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讀後感的作文集錦9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讀後感的作文集錦9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我感受頗深!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年邁的阿嬤帶着孫子昭廣過着貧苦的生活,阿嬤卻感覺這樣的生活十分快樂。因爲阿嬤對生活有樂觀向上的態度,就是這樣的心態,讓阿嬤和昭廣的生活豐富多彩。

阿嬤在河邊擋了一根木棒,作爲他們家的“超級市場”:因爲河的上游是菜市場,所以每天都會有破損的水果蔬菜從上游漂下來。

阿嬤很會節省,八十多歲的老人四點多就起牀工作。而昭廣也學會了阿嬤的省勁。同學們嫌腥不喝的牛奶,他能喝上十幾杯。同學們嫌硬不吃的麪包,他寧可不裝教科書也要把麪包裝回家。

阿嬤有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那就是窮有兩種:一種是窮的消沉,一種是窮的快樂。不開心的過一天,開心的過一天,全由你自己決定。你樂觀的面對生活,生活也會對你露笑臉。阿嬤在當我們還在熟睡的時候就起牀工作,這是多麼令人敬佩的精神!

這真是一個對待貧苦生活樂觀向上的阿嬤,人人都要向她一樣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是有孫雲曉所著。整本書主要描述了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的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的最佳選擇,應當從習慣培養開始。從兒童教育來說,幼兒園和國小,中學是一個人養成習慣的關鍵時期。作者曾主持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少年兒童行爲習慣與人格的關係研究,他通過生動活潑的個案,科學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兒童習慣培養的重要性,提出了兒童習慣的十二項指標,以及兒童習慣培養的基本原則和具體方法。本書是由7個版塊組成:兒童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培養好習慣要以健康人格爲導向,教育成功從培養習慣做起,做人的習慣,做事的習慣,學習的習慣,培養良好習慣的原則與方法。

拜讀了這本《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全書後,我覺得對我們大多數有足夠苦幹精神的老師乃至校長,教育領導部門來說,必須立刻進行思考。在我們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反對應試教育的今天,我們老師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仍在轟轟烈烈的進行。雙休日,寒,暑期補課如火如荼地開展,學生被一道道題目所牽制。試想:假如你是一名學生,一天到晚聽老師不厭其煩的課堂教學,一道又一道題目把你的所有時間佔領,你會受的了嗎?你會對這樣的學習感興趣嗎?我想,結果一定是學生不會有好的學習習慣,漸漸地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對之產生厭惡的心理,繼而出現不良的習慣:抄作業,撒謊等不好的現象就隨之而出。耳邊我們會常聽見老師們這樣的感慨--- “我們也沒辦法”。那是因爲教育部門的領導們向校長們要分數,校長們向老師們要成績,老師們向學生要分數,一環緊扣一環。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靜下心來思考一下,我們在教育工作中好多方面還須改正,不要一切爲了分數,不要把分數作爲衡量一個學生的“好”與“壞”的唯一標準。因此,我覺得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我們老師應從這些方面着手:

一, 培養學生的好的言行習慣

教師的言行,品格對學生構成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這力量決非教科書、格言和道德說教所能代替的,它不是貼在牆上的豪言壯語,也不是寫在紙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掛在嘴上的信條,而是教師用言行對孩子的教育。它體現在教師的品格之中,由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點一滴注入學生的心靈。因此教師必須隨時隨地加強自己的修養,以身立教。其中特別要做到:以德育德,以行導行,以學促學,以趣激趣,以情動情,以意志訓練意志,以性格培養性格。

身教法是很重要。人的習慣很多是模仿來的,尤其是壞習慣。沒有一個老師會教學生說髒話:但我們常會在課間聽見“蠢豬”,“去死吧”等等的不文明的話語。我們老師在辦公室,在與學生交談中是否會出現這樣的話呢?我們的教育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循序漸進的過程,違背了由低到高這個序,就會妨礙學生成長。

