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較中認識生活爲題目的作文

以往在輔導學生學習《挑山工》這一課時,我都會讓學生談一談對挑山工個人的看法。開始時,學生只能重複作者的感受泛泛而談,雖然經過老師的努力啓發,學生也只能說些“做事要一步一個腳印,才能把工作做好。”“學習要踏踏實實,一點一滴的積累,才能把取得好成績”等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後來我讓學生大膽發表不同看法,學生積極性很高,觀點卻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學生說,我感到這些挑山工很不幸,他們一生都要做這些簡單的工作,沒有學習的機會,浪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有的學生說,看了書上的插圖,我感到的挑山工向上爬是那樣的費力,他前面的路又長又難走,苦難的生活沒有盡頭。還有的去過泰山的學生說,我感到這些挑山工非常可憐,有的摔成殘廢,沒有了經濟來源,終身生活在窮困中等等。

在比較中認識生活爲題目的作文

經過調查,凡是持有這些不同看法的學生,都是親眼看到過挑山工的實際工作現狀和生活情況,有的學生甚至做過相關的調查訪問。他們看到的挑山工是報酬低,勞動強度大,而且登山的過程中危險性大,經常會出現一些難以預測的傷亡事故,因此他們出現工傷的比率高過其他行業。殘廢的挑山工由於失去了經濟來源,生活過得非常艱難,致使當地許多年輕人想方設法擺脫挑山工的“苦役”。學生所掌握的資料,與作者描寫的挑山工有着太大的反差,如果教學中不顧這些現實,而一味地、片面地學習挑山工,脫離實際地體會文中的人生哲理,勢必會造成學生道德情感上的虛僞,同時對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也是極爲不利的。

爲了避免消極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我把學習目標定在: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幫助學生認識生活,學會做人處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苦樂觀,積極面對生活中出現的挫折。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我在教學中採用了比較的方法。具體做法就是,在認識了課文中的挑山工之後,又向學生提供了一篇名爲《挑山工的境界》的文章,讓大家閱讀。補充的教材中寫了兩個挑山工對待生活的不同心態。一個是20多歲的青年挑夫,他一言不發,臉色苦黑,低着頭,躬着腰,一步一步沉重地挪動着雙腳,好像古今的憂愁都挑在他的肩上。當遊人和搭訕時,他只是悶悶地低聲說,講話太耗費精神,說完之後,再也不願意與別人交談。另外一位是40多歲的`挑夫,他挑着沉重的擔子,並不用雙手去扶扁擔,可是,那條扁擔好像粘在他的肩頭一樣,隨着道路的高下彎轉,有靈性地俯仰迴旋。更神奇的是他的雙手撫弄着一根笛子,一路上吹出許多美妙的曲子。

學生閱讀時文章時,我提出問題:“文章刻畫出的三個挑山工各有什麼特點?你想對哪位挑山工說些什麼?”由於採用新穎的方式學習課文,學生思考和討論的積極性非常高。通過交流大家認爲:第一位泰山的挑山工是把挑擔當成了一項本職工作,盡責盡力把工作做好。作者看到挑夫摺尺形的行走路線和他向作者講述的謎底答案,是他擔山(當地人叫挑夫工作爲“擔山”)生涯中,總結出的擔山的“規矩”和“訣竅”。他認認真真地做好一個真正的挑山工,同時也向路人傳授着登山的經驗,而這經驗又不僅僅只適合登山。第二位挑山工是把挑擔當成一種負擔,無可奈何地應付。從表情可以看出他非常厭惡自己現在的工作,在他的眼裏沉重的貨物,漫長而徒峭的山路,單調而繁重的工作都變成了生活中的負擔,壓得他喘不得氣息。他羨慕他人的生活,不滿自己的現狀,嚮往外面精彩的世界。第三位挑山工是把工作當成了一種樂趣,在工作中享受生活。他用樂觀的態度對待工作,擔着“山”而吹唱,送走的憂愁,給自己和別人留下的歡樂和喜氣。在他看來擔山和登山已不是生活的難關,一切愁苦在這清脆的笛聲中,化作一縷縷樂觀的音符,感染着登山的每一個人,也讓羣山充滿了靈性與溫情。

當讓學生與挑山工“對話”時,對第一位挑夫同學們建議他,不要滿足現狀,要向第三位挑山工那樣,唱着山歌或者哼着小曲擔山,快樂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快樂地過好每一天。對第二位挑夫同學們勸慰他,工作沒有高低貴*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熱愛自己的工作,你就會享受到工作的樂趣。還有的同學說,你不滿足現狀並沒有錯誤,應該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努力學習,發明一種登山的運輸工具,解除所有挑山工的負擔。對第三位挑夫大家提議說,你應該辦一所培養挑山工的學校,培訓那些新上崗的挑夫。讓他們在學校裏不僅學到做挑山工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樂觀的處事態度。

兩篇文章中三個人物爲學生提供了真實而生動的情境,學生在討論中,把自己當成了生活中一個角色,與挑山工一起共同體驗生活。通過比較學生明白,人的一生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總要遇到許多的困難和不如意。只有通達而積極面對它們,才能認識生活的精彩,體驗人生的快樂;才能走在生活的前面,追上我們想要的幸福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