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會我作文彙編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父母教會我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父母教會我作文彙編15篇

  父母教會我作文1

生活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回憶中,我們也可以學到許多。在我們降生的第一天,父母便成爲了我們的第一位老師,他們將教會我們堅強、自立、包容、誠實、善良……總而言之,父母就是我們人生中最好的老師!

記得在一年級的時候,我總是能看見許多同齡的小夥伴們,在一起騎着自行車快樂的玩耍。每當這時,我便一個人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心想:我也一定要學會騎自行車!於是,我對爸爸媽媽說了自己的想法,他們欣然答應了。

第二天,我們便推着自行車來到了樓底下,找了一塊相對空曠的地方,把這作爲練習的場地。訓練開始了!我先坐上自行車,爸爸媽媽則是在後邊扶着我,來讓我保持平衡。剛開始,儘管爸爸媽媽在後邊扶着,我騎得還是歪歪斜斜。漸漸地,我找到了感覺,便對爸爸媽媽說:“你們不用扶了。”誰知,他們剛一鬆手,我和車子便一起倒在了地上,膝蓋也蹭破了皮。看到這,我賭氣地把把車子放到一邊,說:“我再也不騎了!”爸爸走了過來,對我說:“站起來,你要堅強,這等小事算不了什麼。”聽了爸爸的話,我便想再試試,可還是有些害怕,想讓爸爸媽媽來扶着我再找找感覺,可媽媽說道:“我們這是在鍛鍊你要堅強。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你要是事事都害怕,都退縮,都想讓別人幫忙,那你是無法立足於社會的。”媽媽的話讓我深有感觸,於是,我便又開始刻苦練習。雖然許多次失敗,可是每一次都有進步。就這樣一直練習,我很快學會了騎自行車,並掌握了它的技巧。

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老師,從教會我們說話開始,一點一滴的讓我們學會各種生活的本領,並以他們的一言一行影響着我們,讓我們在學做事的過程中敢於面對困難,樹立自信,逐漸成長!

  父母教會我作文2

父母離開我們多年了,他們給我留下的精神財富數不勝數,如同無價之寶。終身受益!

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們家在職工家屬宿舍住。哪時候住平房各家都沒有小院,做飯的小房在南牆根。門前架着一根長長的鐵絲,用來晾曬衣物。一天我媽媽不在家,我和小朋友們在門前玩耍。玩着玩着,在我家晾衣繩下撿到五分錢。有小朋友提議用它買酸棗,我猶豫着。大點的小朋友就說了:“在你們家的被子下撿的,肯定是你媽媽掉的。走吧!”我跟着他們去買了好多酸棗,我們每個人裝滿一小兜。當我用小手捂着兜口回到家時,正好媽媽也回來了。媽媽看着我的酸棗,問我哪來的?我說:用你掉在曬被子那兒的五分錢買的。媽媽趕忙翻着兜,說:“我沒有丟錢呀?”我說:“小朋友們說在咱們家被子底下撿到的錢,就是咱們家的”。媽媽說:“可我沒丟錢呀!也不知道是誰丟的呢?”我無言以對,不知如何是好的低下了頭。媽媽接着說:“這麼辦吧,你去打聽打聽誰丟錢了,回來我給你五分錢,還給人家。”我有點不情願。媽媽又說:“誰讓你花了不該花的錢呢?”最後還是在大人們的幫助下,找到了丟錢的阿姨。原來是一個過路的阿姨的兜破了,掉出來的錢。阿姨接過錢時,非常的感謝我。媽媽不但沒有批評我,還表揚我是誠實的好孩子。從那以後,我再沒有犯過同樣的錯誤,也就是從那以後我學會了誠實,不管什麼事都和大人說,能及時得到大人的正確引導。

我長大後參加了工作,爸爸給我的教育是:“吃虧的人在於他不老實。”誠實做人成了我們的家風。

我兒子上高中後,成績一直不好。但大學聯考時他卻奇蹟般的,與好同學的成績相差無幾。老師們分析的結果是:他平常考試成績真實,大學聯考時心理素質好。誠實使我兒子在大學聯考中受益,今後他還會受益。

