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工作 講話

一、肯定成績,總結經驗,堅定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食品安全工作 講話

近年來,我市各級、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緊緊圍繞“規範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保障人民羣衆飲食安全,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深入貫徹《食品安全法》,積極組織食品安全整頓,着力構建長效監管機制,不斷強化食品安全保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有效保障羣衆飲食安全,全市連續多年無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大家都知道,當前我國食品藥品安全正處於一個事故高發、矛盾凸顯的時期,社會各界、包括國外對我們都高度關注。在這樣的形勢背景下,我們麗水能做到多年不出大事,而且小的食品中毒發生次數和人數也持續下降,非常不容易,這也是近年來食品安全工作所取得的最大成績。

二是有效探索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多項制度性創新走在全省前列。近年來,我們在突出抓監管的同時,重視推進長效機制建設,食品安全責任體系、檢驗檢測整合體系、安全信用體系、信息管理體系、專項治理體系、風險監管體系、行業自律體系等多項創新,得到省政府和省級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相關做法多次被省政府和省食安委轉發全省各地參照推廣。檢測資源整合工作,今年還被省政府、省食安委確定爲“麗水經驗”,納入全省食品安全目標責任制考覈內容,組織全面推行。

三是有效處置體制改革新形勢,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不斷、不亂,各項工作穩步推進,並取得明顯成效。全市食品檢測合格率在高位水平上持續提升,省統計局民生滿意度調查,民衆對食品質量等五個方面的滿意度,麗水高居全省第一位,無愧於浙江綠谷的美稱。

二、直面問題,科學分析,正確把握食品安全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食品安全一些深層次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食品安全形勢還面臨着許多新的形勢和挑戰。我們各級、各職能部門一定要準確把握形勢,充分認識肩負的責任,不可掉以輕心,麻痹大意。

(一)正確認識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充分看到食品安全基礎依然薄弱。我們的監管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一是職責不清、多頭管理,“人人有責、無人負責”的情況仍有發生。《食品安全法》雖然明確了分段監管的體制,監管職責事權分割有了基本的邊界輪廓,但是細節不詳、品種不具體,加上機構改革尚不徹底,部門利益沒有完全破除,仍然存在多頭管理、政出多門的情況,如何進一步落實監管職責、打造無縫隙監管體制是當前亟待破解的難題。二是基礎薄弱、投入不足等問題依然突出。與不斷繁重的監管任務相比,現行執法監管力量仍顯薄弱。經費投入方面,雖然每年都在增長,但總體上看,監測經費投入還不足,監測覆蓋面還不廣。三是檢測設備設施總體上還較爲落後。市本級除市質檢院理化檢測、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測能力較強外,其他監管職能部門檢測能力均較弱,部分監管部門甚至沒有自己的檢測機構;9縣(市、區)除青田、松陽、景寧、龍泉四個縣(市)食品檢測機構實行集中整合,整體實力相對較強外,其他基本處於機構分散、條件簡陋、能力低下的狀態。四是管根本、管長遠的長效監管機制還有待進一步深化完善與落實。如食品檢測機制、安全預警以及行業自律網、質量追溯等制度面上實施情況還不盡人意。這些困難和問題都制約着食品安全工作的深入開展,需要我們積極謀思路、想辦法,下力氣創造條件來逐步加以解決。

