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玉講座心得體會

9月14日-15日在公司黨委的領導和宣傳下,我深入學習了九里山礦供應科修舊利廢班班長劉金玉的先進事蹟,劉金玉作爲一名修舊利廢班的班長,職位不高,但是卻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堅守26年, 本着“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工作作風,做出成績,而作爲煤礦機電科的科長,我更應該學習劉金玉同志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勇於探索、不斷創新、愛企如家、敬業奉獻的先進精神。

劉金玉講座心得體會

通過對劉金玉同志的學習,結合我礦實際情況,我們採取了有效的措施進一步節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一、加強宣傳教育,強化機電工節支降耗的意識。要求區隊長充分利用班前會時間,宣傳節支降耗、節約成本重要性,增強節約的意識,增強 “節約等於效益”的理念。

二、機電配件等材料的管理和審批上,從小抓起,從細處做起,從嚴審覈。首先強化過程控制,對採掘區隊回收的設備材料,按照能用則用、可用則留的原則,能用的材料、待修的材料和報廢材料由機修廠進行分類、分項進行管理。根據生產需要的計劃材料,做到有舊的決不用新的,努力降低材料費的支出。完善機電配件等材料的審批、領用、使用制度,領料單填寫內容要詳細,使用地點要具體。

三、機電運輸的管理上,設備實行掛牌管理,強化包機責任制的原則,加強機電運輸的檢查檢修力度,嚴格執行日常檢修制度,嚴禁出現機電設備帶病運行和撕皮帶現象。大力推行修舊利廢工作,控制投入成本,爭取效益最大化。

四、用電管理上,積極落實電力市場目標責任制,成立了以董事長爲首的公司節能減排行動領導組,制定了《音西煤業電力市場化管理辦法》,通過對礦區各單位用電管理職責劃分,加大對各單位用電的管理及考覈,從而降低電力消耗,增強員工節能意識。

2015年6月我礦10KV無功功率補償裝置正式通過驗收並投入使用。投入無功補償後,音西礦功率因數提高到了0.9-0.95,減少降低了線路的有功功率損耗,減少了變壓器、電動機、開關等設備的事故率,大幅節約了設備維修維護費用的投入,經不完全統計,僅全年節省的電費就能達80萬以上。

同時在地面生活區、彩板房杜絕長明燈現象。優化機電運輸系統,機電運輸設備與功率要相互匹配,杜絕高耗低效現象發生,減少設備空運轉,降低用電量。根據供電公司峯、平、谷三時間段電價,特對生產時間進行規劃,定於早班、夜班生產,避開峯期用電,有效降低生產用電成本。

五、加速設備升級改造、強力推行小改小革創新工作,充分調動各機電運輸系統人員進行技術創新的積極性,挖掘在日常工作、生產中有利於節支增效、管控成本的技改及合理化建議。

2015年3月,我礦對一段絞車硐室提升絞車控制系統進行改造,將原防爆串電阻調速的TKD型絞車電控系統改造爲AFE回饋制動系統的防爆變頻提升機電控系統,實現了提升機加減速過程的平穩控制,採用自動化電控系統很好的防止提升機過卷和過放事故的發生,同時也省去了轉子串電阻造成的能耗,具有十分明顯的節能效果。

另外,對強力皮帶軟啓動控制系統進行改造,改爲現使用的變頻啓動控制系統,爲礦區電力消耗又節省一部分開支,更進一步的深化了節能減耗工作的開展。

作爲機電科科長,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發揚劉金玉同志傳承與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精神,爲礦區的成本管控、節支降耗盡最大努力。

劉金玉講座心得體會 [篇2]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有效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優質課堂,提高教學有效性已成爲當前學校實現內涵發展的重點和難點之一。

帶着學校的重託,我參加了 2015年10月23日-10月24日在鄭州舉行的《中國小有效教學模式暨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研討會》。雖然只有兩天的學習時間,但洋思中學劉金玉校長詳細解讀了洋思中學的成功經驗,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闡述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以學定教,以教促學”的先進教學理念。他長達三個小時題爲“探課堂真諦,尋高效之路”的專題報告使我收穫頗豐。