  父母教會我作文3

父母告訴我,對人寬容,就是對己寬容。

我的父母是普通的老百姓,無官無金,然而所帶給我的財富卻不是一言一語可以數清。

我現在的幸福,是因於父母給予我的良好心態。

對我的愛人,偶爾會衝父母告個小狀,父母告訴我,他也會有缺點,要包容他的缺點,看到他的優點,要珍惜他所帶給我的幸福。於是我不再苛責的要求我的愛人,我能夠坦然的面對偶爾“不乖”的老公,並能從他的“不乖”中體會幸福。在歲月的長河中由衷的感謝,有他在我身邊,陪我渡過。

聽我講起周圍的朋友,有時會說起樁樁總總,有好,必然也有壞。父母告訴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出發點,多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要知道每個人都不容易,多些平和、多些關心、多些體諒、多些感恩。父母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是好人。要學會不計較,自己便會開心得很。

父母亦教導我婆媳之道。對老人要尊重,要感謝他們對孩子的付出,要盡孝道。要學會體諒對方。要知道老人有老人的習慣,不可強辭。以前一直以爲自己對公婆已是很孝順,父母的話,讓我明白怎樣纔是一個孝順的兒媳,單純錢物對於老人並不是最重要的,用心對待纔是真。體會了這一點,心裏也便豁然開朗。

父母教我很多爲人之道。唯獨沒有告訴我如何對待他們。三十多年來,對我的父母,在我的父母面前,我是一個孩子,可以爲所欲爲。是一個任性的我。父母寬容地面對我的任性,父母告訴我:在爹孃面前,你纔是個孩子。

我很慶幸我有這樣的父母,他們是開朗的、樂觀的、豁達的。在人生的每一個時刻,父母的言語如一盞明燈,引導我行走在幸福的路上。

  父母教會我作文4

百善孝爲先,三字經中也曾有一句話:“首孝悌,次見聞。”意思是:人的頭等大事就是孝,其次纔是多見天下事,多聞古今理。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那一年冬天,大地披着雪白晶瑩的厚棉襖,正酣然熟睡。我們一家卻要冒着風雪去看望遠在另一個村子的爺爺奶奶,雪地上留下了一淺一深的腳印……

來到爺爺奶奶家,見他們仍舊是那幾件衣服,破了的衣服舍不得扔,用針線補來的,衣服上全是各種各樣的花布,手心手背也都是凍瘡,而我們全是嶄新的衣服。看着爺爺奶奶寒酸的穿着、花白的頭髮、滿臉的皺紋,我們的心都碎了。爸爸媽媽帶上我立刻出發,去就近的中惠商城挑了幾件棉襖。奶奶的棉襖鑲嵌着幾朵大花,爺爺的棉襖簡單大方,還有兩件是既寬大又保暖的軍大衣,媽媽說:“這雖然不貴,但禮輕情意重啊!”付完了錢,我們拎着大包小包送給爺爺奶奶。爺爺奶奶頓時心花怒放,但猶豫了一會兒,奶奶斬釘截鐵地說道:“不要!我們都這把年紀了,都是半生入土的老人了,穿這麼漂亮幹嘛啊!”但是爸爸媽媽並沒有因爲爺爺奶奶的一再拒絕而放棄。媽媽安慰道:“媽,您拿過去穿吧,人這一輩子就要活的風風光光啊,要讓生命更精彩啊!”爸爸體貼地說:“冬天冷,要多穿點!”爺爺奶奶含着淚水欣慰地收下了這份薄禮,爺爺奶奶穿上衣服,臉色紅潤了很多,我們的心中也暖暖的。隨後,爸爸又去爲外公外婆買了一個取暖器。晚上,看着爺爺奶奶舒舒服服地睡到牀上,我們才依依不捨地回家。這真是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大雪覆蓋了我們回家的路,燈火迷迷濛濛,天地間一片暗淡,只有手電筒在指引我們前方的道路。回到家,媽媽因爲今天的奔波發燒了,我看着十分心疼,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從那以後,父母孝順爺爺奶奶的一舉一動,我都銘記在心,落實於行。每當父母下班回家,我會給他們遞上一雙拖鞋,倒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每當吃晚飯時,我都會幫着端菜盛飯,拿碗拿筷;每當睡覺前,我都會和他們聊聊學校的事,並道一聲晚安……

孝,是一首最美的歌,而譜曲的人可以是你,是我,是任何一個盡孝的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感謝父母,用最樸素的方式教會了我“孝”!

