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端午節作文4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小端午節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端午節作文4篇

國小端午節作文 篇1

清晨被地震搖醒,躺着牀上,懶懶不想起來,看着天花板,自己跟自己講着話,跳下牀,打開窗戶,昨晚的雨下了一夜吧,空氣中都有雨滴的味道,把頭探出窗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給了自己一個開心的笑臉。整理牀被、把電腦打開,開了音樂,然後把昨晚燜的粥煮上,然後洗澡,洗完澡之後擦地板,這時粥已經好了,盛粥吃早餐。

一個人的端午節,也可以讓自己過得開心快樂,是不是?

但不會很輕鬆,因爲給自己安排了很重的任務,要在這三天裏寫出兩篇文章,答應了別人的一篇,還有自己的一篇任務,必須是要完成的,所以,也許輕鬆的時刻並不多,但我想這樣的過節方式對我也許更好吧?一個人的節日,唯有工作纔會填補空虛和孤獨吧?

也許看似無奈,但其實是自己已經越來越習慣一個人了,也越來越喜歡一個人的生活了。在未遇到真正有緣的那個人,是不會輕易放棄這種生活的.,雖然“寧吃鮮桃一個,不要爛杏一筐”矯情,但我們何必要委屈自己呢,是吧?

國小端午節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馬上就到了,說起端午,最讓我們垂涎欲滴的就是飄香的糉子。今年端午,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你爺爺奶奶家過。

早上七點多,我們幾家人就到了爺爺家。我們幾個大點的孫子被爺爺派去折柳條,我們頻頻點頭“yes,sir”。我們這裏只有在公路兩旁纔有。我想了想讓弟弟推了一輛自行車,到了目的地到處都有被人們折剩下的‘老弱殘兵’“這些樹好可憐啊!”弟弟驚奇的說。“是啊,我們少折點吧!”我應和道。我們一路走過了好多柳樹,都發現最底層的柳枝都被人折光了,以前那婷婷玉立的身姿完全不見了,這就是自然選擇吧,適者生存,不適者則被淘汰。人們爲了自己的私慾,哎什麼時候這些自私、貪婪、愚蠢的人才能醒悟啊!

終於我們在商店附近看見了一棵柳樹沒有被人注意,我們三個人不到五分鐘就搞定了,在回家的路上,太陽還沒落山看樣子六點多,但許多店鋪陸續關門了,公路上的往返的車平常多了,這時我們才懂得不光是我們在過端午,而是全中國的人民,不還有那些海外華僑,他們身在異國他鄉,爲祖國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他們着實讓人欽佩。

回到家後,爺爺把柳條高高的掛在大門上,我問他這是幹什麼他也說的含混不清,我在也沒問。一過廚房就聞到糯米的香味,我迫不及待的拿起就吃,瞧那小弟弟妹妹們吃的滿臉都是,真象一個個小饞貓。

真是喜洋洋者矣!

國小端午節作文 篇3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我們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我們有獨特的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今天,就讓我給你介紹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吧!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重五、端陽、端午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這天,家家戶戶吃糉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人們在這天還要懸菖蒲、灑雄黃水、掛艾枝、喝雄黃酒,殺菌防病。傳說端午節源於屈原。他是楚王的大臣,他倡導富國強兵,聯齊抗秦,遭到反對,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屈原悲憤,寫下了絕筆之作《懷沙》後,投汨羅江身亡。他死後,有人打撈他的身體,有人投飯糰,後來怕飯糰被蛟龍吞食,就用欄葉抱起飯糰,投下汨羅江,這就成爲今天的糉子。

我家也有過端午節的習俗呢!因爲要吃糉子,所以我的媽媽要包糉子。首先把糯米用欗葉包成一個三角形,角要尖,然後放入3-4顆大紅棗,用欗葉裹緊,繫上五彩繩,一個糉子就做好了。我的媽媽一個個地做着,汗水無聲的落着,終於,把糉子都做好了。接着就開始煮糉子,一般要煮一、兩個小時纔會又香又糯。糉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鍋蓋,陣陣糉香向我襲來,我嚐了一口,啊多麼美味的糉子啊!這是我的媽媽用辛勞的汗水爲我製作的美食,我永遠都不能忘懷。這就是我家的端午節!

國小端午節作文 篇4

在我非常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糉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裏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着,可愛極了。包糉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糉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時常是吃得滿嘴“小鬍子”,媽媽見了笑我是隻“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會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動步子於牀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外婆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外婆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麼,就像什麼,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是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即使我並不怎麼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是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猶如天花亂墜。小姨看着我,笑我臭美。我纔不管她說什麼,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現在物是人非,我穿過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了,表弟已經七歲,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們家端午節的習俗只剩下了“吃糉子”。沒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時心裏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