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初試和複試小結

老規矩,先自我介紹一下。我今年報考的是廈大財政學專業,有幸被錄取。初試成績是67+76+135+117=395(政治英語、數學、專業課)。

財政初試和複試小結

每門成績比較平均,單科沒有亮點,也沒有拖後腿。下面是正文部分,寫的不好,求輕拍。

這篇考研小結拖了挺長時間。一方面是重度拖延症實在是無藥可救,另一方面也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考研經歷的主觀性太強,沒有哪個人的經驗能夠照搬。對於剛開始準備考研的人來說,考研似乎是那麼遙遙無期,一路艱難險阻;對於經歷過一次的人,回顧自己的考研過程,其實也沒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考研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如果我寫的東西能消除一點後來者對考研不確定性的恐懼,那這篇小結就算有意義了。

一、自我認知和目標的確定

每個人選擇考研的理由都不盡相同,但既然選擇了考研就要較真一點,不要老是懷疑自己的選擇是不是正確的。我在準備期間看到了許多目標不明確的同學,有些人堅持不到最後,也有很多人準備的不夠充分。所以在考研複習之前,不妨問問自己是不是真的準備好了,無論是信念上還是行動上。

選擇目標學校和目標專業是一件容易糾結的事情。我從大三下學期開始考慮,一直到十月份網上報名前幾天才最終確定了目標。其實在選擇學校、專業這件事上,瞭解自己比了解潛在報考學校更加重要。一方面,明確、清晰的自我認知是選擇的參照系;另一方面,深刻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潛力、優勢劣勢也是爲了在考研準備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確定目標之後,需要做的就是搞清楚達成目標的需要滿足的條件。首先是總分目標,其次是爲了達到總分目標需要達到的單科目標,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單科特點來確定。

對於我來說,數學的工作量最大,但比較有信心;本科學的是經濟學,所以專業課上相對來說沒那麼大壓力;英語閱讀不錯,不過寫作、口語水平還停留在國中;政治是盲點,只求一個基本分。回過頭來想想,人總是在自我強化的。我直到最後還是沒有解決政治和英語作文這兩個問題。

二、單科體會

1.數學

考研數學的難度不大,重視對基礎問題和一般方法的考察,所以需要理解基本概念、熟悉基本方法。

我是從看課本開始的,選擇了最主流的高數、線代、概率論課本,基本上看完了書上的每一個定理、證明,選擇性地做了部分習題。與此同時,我自己大概整理了一下基本概念和框架,前後看了很多遍。相對來說,我比較頭痛線性代數,花了很長時間理解,在運算上面也經常出錯,最後在考試的時候還是錯了半道計算題。

看完課本就開始看數學全書了。相比於數學全書,我還是更喜歡看課本。全書相當於一個題集,所以看全書就是自己做一遍全書的過程,主要是自己動手算,所以更辛苦。數學全書有些題目的難度比真題大,每天的進度很慢。我前後看了三遍以上全書,可以說整個準備期間都在連續不斷地看。如果在做全書的過程中感到壓力很大也沒關係,因爲相對於全書,真題會給你更多的信心。

最後是真題。我做真題是按照考試的要求來的:固定時間、固定的答題本、規範的格式。真題難度不大,但很容易出錯。做真題是一個很好的查缺補漏的機會,很多理解上的誤區在做題過程中都可能暴露出來。

總的來說,我是按照課本——全書——真題這樣的順序複習數學的,比較重視課本、真題和基本概念,做題不是很多。我還買了660題和400題,不過時間太緊了沒空去做。如果有時間的話這兩本習題也是很好的練手材料。我最重要的體會是做題一定要認真,不放過自己的錯誤;另外,要動手做而不是看,切忌眼高手低。

2.專業課

廈大經院的專業課難度不大,無論是選擇的參考書目還是真題本身。真題最大的特點就是題量大,一刻不停地寫都不一定能寫完。所以對概念和知識點一定要非常熟悉。

從歷年真題可以看出來,專業課考察範圍基本上不超出兩本參考書,題目也中規中矩。所以,課本和課後習題是重點。聖纔出的兩本參考書有詳細的課後習題解答,前面的總結部分也可以看看。

專業課我參考了學長的意見,結合他的筆記自己做了一遍筆記,又在考前整理了一遍。因爲課本篇幅龐大,很多概念、知識點不是很明確,自己整理筆記也是後期複習的需要。

另外提一句,專業課很多內容都是需要理解的,沒必要花很多時間去記憶。死記硬背在考場上很難做到靈活應用,專業課複試的時候也需要你真正理解經濟學的分析方法。

3.英語

英語的重點是閱讀,完型和翻譯也可以算是從另一個側面考察閱讀能力,所以整張考卷可以拆分爲75分的閱讀和25的寫作。我覺得準確理解文本之後,做對題目就是理所當然的了。提高閱讀文本、理解文本的能力是關鍵。