  父母教會我作文5

“可憐天下父母心”爲什麼會有這句諺語?當然是有道理的啦!但是我卻一直不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直到父母教會我“爲自己努力”。

爸爸媽媽總是嬌慣我,也就讓我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習慣!而就在開學前一個禮拜的星期三,不知道他們是怎麼了,說好給我的零花錢也不給了,我的房間也不管收拾了,而且連我的三餐都不給做了。那時真是讓我感覺到似乎天都快要塌下來了。我心裏無比忐忑,而且我從來沒有感覺到這種感覺。我變得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知道爸爸媽媽對了我說一句話“孩子,你也長大了,也該學會自己哪裏了,不應該總靠我們,你要記住你的學習是爲你自己學的,所以你要記住爲自己而努力”!我痛快的答應了他們,第一天我感覺很好,第二天感覺還行,但是第三天我的感覺卻是沒有他們,我似乎自己什麼都不是,就像空氣一樣什麼都不能做,感覺自己像個廢物一樣。我馬上就要氣餒了,但是,我想起了爸爸媽媽對我說的一句話“記住了,爲自己努力”。而由此我又堅定了我動搖的信心。發誓爲此一定要努力下去,給他們看看,我也要活出我自己的一片藍天。就這樣慢慢的慢慢的,我學會了自理,我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幹,我學會了自實其力。

我非常感謝爸爸媽媽讓我從一個遊手好閒,玩世不恭的孩子,變成了一個能自實其力的孩子,他們讓我真正的認識到了自己。我一定謹記在心“爲自己努力,爲自己而活”.

  父母教會我作文6

父母教會我:“得學會堅持,你得像一隻堅強的蝸牛。生活中學會堅持,因爲它像個迷宮,如果你放棄了,你會疑惑,你會感覺到迷茫。你要清楚:是選擇向迷茫的前方前進?還是退縮?你是要做這個遊戲的贏家,還是做個懦弱者。你要有堅持到底的精神!你要知道堅持纔是人上道路上的指路牌!你要明白堅持能在命運風暴中奮鬥!你要明白堅持的人才能站在勝利的山峯!堅持!是一個勝利的過程,是一個持久的過程!你只有學會堅持,才能走向光明!父母教會我:”要讓自己自信!你不比任何一個人差!即使別人比你富裕,你有顆堅定的心。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自信,是人生邁出的第一步!自信是你自己的力量!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是個成功者的必備武器。一個人,如果他不夠自信,那他就是在荒廢頭腦。可見自信對任何人都特別重要!父母教會我:“做個有責任的人!要做個有擔當的人!對於任何的事或物,要有足夠的責任心。

責任是對於他人或自己。是一種使命,一種態度,一種修養,一種信念。對父母要負責,報答養育之恩,爲社會負責,報答國家。對自己負責,爲自己的生命負責!一個人的責任心有多強,生命的陽光就有多燦爛。舞臺就有多大!父母教會我很多很多。這就是做個人的基本守則!

  父母教會我作文7

我有一個好媽媽,她非常關心我的生活,教會了我怎樣堅強。

媽媽一頭金黃的長髮,一雙明亮的大眼睛上戴着眼鏡,一張大嘴巴,一笑就會露出潔白的牙齒。

媽媽非常關心我的生活。一次,我發高燒了,媽媽急忙放下手中的家務,背上我就向附近的醫院奔去。一到醫院,她就忙着請醫生查看病情,不住地詢問。醫生告訴媽媽,我只是不小心受風寒感冒了,只要掛點水就會好的。媽媽這才長長地舒了口氣。

還有一次,我又生病了,這次病得不輕。爸爸、媽媽見狀,只得帶我去東臺人民醫院看病。經醫生診斷,是扁桃體發炎,而且十分嚴重,需要做小手術。我一聽可急了,連打針吃藥我都害怕,現在竟然要給我動手術?一向文弱的我,不知哪來的勇氣,一把抓住醫生的衣角,哭喊着問:“醫生,我不動手術,求您想想別的辦法好不好?”醫生笑着對我搖搖頭。這下我可急了,一個翻身從媽媽懷裏蹦到地上,哭着就往外跑,邊跑邊哭嚷着:“我不開刀,我不開刀,我就不開刀……”媽媽跟着跑出來,一把握住了我的手,輕輕地把我拉到她的懷裏,一邊撫摸我的頭,一邊說:“聽話,你想早點康復,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動手術,醫生是爲你好的。”見我漸漸止住了哭,媽媽更加溫和地開導起我來:“我家婧怡可是個好孩子,有爸爸、媽媽在你身邊,這點小手術不會嚇倒婧怡的……”就這樣,媽媽一直很耐心地鼓勵着我,要做一個堅強的孩子,和害怕作鬥爭。在媽媽的一在鼓勵下,我終於擦乾了淚水,答應做手術。

