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學習的作文10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學習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學習的作文10篇

學習的作文 篇1

內容摘要:

在新課改教材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和寫字、閱讀、寫作等相提並論,它對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有重要意義。但在農村實際教學中,綜合性學習成爲語文教學園地裏的一塊荒地。這需要老師更新觀念、大膽創新,挖掘好身邊的資源,建立適宜評價體系,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這堂課。

關鍵詞:語文綜合性學習 更新觀念 挖掘資源

語文綜合性學習作爲和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並列的一個項目,進入了新課改的序列。它是課內教學的有益補充,是課堂教學的有機延伸,對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無可比擬的作用;對於改變目前落後的學習方式和相對滯後的教學方式都有相當深遠的意義。因而語文綜合性學習在語文教育園地上是有拓荒性質的突破。但是長期以來,由於我們的思維意識更新緩慢,加上缺乏可以借鑑的經驗,這塊園地就成爲老師遺忘學生不管的荒地。尤其我們農村學校缺乏必要的硬件設施,學習資源相對匱乏,且與會考關係又不大,如何開展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就成爲一個沉重的課題。筆者認爲,要讓語文綜合性學習這朵奇葩盛開,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教育者要更新觀念,大膽創新

語文新課標中首次明確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話題,作爲語文老師應該是新課標的堅定的執行者,無畏的開拓者,不能因爲與我們的會考相距甚遠,是考試外的邊緣項目,就讓它成爲可有可無的擺設,也不能因爲在這方面缺乏經驗,沒有合適的教學資源就感到誠惶誠恐。應該更新觀念,與新課改同行,在嶄新的理念引導下,創造性地開展語文綜合性教學,勇敢的去開拓這塊少人問津的領域。

二、發揮區位優勢,努力挖掘學習資源

(一)打開歷史的窗戶,引導學生了解人文社會

陶行知先生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我們農村,有許多可以挖掘的資源,象淳樸的鄉風民俗,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厚的人文積澱,都是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寶貴材料。例如我們山東平度這裏有曾經燃起戰火的古戰場,有千年之久的齊國古都城,有建在連綿山嶺上的康王墳,有燦爛的東夷文化……我們利用這些積澱下來的古人古事古蹟,組織一次“追溯家鄉歷史,記憶風流人物”的調查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同學們激發出空前的熱情,大感驚訝:我們平凡的家鄉竟然有如此美麗的過去,有如此令人神往的輝煌,從而激起了強烈的求知慾和主動探索精神,不但增加了對家鄉的瞭解,喚起濃濃鄉情,也增長了見識,拓寬了視野。後來不少同學還寫出了情文並茂的散文《可愛的家鄉》。

(二)感悟天地之恩賜,引領學生走進自然

大自然無限美好,對人類有豐厚的賜予,物質的,如衣食住行;精神的,如旖旎的風光,靚麗的景色,高山流水,花鳥草蟲……這些大自然所蘊含的無限“學機”都是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學習資源。在我們家鄉有一條貫穿半島的母親河——大沽河,它猶如一條柔軟的綢帶,圍繞村莊緩緩流過。夏天河水轟鳴,冬日冰封河牀;堤畔高樹掩映,河中沙鷗低翔……於是我利用節假日帶領他們去飽覽母親河的迷人風采。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學生們如脫籠之鳥,戲水之魚,在這裏獲得的歡愉是任何一節內堂課所不能比擬的。這樣的遊春活動深受學生喜歡,激發了他們愛自然、愛家鄉的情感,一篇篇優美的文章也如涌泉一般在生花的筆下汩汩流淌。

(三)品味生活的酸甜,體驗家庭親情

學生們長期生活在農村,耳濡目染地記憶了許多農村的印象,他們的親人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他們的生活,塑造着他們的精神世界。我用生活的本色,讓他們去感悟,體驗親情。在“我生活中的父親母親”的語文活動中,我們分三塊來進行,首先是讓學生觀察家裏的父母,看自己的父母是如何起早貪黑的外出幹活,回家後還要做飯,餵豬,洗衣服的。其次是讓學生跟隨父母來到田間地頭,看他們怎樣勞作,怎樣侍弄莊稼,還讓父母親自教他們一些勞動技術和農業常識,學生們從中明白了勞動是辛苦的,但勞動是光榮的道理。三是要求學生精心準備父母的材料,在班上交流。學生們通過自己親身體驗,懂得了父母的不易,激發起學生熱愛生活努力學習的信心,也密切了與父母的情感。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扮靚學生的校本生活

