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禮儀國小作文

【篇一:餐桌禮儀】

餐桌禮儀國小作文

自古以來,對於餐飲之禮都是很講究的,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但現在能做到的沒有幾個,回到家吃晚飯,總是會和家人邊吃飯邊說一說學校裏的情況。

但是古人都是這樣的,一時興起,我決定一頓晚飯不說話,安安靜靜的吃完。我和爸爸媽媽約定好了。飯碗端到了桌上,我身體保持挺直,兩腳齊放在地板上。準備好了開始吃飯。

一口、兩口、三口,我擡頭看了看安靜吃飯的爸爸媽媽,張了張嘴,把想說話的念頭壓了下去。我咬着筷子看着菜,不說話飯都好難吃下去。可是爸爸媽媽還沒有開口說話,自然不能輸給他們。

我繼續拿起筷子慢慢地嚼着飯,大概過了半個小時多,這半碗飯才被我嚼完。看着沒有剩下米飯的碗我舒了口氣,終於可以說話了,把碗放到洗碗池裏,我走到餐廳,和爸爸媽媽開始說起今天的學校生活。

不能說話的晚飯真的好難熬啊,古人真的好辛苦。

【篇二:餐桌禮儀】

餐桌禮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它也是一種的社交手段,在用餐過程中,人的修養禮儀可由言行舉止變現出來。正確的餐桌禮儀不僅顯得優雅大方,更能給人以良好的印象。然而,在中西融合的今天,許多中餐禮儀卻常常被人忽視,導致尷尬的場面發生,因此,掌握一些餐桌禮儀在社交生活中顯得尤爲重要。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飲食一直很重視,古有俗語“民以食爲天”,中國飲食文化可以說是源遠流長的。另一方面,作爲東方禮儀之邦,餐桌禮儀是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的反映。據有關史料記載,至少在周代,我國飲食禮儀就已經初步形成,經過不斷地發展變化,逐漸形成體系,並對西方餐桌文化產生一定影響。

“飲食所以合歡也。”中國人享受集體聚餐或飲宴的熱鬧氛圍。餐桌,是考驗一個人修養的重要場所,吃,是中國人協調人際關係的一種方式。在中國,人們最重要的社交活動既是請客吃飯,而且名目繁多,某些成功人士一天中花的時間最多的就是吃飯,一個長期不能參加應酬的人可能就被社會淘汰了或者成爲“無用”之人。大家同夾一盤菜,共飲一碗湯的“羣享”模式觸發了歡樂氣氛,舉杯提箸之間協調人際關係。

爸爸媽媽帶我出去吃飯的時候,我就非常注意吃飯時的禮儀,有時候會見到很多食客吃飯時大聲喧鬧,隨意把腳翹着,非常不文明,這樣既顯得自己的素質不高,也影響到別的食客。有時候我也會在飯後和小夥伴們追打鬨鬧,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會制止我們,他們說這樣做會影響到別人,同時也會對自己不安全,容易摔倒受傷,現在出去吃飯,我就會注意,不能鬨鬧追打,不大聲吵鬧,做到文明吃飯。

【篇三:餐桌禮儀作文

今天,我從何老師的作文課上了解到英國父母從餐桌上開始教育孩子的故事,給我很大的啓發。

我細細閱讀,發現了英國父母非常注意鼓勵孩子自己用餐。這倒沒什麼,可是英國的孩子居然從一週歲就開始自己嘗試進餐了。要知道,我小時候,要吃一頓飯,可是“千呼萬喚始出來”,老爸老媽千哄萬哄的,我纔可能吃上那麼一兩口,直到上國小,偶爾還是父母親餵我呢。我還知道英國的父母在孩子五歲左右就讓孩子幫忙在廚房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雜事,他們認爲,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家長的負擔,而且也能鍛鍊孩子自己勞動的能力。再回頭看看我自己,到了七歲,都還沒有幫父母在廚房中做過什麼事兒,有時候一時興起,想起來了,去廚房裏晃悠幾圈。原本想擺放餐具吧,爸媽又怕我摔了,到了吃飯時,又是一個三請四請請不動,老爸老媽叫了好幾遍,應了好幾聲,才心不甘情不願地走出來。自然,餐前工作是一項都未做。吃完飯,“拍拍屁股”走人嘍!