做手術期間,我直打哆嗦,心裏還是很害怕,但是我卻沒有哭,因爲從媽媽那雙一直緊握着我的雙手裏,我似乎得到了一種力量,一種我從未有過的力量。

從這次手術以後,每當遇到一些困難時,我再也不害怕了,身邊的.人們也時常誇獎我變得堅強了。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想起媽媽,感激媽媽教會了我堅強。

  父母教會我作文8

又是一個週末,我和媽媽坐着公交車去街上買東西。只見車內人聲嘈雜,人山人海,有稚聲稚氣的小孩,有白髮蒼蒼的老者,亦有年輕力壯的青年。我和媽媽坐在靠窗的兩個位子上,看着車外一根根雨絲順風而飄,灑在柏油馬路上,形成各種各樣的形狀。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雨愈來愈大,公交車也慢慢地開着。不一會,我們到了下一站,只見車外烏壓壓一片全是要上車的人,待人全數上車後,我和媽媽被擠得都快窒息了,空氣中混雜着各種各樣的味道,令人作嘔。

後來車走了一段到達一個十字路口,紅燈亮了,突然的剎車使得車上的人都往前傾,其中一個沒有座位的老大爺倒在了前面的青年的身上。只聽得青年大聲罵道:“老死的,要死啊!”老大爺連忙道歉,青年見車上人多便就此作罷,但嘴裏仍然嘟噥這,此時媽媽突然說:“老大爺你來我這坐吧,我馬上就到了。”說着媽媽起身去扶老大爺。老大爺顫顫巍巍地走到了我旁邊坐了下來,臉上充滿了對媽媽的感謝,媽媽臉上也洋溢着笑容。

慢慢地車開了起來,我仔細端詳着老大爺,只見他長滿厚繭的手又黑又髒,估計是個莊稼人吧。可是這麼大的年紀了,總該享享清福了吧,他的孩子呢?爲了打破寂靜的氣氛,我開口問老大爺:“爺爺,下着雨呢,你怎麼不呆在家裏啊”老大爺充滿幸福地着說:“孩子啊,我的孫子今天生日,我去街上給他買蛋糕。”我隨着笑了笑,老人就是這樣……

不一會,我和媽媽下車了。我說:“媽媽,你還好吧,你暈車,站在那很難受吧。”媽媽硬是從蒼白的臉上擠出一絲笑容:“沒事,孩子啊,以後遇見老人也要讓座啊,將心比心,如果你外婆在外坐車,我也希望有人會給他她讓座啊。”“恩,媽媽。”

今天媽媽教會了我要關愛他人,關愛他人就是關愛自己,只有關愛了他人,在你需要的時候纔會有別人來幫助你。

  父母教會我作文9

我們每個人從呀呀學語到蹣跚學步,從穿衣吃飯到上學讀書,都是在父母千遍萬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厭其煩的撫愛中成長着。

我們的哭鬧,奪去了父母的青春風貌,我們的歡笑,給父母的臉上刻上了淡淡的紋波。可父母依然是無怨無悔,無求無索。父母是我們的啓蒙老師,父母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着我們的成長。