一、怎樣認識高效優質課堂。

高效的內涵就是變傳統低效課堂的少、慢、差、費爲現在高效課堂的多、快、好、省。高效包含兩個層面:教師的高效和學生的高效,教師的高效,是學生高效的前提。教師的高效是指教師要注重提高課堂效率、實現課堂效率的'最大化、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學生的高效內涵包括四個方面:學業成績的高效(沒有分數,今天誰都過不了關;理直氣壯抓分數,不屈不撓求成績。)、學生素質的高效(只有分數,明天誰也過不了關)、每一位學生的高效(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和每一分鐘的高效(抓好每一分鐘)。

二、採用怎樣的教學策略使課堂真起來。

“先學”:先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教師不提示、不暗示、不揭示。學生學習的時候,教師要下達自學達成的目標,讓學生“以我爲主,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爲主,合作學習爲輔,自主學習在合作學習之前。

“後教”:學生自學之後,解決問題,哪怕有一個學生能夠解決問題,教師都不要出場,教師要在真正沒有一個學生解決問題之後才最後出場。教師講學生不會的,學生會的不講。 “當堂訓練”:在課堂上及時反饋,這樣發現的問題才具有實效性和真實性。要做到“千忙萬忙,課堂訓練不慌不忙”,學生有爲纔是教師的最大有爲,自學是“培優輔差”的關鍵。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特點是:1、真實;2、有序;3、緊張。我想高效、緊張、有序可以使整個課堂動起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高效、緊張、有序的課堂必須以學生爲中心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只是參與者、指導者,只有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才能變講堂爲學堂,真正地提高課堂效益。

三、採用怎樣的思想來實現課堂的高效。

首先要從實際出發。課堂上最大的實際是什麼?是學情。學情決定教情,學情大於天,學情緣於學生。其次要按規律辦事。劉校長講了學游泳的故事,這個故事充分體現出我們的課堂要想高效就必須符合學生的實踐認識規律。最後他提出問題教學論,我們要把課堂打造成問題課堂。有這樣三句話如今我還記憶猶新:不發現學生的問題是老師的問題;不積極分析學生的問題是老師的問題;不有效利用學生的問題是老師的問題。

四、怎樣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記得蔡林森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好學生是個寶,差學生也是個寶”。 其實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不可能不面對差生,如果不能轉化差生那是教育最大的遺憾和失誤。如何對待“培優補差”,讓課堂教學變得高效呢?洋思中學的做法讓我們深思,對優秀學生,教師要樹立“培尖不如自陪”,課堂是培養尖子生的主陣地,教師要相信學生,要解放思想,讓尖子生吃自助餐。對於差生,“補差不如防差”,差生是教師教出來的,差生的製造者歸根結底還是我們教師。要防差,就得關注差生,關注差生的問題,關注有問題的學生,教師要逼他們去學習,

逼也要講究策略,要逼得學生心甘情願,策略是“三個不”即:不拋棄、不厭棄、不遺棄,要學會“粘住他、纏住他”,他們“死豬不怕開水燙”,教師“死馬當成活馬醫”。課堂上教師關注學困生,讓學困生先說、先做,表揚也向差生傾斜,差生在課堂上享有了許多優惠政策。我想這與其他學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害怕差生、排擠差生、輕視差生、放棄差生的思想和做法有天壤之別。

聽了劉金玉校長的報告,我深深地感受到洋思的教學質量之所以高,主要就是因爲他們抓住了課堂教學改革這個中心環節。而反思我們的課堂,一節課就是幾個尖子生一直在表演,一些差生經常出現假學習、假聽課的現象,導致我們的課堂低效、無效、甚至出現負效。我想我們必須大膽去創造,創造出符合我們自己的教學模式,展示我們自己的丰采!如果我們行動了,堅持了,我相信這一天一定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