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煙雲》讀後感作文1400字

假期再次翻看了《京華煙雲》,不像第一次的囫圇吞棗般倉促,這次仔細翻閱了一遍,竟然又讀出了許多味道……

《京華煙雲》讀後感作文1400字

《京華煙雲》雖然是一部好幾篇小說聯成的長篇小說,但不因此而成一部散漫無結構的故事,而反爲大規模的長篇。其中有佳話,有哲學,有歷史演義,有風俗變遷,有深談,有閒話,加入劇中人物之喜怒哀樂,包括過渡時代的中國,成爲現代中國的一本偉大小說。林語堂的女兒林如斯曾說過《京華煙雲》是一本可以隨時翻看的小說,並不是一定要有閒時纔看,最好是夜闌人靜時獨自個兒看;睏倦時,起來喝口清茶自問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

確實,該書最大的優點不在性格描寫得生動,不在風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繪的巧妙,而是在其哲學意義。你一翻開來,起初覺得如奔濤,然後覺得幽妙,流動,其次覺得悲哀,最後覺得雷雨前之暗淡風雲,到收場雷聲霹靂,偉大壯麗,悠然而止。留給讀者細嚼餘味,忽恍然大悟:何爲人生,何爲夢也。而我乃稱歎叫絕也!未知他人讀畢有此感覺否?故此書非小說而已!或可說,“浮生若夢”是此書之主旨。小說給人以一場大夢的印象時,即成爲偉大的小說,直可代表人生,非僅指在二十世紀初葉在北京居住的某兩家的生活。包括無涯的人生,就是偉大的小說。

《京華煙雲》在實際上的貢獻,是介紹中國社會於西洋人。幾十本關係中國的書,不如本道地中國書來得有效。關於中國的書猶如從門外伸頭探入中國社會,而描寫中國的書卻猶如請你進去,登堂入室,隨你東西散步,領賞景緻,叫你同中國人一起過日子,一起歡快,憤怒。此書介紹中國社會,可算是非常成功,宣傳力量很大。此種宣傳是間接的。書中所包含的實事,是無人敢否認的。

《京華煙雲》中描寫的最出彩的是女人。古典的,現代的;年輕的,年老的;出身高貴的,身爲丫鬟的;老實本分的,工於心計;各式各樣的女人,個個個性鮮活,有血有肉;同一個女人,寫她從待字閨中到嫁作人婦生兒育女,從女兒到母親再到婆婆到奶奶外婆,不同階段的女人,她們的心理變化也很真實的寫出來。例如木蘭和莫愁,這兩姐妹在相似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木蘭偏向繼承了父親的道家思想:逍遙,自由,追求理想卻又不強求,善於在平淡的生活中獲得樂趣,也容易滿足;莫愁則偏向母親繼承了儒家之道,學會了作爲妻子母親的生活中的智慧。同爲女人,木蘭更適合做老婆,因爲她有想不完的妙點子,可以陪你去很多的風景名勝,和她聊天,永遠不會氣悶;她喜歡做菜,特別愛研究新奇的菜式,對於種花養草,琴書畫也有興趣;既能滿足你對生活上的要求,也可以陪你品茗賞月,做風雅之事;有時候可能有些過於理想化,但木蘭也懂得適時調整。莫愁則適於做母親:她方正穩重的性格會給孩子一個好榜樣;莫愁最懂得以柔克剛之道,對於立夫這樣個性激進易衝動的人,也能懂得什麼時候予以忍讓,什麼時候堅持,什麼時候暗暗責備,什麼時候給予鼓勵,恰當地順應立夫情緒的起落,最終改變他,使他成熟穩重。相信這對於孩子要容易得多。因爲莫愁有足夠的耐心,也有足夠的智慧,不會過分嬌慣,也不會過分嚴厲;莫愁在文學上的造詣也足夠給孩子的學習以指導,從她少女時代和立夫的'幾次辯論就可以知道,其實她思想鋒利,見解獨特,並不輸於木蘭,只是嫁人之後着意收斂,培養自己的穩重方正。

但這兩姐妹,在很多方面,是非常相似的。就從莫愁和木蘭對待丈夫外遇(立夫甚至可以不算,因爲那只是精神層面的)的態度就可以看出,她們的沉着和智慧是多麼的相似。同樣的善解人意,同樣的不動聲色。但是在面對立夫被捕這件事上兩人的態度迥乎不同,又可以非常好的表現她們的不同——木蘭的衝動和理想化,還有莫愁的冷靜穩重和忍讓寬容。這兩個可愛的女子,是全書的靈魂所在,或許也是林語堂心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吧。

要說到讓我最爲佩服的人物,當然是堅強而又有主見的木蘭。面對生活的變遷,面對從富家生長享用一切物質的安適到變爲村婦的劇烈轉變,即使最後變爲普通農民,她依然能過着幽雅山居的生活,堅韌地面對所有困難,並在磨難中成長,成爲忍苦,勇敢,偉大的民衆大海中的一滴水。林語堂曾說:“若爲女兒身,必做木蘭也!”可見木蘭是他心中的理想女子。

《京華煙雲》向西洋人介紹了中國社會。細讀之,讓你有登堂入室之覺,隨你東西散步,領賞景緻,叫你與裏頭的人物一起過日子,一起歡快,憤怒。或許,除了一句”此書只應天上有“外,再沒有更恰當的語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