我真是越看越驚訝,人家孩子那麼小就可以幫父母做一些事兒,可我呢,這麼大了還沒幫父母做過什麼事。而且,英國的孩子,從小就學習用餐的禮儀,比如,有客人到家中吃飯,英國的孩子就讓客人先用餐,而後纔是自己,而我呢,平時,有客人到家裏吃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上來就一頓狼吞虎嚥。平時都沒這麼能吃,客人一來好像要跟客人一比高低似的。想起來,真是有些愧疚啊

原來,何老師也是讓我們接受一些教育啊。我如夢初醒,忽然意識到,我一定要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兒,無論是餐桌上的,還是生活中的。我總不能被比我還小的孩子該比下去吧!

【篇四:餐桌禮儀】

前幾天,我上完外教課回來,爸爸媽媽把我接到了傳謀大酒店吃飯,說是宴請一位叔叔全家。

不一會,菜就陸續上來了,我一直盼望我愛吃的魚也閃亮登場。服務員剛剛把魚端上餐桌,我就不停地把魚往我這邊轉。媽媽小聲對我說:“妮妮,要等叔叔先喝魚頭酒才能吃魚。我給你說了多少遍了?”但叔叔和爸爸一直說話,我看見他慢慢蹭蹭5分鐘還沒有喝完。我就跑到他跟前,用哀求的語句說:“叔叔,求求你快點喝吧,我的`手都快癢死了!”

那個叔叔說:“現在我喝完了,你可以吃了。”其實他並沒有喝完,是故意讓着我。我正要吃,媽媽把我攔住。對叔叔說:“沒事沒事,你喝吧,我女兒不懂事。”他喝完魚頭酒,我就大吃特吃起來,都快把整個魚吃光了。

回家的路上,媽媽說,孩子,一個人要受歡迎,首先要懂禮貌,餐桌上也有很多禮儀的,比如,要等長輩都入座以後,孩子才坐;嘴巴里有食物時不能高聲說話,以免食物噴出;不能隔着幾個人站起來取自己喜歡的食物;長輩給你夾菜時,即使是自己不喜歡吃的也要接住,並說謝謝等。

哦,原來,吃頓飯還有這麼多禮貌問題呀!

【篇五:餐桌禮儀】

今天,媽媽帶我去參加她的同學聚會。

一進門就驚呆了,哇!這麼多人。我首先和叔叔阿姨們打了招呼,然後讓他們都坐下,我給他們倒水,然後我才坐下。

不一會就上菜了,每道菜上來,都讓年齡最大的阿姨先吃,等轉到我面前的時候我才吃,一次也不夾太多,細嚼慢嚥,儘量不發出聲音。喝湯的時候用小勺子,舀起來小口小口的喝,不狼吞虎嚥。

有一個阿姨的小男孩,坐在我對面,每上一道菜,他都伸出筷子在裏面翻江倒海的挑來挑去,遇見好吃的就直接端到自己跟前吃,還吧唧嘴,發出可大的聲音,還對着滿桌子菜打噴嚏,真是太沒禮貌了,他媽媽說他比我還大一歲呢,我真是覺得替他丟人啊。

我吃了一會,就起身去給另外一桌的叔叔伯伯們倒酒。我拿着酒瓶挨個給他們倒酒,給每人都說一句祝福的話,每人喝完就再倒上一杯酒壓上杯。叔叔伯伯們都快我是個懂事的小男子漢。

