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年俗作文

年俗是新年期間的風俗習慣,下面就是小編爲您收集整理的有趣的年俗作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有趣的年俗作文

  篇一:有趣的年俗

我的家鄉過春節時有很多習俗。每年到要新年的這一個月,就成爲臘月。臘月裏的每一個節氣都和新年有關係。

臘月初八的這一天,就是喝臘八粥的日子了。這一天每家都要做一種粥,而且都要在粥裏放八樣東西,有紅豆、綠豆、江米、麥仁、黑米、蓮子和百合,還有好吃的葡萄乾,熬出來的粥稠稠的、甜甜的,好吃極了!不但要喝粥,每家還要泡臘八蒜呢!聽老人說,喝了臘八粥就要花錢準備年貨了。

到了大年三十這一天,要貼紅紅的對聯和放長長的鞭炮。知道爲什麼要貼對聯、放鞭炮嗎?傳說,有一個叫“年”的頭生獨角、兇猛異常的怪獸,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要出來搗亂,奪走了很多人的性命。但它最害怕聲音和紅顏色。一天晚上,“年”又出來吃人了,他在一家人門口看見這家人正在用竹子搭起的火堆取暖,燃燒的竹子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把“年”給嚇跑了,人們興高采烈地歡呼起來。這就是新年貼對聯、放鞭炮的習俗。

這就是我的家鄉新年時有趣的習俗。

  篇二:有趣的年俗

每個地方都有年俗,我家鄉的年俗也很有趣哦!大掃除,年夜飯,守歲,貼對聯,放鞭炮,發利是。

我最喜歡的年俗是收壓歲錢,相信每個小朋友都喜歡這個節目吧,嘿嘿。每到新年,晚輩給長輩拜年,祝福長輩身體健康,長輩們就會給我發紅包。我將每年收到的紅包攢下來,存到銀行,到現在已經比較可觀了。

新年時我們都會放鞭炮,噼裏啪啦的聲音,宣告了新年的到來。“爆聲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每到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買很多鞭炮,焰火,在晚上放,特別好玩。

吃團年飯。大年三十的年夜飯是大家期待已久的聚會。不管平時工作/居住隔有多遠,到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和親人聚在一起享受這快樂難得的團聚。

貼對聯:新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貼對聯。“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還記得去年春節我家門上貼的對聯呢:

上聯:閤家歡樂迎富貴

下聯:滿門平安好運來

橫批:萬事如意

這就是我家鄉新年的風俗,怎麼樣,豐富多彩吧!

  篇三:有趣的年俗

衣着服飾、飲食偏好、婚喪嫁娶、文化禮儀.....構成了各具特色的風土民情。學者們稱之爲民俗。民俗屬於行爲文化,民俗的演變與延伸,依託的是文化傳承。

孝道、感恩、和睦、團圓......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元素。這些元素融入了日常生活,日積月累,就逐漸形成了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闔家團聚、除舊迎新、迎禧納福的春節文化。中國人把農曆新年稱作“春節”,也叫“年節”。過春節就是“新年”,春節的諸多習俗統稱爲年俗。年俗活動,從臘月初八就開始了。接下來是祭竈、貼春聯、守歲、拜年、迎財神、逛廟會、鬧元宵,一直到過了正月十五,這個“年”纔算過完。中國人的年文化可以上溯到殷商時代,是世界上最爲古老,流行範圍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民俗。

“年”這個字最早見於甲骨文,形似一個揹負着田禾的人。從“禾”從“人”的年字,寓意着莊稼豐稔,收穫在望。寄託了人們對生活和美、家庭幸福的憧憬。年俗,作爲一種文化載體,在千年流淌的歲月中,不斷地豐富着它的活動形式和文化內涵。其中的除夕守歲,就是一個流傳了兩千多年,一度盛行於巴山蜀水、大江南北的年俗。早在魏晉時期,就有關於守歲的記載。西晉周處的風土誌中有這樣的描述:“除夕夜,圍爐而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圍爐而坐,達旦不寐”,既有對逝去歲月的惜別之情,也有對新一年美好希望的憧憬。孟浩然在歲除夜有懷中寫道:“守歲家家應未臥,想思那得夢魂來。”宋朱淑的除夜也有類似的描述:“窮冬欲去尚徘徊,獨坐頻斟守歲杯。”