二,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

1) 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做一個好學生必須有學習責任感,而按時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一個好學生到了該學習的時候就應該放下一切主動地去學習,應該自己完成的作業決不讓別人代替。當天的作業必須當天完成,決不允許拖到第二天。如果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老師應給予講解和啓發誘導,鼓勵他們自己去克服困難,找到答案。因爲孩子要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培養不怕困難的堅毅精神,只有通過獨立思考、獨立工作才能做到。

2)養成課後複習和課前預習的習慣。

首先,複習是爲了防止遺忘,使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其次,通過複習可以加深理解,做到“溫故而知新”。另外通過系統複習可以使知識系統化,把先後學得的知識連貫起來,形成知識體系。指導學生複習,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複習方法,形成良好的複習習慣。

3)養成廣泛閱讀的習慣。

國中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就得讓他們廣泛閱讀課外書。他們不讀科普讀物、文學作品、歷史故事等各種書籍,不讀各種兒童讀物和報刊,就談不上對知識的興趣。如果學生們除了教科書什麼書也沒讀過,那麼他的學習會越來越槽,最後變成個落後生。有人說:“正課還學不好呢,去讀那些雜書豈不是耽誤功夫 ?這種看法是不對的。孩子越是感到學習困難,就越是應該多讀各類書籍。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孩子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再閱讀。”學習需要一個廣泛的基礎,孩子讀的書越多,他的知識面就越廣,思維就越清晰,智慧就越活躍,學習新知識就會變得越容易。因此,老師應引導學生認真閱讀,養成他廣泛閱讀的習慣,這將是一輩子的財富。

因此,我們就是應該教給學生這樣的思想品德和行爲習慣,學生纔會真正受益匪淺。現在對於許多學校,老師,家長來說,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都忙着抓學生的學習,抓學生的分數,而實際上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真正有效的是抓學生的習慣,也就是“養成教育”。當學生養成各種好的習慣後,自然就等着收穫成功。讓我們一起努力,從分數中解放出來吧!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當前,淮南市審計局深入開展“學習型機關”的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堅持“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思路,營造全市審計機關自我學習、善於學習的良好氛圍正在形成。我也積極投入到活動中,把《學習的革命》這本書進行了精讀,從中獲得了許多知識,也悟到了一些道理。

《學習的革命》開卷就告訴讀者,應該怎樣用十分之一的時間讀這本書,怎樣記住這本書的要點,然後通過十四章的內容,從不同的視角告訴人們:一是任何人都能更快地學習幾乎一切東西;二是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可以加快5-10倍學習,三是無論什麼年齡都可以提高學習效率10-100倍。讀後我對學習的感想作了一個小結,供喜愛學習的同伴共享。

一、學習要有明確的目標。

人們平時說到學習時,談論最多的往往是學習的重要性或學習方法,很少有人說到爲什麼學習要先行。如果不學習,人在生活中可能是無知的,在工作中往往不能勝任,在行爲和判斷上可能也是迷茫的。更何況,知識在如今的社會與環境下不斷呈幾何級數的增長,我們今天知道的東西也許明天就已經過時了,今天還引以爲榮的優點也許明天就已經令人不屑一顧了。事實上,學習早已不再只是“學而優則仕”、不再只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正如《學習的革命》這本書所說,我們應該學習各種技能和有關特定的知識,要培養綜合概念的技能,要培養能輕易應用於自己所作一切事情的個人技能的態度。不學習就是落後,但學習的目標不是爲了超越別人,而是爲了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

二、學習要有主動性。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習是“後學習”——因爲某件事、某種工作的需要,我們才逆向來補充相應的知識。一個人畢竟精力有限,知識面再廣也會有不懂的地方,這就需要“後學習”。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根據自己的判斷,知道什麼是自己當前最迫切需要的,做到有一定的預見性,把“後學習”變爲“前學習”,避免“書到用時方恨少”。及時進行“後學習”,也應是一種主動性,比如我們根據某個項目的需要去學習相關法規、根據電子數據的具體情況去查閱數據庫的對應操作。