(二)正確認識食品安全中存在的新矛盾,充分看到形勢依然嚴峻,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隱患和風險長期存在。近年來,隨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不斷深入,一些影響食品安全監管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逐漸暴露,綜合分析各種因素,現階段我們仍處於食品安全風險高發期和矛盾凸顯期,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與食品生產方式落後之間的矛盾、不規範的市場經濟秩序和監管能力相對薄弱之間的矛盾、食品安全事故多發與構建和諧社會要求之間的矛盾還比較突出,應對和防控食品安全事故的任務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內艱鉅而複雜。就我市實際來看,從種植、養殖到加工、流通等各個環節,多、孝散、亂、差的問題還沒有徹底得到解決,食品行業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程度還不高,食品生產力總體水平還偏低;初級農產品源頭污染和在食品生產、加工環節濫用食品添加劑現象比較突出,城區窩棚區、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的流動攤販、地下作坊、無證攤點等食品安全隱患長期以來“整而不死、死而不僵”;食品行業作爲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以及羣衆的食品安全意識還有待加強。總之,當前食品安全監管形勢依然嚴峻,我們必須充分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三)正確認識食品安全監管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加強食品安全工作仍然重任道遠。一方面,這些年來國內食品安全事件不斷髮生,特別是三鹿奶粉事件、金華毒火腿事件以及海南毒豇豆事件、地溝油事件、一次性筷子事件、染色饅頭事件等一系列惡性事件的發生,使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機進一步加劇;另一方面,近年來經濟形勢變化多端,對食品行業有一定的影響,少數食品企業爲了降低成本,鋌而走險,挑戰安全底線,食品安全工作面臨空前的壓力和挑戰。在看到困難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監管工作的有利條件:一是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強調要將食品安全監管作爲重要的民生工作,擺在重要的位置。二是國際社會和新聞輿-論高度聚焦食品安全,社會各界及廣大羣衆十分關注食品安全。三是就我市來講,市委、市政府明確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2015年縣(市、區)綜合考覈三類目標重要內容。上述這些都表明,對於食品安全工作,各級黨委和政府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社會方方面面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使我們從事這一行業的同志們倍受鼓舞,倍感振奮,但同時也感到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已處在風口浪尖上,容不得我們有絲毫的閃失。各級、各監管部門,一定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和思想認識,把這件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時刻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上。

三、突出重點,創新突破,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監管綜合效益和監管水平

(一)要圍繞“保安全、保穩定”中心,多管齊下,綜合治理,狠抓食品安全專項整頓。要繼續針對食品安全薄弱環節和社會反映的突出問題,有步驟、有計劃、有重點,制定階段性整治重點和工作方案,並通過整合部門力量,強力整治,逐步解決突出問題,逐步加強薄弱環節,整體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一要突出重點“風險隱患”問題,深化整治。要突出抓好喜慶節日等重點時段,學校等重點區域,高風險產品等重點品種的監管和整治。比如,在重大節慶期間、在“兩會”期間,或者在學校、敬老院這些地方,一旦發生食品中毒事件,後果將不堪設想。這些問題我們要盯住不放,要切實加強專項整治工作,加強風險排查工作,確保萬無一失。比如豆製品專項整治工作,社會影響力很大,要確保取得成效。又比如饅頭、油條是市民羣衆常吃的早餐食品,但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我市饅頭、油條中鋁含量超標現象較爲嚴重,後患不校針對這一情況,市食安委已明確將這項工作列爲今年專項整治內容,各縣(市、區)和市食安辦要抓緊協調,儘快明確監管職責,落實監管責任。各有關職能部門要按照統一部署,抓好落實,確保市民“吃得放心”。

二要突出行業主管部門和社會合力,深化整治。食品安全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其工作關聯度極強,不僅涉及千家萬戶、一日三餐,而且貫穿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營銷、餐飲服務及相關行業,各環節環環相扣,單靠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力量十分有限,必須充分藉助行業主管部門和社會力量,齊抓共管。這方面,各地、各有關職能部門要積極探索,創新機制,通過建立有效的載體,調動各方力量參與食品安全保障。

三要突出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深化整治。保障食品安全,最重要的不是靠監管,而是靠生產經營者自覺自律。食品安全的主體責任不是政府、不是職能部門,而是食品生產經營者。強化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一方面,要加強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的宣傳教育,加快建立完善行業自律網、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另一方面,必須堅持恩威並用,積極探索市場退出機制,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爲的曝光力度,讓違法者無所遁形,“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今年,市食安委還準備在全市組織“食品行業企業食品安全風險控制專項行動”,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風險自查、自糾、自報制度,建立質量管理機制,定期開展風險排查,及時消除隱患。希望各地、各有關職能部門按照市食安辦的統一部署,抓好落實,不斷規範市場秩序。

