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年度財務工作總結

不經意間,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問題,讓我們好好總結下,並記錄在工作總結裏。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財政局年度財務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財政局年度財務工作總結

今年,市財政局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以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爲引領,按照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咬定目標、團結協作、攻堅克難,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全力以赴抓收入、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惠民生,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多措並舉組織預算收入,財政持續增收格局進一步穩固

今年《政工作報告》提出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要按可比口徑增長10%,但受宏觀經濟增速減緩、國家結構性減稅、清費減負及房地產市場調控等因素影響,我市財政收入形勢十分嚴峻。爲此,我局從三個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一是加大政策研究力度。圍繞建立財政穩定增收機制的目標開展調研,通過與深圳、北京、上海等9個重點城市財政收入的對比分析,向市委、市政府報送了促進經濟增長、涵養稅源、挖掘財政收入增長點的政策建議。二是加大綜合治稅力度。發揮財稅聯席會議作用,聯合國稅、地稅等部門做好經濟和財政運行監測分析,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研究提出應對措施,充分挖掘增收潛力,確保應收盡收。三是大力爭取上級支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開發建設南沙新區爲契機,積極向中央和省申請加大我市地方債券轉貸規模。

隨着各項增收措施的逐步落實,我市財政收入走勢趨好。今年,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41.8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04.6%,比增10.8%,增收111.7億元,剔除營改增因素影響比增14.9%,超額完成年初確定的實現可比增長10%的目標任務。

(二)積極發揮調控引導功能,財政支持經濟發展的作用進一步提高

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爲主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動經濟結構優化,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一是支持經濟轉型升級。市本級財政投入戰略性主導產業發展資金40億元,大力支持9大優勢產業和6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層次向高端化升級。今年我市三次產業結構由20**年的1.6:34.8:63.6調升爲1.5:33.9:64.6。二是推進戰略性發展平臺建設。按照市統一部署,對九大戰略性發展平臺土地收儲開發及收益分配模式進行深入調研,提出了打造支撐廣州新型城市化發展的經濟增長極和轉型升級示範區相關措施。三是優化企業發展環境。落實國家稅收優惠和結構性減稅政策,取消、免徵、停徵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全市共減免稅約97億元(全口徑)、減費約1.7億元,大幅減輕了企業負擔。紮實推進“營改增”稅收改革試點。試點改革以來,經確認納入試點的'納稅人達10.4萬戶,企業整體減輕稅負約68.6億元(全口徑)。四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投入1億元民營企業獎勵資金、1億元民營科技園資金,積極推薦我市民營企業項目申報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專項資金,大力扶持壯大民營經濟。安排扶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專項資金,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

(三)全面推進各項公共事業,財政保障民生能力進一步增強

堅持以人爲本理念,持續加大民生投入,紮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今年市本級公共財政預算用於民生和各項公共事業的支出462.3億元,佔公共財政支出總額的76.2%。一是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國小從每生每年550元提高到750元,國中從每生每年750元提高到1150元,補助對象從我市戶籍和符合各區免費條件的外來務工子女約70萬人,擴大到全體義務教育在校學生約120萬人(含近50萬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二是完善社保就業體系。全市城鎮低保標準提高到每月540元,農村低保平均標準提高到每月505元,低收入困難家庭認定標準按當地低保標準提高1.5倍,全市8萬多低保人員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三是提高醫療衛生水平。落實困難羣衆基本醫療救助政策,爲約20萬名困難羣衆購買商業保險,基本實現醫療保障覆蓋我市全體城鄉居民。城鎮居民醫保政府資助標準分別從240元/人·年和500元/人·年提至320元/人·年和1,000元/人·年。四是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全市投入102.9億元,教育、醫療、社保、就業、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民生領域有了新的改善。