不懂不要緊,可以請教老師,可以與同事探討,可以上網搜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就在自己的腦海中,就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及時把不懂的問題解決掉,爲下一步的學習和工作服務,這就是進步。

其實,學習有前有後,有快有慢,但就怕明明知道需要補充什麼的時候,仍然無所事事、渾渾噩噩。我們要像《學習的革命》中所說的“在學習方面你最有價值的財富是一種積極的態度”,太多這樣簡單、淺顯、又發人深省的語句,在激勵並警醒着我,讓自己時刻保持着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三、學習要有正確的方法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處處充滿信息的社會,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們的周圍傳播並不斷更新。我們必須要經常學習新的知識,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量,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但是,我們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即使一刻不停的學習,也跟不上知識變化和更新的速度,這是一個矛盾。如何解決或緩解這一矛盾,是一個難題。《學習的革命》告訴我們一個解決的辦法,那就需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使用合適的學習技巧。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就可以“事半功倍”,而避免“事倍功半”。

《學習的革命》這本書就要求我們把傳統的學習方法來一次革命,掌握如“快速學習法”、“超級學習法”、“暗示學習法”、“全腦學習法”和“綜合學習法”等等,讓自己掌握適當的學習方法,用有限的學習能力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提高學習效率。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一輩子只當一次父母,給孩子一個更加優秀的機會!感恩您關注全優教育,願您把這種愛心傳遞下去,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父母!

在全優,時刻與優秀同行! 最近我看了笑貓日記裏的幸福的鴨子。這是一本搞笑的書。裏面講了馬小跳、唐飛、張達、毛超、笑貓和杜真子,在鄉下張達外婆家發生的事。

馬小跳他們四個男生早上和巨人阿空去張達外婆家的桃林裏摘水蜜桃。因爲有烏龜的幫忙,所以本來要一天才能完成的工作,兩三個小時就能完成。笑貓和託託在一整個上午都陪着鴨子------麻花兒。麻花兒是一隻幸福的鴨子,麻花兒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一顆容易被感動的心,在它的心中幸福彷彿沒有邊際,沒有什麼事會讓它感到不快樂、不幸福的!因爲它心中永遠都是幸福快樂的!在馬小跳的幫忙下讓麻花兒喜歡的那隻黑鴨也深深地被麻花兒所感動,也喜歡上它了。就這樣它們幸福的生活在一齊了,十分快樂!

從這本書中我體會到,幸福就在你身邊,等待你們去發現它,去感受它。讓我們像麻花兒一樣,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一顆容易被幸福所感動的心,讓我們心中充滿幸福與快樂。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讀一本好書,如同在飢餓時的一頓盛宴;讀一本好書,就像在沙漠中的一滴水;讀一本好書,好似在你無助時的一雙援手。讀書不但可以讓你忘了生活、工作、學習中的煩惱與不快,還會舒展你的身心,陶冶你的情操。

去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名叫《時代廣場的蟋蟀》的書。剛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這本書漂亮的封面所吸引。隨後,我就慢慢地開始去閱讀這本書。這本書的主人公名叫柴斯特,是一隻,具有音樂天賦的`蟋蟀,它住在康涅狄格洲鄉下的草場,可卻因爲貪吃跳進了一個野餐籃。然後就被帶到了紐約最繁華的地方——時代廣場的地鐵站。在人情冷漠的紐約,它卻遇到了聰明的富翁塔克老鼠,優雅忠誠的亨利貓,同時還遇到了它的主人——男孩瑪利歐。柴斯特用它美妙的音樂回報了貧窮的瑪利歐一家,讓幸運之神籠罩着瑪利歐家的報攤。可當柴斯特的事業剛剛達到頂峯的時候,它卻滿心失落,想念起鄉下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朋友們的理解和幫助下,它終於回到了自己深愛的故鄉。