四要突出弱勢羣體食品安全保障,深化整治。這幾年來,我們把更多力量放在大中型生產單位、大中型經營單位、大中型酒店賓館的監管和重大活動保障上,取得了積極成效,逐步走上規範化、制度化監管軌道,但“小作坊、小攤點、小雜食店、小餐飲”以及“敬老院、收容所、精神病院、建築工地食堂、農村聚餐”等領域的監管,還相對薄弱,隱患也比較多。而這些缺欠應有食品安全保障的薄弱領域,主要服務對象就是廣大農民和城市低收入羣體,安全風險很大。廣大農民和城市低收入羣體消費水平偏低,辨別能力不強,自我保護意識欠缺,最容易成爲食品安全的受害者。這一問題,必須引起我市各級、各職能部門的重視,要研究採取有效措施,加大整治,加大投入,力爭使弱勢羣體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明顯提升,並要做好正面的宣傳報道工作,努力提升羣衆自我防範意識。

(二)要圍繞“保長效、可持續”目標,深化檢測資源整合和“風險管理”,不斷提升科學監管能力。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在突出抓整治的同時,必須着眼於完善和落實長效機制,形成可持續的常態化機制。當前重點是要進一步深化檢測資源整合機制和風險管理機制建設。檢測資源整合機制,是麗水的成功創新,今年省政府以目標責任書的形式,明確要求全省各地全面推行“麗水經驗”,這既是對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深化這一機制的良好契機。作爲經驗發源地的麗水,我們更要加大力度,不斷深化,不能“牆內開花牆外香”。

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隱患險於明火,防範勝於救災。實行檢測資源整合和“風險管理”機制,就是要從根本上把當前食品安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事後監管的被動模式,轉變爲“精準分析、提前介入”事前預防的主動模式,實現食品安全管理由末端控制向風險控制轉變,由經驗主導型向科學主導型轉變,由感性決策向理性決策轉變,實現“曲突徙薪,防患未然”,提升科學監管水平。根據省政府的統一部署要求,市裏也明確將這項工作列入今年食品安全目標責任書和各地綜合目標考覈的重要內容。各地、各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加大投入,健全制度,確保這項創新改革達到預期目標。

二要加強協調,給力推動。實行檢測資源整合和“風險管理”,需要各地、各職能部門的協同配合。市食安辦要繼續發揮綜合協調和組織職能,加強“面上”指導協調,適時組織召開全市性的監測資源整合推進會、風險分析工作會,充分運用風險評估成果,指導全市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專項整治、安全預警、安全監測、風險交流等工作。市級各有關監管部門要從各自職能出發,加大“條上”部署落實,深化推進。各監管職能部門要在市食安辦的統一指導和組織下,共同做好整合軟件維護和升級改造,加強對基層人員的技術指導和培訓,使基層人員儘快熟悉並掌握軟件應用和風險管理知識。

三要健全制度,科學監管。重點要建立健全風險排查和分類管理機制。通過充分利用監測資源整合等監管數據,及時疏理風險監管重點、難點、要點,研究制定風險分類監管的針對性措施,提前介入,對症下藥,防範在前,提高監管效益。這方面,各地都要加強研究,積極實踐。

四要深化創新,擴大成果。要借鑑監測資源整合經驗,深化研究探索,力爭摸索創新更多的“麗水經驗”,並繼續保持在這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當前,重點要積極探索跨區域、跨部門的食品安全舉報投訴信息整合機制,爲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安全預警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監管信息。

(三)要圍繞“保發展、促增長”第一要務,正確處理“安全保障”與“產業發展”關係,有效服務食品產業健康發展。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必須一手抓執法監管,一手抓扶持規範,通過政策引導、倒逼機制,推進規模化、組織化發展。

