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類話題作文導寫及例文參考

一、格言

“人際關係”類話題作文導寫及例文參考

1.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人際關係”類話題作文導寫及例文(2)。——孟子

2.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現當代)徐特立

3.一個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備自尊心與自信心兩個條件。——(古希臘)蘇格拉底

4.無論是別人在眼前或者自己單獨的時候,都不要做一點卑劣的事情,最要緊的是自尊。——(古希臘)畢達哥拉斯

5.真有血氣的人,既不曲意求人重視,又不能忍受忽視。——(英國)拜倫

6.沒有自尊的人,即近於自卑。——(英國)莎士比亞

7.沒有自尊心就難有真正的幸福。——(英國)羅素

8.誰自重,誰就會得到尊重。——(法國)巴爾扎克

9.自尊心是一種美德,是促使一個人不斷向上發展的一種原動力。——(英國)毛姆

10.自尊心是一個人品德的基礎。若失去了自尊心,一個人的品德就會瓦解。——(法國)斯塔爾夫人

11.尊重別人,才能讓人尊敬。——(英國)笛卡兒

12.你尊重人家,人家尊重你,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公平交易。——(印度)泰戈爾

13.不尊重別人感情的人,最終只能引起別人的討厭和憎恨。——(美國)卡耐基

14.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英國)高爾斯華綏

二、事例

孫中山尊重護士

孫中山先生病了,住院治療。當時孫中山已是大總統、大元帥了,但是,他對醫務人員很尊重,對他們講話很謙和。平時,無論是早間還是晚上,每當接到護士送來的藥品,他總是微笑着說:“謝謝您!”敬誠之意溢於言表。

1925年孫中山患肝癌,彌留之際,當一位護士人員爲他搬掉炕桌時,孫中山先生安詳地望着她,慈詳地說:“謝謝您,您的工作太辛苦了!”聽到這話,在場的人都泣不成聲。

自尊的魅力

一位挪威青年報考著名的巴黎音樂學院,但主考官還是沒能看中他。身無分文的青年男子來到學院外不遠處的一條街上拉起了琴。他的琴聲吸引了無數人駐足聆聽。飢餓的青年男子最終捧起自己的琴盒,圍觀的人們紛紛掏錢放入琴盒。一個無賴鄙夷地將錢扔在青年男子的腳下。青年男子看了看無賴,最終彎下腰拾起地上的錢遞給無賴,說:“先生,您的錢掉在了地上。”無賴接過錢,重新扔在青年男子的腳下,再次傲慢地說:“這錢已經是你的了,你必須收下。”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無賴,深深地對他鞠了個躬,說:“謝謝您的資助!剛纔您掉了錢,我彎腰爲您撿起。現在我的錢掉在了地上,麻煩您也爲我撿起!”無賴被青年男子出乎意料的舉動震撼了,最終撿起地上的錢放入青年男子的琴盒,然後灰溜溜地走了。這一幕被主考官看見,他將青年男子帶回學院,最終錄取了他。這名青年男子叫比爾撒丁,後來成爲挪威音樂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

佳作賞析

讓尊重之花開滿世間

有一種品格,歷經五千多年的沖刷侵蝕照舊光彩奪目;有一種修養,跨越二十個世紀的血雨腥風仍舊熠熠生輝;有一種美德,貫穿無數個日夜的浮沉更替依舊璀璨耀眼!它,就是尊重。

中國,一個禮儀之邦,人們相處講究以禮相待,其核心就是尊重他人。孟子曰:“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說的就是尊重人的人別人就一直尊重他的道理。翻開歷史的一頁頁,我們看到信陵君尊重侯生虛左親迎而救趙成功,李廣尊重部下同甘共苦而名垂青史,劉備尊重孔明三顧茅廬而三分天下……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個個生動的事例無不爲我們闡釋了尊重他人的重要,中國文明的大廈正是在尊重的基石上巍然屹立。尊重別人,不僅是人際交往的需要,更是一個人精神修養的體現。我國著名戲劇大師梅蘭芳,一次在戲院演出時,一曲下來,觀衆熱情鼓掌大聲叫好,卻有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搖着頭,連說:“不好,不好!”他想:“老人說不好肯定是有原因的。”於是他卸下戲裝,走下臺來,恭恭敬敬地把老人請上後臺,敬上一杯熱茶,細聲尋問緣由。正是他這種謙虛好問、尊重別人的道德修養,才成就了這位藝術大師的輝煌事業。

尊重他人,其實並不難,有時一個友好的眼神,一個善意的笑容,一句真誠的祝願,都會在他人心中產生美好的印象,改變他人對你的看法,讓你收穫意想不到的喜悅,話題作文《“人際關係”類話題作文導寫及例文(2)》。尊重他人猶如送人玫瑰,而自己手上也沾滿了餘香。

