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作文錦集五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冷雨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冷雨作文錦集五篇

冷雨作文 篇1

這雨落下來,天就變冷,然後感覺到處都是溼嗒嗒的,果然就很煩。我絕對可以作爲一個稱職的旁觀者,如果一切與我無關。但是不能。因爲雨在均勻地落下,誰都做不到星雨不沾身。我從來沒像現在這般止步不前、茫然無措。

搞不明白近日,簡直災禍連連。自國慶在家遭逢車禍來,衰運便不斷。先是鑰匙不知何故失去,然後飯卡又丟失,好容易補辦一張,不到4天便於今日這個落雨的傍晚再又丟失。也罷,所謂這些乃身外物,也許能破之免災,然右手掌老大一塊傷又分明是在三曰前摔得。真是,慘兮兮!丟失的東西本不值錢,然都是日常所以要用到,自然很不便利。而到此時我才真切體會到,我是多麼地討厭麻煩啊!

這世界太複雜,因而有太多可成爲煩的藉口,而衷心簡單的人,真不知該何以爲繼。所以有的人只專於一個物事,倘若可以看穿假面,便一生敲打木魚也不覺乏味。但李叔同只有一個,衆人皆好浮華,行事發言於不覺間也趨高調。因人乃是社會動物,取悅大衆奪人眼球是人的社會屬性。這的好處便是世界越加繁華,因爲想要獲得認同就要在某物留下痕跡。但人也因此將收到更多的悲哀和煩。如果有人公然與世不同,察出這樣的弊處,就會受到嘲弄,斥爲做作和裝扮清高,因爲最先覺知屁的人一定會爲人認定是放屁的那個。所以人現在都很小心,小心被人定爲不同。也都很忙,忙着生,忙着死。

然而生是毫無頭緒的,死是不可預知的。前途之叵測恰如這凌亂的冷雨,讓人嘆息。很煩,真是。唯一可以知道的便是此時這慘淡的心情。

冷雨作文 篇2

窗外,雨淅淅瀝瀝地下着,絲毫沒有要停下的樣子。

他,躺在牀上,輾轉反側,怎麼也睡不着,不由地想起中午發生的事兒。

十六歲的他,本該坐在學校裏聽老師講課,然而,他卻坐在了小攤位上,賣着自家種的蔬菜。

他也不想這樣,——都是這該死的雨,害得他的父親患上了嚴重的風溼。

原本,他的家境就不好,現在,就連家裏唯一的頂樑柱也倒了,僅靠母親打零工的那點微薄收入,是維持不了生計的。爲了幫母親減輕點兒負擔,他毅然決定輟學,去找點活兒幹。當然,母親是截然不同意的。於是,他就開始軟磨硬泡,最後,母親無奈地咬咬牙,答應他單日干活,雙日讀書。

第二天,他就出去找活幹。由於他的年紀還小,沒有一家生意店要他。……他不甘心,於是,走向了賣菜攤。

他知道,這樣掙不了幾個錢,但是,爲了家庭,他只能硬着頭皮幹下去。

今天已經是第五天了。

一大早,他就收拾好菜籃,出發了。由於雨不是很大,他把那把打滿補丁的傘落在家裏了。

和前幾天一樣,他把菜擺在自己跟前,然後拿出一本書,獨自看着。他不叫賣,也不和別人砍價,只是按照市場上的價格,是多少,就賣多少。

到了中午,飢腸轆轆的他準備買碗麪吃。他一掏口袋,才發現忘帶錢了。唉,也只有讓自己的肚子受點委屈了。

整個早上,雨時大時小,人們很少在這鬼天氣出門,到他這“登門拜訪”的人當然就更少了,甚至於整個上午還沒賣出一棵菜。

望着那水簾洞般的雨,他迷茫了。

他想:袋子裏空空的,下着大雨也回不了家,就餓上一頓吧。

這時,他看到有一個黑點在向她靠近,——愈來愈近,這身子好熟悉!

看清了,是她——母親!