一要樹立科學監管理念。加強監管與支持發展,看似一對矛盾,但從哲學意義上來說,矛盾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強化監管,是爲了更好的發展;更好的發展,有利於食品更加安全。我們各地、各有關部門都要樹立科學監管理念,從根源上尋找強化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辯證處理好強化監管與支持發展這對矛盾的對立統一關係。要堅持食品安全保障與產業發展同步謀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安全保障,進而實現科學發展。當然,規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有一個艱難的過程,要綜合治理,逐步推進。

二要堅持規劃龍頭導向。在“十二五”期間,各地都要力爭出臺《食品生產加工物流集散地的規劃指導意見》,將食品生產加工物流集散地建設與工業園區開發、新農村建設、中心城鎮建設有機結合,把本轄區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小作坊、小攤點的生產經營場所規劃建設,同步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加大投入,加快建設、改造適宜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小作坊、小攤販生產經營的集中園區、場所或街區,爲食品安全保障提供基礎條件,爲食品產業可持續發展留下空間。這方面,各地要積極協調國土、發改、經貿、開發區等相關部門,搞好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規劃,分步實施。

三要完善政策扶持導向。各地都要積極研究制定出臺包括土地劃撥、環保投入、稅收減免、人才引進等綜合性、配套性產業扶持政策,充分發揮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將規模較孝分佈散亂的經營主體組織起來,實行規模化、組織化生產,加強質量控制,推進標準化生產,提升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

四要注重科學技術導向。要積極鼓勵企業引進新技術、新裝備、新人才,加快技術改造和提升技術裝備,改進工藝操作和檢驗手段,加強原料生產、製造加工、儲運和流通過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提升食品生產科技含量和質量水準,實現經濟效益和安全保障雙豐收。

四、加強領導,強化保障,確保食品安全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一)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保障職能,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食品安全保障是各級政府、各部門的份內職責和義務。各縣(市、區)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切實加強和改善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領導,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層分解落實目標任務,切實做到領導到位、指揮靠前、保障有力,確保一方安全,不出大事。市縣兩級食安辦要敢於協調,善於協調,切實當好政府參謀助手,充分發揮好綜合協調、調度督促、檢查考覈職能。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環環相扣,往往一件事情牽扯涉及到幾個部門,各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牢固樹立大局觀念,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相互銜接,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涉及各個領域的食品安全工作。

(二)進一步做好體制改革調整工作,加強監管機構隊伍建設。事業成敗,關鍵在人。各縣(市、區)要借體制改革調整契機,強化食品安全監管機構隊伍建設。一是要認真落實《食品安全法》規定,進一步強化市縣兩級食安委、食安辦職能,在機構改革調整過程中,這個機構必須加強,不能削弱。二是要配齊配強食品監管部門領導班子和工作人員,加強食品專管員、協管員和信息員隊伍建設,夯實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基矗三是要進一步優化行政執法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結構,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適應監管工作發展需要、具有改革創新能力和高素質、專業化的監管工作隊伍。在此,我還要特別強調,在機構改革還沒開始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必須按現有體制有條不紊地開展,做到分工配合,密切協作,相互銜接,實現無縫監管,嚴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在職能調整過程中,職能部門之間要加強協調,做好對接,確保平穩過渡;在職能調整以後,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將面臨重新構建工作機構和領導機制的問題,一定要按照新體制新職能,認真構建科學、高效的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切實履行好法定職責。

(三)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投入保障機制,加強軟硬件建設。食品安全監管屬於公共財政範疇,各級財政的投入狀況,直接關係到監管工作能否正常高效開展。特別是食品安全實行分級管理以後,原有的“以省級財政供給爲主、中央財政補助”的經費保障機制也相應發生了變化,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經費主要由市、縣(市、區)財政負擔。要加快健全地方食品安全投入保障機制,切實將監管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並落實食品安全監管必需的保障經費,進一步加大對基礎設施、技術支撐體系和日常監管經費的投入力度,確保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正常開展。市財政局在做好市本級經費保障的同時,要加強面上指導督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