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創業擇業

一般來講,大學生畢業後有兩個選擇:一是找工作,二是繼續加強學歷。毫無疑問,創業教育使面臨就業壓力的大學生多了一種選擇的機會,但有志於創業的大學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創業是有風險的。成功創業必須要有一定的財力和創業能力做保障。大學生應將在校期間的創業作爲一項社會實踐活動,來體驗創業的艱辛和不容易,積累經驗和教訓,爲今後走上社會後擇機創業做準備

大學生如何創業擇業

一、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

據有關部門統計,201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約660萬,比2017年增加30萬,2012年高校畢業生預計將達到破紀錄的680萬,預計今後三年內高校畢業生人數還將以每年50萬的數量遞增,還有100多萬曆年沒有就業的大學生和社會上龐大的失業人羣,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相當嚴峻。以下是一組關於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人數的統計數據: 2017年346.5萬

2017年380.12萬, 比2017年增長約34 萬,增幅達9.7 % ;

2017年415.48萬,比2017年增加約35萬,增幅達 9.3 % ;

2017年455.6萬,比2017年增加約40萬,增幅達9.6 % ;

2011年528萬,比2017年增加約72萬,增幅達15.9 % ;

由於今後幾年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會有大的變化,可以預計大學生就業競爭將更加激烈。

二、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1]

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爲一種嚴重的社會綜合症,其形成原因是相當複雜的,既有深層次的

經濟結構帶來的隱患,又有淺表性的就業市場供需矛盾。

1、外貿依存過高的隱憂;

2、就業市場供需的矛盾;

3、用人單位選材的誤區;

4、高校教育潛在的問題;

5、學生自身求職的差距。

三、大學生就業方向

物以希爲貴,現在的大學生已不像以前那樣值錢了,現在的大學生比以錢增長了20倍,也就說找工作的難度要增加20倍 ,老闆看的是你的真才實學而不是你的學利,老闆看的是你的技能技術和能力.現在的大學找工作的難度絕不亞於現在的中專生,他們有很多學的技術,找工作好找一些.現在需要的技術人才而不看中你的學歷。

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現實面前,如何實現個人的理想抱負,如何順利就業是每個大學生應該勇敢面對、理性思考、明確抉擇的問題。我們認爲,大學生們應該切實轉變求職擇業的觀念,實現就業目標、就業方向的轉移:

<一> 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

1、客觀評價自己,樹立良好的心態。

我們應該爭取面對就業心理問題,擺正自己的位置,正視自己的缺點,不斷改進。有名畢業生,應聘了多個單位,始終沒能成功,對於自己的一些缺點,除了給自己找藉口外,還經常說老實不給她機會,這樣總看不清自己的問題所在,喜歡強調客觀原因的人是很難適合社會的。

2、合理的角色定位

由於高等教育將實現從“精英教育”到“大衆教育”的轉變,一次在現代社會迷失只是個人適合社會、成爲社會合格成員而必須掌握的基本勞動技能和生存技能。

3、科學的就業形勢分析

大學生有必要了解社會所急需的人才以及對人才的素質要求,以便根據社會需要來確立自己的職業理想。

4、正確的職業評價

職業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大學生應根據社會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最大限度的發揮才能,樹立“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觀念,摒棄攀比現象。

<二> 強化學習與職業意識

1、培養良好的綜合素質,提高適應能力

現代社會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社會,要想事業有成,光靠自己個人奮鬥沒有與其他人合作協作的意識,往往會一事無成,所以,就要自覺培養團隊意識和協作意識,這對今後走向社會也是非常有裨益的。

2、大學生從小事做起,增強責任意識

細節決定成敗,凡事都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在學校時就要注意這方面意識的培養。總之最重要的還是要樹立自己的目標,樹立爭取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同時要注意培養良好的品質,磨練堅強的意志。

3、要有創新意識,創業意識,敬業意識,“轉業”意識

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既能解決就業難的問題,還能爲社會拓展就業道路,更重要的是能滿足大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職業頻繁更換已不能適應社會需要,更不利於個人發展,總體上看,大學生的工作變異性表現較差,因此,大學生應強化自我“轉業意識”,這有利於自身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 4、爲人誠實,具備腳踏實地的敬業精神

凡是端正,敬業,誠實,虛心好學,工作認真負責的實習生都受到各企業單位的好評,也爲他們邁向成功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學生如何創業擇業》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5、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

現在企業最看重的工作經驗已不是首選,更多的是偏向於學生的綜合素質。如人際交往、溝通協調能力、反應能力、學習接受能力等等;其次就是爲人處事的態度和他們的品行。 [3]