山自重,不失其威峻;海自重,不失其雄渾;人自重,纔不失爲一個真正的人。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是可敬可佩的。古有陶淵明“不爲五斗米折腰”,今有朱自清不吃美國救濟糧,他們維護自尊,小則捍衛了自己的.名譽,大則捍衛了整個國家的尊嚴。而缺乏自尊的人則是可恥可悲的,正如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所說,人假使沒有自尊心,那就會一文不值。的確,試看歷史上那些奸詐小人,哪一個不是把自尊丟到一邊,再肆意踐踏,最後遺臭萬年?因此,先有自尊,才能擁有他人的尊重,才能立足於當今,才能無愧於天地,我們每個人都要在心中播種自尊的種子,收穫來自他人的尊重的芬芳。

自尊的力量,足以使人們忘卻低小與卑微,站在另一個高度,以全新的目光審視自己,從而發掘自己,走向輝煌。當財大氣粗的羅切斯特以莊園主人的身份向做家庭教師其貌不揚的簡愛大呼“我有權蔑視你”時,堅強的簡愛打出了自尊的旗幟:“你以爲我低微、矮小、平凡、不美,難道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了嗎?……在經過墳墓到達上帝面前時我們都是平等的!”於是簡愛獲得了羅切斯特由衷的敬佩與愛慕,難道這不是自尊的力量嗎?

人與人之間,因爲尊重而交往,國之國之間,因爲尊重而合作。凡事以尊爲先,尊老愛幼,尊師重教……這優良的傳統在一代又一代人手上交接,讓尊重之花開滿世間,讓禮儀之風吹遍華夏,讓我們永遠銘記——尊己尊人。

【教師點評】這是一篇較爲規範的議論文。文章論點鮮明,開篇就以一組排比亮出觀點,很有氣勢,接着緊扣論點,按尊人尊己的順序分兩部分論證,最後總結全文,層次清晰,結構合理。在論證過程中,作者用事實說話,材料豐富,事例典型,有歷史典故,有名著人物,有藝術大家,古今中外,信手拈來,顯示了作者豐厚的閱讀儲備,再加上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等多種論證手法的綜合運用,使文章理據充實,分析透徹,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實戰演練三

遠和近

題目展示

王勃高唱“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只要心心相印,雖遠亦近;顧城說“你看雲時,我覺得很近,你看我時,我覺得很遠”,兩個貌合神離的人,即便同在一個屋檐下,也會心隔天涯,雖近亦遠……

讀了上面這段文字,你有什麼感想?請以“遠和近”爲話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可講述你自己或身邊的故事,抒發你的真情實感;也可以闡明你的思想觀點。自擬題目,自選主題,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文體特徵明顯)。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引擎

一、解題

根據材料,話題談的“遠和近”,應該指的是人際關係這個範疇,如果不慎,敘議成“美國在地球那一邊,是‘天涯’,但衛星電視一下子將它拉到我們面前,成了‘咫尺’,這是現代科技的神威”之類,那就偏離了話題。話題作文是個筐,並不是什麼東西都可裝;讓你打乒乓球,你就甭去踢足球。

“遠”“近”本是一個空間概念,一旦用在心理感覺上也許就與空間事實大相徑庭了。人和人之間,有時表面上很“遠”,其實很“近”;而有些時候呢,表面上很“近”,其實很“遠”。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一種現實與心理的極大反差呢?找準了原因其實就爲文章確定了方向和主旨。不妨把構思的過程變成一個求解的過程,只不過求解的方式多樣化而已。或者通過故事來揭示你對人與人關係的思考,或者直接正反議論,探究原因,抑或用含蓄的象徵手法闡釋哲理。殊途同歸,無非想要告訴大家的是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才能心靈交融,彼此猜疑,以私利爲重,只能築成層層壁壘,空添許多“咫尺天涯”的憾事!下面事例可提供思考:1.社會生活中,有許多熱心人關心着鰥寡孤獨的老人。他們之間,原本素不相識,甚至相隔千里,既無血緣關係,也不是組織的委派、分內的工作,“遠”得很!可是偏偏多少年如一日,視他們爲親人,省吃儉用,縫補漿洗,捧茶端飯,甚至砸鍋賣鐵爲老人治病,比子女還親,比子女還“近”。他們究竟是怎麼做的?爲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有什麼社會效果?

2.同處一片藍天下,同在一爿屋檐中,按說應該情同手足、親如姐妹。可是,我們與親人、朋友、老師、同學是不是有點“遠”甚至隔膜了?我們與同學關係有點僵,難道問題都出在對方?是不是我們過分炫耀了靚麗、富裕、成績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