這頓飯吃下來,我懂得了不少餐桌上的禮儀,明白了這是一個人素質的體現,小朋友們,你們也要多注意餐桌禮儀哦。

【篇六:餐桌禮儀】

昨天,我舅媽的小孩出生一個月了,舅媽請我們去飯店吃滿月酒。

等大家都在餐桌前坐好以後,美味佳餚就一道一道的端上來了。大家有說有笑,開始享受豐盛的午餐。

可是,煞風景的事情出現了。

有一個四年級的小男孩,他在吃飯的時候,看到喜歡吃的菜,不等大人動筷子,就直接轉動餐桌上的轉盤,把菜轉到跟前,拿起筷子使勁夾到自己的盤子裏,然後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大家不好說什麼,只好隨他去了。

又一道新菜端了上來,他還是照舊轉到身前,夾了一大筷子放入盤子裏。只見他夾起菜放入口中,嚼了幾下。“嗯……”看他愁眉苦臉的樣子,就知道菜不好吃。沒想到,他竟“呸呸”幾聲把菜吐到了桌面上。然後把盤子裏的菜都倒給他媽媽。

他的媽媽看到以後有點生氣了,說他:“你不喜歡吃一下子夾那麼多幹嘛?”他卻說:“不礙什麼事,你不想吃把它扔了吧。”他的媽媽不再說什麼了。

我坐在爸爸旁邊,悄聲說:“他可真不講禮貌。”爸爸壓低聲音說:“小點聲,別讓人家聽到。你可不要學他啊。”我吐了吐舌頭,心裏想:我纔不會向他那樣不懂禮貌呢。我要是家長,一定狠狠地批評他。

這頓飯,吃得真是不開心。但是我明白了,生活中處處都要講文明。就算吃飯,也一樣要遵守餐桌上的禮儀。比如遇到喜歡吃的東西應該照顧到別人,遇到不喜歡吃的東西不能夾起來放回盤裏,吃飯要安安靜靜,不能大聲喧譁,不能亂丟東西。同學們,我們可千萬不能像那個小弟弟一樣不講文明啊。

【篇七:餐桌禮儀】

放學啦!我揹着書包,急急忙忙地往家狂奔!實在是我的肚子不斷地提出抗議,哎呀,餓死啦!

一打開門,我就不停地問媽媽:“媽媽,什麼時候吃飯啊?什麼時候吃飯啊?”媽媽總是說:“等爸爸回來就開飯,你先寫作業吧。”

我悄悄地放下手中的書包,溜到餐廳,一看,桌上已經擺了好幾個菜了,而且都是我喜歡吃的,看的我口水直流。我看見媽媽正在背對着我做湯,我悄悄地捏起一根肉絲,正準備往嘴裏塞,卻被媽媽逮個正着。

媽媽嚴肅地對我說:不是媽媽不給你吃飯,只是我們要等到爸爸回來一起開飯。古代的時候,在長輩沒有夾菜之前,晚輩是不能動筷子的。像你這樣用手偷偷拿菜吃,就更加不禮貌了,以後不允許這樣!你小的時候讀過《三字經》,上面說的“長幼序、友與朋”,你還記得嗎?

我聽了媽媽的話,慚愧地低下了頭。

媽媽還告訴我,餐桌上還有許多的禮儀,比如儘量夾自己面前的菜,不能“飛象過河”;吃飯時要扶碗;不能吧嗒嘴;吃完飯之後要向長輩打招呼……,如果一個人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就要先尊重別人,要注意各方面的禮儀和禮貌。

原來,吃個飯還有這麼多學問啊!

其實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禮儀之邦”,許多歷史文化都源遠流長,多少感動世界的歷史故事在我們的華夏大地上演,比如孔融讓梨、查道吃棗留錢、程門立雪等等,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子孫在這些故事中長大,又用這些故事來教育他們的孩子,中華民族就這樣一代代地繁衍生息……

許多年前,一些外國的學者就預言我們這一代,是中國滅亡的一代。我卻不能認同這種觀點。我們從小在孔孟文化中長大,背誦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省”的詩歌,祖先的文化教會了我們要尊師重教、謙虛有禮、好學善思、樂於助人,我們恰恰是復興的一代!

圓中華民族的復興夢,圓這片華夏大地的崛起夢,將由我們這些傳承着千百年歷史文明的青少年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