園,園內樹木花草別具匠心,使人看後頓覺美不勝收。而建築羣周邊園林亦是世界著名。它與中國古典和皇家園林有着截然不同的風格。它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極其講究對稱和幾何圖形化。

再看看拜占庭式建築,它的'特徵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屋頂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頂”,圓圓的;第二是整體造型中心突出。那體量既高又大的圓穹頂,往往成爲整座建築的構圖中心;第三個特點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變化,又注意統一,使建築內部空間與外部立面顯得燦爛奪目。

回想起我們在最後一天去的——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卻有着世界第一教堂——聖彼得大教堂,這是天主教教堂。看看外觀,聖彼得大教堂實在是太大太華麗了,甚至拍照都拍不全呢!再說說聖彼得大教堂的建築風格,這是具有明顯的文藝復興時期提倡的古典主義形式,主要特徵是羅馬式的圓頂穹窿和希臘式的石柱式及平的過樑相結合。

還有威尼斯島上的——聖馬可大教堂,它位於聖馬可廣場,始建於公元829年,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聖馬可大教堂同時也是一座收藏豐富藝術品的寶庫。教堂建築爲拜占庭風格,呈希臘十字形,是融拜占庭式、哥特式、伊斯蘭式、文藝復興式各種流派於一體的綜合藝術傑作。

聖馬可大教堂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天花板。教堂的內部,從地板、牆壁到天花板上,都是細緻的鑲嵌畫作,其主題包含了十二使徒的佈道、基督受難、基督與先知以及聖人的肖像等,這些畫作都覆蓋着一層閃閃發亮的金箔,使得整座教堂都籠罩在金色的光芒裏,夢幻而神祕,所以教堂又被稱之爲“金色大教堂”。

以上就是我對本次西歐之旅的考察報告,有對各式各樣古堡的感悟,也有對歐洲建築風格的介紹。這次跨越四分之一地球的旅行,讓我懂得了很多知識,也讓我進一步瞭解了西方的文化,還培養了我的獨立、團隊意識。總之,期待下一次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