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學習總結與計劃四篇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學習總結與計劃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學習總結與計劃四篇

學習總結與計劃 篇1

【內容摘要】: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學生加深理解和鞏固知識、提高獨立思考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運用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設置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精神,從而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獲得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激發興趣合作交流

我們都知道,作業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是鞏固知識.培養能力的重要環節。而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去獲取新知識和增加自己學習能力的一種行爲變化過程。無論是學校教學還是最近接觸到的一些教學改革方面的信息,都是本着“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育教學思想,重點在於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具有團結合作的精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想方設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並在教學設計、備課、個別指導、巡迴輔導、小組討論、把握程度、拓展知識、總結提高等多方面狠下功夫,應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中不斷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下面我就自己在國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後總結性作業的佈置與處理談幾點做法:

一、激發學生對作業的興趣和合作興趣

以往在佈置作業時例題仿做的題目多,綜合創新的題目少,致使學生應付式完成,不求甚解;單純求解的題目多,應用表達的題目少,作業內容乏味重複,學生態度消極;要求獨立完成的題目多,關注合作互動的題目少,使大部分學習困難的學生對作業產生恐懼心理。如何能讓學生對作業相對而言感興趣,起碼第一步做到不恐懼,不反感。興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富有情境的作業,能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去完成,從而感受到作業的樂趣。要向學生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與技能。變獨立完成的作業爲合作性的作業,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作業。如:在學生學完朱自清的《春》這一課時,我讓學生自主展開想象,如果是我們去寫春天,我們會怎麼去寫,同學們可以自己一個人或者和朋友一起走出家門、校門,融入大自然中去用心感受春天,再把它寫下來,然後用一節課在全班內交流,這樣一來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這次作業的興趣。我們教師佈置作業,並不僅僅讓學生完成作業而已,而是讓學生在課堂之外去交流,在交流中獲取更多的信息,使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新課程的生成性、建構性,也要求學生必須加強合作,學會合作。因此,“小組合作”和共同承擔“責任”,既是一種策略,也是一種有效手段。例如:每組中只要有一位學生沒完成作業或者做錯了,那麼這一組的同學就有責任幫助這位同學完成作業。“小組合作”和共同承擔“責任”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還強化了學生的責任意識。

二、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

在作文教作文教學中,我常常發現學生都怕寫作文,究其原因:一沒興趣,無話可寫;二有素材但無從下手;三沒有組織材料佈局謀篇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1、緊抓課堂用詞說話練習,先讓學生自主的說說好詞好句的意思,然後讓學生進行說話練習。2、多做片段練習,可以不拘形式,比如以成語接龍遊戲方式每人寫一段話,最後連成一片文章,也可以以某個老師或同學爲模特,用文字給他“畫像”,或者學生自己交換批改……3、指導學生自主講評作文,可以選擇全篇也可選擇一個片段,讓學生先讀一讀,再談一談,這篇作文好在哪裏,你喜歡文章的什麼地方,問什麼?我也參加其中啓發,引導,點撥,讓學生談得更深更透,讓學生都從自己的習作中能尋找到值得欣賞的地方。4、規範書寫,也許有人認爲書寫與提高作文能力無關,其實這是謬論,對於一些學生來說書寫時硬傷,因而在平時我比較重視培養學生的書寫能力,要求學生每天堅持自主練字五分鐘,每月進行評比,優勝者有權提出本次練筆的方案。

