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過端午節的作文300字七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過端午節的作文300字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過端午節的作文300字七篇

過端午節的作文300字 篇1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這天裏,我還了解到不少習俗呢!

早晨,爸爸帶着我和妹妹,開車去姑姑家。

我下了車,來到門前,看到門上插着一顆小草,覺得奇怪,就問:“姑姑,爲什麼要插這顆小草呢?”姑姑看我不明白就說:“這可不是一般的草呢!這棵草叫艾草,傳說插艾草是爲了辟邪的。插上艾草,就可以讓大家平安地生活下去。”

聽了姑姑的話,我跑進了院子裏,看到姑父正在拿雄黃水在妹妹的額頭上寫一個“王”字。還給妹妹拿來了五顏六色的香囊戴在手上。我想爲什麼要這樣做呢?於是我又去問姑父,姑父說在兒童頭上寫“王”字是驅邪,戴香囊也是爲了辟邪的。

這時,吃飯的時間到了。我來到飯桌,桌子上已經擺滿了飯菜。有黃魚、有黃瓜還有糉子……我挑了一個我最喜歡吃的鮮肉糉子。剝開外皮,一口咬下去,那鹹鹹的肉,加上米飯的清香,真是美味極了。

今天的端午節過的真有意義!

過端午節的作文300字 篇2

端午節到了,我很興奮。今天我家要開始包糉子了。

一清早,媽媽就把包糉子的材料都準備好了。開始包糉子裏,只見媽媽撿起四片糉葉疊在一起,用指頭一卷,就捲起一個像漏斗一樣的小鬥,媽媽又用勺子挖了米和棗包緊,又用另外一片糉葉裹在外面,用糉針固定好,一個三角形的糉子就包好了。裹好所有的糉子就開始煮糉子了。媽媽把裹好的糉子,一個個放進鍋裏,加滿水,就開始燒火煮了,大概煮了一個多小時,聞到了糉子的清香,媽媽說糉子好了,可以吃了,我在一旁已經迫不及待地乾嚥口水。媽媽看到我那饞樣都笑得合不攏嘴。剝開一個糉子,雪白的米粒,紅紅的棗肉,狠狠地咬上一口,真是香甜啊!

端午節吃糉子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習俗,傳說在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許多愛國主張,但是楚王不採納。最後,楚國國土被侵佔,他滿懷憤怒,跳江自盡,人們爲了懷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那一天,就把糉子和許多好吃的投到江裏,就是爲了不讓魚兒吃屈原的屍體呢。

今天,這個端午節我覺得過的很開心,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節。

過端午節的作文300字 篇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着許多習俗。比如:划龍舟、吃糉子、佩香囊和懸掛艾葉與菖蒲。

端午節不僅有許多風俗,還有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關於端午節來源的傳說故事裏,最爲有名的莫過於屈原投江的故事了。相傳,在春秋時期,秦國攻破楚國,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就要滅亡,心如刀絞。於農歷五月初五寫下絕筆之作《懷沙》,然後抱石跳入汨羅江中,以死報國。後來,人們就用吃糉子和划龍舟來紀念屈原。

關於端午節,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包糉子了。包糉子看起來很簡單,其實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包糉子的第一步是卷糉葉,要把糉葉捲成一個漏斗形,要卷緊,不然米會漏出來。第二步是裝糯米。第三步是把餡裝進去,再在餡上放一層糯米。最後就是把留在上面的糉葉繼續包好,用繩子綁牢,放到鍋裏煮了。當煮得差不多的時候,那濃濃的糉香就從廚房裏飄了出來,直鑽到我鼻子裏。糉子出鍋了,把糉葉打開,咬上一大口,哇!美味極了!