新課標建議:綜合性學習應強調合作精精神,注意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實施的能力,因此在學生的校本生活中,我們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將課內學習過渡到課外,既活躍了校園生活,又彌補了課內學習的不足。如我們舉辦了辯論賽,讓那些能言善辯的同學大長了志氣;組織了經典詩文朗讀比賽,學生有的吟詠岳飛的《滿江紅》,慷慨激昂,有的背誦黛玉的《葬花詞》哀婉悽清……還有書法展覽,同學們將自己的作品貼在看板上供遊人品評,有人臨摹顏體,渾厚蒼勁;有人則學板橋體,稚拙乖巧;有的自稱一家,洋洋灑灑……這些活動,給學生們搭建了展示自我風采的平臺,培養了他們的探究精神和創造意識,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

三、評價體系與時俱進,相機而化

對於各種綜合性活動,及時修訂評價體系,重在評價學生是否具有創新思想,是否具有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沒有形成自我的觀點。我們還推行學生自評和互評的方法,評委小組成員絕大多數是學生,老師只起參考作用。

總之,我們要挖掘學生的巨大潛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讓他們在綜合學習的舞臺上自由發展。我們相信在廣大語文教師的共同耕耘下,在老師羣體的不斷澆灌下,綜合性學習之花定能綻放出最豔麗馥郁的花朵。

學習的作文 篇2

擡頭仰望藍天,我明白了蒼鷹爲何要承受折骨之痛翱翔天際,因爲藍天是它所尋的堅守;細嗅梅香,我明白了梅花爲何要忍受刺骨的寒冷傲然綻放,因爲留得人間一縷香是它所尋的堅守;輕撫珍珠,我明白了蚌爲何要受着沙礫碾壓的痛苦默不作聲,因爲孕育珍珠便是它所尋的堅守。爲了心中的堅守,尋尋覓覓不停不休。

清冷的月輝灑在院落之中,他身披單衣頹坐在涼涼的石凳上,眉頭緊鎖,眸子一片灰暗,閉上眼,同僚阿諛奉承的笑臉,溜鬚拍馬的神態在腦中上演了一遍又一遍。他迷茫,他無助,他尋尋覓覓,總在夜深人靜心中一片空虛,心底有個聲音在吶喊:去尋覓吧,你的堅守在哪裏?終於,他脫下官服,摘掉官帽,他睜開眼一片清明。他乘着小船,心中狂呼:不見了污濁的官場,不見了爾虞我詐的欺騙,他高歌“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他解除了束縛身心的枷鎖,他尋覓着心中的堅守。終於,他看到了,那是月光下對影自酌的閒適,是傍晚採上一朵野菊的芳香,是荷鋤而往,荷擔而歸的充實。他明白,他的堅守在那山水田園,不爲五斗米折腰,不在名利場中。他慶幸,他尋覓,只爲心中的堅守。

盈盈的汨羅江緩緩流淌,他身着白衣披髮行吟澤畔。他痛苦,他狂呼“衆女嫉餘之娥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他無奈,他無助,“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於是他不再遲疑,不再哀嘆,他要去尋,去尋那心中的天堂,他縱身一躍54作文網,此刻萬籟無聲。他走了,但他用他的《離騷》在尋覓,尋覓一種讓自己滿腔報國熱血得以釋放的歸處。最終他找到了,輕身一躍,不是面對殘酷現實的逃避,不是不能報國而消沉的怯懦。他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尋覓對國家的堅守,他要讓自己的靈魂永伴在楚國的天地間。在那悠遠的《離騷》中,他輕輕一躍,尋覓到了對國家的堅守,尋覓到了對故土的愛戀。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他一直在尋覓。面對高官厚祿,他毅然離開,那不是他的堅守;面對瓊釀玉食,他不能下嚥,那不是他的堅守;面對力士脫靴貴妃捧磨的尊貴待遇,他果敢搖頭,那不是他的堅守。他尋覓着,在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廬山瀑布前,在那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的天姥山上,在那深千尺的桃花潭邊,他尋覓到了,那是不用摧眉折腰的傲氣,那是縱情山水的瀟灑,那是任爾開心顏的灑脫。他不慕名利,爲了心中的堅守,尋覓在山水之中。

輕撫你的心口,尋覓你的堅守,不懼洶涌的波濤,不畏攔路的荊棘,只爲心中的堅守,尋覓在這天地之間!