長期以來,傳統作業被視爲“課堂教學的延伸與補充”,作業內容日趨封閉僵化,僅限於學科知識範圍,遠離學生實際生活和社會生活。作業方法、手段、技術日趨單一,強調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搞題海戰,這樣長此以往,只能導致學生思想僵化,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迫於應付各級檢查評比,導致雖然作業公正規範,極其具欣賞性卻忽視了:作業過程是學生的智慧、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最理想的生成過程和體現過程,自然作業也成了學生的沉重負擔,無助於學生的成長,失去了作業應有的教育意義。新形勢下學生自主學習的作業應是:1、由專制走向民主學生身心不同,作業的目的、內容、方法也應因人而異,讓作業真正成爲學生自己的作業,及以人爲本的作業。2、由封閉走向開放,傳統的封閉型作業,其作用正在下降。開放性作業以師生互動共同建構,帶有師生強烈的感情,態度,價值觀。3、由獨立完成走向協同合作,傳統的“獨立完成作業將受到挑戰,而合作性作業將成爲學生的重要理念。4、作業批改由靜態走向動態,將來批改作業不再僅僅是教師,而應包括教師、學生、家庭、社區等有關人員組成的共同體,共同參與學生的作業輔導批改,共同關注學生成長。

總之,自主學習下的作業將是對課程意義的重建與提升,對學生而言,使學生自我建構知識與人生的生活過程,對教師教學而言,則是學生對教學的深化過程!

學習總結與計劃 篇2

20xx年11月8日,東方市四更中心幼兒園迎來了“國培計劃(20xx)”—送教下鄉活動。首先,非常感謝教育部門給我提供這樣一個學習的平臺,讓我有一個學習、提高的機會。此次送教下鄉活動使我受益匪淺,無論是教學技能,還是學習能力都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提升。

本次活動,增強了各個園之間的交流與學習,提升了教師的自身素質,對推進鄉鎮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及幼兒園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完善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幼兒教育理念。

第一位送教教師是邢明丹老師,她給我們帶來的是中班體育活動—《羊村小勇士》,通過自主探索,嘗試投擲沙包的正確方法,初步學習肩上揮臂投擲動作,促進上肢肌肉的發展,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幼兒勇敢戰勝困難的品質。邢老師語言極富感染力,能根據活動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帶入情境,她的體態語言很生動,能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們深受感染。孩子們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歡。活動結束後,教師們也進行深刻的反思,尋找體育遊戲教學活動中的不足並及時改正,讓每個孩子能在玩中學學中玩,在玩中得到各方面的發展。

第二位送教教師是朱少丹老師,她給我們帶來的是大班語言活動—《小青蟲的夢》,活動通過講故事感受故事的語言美、意境美。知道青蟲長大能演變成蝴蝶,老師在活動中以情景導入故事吸引幼兒目光提高幼兒的興趣。她的語言特別親切、笑容特別甜美。值得老師們學習。整個活動氛圍輕鬆,孩子興趣濃厚,都積極參與表演,是一堂值得學習的語言課。

第三位送教教師老師是周雪梅老師,她給我們帶來的是一節體育遊戲《勇敢跳跳跳》。這節活動引導幼兒學習用雙腳向上跳,鍛鍊腿部力量。這是鄉鎮孩子比較熟悉又感興趣的,同時周雪梅老師通過遊戲地變化讓幼兒有更大的挑戰和突破。幼兒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生活經驗參加活動,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同時也鼓勵幼兒大膽進行體驗跳躍帶來的樂趣。

第四位送教教師是趙訓嫺老師,她給我們帶來的是中班語言課—《鴨媽媽找蛋》,自然大方的教態丁老師通過創設情境來吸引孩子,抓住孩子的心,用孩子喜歡的遊戲教學法,融入孩子們當中,與孩子們一起玩,整個活動有規則,但不約束,活而不亂。結合教具,孩子們能更加直觀,形象的記憶,也能調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

第五位送教教師是楊丁娟老師,她給我們帶來的是大班健康活動—《我愛玩圈》本次活動利用圈的特點,鼓勵幼兒探索、掌握用圈來鍛鍊身體的各種方法,發展幼兒基本動作,促進幼兒各種基本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第六位送教教師是張可欣老師,她給我們帶來的是體育遊戲—《拍牆》,豐富的教具,通過遊戲,使孩子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發展。

每一位老師上課結束後,在專家組的帶領下,老師們都暢所欲言,集思廣益,結合新綱要理念暢所欲言談各自不同的看法,在充分肯定的過程中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及不同意見,討論氛圍非常激烈。

我堅信,每一次的學習研討,都是促使我進步的階梯。期待自己不斷突破自我,逐步成長!