爸爸讓我懂得了堅強。記得有一次,我因病住院,整整八天,在病牀上整天就是打吊瓶,爸爸每天晚上都守護在我的病牀前,看護着我。人瘦了,眼紅了,可他依然堅持白天上班,晚上陪護,使我看到了父親的堅強,在住院的日子裏,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什麼叫度日如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深受煎熬,什麼叫孤獨寂寞。我躺在病牀上,腦子裏不斷浮現出我們班主任老師慈母般的音容笑貌,數學老師的風趣幽默,音樂老師的長歌短調,科學老師的陰晴圓缺,男同學在操場上的打打鬧鬧,女同學在操場上蹦蹦跳跳,操場上是一片歡歡笑笑。而此時的我卻像一隻離隊的孤雁,像一隻受傷離羣的小鳥,感到孤單和無聊。如此煎熬,我的眼淚不由自主的流到了眼角。爸爸看我哭了,他輕輕地擦去了我眼角的淚花,並給我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裏面關於保爾·柯察金的故事,讓我勇敢堅強,戰勝病魔。又熬過了一個難熬的夜晚,天亮了,爸爸又帶着疲憊的身體和佈滿血絲的眼睛上班去了。我從爸爸的背影中看到了堅強,爸爸的背影也教會了我堅強。

《弟子規》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我一定不辜負父母的期望,成爲一個堅強的人,一個寬容的人,一個有高品位的人。

  父母教會我作文10

人們都說,父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教師,他們的言行舉止會影響孩子一生。我的父母在我上學前教會了我很多事情,而有些事情,我將永遠不會忘記!

我的媽媽,是一個很勤勞的人。我經常看到她忙進忙出,忙裏忙外,彷彿有幹不完的活兒。媽媽她待人友善,即使心裏受了氣,她對別人一樣會笑臉相迎,讓人感到很親切。她在忙忙碌碌之餘,還教會我識字、畫畫。在她的影響下,我懂得了,即使再生氣,也不能對別人發泄;我知道了,要做一個勤勞的人;我領悟到了,要做一個待人和善的人;在她的引導下,我早早就學會了怎樣去尊老愛幼;我早早就明白了要講文明、懂禮貌、要遵紀守法……

我的媽媽生來就是個勤儉節約的人,幾年捨不得買一件新衣服。對於媽媽,我有好多好多的話對她說:“媽媽,感謝您教會我這麼多,這會使我終身受益的!”

我的爸爸,他是一個很平凡的人,但他同樣很勤勞,每天他都會在田地上耕種勞作,回家後,還要幫着媽媽做家務。我的爸爸,他還是一個善良的人,他總是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每次幫助別人總會使他獲得快樂,似乎覺得沒有比這更棒的事了。我的爸爸,還是一個有借必還的人,只要是他借了別人的東西,就一定會還回去,假若他向別人借了本書,就一定在規定期限內歸還,決不會延長時間。此外,他還是一個很守時的人,決不會讓別人等他。我的爸爸教會了我,做人要善良,要主動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做人要守時,做人要誠實,做人要誠信……我想對爸爸說:“感謝您教會了我這麼多人生道理,一個平凡的人,也可以做不平凡的事情!”

父母教給我的,數不勝數,他們讓我很早就得到了啓迪,很早就懂得了不少道理,使我受益匪淺!

  父母教會我作文11

他們是溫暖的港灣。當我們受到了挫折,會給最大的鼓勵;當我們失敗了,他們會讓我們重拾自信,向成功出發。他們有一個偉大的名字,叫父母。

今天,我和媽媽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開學第一講》。第一課就是孝。洛陽的一位叔叔爲了完成父親旅遊的夢想,用幾年的時間改造了一輛摩托車,帶着父親在六年的時間裏走完了十幾萬公里。看了這段短片,一本叫《孝心不能等待》的書浮現在我的腦海。這本書講了:作者通過護理母親生前的最後一個月,深刻體會到了一句話:子欲養,而親不待。父母陪我們慢慢成長,而他們卻漸漸老去。王錚亮的一首《時間都去哪了》使所有人潸然淚下。要盡孝心,就從當下做起,從小事做起。

這世界上最美的字就是愛。十年前,有一個叫黑豹的樂隊風靡一時。可誰知樂隊的主唱秦勇,爲了患有重度感統失調症的兒子——大珍珠,放棄了他的大好前程,決定幫助兒子康復。別人幾分鐘就能學會的單詞,他卻三小時都不會;別人幾天就會的自行車,他卻需要一年。可秦勇從未放棄,他堅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出現奇蹟。功夫不負有心人,大珍珠在父親的幫助下學會了游泳、騎車、寫字……學會愛自己、愛他人、愛生活,才能收穫幸福和快樂。