四、大學生創業

大學生創業是大學生人生的一個重大項目,一定程度上左右其走出校園後職業生涯的方向。大學生想要創業,就應該抓住大三這段黃金時間,因爲它是承上啓下的重要時期,既是大學生活的終結,也是社會生活的開始。用這段時間,完成從一名學生到一個社會人的轉變。創業教育使面臨就業壓力的大學生多了一種選擇的機會,但有志於創業的大學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創業是有風險的。成功創業必須要有一定的財力和創業能力做保障。

1、團隊——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關鍵

通常項目要成功,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成立項目組。挑選到合適的項目組成員並讓他們來項目組任職,是項目成功的關鍵。大學生創業項目要獲得成功,同樣離不開一個好的創業[2]

團隊。

2 、計劃——創業計劃書

計劃是項目管理的基本組成部分。任何項目,假如沒有詳細有效的計劃,失敗機率將大增。實際上,計劃是一張路線圖,指引項目實施者如何從當前的位置到達想去的地方,沒有它,項目實施者可能到不了那裏。大學生創業同樣如此,也需要一份詳盡可行的創業計劃書,作爲創業成功的前提

3、項目控制

項目控制,說到底就是項目的管理,也就是制定計劃,然後按計劃執行。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能夠按照計劃執行,管理將成爲一件簡單的作業

對於大學生關注的創業資金問題,呂晉宇說:“人的思想能想多遠,人就能走多遠。大學生創業,一定要務實,要勤奮,不能光停留在理論研究上。可以從小投資開始,積累經驗,一口想吃個胖子,結果一定是失敗。沒有資金,沒有人脈都不要緊,關鍵是你要有好的思路和想法,有勇氣去邁出第一步,纔會成功。”

結束語:大學生就業需要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根據自己的愛好而選擇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分析一下自己的性格與能力,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改變,不斷拼搏,吸取更多的經驗,也許在工作中與你想象的不一樣,但每個行業都有他的特點,所以,只要努力,就會有所回報,即使屢次受挫,也要堅持向前走下去,因爲只要你肯去做,就會有多了一點綜合素質,爲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奠定基礎。要有求職的信心和勇氣,不斷嘗試新的工作,不要因爲沒做過而不去做,要做到因爲沒做過,所以我要去做,現在就開始爲我一分屬於自己的工作而學習,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沒有什麼做不到的,只要你嘗試去改變,就會有成功的希望。

[參考文獻] [1]《就業心理》 凌 子編著 中國人口出版社 1997.10

[2]《創業指南針》 陳黎明主編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2000.4

[3]《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 詹萬生主編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1.6

大學生如何創業擇業 [篇2]

根據教育部調查數據顯示,2003年本科生畢業人數爲212萬,52萬待業,就業率75%;2017年本科生畢業人數爲340萬,79萬待業,就業率76%;2017年本科生畢業人數爲495萬,145萬待業,就業率70%;2017年畢業人數爲611萬,196萬待業,就業率68%;2017年本科生630萬人畢業!

隨着高校的連年擴招,每年的畢業生人數也在較大幅度增長,然而由於我國正處於轉型期,工作崗位沒有明顯地增加,因此,將近1000萬 本科畢業生們要同約1400萬個富有工作經驗的下崗工人、1.5億個勞動力價格低廉的農村富餘人口進行競爭,還要與職業技能方面更加符合企業的用人需求的高職生們爭奪崗位,我們本科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就業壓力仍然很大。

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難道四年後的我們會無路可走嗎?答案很顯然:不會!“成功的人生需要正確規劃,你今天站在哪裏並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邁向哪裏卻很重要。”在這個迅猛發展的信息化時代裏,我們的“下一步”選擇其實有很多,可以選擇繼續深造——出國、考研,也可以選擇及早就職——城市就業、基層就業,亦或是選擇自主創業。

一、繼續深造

首先來看看留學的情況。據中國教育部統計,2017年中國留學人數是22.9萬,今年有望達到28萬人。而這個數字在2003年只有12萬,7年漲了1倍 中國大學生留學人數逐年增多。所以,大學生畢業後,出國這條路也不是十分容易走。如果大學生希望畢業後出國,需要慎重考慮。我們大學生該怎樣選擇呢?這要根據大學生的出國目標來選擇。如果大學生希望移民那麼就要選擇那些近期移民政策比較寬鬆的國家,比如澳大利亞等。如果大學生是以學習爲目的,那麼最好從專業出發來選擇留學國家。如果大學生以“鍍金”爲目的,那麼建議選擇一些名氣較響、歷史較悠久的學校。