守歲守的是什麼?有說是去疫避邪的。除夕古稱“窮年”,新年爲“發春”。整夜不睡,爲的'是擺脫窮年,迎接發春。還有一種說法是辭舊迎新,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人們會比往常更強烈地感受到時光的飛逝,生命的珍貴。於是就產生了一種對如水年華悄然逝去的惜別留戀之情。宋人席振起有一首守歲詩,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嗟嘆珍惜之情流露無遺。不過蘇軾卻不這麼認爲,他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他是在說,人們應該珍惜的是當下,而不是已經逝去的過去,及尚不確定的未來。李世民也寫過一首守歲詩:“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捲燭紅。其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可見“守歲”不僅百姓在守,帝王也在守。作爲一種民俗,“守歲”能相延至今,昭示的是我們民族文化的強大凝聚力。

央視“春晚”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創辦以來,已經陪伴我們度過了三十多個除夕之夜。可以說,看“春晚”已經成了當代民衆除夕守歲的一部分,成爲大年三十約定俗成的行爲方式。看“春晚”似乎正在演變成一種新的民俗。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天,過了這一天,年輕人長了一歲,老年人老了一歲。但不管是少年還是老人,守望着這一年的最後一天逐漸離我們而去。應當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要珍惜人生,珍惜曾經經歷過的酸甜苦辣。

  篇四:有趣的年俗

家鄉的年俗很美,家鄉的年俗在農家人的廚房裏,青煙嫋嫋的煙囪飄逸着迷人的年味。溫暖、祥和的氣氛籠罩着隆冬時節的村莊,別有一番鄉土風情。此情此景,不由讓我穿越回了天真可愛的童年時代,昨日曆歷在目。

磨刀霍霍殺豬新年。小時候,每年新年的時候,我家總要殺豬的。每年的春天,娘總是要買兩頭黑毛豬,一頭到年根底賣掉,一頭殺掉新年用。

臘月二十五,娘請來殺豬匠二狗哥爲我家殺豬。麻利的二狗哥跳進豬圈,兩手一較勁,就把一百多斤的豬按在地上,三下五除二把肥胖的傢伙捆綁起來。黑傢伙不停地嘶叫着,向二狗哥發着抗議。但它也許忘記了,“豬羊一道菜,”那可是佛祖給人類的福利。

早已備好的一鍋熱水在呼呼的火苗助威下,咕嘟咕嘟地翻滾着。不一會兒功夫,二狗哥就把一頭豬大卸了八塊。娘把其中的一塊兒大約有10斤的肉塊作爲二狗哥的辛勞費。

我和一羣淘氣的小夥伴沒有被殺豬的過程吸引。等着纏着二狗哥爲我們取出“豬尿泡”,然後,靠他那豐足的肺活量把“豬尿泡”吹起來,“豬尿泡”鼓脹成了一個大氣球,然後,娘用繩子把它紮起來,掛在陰涼處風乾。那時,我們的玩具少,這所謂的球就成了小夥伴們年間的玩具,一羣搗亂小子圍着 “足球”,跑滿大街小巷。

殺完豬,安排肉的活就是孃的了。按照親戚的戶數,娘把豬肉分成若干份。剩下的肉娘就醃製下來,來年要吃到出正月,或更長的時間。從大年八年級到初七,爹和娘就開始走親戚.七大姑八大姨、他大舅他二舅都是親戚,總是要拜訪的。大年八年級,外甥給舅舅拜年,舅舅可不好惹,那是孃的孃家人。九年級是侄子給姑姑拜年。初四,爹孃總是要帶着我們去到姥爺姥孃家走一圈。“一個女婿半個兒,女兒是孃的貼心小棉襖”,爹要做女婿應盡的義務,娘要做女兒應盡的孝心。