(四)穩步推進各項改革措施,財政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

圍繞健全公共財政體系,積極推進市對區(縣級市)財政管理體制等20項改革,並在全口徑預算、國庫集中支付、財政績效管理、政府集中採購、財政投資評審、國有資產監管、政府性債務化解和財政信息公開等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推進財政體制創新。制定印發了《關於我市各區引進市外企業財政獎勵辦法》,引導各區(縣級市)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吸引市外及國際企業總部落戶我市。二是積極探索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相結合的新機制,採取單位自評、重點評價和第三方評價等多種方式,對全市112個部門122個項目、2個預算單位以及市人大確定的6個重點項目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評價結果首次提交市人大常委會專題審議,並將第三方評價結果向社會主動公開,進一步增加了評價的客觀性、透明度、影響力和約束力。三是預決算公開再現突破。市本級預算單位全部向社會公開了本部門20**年度決算,各區(縣級市)、鎮(街)全部公開了20**年“三公”經費決算信息,使廣州成爲全國首個實現三級政府“三公”經費信息全面公開的城市,公開“三公”經費信息已成爲我市各級政府常態化工作。四是行政運行成本持續下降。堅決貫徹“八項規定”,確保“三公”經費只減不增。今年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公務接待費、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實際支出與去年年相比,降幅分別達32.7%、18.2%和7.1%。

(五)着力規範財經運行秩序,財政科學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堅持完善制度、夯實基礎與提高執行力並重,全方位加強財政資金、國有資產和政府性債務管理,不斷提高財政管理績效。一是加強財政資金管理。組織對財政專戶、財政暫付資金和財政對外借款進行清理清查,本級回收財政對外借款14億元;對24個單位進行財政檢查,共涉及金額114億元,查補應收財政收入1億元,追繳財政資金1,000萬元;規範資金支付審覈,拒付緩付各類違法違規用款申請476筆,涉及財政資金5.09億元。二是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牽頭組織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單位開展國有資產清產覈資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市國有資產家底及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爲下一步規範管理、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礎。三是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首次將市本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舉債、償還計劃報送市人大常委會審議,並向社會公佈。

(六)紮實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財政機關工作效能進一步提高

局黨委把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爲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緊緊圍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做好規定動作,創新“自選動作”,注重抓好“五個結合”,做到立查立改、立改立行,切實推進作風轉變。一是與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相結合。深入查擺領導班子和各級黨員幹部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了5個方面28條整改落實措施;探索競爭擇優、民主公開的選拔任用機制,一批德才兼備、羣衆公認的優秀幹部走上領導崗位。二是與貫徹“八項規定”相結合。制定了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實施辦法,從改進調查研究、厲行勤儉節約等10個方面,提出了25條具體要求,並將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納入黨風廉政責任考覈。三是與開展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相結合。成立專門機構,設立工作專欄,實行明查暗訪,定期通報和曝光幹部辦事拖拉、作風懶散等現象,並加強問責、抓好整改,着力整治庸懶散奢“四feng”問題。四是與廉政風險防控相結合。按照“制度+科技+監督”的工作思路,加強“三平臺一中心”財政信息化管理架構建設,確保財政資金和財政幹部安全。五是與完成財政各項工作目標相結合。圍繞財政目標任務,深入推進財政改革,精簡和下放財政行政審批項目,規範和優化財政業務流程,加大網上審批、網上辦事力度,不斷提高財政管理和服務水平。

通過近半年的教育實踐活動,查找整改了一批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中存在的“四feng”問題,制定出臺了一批貫徹落實羣衆路線的制度規定,研究解決了一批羣衆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機關工作氛圍呈現新的景象,幹部精神面貌煥發新的活力,財政爲民務實清廉的形象進一步樹立。我局行政審批事項100%進駐市網辦大廳,社會服務事項100%實行網上辦理,基本實現了市區兩級非稅收入網上自助繳款,建立了外商企業登記、政府採購管理等6個系統的統一運維平臺,爲全市4000多家單位用戶提供標準化、流程化的技術支持服務,極大地方便了羣衆。我局扶貧、老幹和工青婦團等工作成效明顯,多項工作受到省、市表彰,獲得25項先進單位稱號,27人次榮獲先進個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