接着十位空姐向我們展示了禮貌的魔力。撒貝寧哥哥用生動的情景劇告訴我們在飛機上應做到的禮儀。從小,媽媽就告訴我:吃飯要等長輩先動筷、每天和父母說晚安……上了國小,老師教導我:“守規矩,懂禮貌是國小生的良好習慣。”

因爲禮儀伴我成長,所以懂得一句“謝謝”“您好”“不客氣”就能讓自己有自信,讓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不一樣。

最後一課——強。在《中國出彩人》中的藏族武藝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羣來自藏族福利院的孩子,跟着他們的阿爸老師學習武術。他們相信自強不息就可以改變人生。每個人都有閃光點,把這個閃光點發掘出來,並不斷放大。這就是最棒的。

孝、愛、禮、強,父母教會我們的遠遠不止這些。只要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就會發現成功近在眼前!

  父母教會我作文12

父母是我最好的啓蒙老師,他們教會我很多很多:穿衣服、係扣子、繫鞋帶、梳頭、刷牙……這些在他們看來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可對於幼小的我來說,這些卻往往成了我解不開的謎。我每學會一樣本領,在父母眼裏都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當然,除了生活中的這些,更重要的是父母教會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換位思考便是其一。

假期裏我和好朋友幾乎天天泡在一起玩兒,每次分手都極不情願。有天晚上,我們全家正在吃飯,突然聽見敲門聲,打開門一看是她!按理說我應該很高興纔對,可我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因爲我已經在外面玩兒了一整天,特別疲憊,況且她也沒有提前打電話約好。我一直不開心,耷拉着臉,不和她說一句話。媽媽看到後把我叫到一邊溫和地對我說:“既然人已經來了,就不要冷落了人家,快去陪陪她。”“可,可是我已經很累了,再說她也沒有提前打電話呀。”我辯解道,“但是她已經來了,你還能把她趕走嗎?快去吧!”媽媽的語調已經變重,顯然她對我的行爲很不滿意。我只好不太情願地和她玩兒了起來。

等朋友走後,媽媽對我說:“孩子,如果你高高興興地去找朋友玩兒,而她卻不理你,你會怎麼想?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想讓別人做什麼事或對別人怎樣時,先想想如果是你,你願不願意,之後再去做。”是呀,事後想想媽媽說的還真有道理,以後我要多換位思考,多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考慮。

  父母教會我作文13

當我發出第一聲啼哭時,父母就在眼前,這是我人生的起點。父母自我出生就陪在我的身邊,《開學第一課》更讓我回憶起童年的一切。

我看到《開學第一課》第三節禮中的一段:小時候,容祖兒喜歡下雨天,因爲她可以踩地上的積水濺路邊的人,她媽媽知道了,把她叫來,要她顧及別人的感受。看到這裏,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童年時,我很調皮,拿着彈弓,向路邊汽車射去,看着車主疑惑是誰打破了自己愛車的玻璃,我心裏一個勁狂笑。不巧,被我媽媽發現了,她說:“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快去和別人道歉,再回屋裏反省。”想到這,又看看電視上的容祖兒,深知自己小時候讓父母操透了心,我沒有鄭淵潔那樣堅持報恩的的心;特沒有容祖兒那樣知錯能改的精神,更沒有大珍珠“勤能樸拙”行爲,但我從現在起一定會像鄭亞旗那樣孝順。

每個人都一概以孝爲先,因爲父母教會我們很多,他們教會我們誠實守信,自強不息,堅持不懈······面對父母,我們應涌泉相報。當我說出一句:“我愛你”父母開心得不得了;當我拿回一張獎狀時,父母心花怒放;我幫父母幹活時,他們認識了我的成長。

只有父母才真的愛我,他們對我的嚴格,只是讓我時時刻刻磨練自己,如果我的了像大珍珠一樣的病,我相信我的父母也會像秦勇那樣對我不離不棄,像秦勇那樣十年如一日的教我自立。每個父母的愛都是偉大的,他們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受到一點傷害,父母教會我們太多,我們只有用實際行動才能報答他們。

  父母教會我作文14

父母猶如黑夜中的一盞明燈,照亮了我。父母猶如沙漠的綠洲,讓我看到了希望。

父母猶如一杯甘醇的美酒,滋潤我的身心。父母是一個知識的長者,教會了我誠實。夜空像一副深藍色的圖畫,天上的月亮像一個淡黃的圓盤,它身邊的星星調皮的眨着眼睛,一閃一閃的。夜空下,風吹拂着柳絲,柳姑娘梳動着她那柔順的髮絲,柳絲兒在風婆婆的撫摸下,翩翩起舞。池塘邊的小魚兒在安靜的池裏歡快的嬉戲着……