煮熟的肥腸、心肝肺,那是我們兄弟的所愛,香的流油,香的整個村莊都在流口水。只有新年的時候,纔是我們最解饞的時候,在那個年代,過了年,吃肉的日子就很少了。

忙忙碌碌蒸年乾糧。“臘月二十八把面發”,家家戶戶發麪蒸乾糧,準備新年的吃食。爲了圖個來年有個好兆頭,家鄉人總是要把年乾糧,蒸很多很多。我印象中,娘總是要用掛在過道里的柳條簸籮,蒸上滿滿的一簸籮各種樣式的乾糧,有棗卷、米糰子。棗卷是白麪的。米糰子是小米麪和白麪參合在一起的,有鹹的是用南瓜做餡,還有甜甜的豆餡。

“吃了隔年瓜活到八十八。”每年春天,娘總是要在菜地裏種下幾棵南瓜的。秋收過後,在孃的精心保護下,南瓜熬到新年。娘邊包包子,邊唸叨着這句話。我知道的,這是盼望着家人每年平平安安無病無災,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幸福安康。

那豆陷,更是香甜。豆餡兒是用紅小豆紅棗蒸熟後,弄成棗泥豆泥餡兒做成包子。弄豆餡兒時,我總是圍在鍋臺邊,等待着豆餡兒的出鍋,嘴饞的我總是在奶奶的疼愛下,瓦上一小碗兒讓我吃個夠。

過了二月二,這年就過完了。新年的乾糧,總是要吃到出正月,因爲沒有保鮮的冰箱,天氣轉暖新年的剩餘乾糧,都吃的咧嘴笑,都吃的長出了綠毛毛。

吃罷餃子遍村拜年。“聖嬌嬌”,取得“剩餃子”的諧音。每年的大年三十,一家人有說有笑。家家戶戶的女人家都要熱熱鬧鬧的圍在一起,擀皮的擀皮,包餡的包餡,要包出很多篦子餃子,放在過道的陰涼處。

我家的輩分在村裏是比較大的,所以給奶奶拜年的比較多。大年七年級的早晨,天剛矇矇亮,院子傳來一陣陣嘈雜聲。“奶奶,包好餃子了嗎?我們給您拜年了。”在一夥夥兒人羣的喧鬧聲中,我從酣夢中醒來。從被窩裏向屋外窺探着。在嘈雜的喧鬧聲中,我歡快地從炕上爬起來,穿上衣服跑到院子裏。我們幾個堂兄弟跟在娘、大娘、大嬸們的後面看熱鬧,也會不斷遭到爹孃的阻擋。這時,奶奶會出來打圓場,讓我們跟在後面跑着。自然到了那些爺爺奶奶大娘大叔家,會得到很好吃的糖果。五顏六色的糖紙成了我和哥的寶貝。大白兔牛奶糖、花生酥、酸酸糖,甜在嘴上,美在心裏。

年結解恩仇常笑在。年結在家鄉人心裏是一個灑脫的時刻。街坊鄰居難免有些磕磕碰碰的事情,小兩口誤解鬧分居……年結就是彼此間互諒互讓互愛的時候,通過長輩的說和,恩仇沒了。兄弟情在,夫妻情親,年讓一家人又團圓了。“餃子就酒越喝越有”,鄰里兄弟坐在一起,小酌幾杯。說一說一年的快樂,傾訴一下上年的不滿不理解。一年有個好兆頭,從頭再來,舊年翻過去了。什麼恩怨情仇,年味的芳香讓大家“相逢一笑泯恩仇”。

幼時的記憶,已屬昨日。奶奶已故去了,我也進入了不惑之年,我的兒女們也經過了我的兒時。如今的年,娘早不再餵豬,也不再宰豬。如今的肉食店,各種豬肉更是多之又多。平常日子的吃喝和新年也沒啥區別,父老鄉親們想吃啥喝啥,要啥有啥,然我更想念那當年的香香肥豬肉。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我懷戀童年的年俗,那時的年味那樣的香甜,那樣的濃,飄逸着鄉土氣息,父老鄉親間容有的是一種淳樸的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