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失意作文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詩意,失意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詩意,失意作文3篇

詩意,失意作文1

嘆人生之須臾,有幾分喜悅,又幾多憂愁。多少人於喜悅中出生,又在憂愁中離去。但人生僅僅如此嗎?不,總有人能夠化失意爲詩意,如同黑夜中的點點星光,雖微小,卻給予人們無限的希望。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兩萬裏”是他的自信與高傲。“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是他的自負與不羈。皇帝賞識他,讓他入朝爲官。然而,他的自信,他的才華,在陰暗的官場中卻被貶的一文不值。於是,他也有了消沉,他也有了失意。那麼,他是否也註定碌碌終生了呢?不,他在消沉中找到了灑脫,在失意中尋到了詩意。於是,他放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瀟灑,以山水爲親,以明月爲友,以詩意代替失意,用自己灑脫不羈的詩篇刻下了自己的榮耀。李白,你的詩意使我將你銘記於心。

壬戌之秋,那赤壁之下蘇子與客的對話仍在耳邊徘徊,我們慨嘆客的悲涼,也敬佩着蘇子的豁達。然而蘇子在放出這清風明月的美好時,心中又是有幾多憂愁呢?蘇軾的人生是跌宕起伏的,他在官場中的不得志,在生活中的不如意,這失意是常人無法承受的。蘇軾也曾在至親之人去世時落淚,也曾在陰暗的牢獄中消沉。但這些他承受住了,他用詩意緩和了失意,嘆出明月清風的美,唱出葡萄美酒的甜。這樂觀,這堅強便是屬於蘇軾的詩意人生。

鐘聲響起,你又一曲作定,廢寢忘食,你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美妙的樂章。貝多芬是不幸的,命運把他玩弄於股掌之中,他卻發出了深沉的低吼“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這吼聲雖小,卻震撼着古今中外人們的內心。貝多芬發掘了自己的詩意,他不論何時,不論何地,堅守自己內心深處靈魂的交響,以自己詩性的頓悟,譜寫出了絕美的樂章。人生雖苦,卻不失樂趣。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所以動心忍性,行拂亂其所爲。人生苦短,只願我們能夠化失意爲詩意,歌出自己人生的美好詩篇,譜出屬於自己的絕響。

詩意,失意作文2

考試的前一天夜裏,媽媽和爸爸又鬧翻了。他們不像許多夫婦是提着個破鑼嗓子大聲吆喝,跟菜市場賣菜似的,而是最沉默的那種,在我面前決不提起對方,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似的,但我感覺得到。

上完課回家,爸爸把門關上,問我:“如果我和你媽離婚了,你怎麼辦?”我根本想不到事情會繼續白熱化,“離婚”這個詞聽上去那麼刺耳,怎麼會出現在我家裏?氣氛尷尬,我故意無所謂:“隨便啊!”爸爸繼續窮追不捨:“你認爲這正常嗎?”我懂事起,記得第一次吵架的導火線僅僅是因爲一個電源插座而已。我說:“不正常!”“爲什麼不正常……”我聽不下去了,腳漸漸往門口移動。

我若無其事的走出房間,臉上不露聲色,心裏卻早已經過一場排山倒海的暗流。我想他們的爭吵只是爲了一個無畏的勝利,Why?現在,還有誰在玩這種傷心的.遊戲?過期了吧?我不知道該用怎樣的心情去安慰我身後那個傷心的男人。是同情,是悲傷,還是……

我一直想維持這種幸福,就像守候着一朵即將調令的花。

在家,我該幹啥幹啥,配合着他們。他們臉上的笑容少了,多了悲傷,我感覺得到。我還是一樣保持我的微笑。

上課偶爾走神,心裏不舒服,更像青春期一樣,總覺得那根導火線是我:他們離婚了我怎麼辦,跟媽媽向右走?還是跟爸爸向左走?他們是不是會爆發一場曾經一直嗤之以鼻的奪子大戰……

我不敢想了,想了只會更糟糕……

恢復

一個星期之後,爸爸媽媽又奇蹟般的和好了。

這簡直是個笑話,你們的事,憑什麼要讓我受罪?

老師問我:“你最近怎麼了,上課心不在焉。鬧情緒嗎?”我笑,搖搖頭。

媽媽問我:“你最近怎麼了,考試每一次考砸?”我笑,不說話。

同學問我:“你最近怎麼了,表情跟失戀了似的?”我依然笑,做鄙視狀。

奪子大戰沒有發生,也沒有向左走向右走。只是有一種被騙的感覺,好像之前一直陷在他們精心設計的圈套裏。事情過去了,而回憶就像吃力地拿了那麼多的袋子,一個都不願丟下。就留一個快樂的袋子吧,我對我說。

詩意,失意作文3

文字讀多了,一些字句便也自然而然地淌在心口,隨時會流淌出來。我揹負着一句句美麗與哀傷,在自己的生活中去驗證古人曾經的哀樂。有時覺得此情此景有可吟誦之處,於是一些斷斷續續的文字便浮上心頭,經再創造,亦勉強成了詩。

這個單元學的課文全是古文和詩詞。品讀着這些被時光冶煉過的文字。我受到了某種震撼。她們是如此鮮活,每一個字似乎都含有其獨特的意味。這種文字是我無法再現代的書中看到的。一篇《岳陽樓記》讓讀者感到大氣,如同一棵巨大的樹木一般給人感覺穩重。我流連於這些我以文字表達不出感受的文字。心情激動,卻又感到一種淡淡的惋惜和失落。

作爲一個完整的古文詩詞文化,現在卻無可挽留地衰落了。它寂寞地,從它統領千年的文化舞臺中淡出,成了少數人自得其樂的私物,或如我一般的酸楚的祭奠。

世間最讓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對美的祭奠。詩詞古文的衰落,許不是技巧的問題,也不是體裁的問題,甚至不是作者的問題,而是讀者,而是容納它們的社會環境的改變。可是,現代人難道真的寫不出古體詩了嗎?不,能把詩寫得與古人並肩的大有人在,但無論多麼好,也都無法恢復唐宋詩詞的鼎盛年代了,因爲,接納這些佳句的社會遠不如那個年代熱情與從容,用中性筆寫的詩散發不了毛筆揮就的意韻,讀慣了白話文的我們僅理解古詩的字面意思就已經十分費力,又怎能體會到其中悠悠的情意呢?即便心有所得,也多是主觀臆斷。久而久之,敏感的詩人自己也不確信了,這是好詩麼?甚至,這是詩瑪?他們統統陷入了創作的不自然狀態,一聲聲疑慮,踩痛了詩詞失落的弦。

然而失意的遠不止詩詞,而是整個古典文化體系。書店裏的古文書匆匆被堆在一邊。我和父親去書店買書,每次問一本古書,他那都沒有,原因是古書不好銷,所以不敢進貨。高處不勝寒,這些實書在寂寞的很。也許有靈氣的孩子會翻翻,偶爾親近一下這些與現代文化不同的文字,但終不能得其全貌。我們讀古書,也粗是在刻意修建一條通幽的小徑,非但不誠懇,也走得特別艱難,特別寂寞。

所幸的是,我們至少還有一條小徑可走。所以,別讓小徑荒蕪,也別讓詩意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