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與信仰作文

上學的時候,是不是提起作文就頭大?那你一定要多積累一些作文素材了。你知道如何積累作文素材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懷疑與信仰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懷疑與信仰作文

懷疑與信仰作文1

有人說,信仰是一種力量;也有人說,懷疑是一種精神。其實,二者之言並不偏頗。當然,若是信仰與懷疑並舉,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誠如哲人所言:沒有信仰,就沒有真正的美德。每個人都需要懷揣信仰之花,纔不會迷失自我。然而,若只是置身於信仰之海,真的就足夠了嗎?不必諱言,信仰之海必須要有懷疑的海風,人生的船舶才能橫江過海。

反觀當下,網絡上處處可見的“信某哥”、“信某姐”……凡此種種,這些年,目睹之怪狀,還不少嗎?正如魯迅先生所言,中國人一向是堅守“拿來主義“的,以爲別人的東西便是好的,不管不顧,盲目跟從。你可以認爲這是種“信仰”。但是,仔細想想,這真的是信仰嗎?縱使,有信成真,若沉溺其中,無法自拔,只會丟人失分,爲人所鄙。此時,我們更應該喚起懷疑之心。靜下心來想想,這樣真的好嗎?是不是該改變一下?只有懷疑之心伴隨信仰之花,二者並舉,纔可能尋找民主與科學的春天。

科學界中有一句看似矛盾卻又明晰的話:作爲科學家,除了要相信自己,還要懷疑自己。由此觀之,科學家們之所以能夠成爲科學家,是因爲具備信仰與懷疑兩大條件。堅信自我是成功的墊腳石,然而適當的懷疑卻是成功的救命神,二者缺一不可。如同楊振寧所倡導的“格物致知”,在堅守自我的同時還需有質疑精神。

信仰與懷疑並舉,兩種力量相互融合,促進生活走向美好的外力就越強。酈道元對地理古籍的懷疑,對中國河川的信仰,使他終著《水經注》;門捷列夫對舊週期表的懷疑,對新元素的信仰,使他成爲“週期表之父";魯迅棄醫從文,對中國人走向勝利的信仰,使他在彷徨與吶喊中成爲現代文學的旗幟……是的,我相信你,而正因爲我相信你,也請你給我懷疑的勇氣,那正是爲了更好地相信你呀!

一部歷史,充滿着信仰與懷疑,讓信仰與懷疑的力量相互融合,纔能有泰然的過去和不斷前進的未來!

懷疑與信仰作文2

“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大街上,只有他望見了月亮。”這是《月亮與六便士》中對斯特里克蘭德的描寫。鍾榮芳,這位將要成爲燕園桃李的農家女孩,在衆多專業中選擇了考古這一“沒油水”的專業,在滿地何止六便士的大街上選擇了月光,在這個懷疑的時代裏選擇信仰。

但“吃瓜羣衆”卻不以爲然,那些“過來人”將一個又一個數字,一位又一位“成功人士”擺上講臺,努力勸誡這位在他們眼中“不上道”的年輕人,一以蔽之,即是以經濟理性爲由宣揚他們的人生哲學,試圖讓這位未經人事的女孩抓住這唯一“翻身”的機會。

可是,他們錯了!

或許,這的確是一個懷疑的時代,或許,他們是經歷過無限痛楚,只希望鍾榮芳不要犯他們當年的錯誤。他們也曾擁有過夢想,而最終卻屈膝於現實。但那些堅持下來的人卻給予鍾榮芳無限鼓勵。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同她說:“不忘初心,做胸懷天下的新青年!”

在時代的長河裏,這兩個相似的靈魂的共鳴,是夢想激盪於歲月的迴響!

我們遊離,我們仿徨,我們幻想,或許兩年之後,我們會面臨相同的選擇:一邊是少時堅守至今的白月光,一邊是生活裏朝思暮想的六便士。現實從來不會可愛,那麼我們是否有勇氣像鍾榮芳那樣,在懷疑的時代裏選擇信仰?