端午節,我最愛吃的是糉子,最愛看的是賽龍舟。它們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中華文化。也是這兩大習俗編織成了這個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的作文300字 篇4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家一起包糉子。媽媽早上很早起牀,到市場買配料。到了中午,各方面準備完成。開始,我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在折一個角,形成三角體。然後,我把一塊綠豆沙塞了進去,再放一點糯米。

最後,我想用竹繩把糉子包起來,但是糯米總是從下面的小孔露出臉來,我用夾子把那個小孔夾住,可是媽媽說:“不能這樣,待會兒怎麼煮啊。”我把夾子取了下來,學着媽媽的樣子把孔縮小。

最後,我順利的做好了第一個糉子,我越做越有勁,一共做了18個。我把我的幾個出色作品拿去煮。一會兒後,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開竹葉往嘴裏送,頓時,一陣芳香在嘴裏飄來飄去。吃完糉子,我感到非常自豪。

我們一家人吃完了糉子,便舉行了一個小遊戲:把三個不同的人包的糉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嚐出那一個是自己做的。我一開始,總是品嚐不出我做的糉子。最後,我發現最後一個糉子的底部,有一塊綠豆沙露出了來我高興的指着它,爸爸開翻下面的答案,結果被我猜中。

這個端午節真令我難忘!

過端午節的作文300字 篇5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能夠算得上隆重,糉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就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此時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就是過節平常就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僅好吃,最主要的就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就是我和母親一齊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就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此時說就是爲了避邪,我們小孩只就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向帶着,據說能夠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就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就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就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就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此刻濃。

過端午節的作文300字 篇6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所有地方的人都在爲這快樂的節日做準備,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的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那真是既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今年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着歡樂的氣氛。端午節那天,我們全家商量着今年要來點什麼呢?這時,我腦子裏的.一根筋“嗖”地一下子蹦了出來,來辦一個包棕子大賽,說幹就幹,我連忙把親朋好友全部都請來參加包棕子大賽。正在大家都手忙腳亂忙着包棕子的時候。突然,我擡頭一看,這些棕子不是破了,就是沒包好。唉,怎麼樣可以獲勝呢?忽然,一個念頭在我腦中一閃而過,我爲什麼不做一個心形的棕子呢?我先把棕葉折成心形,再把糯米及肉放在裏面,將棕葉包紮起來,用繩子繫好,這樣一個心形的棕子完成了。

看着大家陸陸續續包好的棕子,我覺得我這個心形的棕子很特別。然後小心翼翼的將它們放入鍋中,不一會兒,美味的棕子出爐了,大家爭先恐後地搶着自己的成果,

今年的端午節既特別又開心!

過端午節的作文300字 篇7

端午節是非常熱鬧的節日。也是非常有意義的節日。這不,端午節還沒到,節日的氣氛就出來了。街上很多老人都有竹竿支了一個攤。在竹竿上掛了許多的香包、花花線、有的還把雄黃一瓶一瓶的拿出來,香包的花樣很多:有的像玉手拿壽桃,有的像老虎頭,有的就是一個小包包。我最喜歡南瓜花了。有些人在過端午節時就像水煮魚似的過個面,他們並不知道過端午節是爲了什麼,

下面我給大家說說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當然也不知他一個人,還有孝女曹娥和伍子胥的。以前是一二三四五的五,後來慢慢變成中午的午了,端午的端意思是無端,開頭的意思。

我剛纔提過端午要帶香包花花線之類的,爲什麼呢?因爲傳說在端午的早上有“五毒”蟲之類的東西要出來,怕它咬人。所以才用香包裏一種特殊的香氣來把毒蟲薰死。帶花花線是因爲這種五彩線繞起來的花色可以迷惑蟲子的眼睛,就咬不到你了。

灑雄黃酒有一個小故事。以前的人睡覺好睡在地上,尤其是夏天那樣會被蟲咬的,正巧有個人喝暈了不小心打翻了雄黃酒的罐子,雄黃酒就灑了他一身,蟲子就沒咬他,後來,他也弄明白是爲什麼了,哦,原來是這雄黃酒的緣故,再後來就有了這個習俗。

怎麼樣,現在更瞭解端午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