在這美麗的景色,我走到一個長椅邊,輕輕的靠在椅背上,閉上了雙眼,聽風的歌聲,蟈蟈的叫聲,我想起了那一次,父母教會了我誠實……“吳桐,幫我買醬油,給十元。有剩的錢,一定要找回來!”媽媽從口袋裏拿出十元的紙幣,遞給了我。“知道了!一定完成任務!”說完,我便飛一般的跑到超市。“醬油在哪裏呢?”我徘徊在迷宮般的售貨架,終於看到醬油售貨架了,“原來在這裏啊!嗯……六塊五。”我拿起一瓶醬油,心裏又起了一陣“漣漪”:一瓶醬油六塊五,還剩三塊五,剛好可以買冰激凌!

不不不不,媽媽說一定要找錢回去!可以剩一塊拿回去,媽媽就不會懷疑了!可是......爭執了好久,自己的慾望心戰勝了理智。我買了一罐巧克力甜筒,跑到收銀架,付了錢,剛好剩一塊錢,我在外面把甜筒吃完,然後拿着醬油,拽着一毛錢,回家去了。“吳桐!不是該剩三塊五嗎!怎麼少了兩塊五!”

媽媽厲聲地說。“我,我,醬油是九塊!”我吞吞吐吐地說。“不要騙我了!這明明才六塊五,我都知道這種醬油的價錢了!”“媽媽!對不起!”我的眼淚從眼睛裏流了出來。“你勇於承認是好事!”媽媽用溫柔的語調對我說,“媽媽不是生氣你用錢買了其他東西。只是生氣你不太誠實,以後不要在撒謊了!做個誠實的孩子”“媽媽……我,我知道了!”我擦了眼淚,笑着說。父母教會我要誠實!我一定會做到的!

  父母教會我作文15

今年的春節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獨一無二、驚險的春節。因爲爺爺的病危。

我的爺爺是一個十分堅強、善良的人,自從那年得重病後,就沒有停下來,一直在生病,直到那一天。

“快點回來,爸,快不行了!”晚上,姑姑突然來電,低沉地說道。

父親一直在打長途電話,與姑姑通話,一夜沒睡,就爲了等一句話:“穩住了!”

早上五六點鐘時,父親終於等到了那句話:“情況穩定了!”

父親二話不說,立即帶我們全家打全價的飛的從海南飛回來。一路上消息一直在變,父親的神情也一會兒着急,一會兒悲傷,整個人處在極度的焦慮中。

回到成都後,急急忙忙地回家,第二天一大早,由於沒有買到回南充的動車票,便直接坐汽車返回,在這三個小時的路途中,父親有多少次地焦急地看着前方擁擠的“車流”,又有多少次地祈禱爺爺一定挺過這次難關,更有多少次地大聲埋怨司機開車的速度慢,也明明知道那是無理要求……

在這個時候,我是非常理解父親的。這種心態對於每個失去母親和即將失去父親的人來說都是正常的。

剛一下車,便匆匆忙忙地趕回爺爺家,打開房門,行李一放,收都沒收拾片刻,一下子跨出家門,快速地衝向醫院。

來到爺爺的病房,看到爺爺神情平靜地躺在牀上,父親一下子放下包袱,撲到爺爺的牀邊,緊握着爺爺的手,安靜地說:

“爸,我們回來了!”

從此以後,父親每天早上八點鐘準時送去雞湯,每天中午一點準時送去魚湯,每天下午四點準時送去五穀雜糧配成的營養粉,每天……,這樣的事情有幾個人能做到?

這難道不是孝順的表現嗎?

看着爺爺一天比一天有好轉,又看着爺爺一天一天地恢復,看着爺爺臉色一天一天地正常,我們這個春節也是過得充實的,更令我學會了孝順!

這個春節,父母教會我的不僅僅是家務活,不僅僅是面子上活兒,更教會我的是一種高尚的品質——孝順。

祈禱爺爺,希望上帝保佑爺爺!

這個春節,我真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