然而,即便我們真的有勇氣出發,也未必能到達夢想的彼岸。很多人終於把幻想當成了幻光,陷入無邊苦海,墜入世俗深淵。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樊錦詩那樣堅守大漠數十載,冷板凳上讀古書。面對誘惑、苦難、折磨,我們願不願意爲自己年輕的夢而堅守?爲一個看似荒誕的誓言而放棄真金白銀的許諾?

我想,我願意!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十年寒窗,皓首窮徑,絕不是爲了手中的一碗飯,身上一裳衣。我在不斷地攀登,是因爲我知道我的夢在前方,指引着這具肉體凡軀跨過江海,奔向未來。我想找到我靈魂的歸處,即便所有人都在彎腰撿腳下的六便士,我也會直起腰桿,仰望月亮。

請相信你年輕的夢,請堅守你心靈的淨土,請在這懷疑的時代裏,選擇信仰!

懷疑與信仰作文3

說到信仰,人們總是很自然地把它和宗教聯繫在一起。其實,宗教是信仰的一個方面,真正的、廣義上的信仰絕不侷限於此。全世界大概只有十一二億人沒有信仰,而大多數,集中在中國。那麼,何謂信仰?

很多人覺得信仰是一個過於“高大上”的詞,其實不是,信仰是一個“生活化”的詞彙,很多時候出現在日常的瑣事中,始終貫穿着我們的爲人。梁漱溟老先生說,人,一生中要思考三個問題;按順序,不能顛倒。首先是人與物之間的關係,其次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後,一定是迴歸到人與內心的關係。我們思考信仰,其實就在尋求這三個問題的答案;不可避免、迴歸本真。白巖鬆被人問及自己的信仰時,他說,他信忠誠、友情、勤奮、家庭……可見,信仰的概念沒那麼複雜,這個層面上來說,甚至稱得上簡單;但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對信仰的需求。唯有信仰,你纔不至迷失;知道規矩、底線在哪裏,爲什麼會被感動。信仰,讓你有敬、有畏。有了這把隱形的標尺,你才能真正自由、坦蕩、無愧於人、更無愧於已地活着。陳虻曾說,不要因爲走了太遠忘記自己爲什麼出發;而信仰的存在,就是使我們能一直保有初心,堅守最初的那份熱情與憧憬。

再看現在的這個時代和我們身處的'社會。不可否認,物質條件愈來愈好了,可精神上,我們是如此匱乏、可憐、貧窮。2011年,佛山市的2歲女童小悅悅在被車撞後,15分鐘內,多位路人經過,卻無一人對血肉模糊的悅悅施以援手,人心的冷漠、對他人苦難的熟視無睹一目瞭然。還有那震驚全國的毒奶粉事件,背後也映射出生產者的麻不不仁。在這個慾望無線擴大的掘金時代的唯利是圖,我們不禁自問,這世界究竟怎麼了;在懷疑的時代,是否還需要信仰?

答案是肯定的。在懷疑的時代,我們依然需要信仰、甚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需要。帕斯卡爾在《思想錄》裏寫,“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獸;但不幸就在於想表現爲天使的人卻表現爲禽獸。”我願相信,人性本善,只是“萬丈紅塵深似海”中,不慎迷失。信仰,是我們唯一的救贖。

找回信仰,就從現在開始。可以是宗教類的信仰,也可以不是。它可以神聖且完美,帶有萬丈光芒,也可以是一些最平凡,又最易被我們忽視的東西。就比如,一種好的品質,一份可以超越一切的感情。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尋找,從一個很小的點切入進去,一點點地深入其中、潛心挖掘;我們理應知道,平凡中也能孕育偉大,信仰亦是如此。信仰是一種佇立,瞭然於心間。白巖鬆說,有信仰最大的好處就是當你心裏上有天、下有地的時候,很踏實,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事情。

願每個人都能夠擁有信仰,並且堅守信仰。就像盧新寧在北大的演講中所言,“選擇堅守,選擇理想,選擇傾聽內心的呼喚,擁有最飽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