學習總結與計劃 篇3

很榮幸來到東北師大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學院,進行爲期90天的脫產學習培訓。在這裏認識了來自全省各地的百餘位優秀的中國小信息技術教師,有東北師大等高等學府的信息技術方面的專家、教授爲我們上課,真叫我受益匪淺。30天的集中培訓快樂充實並讓人久久回味,從最初被學校優美的景緻所吸引,到最終被各位教授博大精深的學術理念所震撼。我的學習方法、教學理念也得到了充實、創新和提高。30天的培訓,我要說:“累,並快樂着。”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收穫很多: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許多疑問得到了解決或啓發;業務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回首30天的集中培訓,總結整理如下:

一、首先我要說感激

感謝國培和東北師大給我們搭建的這一學習平臺,讓我有機會來這裏充實和完善自己。回首這一個月來的培訓,真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效果明顯。培訓中教授圍繞“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整合”、“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實用信息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等理論知識進行了講解,以及學員研討、參觀東師中信學校等方面內容,感謝東北師大、感謝鄭燕林老師爲我們所做的精心安排,無不使我心中充滿無言的感激。

此次培訓也不不能說一點收穫也沒有,給我留有最深印象的,除了於偉教授十二字真言:學點詞、交點人、養養神、寫點文;以及劉曉明老師的《教師的職業壓力與心理健康》給我的印象深刻。班主任鄭燕林老師講的理論知識我沒有記住多少,但她給了我們許多實用的軟件,這卻是叫我記憶猶新的。因爲有好多軟件是我以前沒有用過,在以後的日常工作中,能夠用到,並且非常實用的好東西。如pdf轉換word軟件、flash下載軟件、轉換格式的軟件等等。最啓迪我思想的,還是那次東師中信實驗學校之行,是菅彥剛老師的那節信息技術課。

二、自己在反思中提升

30天的集中培訓學習,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這是收穫豐厚的一個月,也是促進我教學上不斷成長的一個月!最啓迪我思想的,還是那次東師中信實驗學校之行,是菅彥剛老師的那節信息技術課。

欣賞了菅老師的一節國小四年級的信息技術課:《神奇的變變變》。用欣賞一詞,更加能說明菅老師的課講得精彩,更能表達我對菅老師的敬佩之情。菅老師的課,是我看到的最優秀的一節信息技術課,他打破了我印象當中傳統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方式,讓我有了一種全新的感覺。

以前我的教學可以說是封閉的,因爲全鎮就我這麼一個信息技術老師,根本沒有辦法和別人研討,也沒有人和我進行研討;而縣裏組織的培訓、觀摩課,大都是語文課、數學課以及英語課。作爲小科的信息技術課,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教了七年信息技術的我,卻只到縣裏聽過一節信息技術課。我看到的信息技術課,以及在我的信息技術課堂上,還是傳統教學中以老師爲中心,老師教,學生學,老師演示教學,學生練習操作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我的印象中,什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那是語文、數學等學科的事,信息技術課上根本無法讓學生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因爲學生沒有教材,而且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你不教,學生如何能會呢?而菅老師的這節課,讓我知道了,原來信息技術學科是可以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信息技術課是這樣教的。

在這一節課中,並沒有出現教師的教這一教學環節,也沒有老師的演示操作,所學內容,都是通過學生自學教材、小組合作、探究等形式完成的。老師只是在總結的時候,幫助學生提示在操作過程中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對個別的學生進行了個別輔導。課堂上,菅老師對三個任務以及挑戰任務的.設計,體現了分層次教學的原則,關注了每一個孩子的成長。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就感,都能收穫成功的喜悅。

菅老師的課,讓我徹底改變了對信息技術教學在我心中固有的模式,讓我對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和了解。我要反思我的教學思想,反思我的課堂教學行爲,真正把新課標的理念用到我的教學中來,讓說了多年的“自主、合作、探究”不在只是一句空話。

今後的目標

培訓只是一個手段,一個開端。四周的學習,爲我指明瞭方向,點亮了前進的明燈,深刻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今後我會學以致用,結合我的實際情況,讓培訓的碩果在教育事業發展中大放光彩!