學習的作文 篇3

時間猶如清水般嘩嘩流去,而我們也隨着時光的流逝在慢慢長大。衝刺中招的120天向我們招手。

九年級的生活忙忙碌碌,最後的120天更是如此。它猶如人生十字路口,決定着我們今後的路。拼搏奮鬥120天,命運再此是一個轉折點,放棄昏庸120天,命運又是一個轉折點。

九年級了,我們也長大了,懂事了。該努力奮鬥了。曾經的我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想:“我是努力拼搏考高中呢?即使沒考上,至少我付出了,我無怨無悔,還是照我現在的程度乾脆混到畢業,直接上技校?反正我也考不上。”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的思維。最後,我還是決定拼搏一把,即使失敗,我也無怨無悔。至少我付出過。也許我的命運再此轉折呢?也許我的努力感動老天呢?

如果照我現在額學習狀態看的話,根本就是白日做夢,不可能實現的。但我從現在起定會努力拼搏的,克服上課不專心,睡大覺的壞毛病。不是一定會而是一定要。如果不改掉,還不知道奮鬥,那我就真的完蛋了,就算是不讓自己“完蛋”,不讓父母,老師失望,我也一定要改掉壞毛病。

聽到老師講最後120天怎麼樣,我的心裏真實和尚打水七上八下。我也搞不懂爲什麼會這樣厭煩聽到最後120天。但我的直覺告訴我“最後120天是人生轉折點,是自己給自己的最後一次機會。”

說的再好聽,不照做也是枉然。總之,看我以後的行動吧!衝刺最後120天,命運就此改變。

學習的作文 篇4

爸爸媽媽常常對我說:“你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把個門的成績提高。”我心想:“爸爸媽媽對我的期望,我一定不能辜負他們對我的一片苦心。”

我要求自己不能像以前那樣貪玩,我原先的作文和英語有些吃力,我下定 決心,要把這兩門的成績跟上去,就必須付出努力。

這次我趁着放暑假的時間,向爸爸媽媽商量去報個補習班的事情。爸爸媽媽都非常同意我的想法,後來,爸爸幫我報了名,來到補習班又認識了很多新同學,大家都對補習充滿了信心,很認真的聽老師講課。在這補習一個月的時間裏,我的英語和作文有了很大的提高。爸爸媽媽對我的成績進步,給於了我很大的鼓舞。所以對學習更加充滿信心和快樂。經常聽到爸爸媽媽們的鼓勵的話。心裏美滋滋的,我要感謝父母給了我學習的動力。

其實我還有個理想,現在好好學習,長大以後能成爲一名出色的`科學家。爲祖國效力!我相信今天的付出,就是明天的收穫。

學習的作文 篇5

要怎麼說呢,國中這三年時光,是我最快樂是時光,讓我學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

人與人之間總是有差距的,但造成差距的原因,總是因爲自己。比如說,在學習上,別人早起背單詞的時候,你在睡覺,他就算一分鐘背下兩個單詞,久而久之,他每天比你多背一點東西,十天又是多少,二十天又是多少,三十天一個月半年一年呢!?這個數字你有想過麼。

這些大道理,想必也用不着我在這裏囉嗦。同學們自然會明白的。

說一說我這國中三年吧,一開始,我是對學習充滿了激情,不假。可是越到後來,遇到不懂的問題,我總是拉不下臉面去問,就造成了我對學習是越來越厭煩,也就是我們統稱的厭學。那一段時間我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一發不可收拾。我開始慢慢的找自己的問題多在,最終,找到了,於是乎,我每每一遇到什麼問題,不論那個問題是有多麼的簡單,多麼的基本,只要是自己不會,我就去問,去弄懂。於是,在我一次月考中,證明了我的這種做法是正確的。所以說,同學們一旦遇到問題,千萬不要不懂裝懂,一定要自己瞭解就好,不要在意他人是如何看你的。當然,如果真是你做錯了,那還是有必要的了。

我還想說什麼呢,就是一定一定一定要好好學習,國中這三年真的很重要,尤其是九年級,決定到你的會考,而會考,又是你人生中第一個轉折點,所以要好好把握!一定不要放棄一絲一毫的機會,一定!

嗯…談戀愛,對我們這些情竇初開的小朋友來說,是不是太早了呢?國中這個階段,對戀愛來說是不現實的,當下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學習纔是最重要的,如果,真的喜歡他,就把他/她埋在心底吧,給自己定好幾個目標,衝着那個目標去奮鬥,每達到一個小目標,你就離心目中的他/她又進一步,是不是很有動力呢!?最後達到那心中定下的那個遠大的目標,你纔有能力去給他/她未來,纔有能力去保護他/她,不讓他/她受傷害。這些應該很有道理吧?呵呵。總之一句話,就是要好好學習。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現在的初、高中學生,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考上大學,找個對象。當然我們的目標可能不止是到大學就結束了,可以是研究生啦、博士、碩士什麼的。當然,這些也都是建立在學習好的情況下的,你學習不好,拿什麼去考試?拿什麼出成績?哎…我們國家實行的是應試教育,靠的是全面發展。沒有成績,學習不好,根本不行。也許你有某些特長,可以長大了以後拿來當飯吃,但你有保障麼?有些人還說,我長得漂亮,我說,長得漂亮能當飯吃麼?哦,也對,長大了嫁個好老公取個好老婆是吧?可是你要是要什麼沒什麼,就一個長相能看,能有什麼用!?人,總會老的,人的相貌是父母給的,並不是你自己的,你沒有權力拿他來炫耀。