剛開始,我看了張劍的150篇,做了十個單元就沒繼續做了。暑假期間每天做一篇,每篇文章要做三遍,第一遍按照考試規定時間完成,第二遍仔細理解每一句話,最後一遍查完單詞之後再看一遍。考研英語文章難度挺大的,剛開始很難理清楚。後來隨着每天的訓練,自己的閱讀能力上去了,速度和準確率都比較穩定了。

最後談談背單詞的問題。我沒有專門的背詞彙表裏的單詞,主要是因爲背不下來。在做閱讀的過程中,看見不認識、不熟悉的單詞我都會整理到有道單詞本里面,以後複習單詞就是看看手機,多看幾次、多查幾次差不多就能知道個大概的意思了。

4.政治

政治是我的一大盲點,但考慮到政治容易得基本分、很難得高分的特點,我並沒有花很長時間在上面。我的目標就是拿到基本分,多看也無益。即使到了最後的幾天,政治的優先級還是排在最後的。

我從十月份開始看政治。剛開始看了大綱解析,同時做了肖秀榮的1000題。然後做了最近幾年真題的客觀題部分,考試前幾天看了肖秀榮考點預測背誦版的.小冊子。期間看過風中勁草的那本書,感覺沒什麼幫助,而且很傷眼睛。

政治客觀題比主觀題重要得多,客觀題做好了分數不會太差,但客觀題難度還是挺大的,多選部分很容易丟分。對於政治想考高分的同學可能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對於像我一樣只求基本分的同學可以看肖秀榮的書,不同階段會出不同的書,跟着看完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了。

三、複試經歷

複試的準備過程心理壓力比較大,從頭到尾都充斥着自我懷疑的情緒。另外複試需要準備的東西沒那麼多,因爲複試的需要的東西很多靠平時積累,突擊不來的。

經院複試分三個部分:英語翻譯(筆試),英語口語面試,專業課面試。

英語翻譯各有一段中譯英和英譯中,難度不大,比考研翻譯略簡單。在中譯英的時候,如果有些中文表達不知道怎麼翻譯可以換個說法。我在做的時候爲了整體的通順,甚至用了完全不相干的替代。

英語面試就是一些基本的問答,我們那一組還有一個看圖說話的環節。我感覺自己說的一塌糊塗,有一個問題卡了挺長時間,不過最後成績還不錯,看來老師還是比較寬容的。英語面試很多問題可以提前準備,比如自我介紹、爲什麼選擇這個專業等等。

專業課面試比較重基礎,初試的兩本參考書還要重新細看,與報考專業相關的問題也要了解。面試共有五個老師,會輪流提問。值得一提的是在審覈的時候上交的那份自述表,老師會根據你的自述表提問。所以可以在自述表上下點功夫,寫出自己的特點,也可以提前想想老師會根據你的自述表提哪些問題。複試的流程是先自我介紹,老師根據自我介紹和自述表提問,抽題回答。抽題有兩次機會,第一個問題不會可以再抽一次。

四、一些其他的想法

is more.

相比於周圍的同學,我在準備過程中看的書、做的題不多,也沒有看過任何視頻教程。但我會仔細甄別每一本課本、參考書、筆記的價值,爭取做到“少而精”。考研考察的知識點是一定的,不同的參考書重複的地方很多。在看書過程中只要能掌握到所需的知識點就行了,沒必要面面俱到。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有足夠的判斷、總結能力,做到心中有數。

另一方面,和考研相關的信息有可能帶來負面的效果,所以在準備期間我沒怎麼關注考研論壇、考研羣這一系列信息源。在獲得足夠的信息之後,剩下的信息大多數是沒有價值的,有的時候反而會擾亂內心的平靜。

2.與自我懷疑的鬥爭

我是一個很容易產生自我懷疑的人。初試之前覺得自己準備不夠充分;成績出來了怕上不了分數線;複試之前認爲自己初試排名不夠高;複試完了又懷疑英語面試可能不及格。結果每一次都是自己想的太多了,純粹是自尋煩惱。現在想想這種自我懷疑也算是給自己壓力和動力,督促自己做的更多,所以也不全是壞事。

3.鑽研和獨立思考

一開始我就說了,考研是一件很主觀的事,沒有老師指導,全靠自己自學。所以在準備過程中,鑽研和獨立思考的精神就尤爲重要了。不僅是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鑽研和思考,在調整計劃、選擇複習方法的時候也需要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