學習總結與計劃 篇4

我對我的大學生活做了以下總結:

大學生活的重要特點表現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學習上要求高度自覺。尤其是學習的內容、方法和要求上,比起中學的學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想真正學到知識和本領,除了繼續發揚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外,還要適應大學的教學規律,掌握大學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大學的學習既要求掌握比較深厚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還要求重視各種能力的培養。大學教育具有明顯的職業定向性,要求大學生除了紮紮實實掌握書本知識之外,還要培養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要特別注意自學能力的培養,學會獨立地支配學習時間,自覺地、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還要注意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爲將來適應社會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大學學習的主動性特點

大學學習與中學學習截然不同的特點是依賴性的減少,代之以主動自覺地學習。大學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的內容是既傳授基礎知識,又傳授專業知識,教育的專業性很強,還要介紹本專業、本行業最新的前沿知識和技術發展狀況。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比中學要大爲擴展。課堂教學往往是提綱掣領式的,教師在課堂上只講難點、疑點、重點或者是教師最有心得的一部分,其餘部分就要由學生自己去攻讀、理解、掌握。大部分時間是留給學生自學的。

因此,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是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本領。大學的學習不能象中學那樣完全依賴教師的計劃和安排,學生不能只單純地接受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揮自己在學習中的潛力。這種充分體現自主性的學習方式,將貫穿於大學學習的全過程,並反映在大學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學習的自主安排、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的自主選擇等等。

自學能力的培養,是適應大學學習自主性特點的一個重要方面,每個大學生都要養成自學的習慣。正如錢偉長所說:一個人在大學四年裏,能不能養成自學的習慣,學會自學的習慣,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能否學好大學的課程,把知識真正學通、學活,而且影響到大學畢業以後,能否不斷地吸收新的知識,進行創造性的工作,爲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當今社會,知識更新越來越快,三年左右的時間人類的知識量就會翻一番,大學畢業了,不會自學或沒能養成自學的本領,不會更新知識是不行的。

因此,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是大學生必須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進行終身學習的基本條件。 在學習方法的選擇上,大學生更應發揮自主性,一般來說大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形式有四種:按教育大綱規定的課堂學習活動;補充課堂學習的自學活動;獨立鑽研的創造性活動;相互討論、相互啓發的學習活動。在各種不同的學習形式中,都要發揮學習的自主性,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於自己的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大學的學習,不再是去死記硬背老師所講的內容,而是按照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專業要求,選擇、吸收有用的知識。在方法上要自主選擇,靠自己去理解和消化所學的知識。

二、專業性與綜合性相結合的特點

大學教育具有最明顯的專業性特點。從報考大學的那一刻起,專業方向的選擇就提到了考生面前,被錄取上大學,專業方向就已經確定了。四年大學學習的內容都是圍繞着這一大方向來安排的。·大學的學習實際上是一種高層次的專業學習,這種專業性,是隨着社會對本專業要求的變化和發展而不斷深入的,知識不斷更新,知識面也越來越寬。爲適應當代科技發展的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的特點,這種專業性通常只能是一個大致的方向,而更具體、更細緻的專業目標是在大學囚年的學習過程中或是在將來走向社會後,才能最終確定下來。

因此,大學在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還要兼顧到適應科技發展特點和社會對人才綜合性知識要求的特點,儘可能擴大綜合性,以增強畢業後對社會工作的適應性。一般來講,專業對口是相對的,不可能達到專業完全對口,這樣,在大學期間除了要學好專業知識外,還應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和愛好,選修或自學其他課程,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爲畢業後更好地適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任賽

20xx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