最後,還是那句話,學習,無論在哪,都是最重要的。

學習的作文 篇6

自從進入了七年級以來,我就對學習漸漸產生了厭倦,我一直在被動的學習,慢慢的,我感覺到了來自學習的壓力,學習成了我沉重的包袱,它阻礙了我的自由。從而,我開始討厭學習,對它失去了興趣。老師們看見我上課在認真的聽講,其實那是爲了應付老師,應付家長,眼看我的學習成績正一步步下降……

直到七年級下半年,一次更大的轉向使我的學習成績更爲糟糕了——我迷戀上了網絡,整天流連於網吧,對學習一概不理,上課經常睡覺,和別人聊天,學習成績一個勁兒的下降,世界彷彿只有網絡值得我付出,我的思想被迷惑了——學習有什麼用呢?又苦又累,我常常在想:如果苦過了累過了之後又沒有什麼收穫,那麼一切努力就不白費了嗎?就算考取了高中,大學,還是可能會找不到工作,那樣還不如早點輟學去外面那精彩的世界闖蕩一番……

這次分班考試,我非常想進慢班,因爲聽說慢班不僅課上的少,而且老師也不怎麼管人:上課睡覺,說話,聊天甚至玩撲克牌都可以。我被這“優越”的學習環境所吸引了,想想就決定一定要進慢班。不知道是不是太想進慢班了,我竟然在語文試卷上寫上了讓所有語文老師都驚訝的字樣:我要進慢班!結果就是引來許多老師對我的批評,指責,反正我被狠狠的教訓了一頓,又被家長接回家,在家裏,我好好反思了一翻。

我終於認識到:其實學習不僅僅爲了我自己,學習還事關我的老師,我的家人!所以說,好好學習是我的責任!

學習的作文 篇7

我擁有許許多多的學習用品,其中我最心愛的是我的文具盒。

文具盒是一個長方體,像一輛三層的豪華公共汽車。外殼的右邊有一隻可愛的小白兔,它身穿一條粉紅色的裙子,頭上戴着一塊頭巾,頭巾上有一個粉紅色的蝴蝶結。它用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看你,雙手做出打招呼的動作,好像在說:“你好小主人,你要好好學習,我也會幫你的!”

打開文具盒,裏面有三面放着六支木頭鉛筆、一把尺和一塊橡皮;中間一層空間最大,裏面放着三支水筆和三支鋼筆;下面一層空間比中間略小一點,裏面放着兩支子彈鉛和一包子彈鉛筆芯。

文具盒是我的好朋友,我和它形影不離。當我要劃線的時候,它能給我尺,讓我劃出筆直的線;當我做作業的時候,它能給我鋼筆,讓我寫出美麗的漢字;當筆芯粗的時候,它能給我新的筆芯,讓我繼續做作業。

筆盒不僅是我學習上的好幫手,還是我最好的朋友。當我高興的時候,它好像在爲我高興;當我傷心的時候,它能給我安慰。它在任何時間都陪伴着我,我最愛的筆盒!

學習的作文 篇8

學習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習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學習中也有許多未被我們發現的樂趣,我們只要抱有一顆上進的心,一定可發現其中的樂趣。

今天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按照暑假學習計劃進程,五年級國小奧數B版習題集已全部做完。這是近年來,我第一次非常系統的學習了國小奧數,並順利的,一次通過了爺爺的測試,我十分有成就感。習題集中有許多難題,只要你鑽進去了,完全理解了題意破解了其中的奧祕,你會特別興奮,如果這時有人向你請教這題的解法,你一定會迫不及待地給他講解這道題的玄機。爺爺總是恰如其分的,在我破解完一道難題的時候向我請教。那時的我,心情非常激動,在爺爺面前我一定要證明我是最棒的,然而開始也會被爺爺問住。這時爺爺便笑着說:“你是模仿例題做的吧!這題你完全不懂。你應該再把書好好看一遍,看懂後再做。”這種現象以後便不再發生了。現在每一道習題我都能講出其中的奧妙。解題後的興奮和激動依然是那麼強烈。看着眼前厚厚的奧數習題集,一種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這就是我學習的發現。