讀完這本書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被柴斯特、亨利貓、塔克老鼠它們三人的友情深深的震撼了。同時也爲柴斯特感到高興,因爲它有一個深深地愛它、關心它的主人瑪利歐。有時,我也會想:在故鄉晴和的秋夜星空下,把歌兒唱給土拔鼠、雉雞、鴨子、野兔和牛蛙聽,還要用歌聲止住狐狸追殺兔子的腳步。對一隻蟋蟀來說,這應該比在紐約這座大城市的地鐵站唱歌出名更加幸福吧。

在這本書中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的老師,我的朋友們。她們不是一直也帶給我快樂嗎?記得四年級,我剛轉來這個學校的時候,很難融入這個班級裏,整天腦子裏只想着放學。所以,在期會考試時,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考了全班第二十八名。天哪!我看着那鮮紅的二十八,自己嚇了一跳。我這是怎麼了?我不斷地問自己。此後我更加的自卑。班主任王老師把一切都看在了心裏,耐心的找我談心,還有意的經常提問我問題,慢慢地幫我尋找自信。而且有一天,我又交到了一個叫陳妍的好朋友,我倆無話不談。回家吃飯時,我的嘴裏從新學校怎麼怎麼不好,變成了新的班級怎麼好,老師怎麼好,陳妍怎麼樣。然而,命運弄人,上六年級的時候,也就是今年,校長要在學校裏重新組織一個小班,是想從我們三個班裏選四十名好學生進入那個班。聽到這個消息,我的腦袋轟的一聲,今年我的成績依然不錯肯定能進那個小班。不過,陳妍今年卻失手了,考的非常一般,終究沒有進那個重點班,在分手的那一天,我哭了,我懷念朝夕相處的老師、同學,懷念陳妍。不過,事實並沒有那麼壞,偶爾我們還能見到我們敬愛的王老師,見到原來的老同學,我和陳妍還是能偶爾見上幾面。而且萬分有幸的我在新的班級裏又遇到了像王老師那般慈母式而又不失嚴厲的好老師,交到了像陳妍那樣的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時代廣場的蟋蟀》讓我懂得了“朋友”看似平常的字眼,可裏面卻蘊含着情和義。我相信只要我們人人都能成爲朋友,那我們這個地球村就會變成充滿愛和溫暖的家園。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我不想不想長大》。

書中小男孩扇貝超愛小動物,但是他也不想長大。一早醒來就會有四隻小鳥在他的被子上踱步加撒尿,還有兩隻可愛的小兔子:“比較黑”和“比較白”可是,這些小動物都離開了他。爲了填補內心的空虛,“蒜泥媽媽”和女霸王:蔥花從寵物店給扇貝挑選了一隻連杯子都能裝下的“迷你豬”。扇貝給他取名:“荷包蛋”從那之後,扇貝不再說他超愛吃荷包蛋!改叫他超愛荷包蛋。

讀到這,我不禁顯露出一絲羨慕之情,羨慕扇貝可以有那麼多的小動物;羨慕扇貝有一個“蒜泥媽媽”;羨慕扇貝可以隨心所以享受美食的美味;其實每個人小時候都會害怕長大,因爲我們害怕長大會失去童年的快樂;害怕長大後不能到處亂“瘋”不能大聲講話;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享受童年的快樂和真趣;不能······但是,現實是不可改變的每個熱人都逃不過。不過回頭一想,長大就是竭盡全力活下去,所以只要努力了,我們就不害怕長大了吧。

荷包蛋讓扇貝懂得了享受美食和愛的真諦,更有了新的追求:吃好一點,睡好一點,每天過的開心一點······

不知不覺看完了這本書,我不覺爲扇貝的勇氣感到欽佩,最後居然爲了扇貝離家出走!可見扇貝是多麼“愛”荷包蛋,也請人類愛護動物,他們正在遭受滅絕!讓我們行動起來,給小動物們一個溫暖的家。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陸陸續續的終於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爲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爲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讀後感的作文 篇8

最近,我在家看了本書,叫《童年·我的大學》,是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出版的。是著名的作家—高爾基寫的,是個感人的故事。