是的,他的母親發現他沒帶傘又沒帶錢,給他送飯來了。

娘倆對視了許久,一人在傘下,另一人在屋檐下。

剎那間,只見他的母親跑上前,把兒子緊緊地摟抱住,失聲痛哭起來……

他有些哽咽了,腳下溼了一片——雨是濺不到這麼遠的。

他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淚水溼潤了他的眼眶,也溼潤了他的心靈。——他已經知道今後的道路該怎麼走。 (指導老師:邵寶泉)

冷雨作文 篇3

賈府的空氣是溼漉漉的,因爲下了太多的雨。縱然是鳳闕龍樓、錦衣玉食也難掩其烏雲下的陰霾。

1這雨下了有多久她忘了,只是記得屋檐上的雨滴似乎從未落盡過。有多少的雨珠兒,任其從春落到夏,又從綠落到黃。

她坐在窗前,冰冷的雨敲着窗子,奏出不成調的哀音。有淚溢出眼角,拿帕子輕輕拭去,然而淚水的重量又豈是一塊帕子所能承載的。

黛玉拿着詩稿望着那淅淅瀝瀝的雨,那絲絲縷縷的細雨連天接地不正如自己的愁緒般剪不斷,理還亂嗎?寄人籬下的她也只能與詩爲伴了。雨打溼了黛玉的詩稿,澆灌出她的詩情,絞痛了她的心……

2天邊的烏雲正加速逼近,天空越來越暗。有人偷走了空氣麼,爲何悶得她喘不過氣來?

晴雯站在死亡的邊緣擡頭望着天空,烏雲直壓她的頭頂,狂風四起、雷電交加。她仰天悲泣:“蒼天,你爲何給別人燦爛千陽,卻給我暴雨雷電?”

雨已經拋灑下來,滴滴都砸在她的心頭,打得她千瘡百孔、萬念俱灰。怎麼,這雨仍舊沖刷不掉加在她身上的冤情嗎?

回頭望,誰的痛哭聲劃破了暗夜的寂靜?索性就此了結了這段塵緣,索性離了這黑暗的人世,任魂魄飄蕩在天地間……

天終於晴了,有彩虹掛在天空,然而每一種顏色都讓人痛徹心扉。池塘裏的'芙蓉開了,那是你嗎,晴雯?

3她在那裏一遍又一遍癡癡地划着心中的那個字,下雨了竟也不曾發覺。雨越下越大,沖走了地上那個“薔”字,但心中的那個“薔”字卻在這雨中約刻越深。然而你還是走了,帶着對他的思念,對自由的嚮往。

齡官就像這滂沱雨,下得好大,來得突然也去得匆匆。她不愛這金碧輝煌的“勞什子”。她是一隻鳥,只願飛向藍天,不願困在金絲鳥籠中。

夜幕中她的背影漸行漸遠,對愛情的割捨雖很痛,但換來的自由卻讓他離了這裏的風風雨雨。“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選擇了自由的你,又將去往哪裏,齡官?

一場雨急速而來,又匆匆離去。

尾古箏傳奏出斷斷續續的哀音,不堪回首的往事被一場又一場淒冷雨打溼。絃斷時驚醒了誰的夢?

一曲紅樓夢,處處盡嘆息;萬場淒冷雨,場場都斷魂。

冷雨作文 篇4

或許唯有文人對雨的偏愛最甚,他們對雨的無限愛恨情仇貫穿了幾個世紀。

我們形容一場雨時,說它“淅淅淋淋”,說它“霏霏”,說它“綿綿”,說它“滂沱”大概已經是極致。但那些雨在文人眼中,卻能層層滲透他們的想想,然後浸潤了一個時代的憂愁。他們將雨描寫的讓人拍案叫絕,饒是同一場雨,但他們所看到的都是截然不同的世界,或美好,或空靈,或悲傷,或是難得的一份閒情逸致,卻以是把所有文字可以描述的意向都用盡。就拿《聽聽那冷雨》做例子。

文章雖說通篇寫雨,寫愁,寫離怨,但決不借那朦朦的愁雲濛濛的雨幕來晦澀自己的觀點,他勇敢地涉足讓庸人卻步的政治湍流 ,有意讓作品的社會意義、美感價值經歷洗禮和考驗。此文開篇,作者便將在悽風冷雨中產生的單調感順勢遷延爲對歷史與現實的喟嘆:“雨裏風裏,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這樣子的臺北悽悽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這比喻準確、簡賅、新鮮,下筆時全然不想着會開罪於何人,只是讓藝術把真情實感饋返給現實。