《大學生如何創業擇業》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一般來講,大學生畢業後有兩個選擇:一是找工作,二是繼續加強學歷。毫無疑問,創業教育使面臨就業壓力的大學生多了一種選擇的機會,但有志於創業的大學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創業是有風險的。成功創業必須要有一定的財力和創業能力做保障。大學生應將在校期間的創業作爲一項社會實踐活動,來體驗創業的艱辛和不容易,積累經驗和教訓,爲今後走上社會後擇機創業做準備

一、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

據有關部門統計,201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約660萬,比2017年增加30萬,2012年高校畢業生預計將達到破紀錄的680萬,預計今後三年內高校畢業生人數還將以每年50萬的數量遞增,還有100多萬曆年沒有就業的大學生和社會上龐大的失業人羣,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相當嚴峻。以下是一組關於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人數的統計數據: 2017年346.5萬

2017年380.12萬, 比2017年增長約34 萬,增幅達9.7 % ;

2017年415.48萬,比2017年增加約35萬,增幅達 9.3 % ;

2017年455.6萬,比2017年增加約40萬,增幅達9.6 % ;

2011年528萬,比2017年增加約72萬,增幅達15.9 % ;

由於今後幾年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會有大的變化,可以預計大學生就業競爭將更加激烈。

二、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1]

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爲一種嚴重的社會綜合症,其形成原因是相當複雜的,既有深層次的

經濟結構帶來的隱患,又有淺表性的就業市場供需矛盾。

1、外貿依存過高的隱憂;

2、就業市場供需的矛盾;

3、用人單位選材的誤區;

4、高校教育潛在的問題;

5、學生自身求職的差距。

三、大學生就業方向

物以希爲貴,現在的大學生已不像以前那樣值錢了,現在的大學生比以錢增長了20倍,也就說找工作的難度要增加20倍 ,老闆看的是你的真才實學而不是你的學利,老闆看的是你的技能技術和能力.現在的大學找工作的難度絕不亞於現在的中專生,他們有很多學的技術,找工作好找一些.現在需要的技術人才而不看中你的學歷。

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現實面前,如何實現個人的理想抱負,如何順利就業是每個大學生應該勇敢面對、理性思考、明確抉擇的問題。我們認爲,大學生們應該切實轉變求職擇業的觀念,實現就業目標、就業方向的轉移:

<一> 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

1、客觀評價自己,樹立良好的心態。

我們應該爭取面對就業心理問題,擺正自己的位置,正視自己的缺點,不斷改進。有名畢業生,應聘了多個單位,始終沒能成功,對於自己的一些缺點,除了給自己找藉口外,還經常說老實不給她機會,這樣總看不清自己的問題所在,喜歡強調客觀原因的人是很難適合社會的。

2、合理的角色定位

由於高等教育將實現從“精英教育”到“大衆教育”的轉變,一次在現代社會迷失只是個人適合社會、成爲社會合格成員而必須掌握的基本勞動技能和生存技能。

3、科學的就業形勢分析

大學生有必要了解社會所急需的人才以及對人才的素質要求,以便根據社會需要來確立自己的職業理想。

4、正確的職業評價

職業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大學生應根據社會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最大限度的發揮才能,樹立“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觀念,摒棄攀比現象。

<二> 強化學習與職業意識

1、培養良好的綜合素質,提高適應能力

現代社會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社會,要想事業有成,光靠自己個人奮鬥沒有與其他人合作協作的意識,往往會一事無成,所以,就要自覺培養團隊意識和協作意識,這對今後走向社會也是非常有裨益的。

2、大學生從小事做起,增強責任意識

細節決定成敗,凡事都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在學校時就要注意這方面意識的培養。總之最重要的還是要樹立自己的目標,樹立爭取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同時要注意培養良好的品質,磨練堅強的意志。

3、要有創新意識,創業意識,敬業意識,“轉業”意識

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既能解決就業難的問題,還能爲社會拓展就業道路,更重要的是能滿足大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職業頻繁更換已不能適應社會需要,更不利於個人發展,總體上看,大學生的工作變異性表現較差,因此,大學生應強化自我“轉業意識”,這有利於自身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 4、爲人誠實,具備腳踏實地的敬業精神

凡是端正,敬業,誠實,虛心好學,工作認真負責的實習生都受到各企業單位的好評,也爲他們邁向成功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學生如何創業擇業》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