學習的作文 篇9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亨利明茨伯格教授,被認爲是彼得·德魯克以後的最偉大的管理思想家,他在中國進行演講時,針對中國許多企業向美國學習的情況,給中國提出建議:“向每個人學習,但不要模仿任何人。”

學習是一種非常好也非常必要的態度,但模仿是一種危險的趨勢。向他人學習,保持一顆謙遜的心做人做事,會讓我們取得更大的成就。可是,大部分時候我們並不是缺乏學習,而且缺乏發現和思考的能力。沒有這種能力,我們只顧悶頭學習,慢慢就會變得亦步亦趨,從而迷失在他人的身影后面,最後找不到自我。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只有我們客觀地看待自己和別人,纔不會陷入目空一切或盲目模仿的境地。

有兩個書法家,其中一個認真地模仿前代書法家,每一筆每一劃,甚至連筆鋒都要一模一樣。當他寫一個字,都會反覆確認自己這一撇是不是柳公權的,那一捺是不是顏真卿的,這一點是不是王羲之的。而另一個書法家與他完全相反,每一筆都力求寫出自己的風格,講究自然,才覺得心裏踏實。第一個書法家對第二個書法家說:“請問仁兄,你書法哪一筆是古人的呢?”第二個書法家淡淡的說道:“請問仁兄,你書法哪一筆是自己的呢?”第一個書法家聽了,張口結舌。第一個書法家嚴格要求自己模仿古人的筆跡,實際上只是一種重複,毫無創造性可言。第二個書法家孜孜不倦地鑽研,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做到了“我就是我”,所以第二個書法家更容易取得成功。

做自己,不要模仿別人這也是一位智者對喬治·蓋希文的忠告。當時蓋希文還只是一名默默無聞的年輕作曲家,但是他的才華被享譽美國作曲家歐文·柏林所賞識,柏林願意付蓋希文當時3倍的薪水以聘請他當自己的音樂祕書,並承諾會給他一些音樂指導。

蓋希文很高興,認爲自己能被一位著名作曲家賞識是一件無比榮耀的事情。但是正當蓋希文準備答應柏林的時候,一位智者卻阻止了他,他說:“不要接受這份工作,如果你接受了,最多成爲歐文柏林第二,但要是你堅持下去,有一天,你一定會成爲喬治·蓋希文第一。”蓋希文接受了智者的忠告,後來果真成爲極其有名的作曲家,並且形成了自己鮮明的音樂風格。

我們需要不斷向他人學習,這樣才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加強自己的優勢,才能進步。但是學習不是模仿,模仿最好的結果也只是複製別人的成功。我們要有獨闢蹊徑的勇氣,要有創造的精神,而不是亦步亦趨地跟在被人身後。

學習的作文 篇10

一個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到處生機勃勃,清翠欲滴。一隊父子大踏步向大樹邊走來。這一位大大腹便便十分糊塗的父親,他讓兒子站在小樹前量身高,在兒子的頭頂釘上一顆螺絲釘,心裏盤算着來年量身高是,對比兒子長高了多少。

春去秋來,彈指之間。一年便匆匆流逝,夏天小樹長出綠葉,秋天更加挺拔,第二年春天。這已是一年之後了,父親讓兒子站在小樹前,本以爲兒子能長高的父親大吃一驚,兒子變矮了!

做爲一個兒童正是茁壯成長之際,難道他兒子與衆不同嗎?事實上不是這樣的,他的兒子是長高了,錯就錯在他父親的行爲跟刻舟求劍的人一樣。小樹像人一樣會生長的,而植物的生長速度往往比人更快,一年之後的對比其實是樹與人生長的對比。像人與樹的錯誤在現實生活中,是時有發生的,只是錯誤時不容易發現。

我們人類有時對某一事物爲何有這樣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發生呢?主要是因爲當事人對某一物品的認識瞭解不夠具體,不夠全面,纔會導致這種事情時有發生爲了少犯這一類錯誤沒有捷徑,只有一種人人皆知,但實踐難的方法——不斷學習。只有對事物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我們才能不犯錯誤。

人們像漫畫中的低級錯誤可能不會犯,但是較高級的錯誤,正是因爲低級錯誤而累積成山的。在人們心中一些低級錯誤的不在意,也會爲你之後的犯錯創造了最溫暖的搖籃。

只有努力學習,虛心改正,才能減少錯誤的發生與隨之而來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