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讀後感作文550字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大學讀後感作文550字

此章文本依然很短,但僅從文本內容看似乎和《大學》前幾章所講的內容沒有聯繫。聽訟,是審理案子的意思,審理案子與大人的學習又有什麼關係?

剛開始讀了幾遍原文總是不能理解這段文本的意思,後來發現是沒有聯繫前文進行讀的原因。數次讀後才明白要想理清這章內容就必須抓住“本”這個關鍵字。聯繫開篇第一章中的這句“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再讀本章“大畏民志,此爲知本。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就明白了這章的意思了。還要注意“知本”與“知之至”的關係。“知之至”中的之是到達的意思。“大畏民志,此爲知本”是這章的思想核心。

任何現象的背後都有本質,現象與本質就是“本與末”的關係。讀本章一定要明白大學的內容,即“明德”,再結合國小的內容即“做事”,就會明白這章文本的意義了。簡單說格物的實質就是知“本”,知“本”後方能明“末”,“末”就是國小中的“事”,“德”就是大學中講的“本”。再讀“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就知道這句話的含義了,審理案件的目的.就是不讓類似案件再次發生。聽訟是“末”而必也使無訟纔是“本”。

讀經典要反覆的琢磨,仔細推敲,才能理解文本的內容。每一段話或者說每一個字都要聯繫全文進行讀才能理解此文本的含義,千萬不能孤立地看某一段的文字,這樣會出現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曲解文本的內容。

不同版本該部分的內容不完全相同,有的版本有最後一句(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有的版本沒有最後一句,我個人認爲有最後一句閱讀起來可能更爲通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