這本書主要寫阿列克塞一家人所發生的事。我看的是第一章,這章主要寫在一個昏暗狹小的房子裏,阿列克塞的父親永遠的走了。他的母親跪在父親的旁邊,爲他梳理着頭髮,眼淚從眼眶中不停的掉落下來。一會兒,阿列克塞的母親和姥姥在地上打滾,這是多麼感人的一面啊!最後阿列克塞的父親被埋藏在地底下去了,這是使阿列克塞家人最後一次見到父親的時刻,也是最傷心的時刻。阿列克塞的家人肯定傷心透了。幾天過後,他們的心情慢慢平靜下來,可母親卻有時坐在地上發愣。直到有一天,姥姥的一舉一動使母親重新做人。姥姥正在餐桌上,突然叫道:“瓦利婭,你快看看啊!尼日尼!”母親看着終於笑了!從中我懂得了什麼叫喜怒哀樂,他們快樂,我也感到快樂,他們傷心,我比他們還要傷心。通過這篇文章,我體會到不管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或傷心的事,總會有快樂的明天的,希望讀過這篇文章的小朋友,也要知道這些道理,這會讓小朋友們真正的變成懂事的孩子!

讀後感的作文 篇9

《森林中的紳士》—文采用詼諧、幽默、諷刺的筆調,形象地描寫了豪豬的形態、動態、神態以及生活狀態,突出展示了其森林紳士的獨特本質,含蓄而巧妙地表達了作者對社會人生問題的深刻思考。

文章在兩個方面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首先,文章通過對豪豬形象的生動刻畫,表達對人生哲理的某種思考。作爲一種長着鋼針似的刺毛的四足獸,豪豬的得天獨厚之處,不僅在於其威力強大的刺毛,更在於其典型的紳士風度。它有矮小肥胖的體態,方正持重的面孔;它永遠踱着方步,從容不迫,不慌不忙,瀟灑悠閒,即使面對敵人的進攻和圍困也處變不驚,從容應對,採取以守爲攻的戰略方針而實現不戰而勝、全身而退的目標;它貪吃貪睡甚至邊吃邊睡,活動空間和取食範圍比較狹小且相對固定;它在待人接物方面非常講究分寸,與同伴之間永遠保持相當的距離;它閒暇時刻無病呻吟哀啼不休的自娛方式也優遊自在。所有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細緻描寫都活靈活現地勾畫出豪豬名副其實的紳士風度。

正如文中所說,的的確確,它的一切生活方式──連它的戰術在內,都是典型的紳士式的。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擁有如此衆多得天獨厚優勢的森林紳士豪豬卻面臨着絕種之憂,這不能不引起讀者的疑問和反思:何以如此呢?究竟是豪豬懶散悠閒的生活方式,還是其得天獨厚的生理特徵(威力無窮的刺毛與暴露而缺少保護的脆弱的鼻子),最終導致了森林紳士令人擔憂的種羣生存狀況呢?作者在文章結尾含蓄而巧妙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豪豬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我們不難理解,這種太過懶散而悠閒的生活方式正是導致豪豬家族面臨亡族滅種之患的根本原因本文從待人接物的方式、對敵人的戰術和獨自的無病呻吟等幾方面突出表現了它的紳士風度。豪豬的待人接物很有分寸,始終保持距離。豪豬長得和藹可親,瀟灑悠閒,很有教養似的邊走邊哼。豪豬的日常起居,活動範圍不出三四里地。從樹上倒栽下來,也很從容。受到攻擊時,仍不失紳士風度。豪豬的無病呻吟是玩玩的,是無目的的安安逸逸。

森林中的紳士——豪豬,代表了一種懶散而悠閒的生活方式。在生物進化史上優勝劣汰是客觀存在,如果生物自身不能更好地適應環境,一味地逍遙自得,無所用心,面對天敵只能消極地捱打,就必然影響其生存能力,即使沒有大的地質變遷、天敵的攻擊,最終也必然會導致其自身器官機能的退化,避免不了滅絕的境地。從豪豬的特性延伸到人類,不也是同樣的命運嗎?因此,作者對豪豬那種太懶散而悠閒的生活方式是不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