余光中正視現實的勇氣還表現在他不沉湎於歷史的“杏花春雨”,也不輕信來自官邸或酒肆的傳言。他思索、辨析:“日思夜夢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裏呢?”“在報紙的頭條標題裏嗎?還是香港的謠言裏?還是傅聰的黑鍵白鍵馬思聰的跳弓撥絃……”。難怪他要寫冷雨,聽冷雨,嗅冷雨——“淋淋漓漓”的雨絲能清醒頭腦,“淅淅瀝瀝”的雨聲能增聰聽功,“爽爽新新”的雨香則沁心潤脾。

文中,作者決不忽略文字的美感價值。冷雨中誘出了祖宗的詩韻,君不見“渭城朝雨浥輕塵”、“清明時節雨紛紛”都以“變奏曲”形式流韻在字裏行間。作者的“情絲”與雨絲始終交織着,在冷雨中憶起了初臨孤島時的“悽迷”,也憶起了初戀時的溫馨。他相信“商略黃昏雨”的意趣,只有在中國方要盡享,也許在基隆的港堤上,也許在四川的池塘裏。他想起辭書中“雨”部字塊的繁紜,米家山水畫的雲情雨意,王禹偁爲聽雨而造的竹樓以及現今雨城中千傘萬傘的奇觀。雨連着臺島與大陸,連着悠悠的歷史與難盡人意的現實。儘管爲文的契機是感慨於海峽兩岸“參商太久”,但此文的審美對象是雨,所以作者一直是用雨來濯滌自己的愁緒,用雨來勃發讀者的情趣。至於載什麼“道”,完全沒必要讓藝術去屈就。真正的藝術本身自有揚善祛惡,昭示美與光明的功能。關鍵是那藝術要真,不要僞,每個藝術品種都要遵從自身規律去反映現實。唯其如此,也就必定能與當代生活節奏同步了。余光中的散文創作實踐對上述的分析做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冷雨作文 篇5

說不出口的再見,擔心真的一別便兩茫茫。不敢回首的歲月,縱然秋天已深,得到的尚且得到?也不能明白何以常悄悄往回看,只爲她一份天真?很是天真,記得與人談話時坐着仰望的那種癡癡,時不時聽着便會露出會心一笑。很天真,天真得害怕,愈想得到她愈害怕,直到緊緊追求過後的坦然放開,不想卻已失去。只能看見窗前的身影,透冰的霧氣,將人籠上孤獨。(曉彤)

得到了什麼?夏天,似乎就是情人失戀的季節。雨總是下不完,也就這麼打上了一節節的愛情片段,終歸帶走。也不是沒得到一切。結束了,收拾行李奔波於行道,一個挨一個去打招呼,閃過,自己也抽走回憶,藏在腦海。每人都百倍於平日的熱情,都懂得上天給的夠不錯了。記得在電梯裏,到六樓門一開,因擠滿了人,六樓等待的人便準備等下一班,不料門未關,錦濤(三班)一見我便又改口,說,是康淮,快擠快擠,大家快擠。我陪笑着,其實很是感動,但我不能哭,哭了它就留不下了。

我很慶幸有一廝死黨,而折回去又見雨水綿綿,冰冷窗前一冰冷身影(曉彤),望望那雨,聽聽那雨。不敢叫出聲,恐懼又一次操之過急,這已無法逆轉,只能聽聽那冷雨。

平日車上本是很熱鬧,今日卻空空蕩蕩,僅有四五人,沉思的在沉思,睡覺的也在夢裏沉思、追憶。或不在追憶,不敢追憶,雨淋淋漓漓,雨聲敲打在車頂鐵皮上,聽不下那時鐘的滴答,回想到的確失去了許多,還是隻能任由它?還是隻能任由它。總是要離開,人事應分。只是散了是一下子,聚時不知何年,而雨是纏纏綿綿不停的,又何畏山的蒼顏。是失去了,該喪失的早已喪失,總應喪失。春後夏,夏後便是秋,逃不掉,也不知今後又得重複幾次,紙傘分小傘。本應這麼的過,似乎這才能體現意義,縱然時間易走,雨易沖淡感情,也沖淡一切,甚至窗前冰冷孤影。

倒不如回到江南青石板街,任泉水泠泠,任綠苔爬上房根。在回到物是人非之地,任雨水淅淅,每睡至二三時,醒來滿目蕭然後,翻開同學錄,撥上一通電話。待到再日冷雨灑入潑墨幽林時,再回到原處捕捉身影,假裝累累的伏桌。就該這麼,又或站在雨淋漓的窗邊,任冷霧過眼浮雲,忘卻到空靈,聽聽那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