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中秋作文4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中秋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中秋作文4篇

四年級中秋作文 篇1

今晚,我們學校舉辦一個別出新意的花燈晚會。尹校長要求我們:男的穿中山服,女的穿旗袍。

放學後,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回家穿上自己精心挑選的衣服。傍晚,當我走進學校,簡直大開眼界!學校裏滿滿都是古代人了!你看,這個女同學穿一套漢服,飄逸如仙女。那邊女同學穿着民國小鳳仙,就像是民國的大學生。那邊男同學穿着一件中山裝,就像是上海灘的男主角……同學們的奇裝異服,讓我彷彿穿越到了古代世界。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句古詩,就是開啓花燈的鑰匙。當尹校長念出這句古詩後,學校大堂的花燈就一下亮了起來。在場的人們都禁不住發出“哇,哇,哇哇……”的驚歎聲音。

大家都陶醉在漂亮的花燈之中,每個人都仰起頭欣賞學校大堂裏的花燈,臉上都帶着滿意的笑意。接着,一個叔叔坐在小舞臺中間彈起了古箏,聽着悠揚的古箏聲音,我再一次感到自己已經穿越到了古代。節目越來越多,越來越有意思。最有精彩是王惠主任和劉老師高歌一曲。大家都豎起了大拇指,大讚歌聲動聽。

最後,舞臺上一羣同學拿着花燈唱《花燈遊》這首歌,我們全級同學都站起來和他們一起唱歌。

花燈會一定少不了猜燈謎。節目表演完後,我和同學一起去賞花燈,猜燈謎。大堂的花燈多種多樣,有的像一朵花,有的像一個繡球,有的花燈做成一隻小白兔,一條船,甚至是一個小黃人,非常有意思!

今晚的花燈會,讓我一生難忘!

四年級中秋作文 篇2

俗話說“月到中秋分外明”。所以今年中秋節來臨的時候我就特意和家人一起“迎接”了一次中秋的圓月。

中秋節那天,到了晚上我就坐在陽臺上等着月亮的出現。可是等了半天月亮還沒出來,正在我暗自着急的時候,聽到大人們在議論,“今年怎麼搞的,都這個時間了爲什麼還不見月亮”“這回要是沒了月亮還叫什麼中秋節”。

過了一會兒,黯淡的天空亮了起來,一輪皎潔的明月慢慢升上了天空,並且越升越高、越升越高。我和全家人一邊賞月、一邊吃着代表着閤家團圓的月餅,高高興興的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四年級中秋作文 篇3

一年一度萬家團圓的日子——中秋節到了,隆林新州鎮民生社區西河橋街民在家門口舉辦第六屆“百家宴·中秋聯歡會”真是熱鬧非凡。

上午八點剛過,街坊鄰居開始忙碌着:有的擺桌子,有的幫忙做菜,有的幫忙掛彩旗……無論是七十多歲的老人,還是兩三歲的孩童,都參與其中,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下午過後,四十多張桌子連行排。忽然,香氣撲鼻而來,原來婦女兒童們開始上色香味俱全的菜餚了,真讓人垂涎欲滴。上完菜,大家圍坐在一起,品着一道道可口的佳餚,有的閒話家常,有的談論着68年來新中國、隆林的發展變化,有的給孩子們講述着中秋節的由來……整條街道洋溢着歡樂的氣氛。我奶奶忍不住笑着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今天真好,這樣的活動最好年年辦,我們全家都參加。”

晚飯後,隨着鞭炮聲響起,禮花在空中綻放,我期盼已久的中秋聯歡會開始了,有節目的街民們化上妝、穿上演出服,開始爲大家表演節目。街坊鄰居們一邊品嚐着月餅、水果,一邊坐在下邊欣賞着大家自編自演的節目。首先是奶奶老人隊的《歡聚一堂》開場,大家都爲奶奶們的出色表演喝彩,都隨着音樂節奏拍起手來。最受小朋友歡迎的《新生力量》街舞上臺了,我都不由自主地跟着節拍動起來,接着是街民們最喜歡的原生態壯族山歌……掌聲、喝彩聲、歡笑聲響徹整條街道。

西河橋八月十五活動,又一次讓廣大街坊鄰居共同度過了一個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增進了鄰里之間感情。

四年級中秋作文 篇4

中秋節團團圓圓,無人不愛,在這個鞭炮連聲的佳節裏,我和妹妹倆小鬼不約而同地萌發了一個念頭——舉辦一次中秋文藝訪談!

“叮叮咚……”,我和妹妹踏着重重的步伐走了出來,一邊輕快地哼着開場白,徑直來到椅子旁。

“嗯嗯。”我平淡地故意清了清嗓子,暗示坐下。我和妹妹一屁股坐了下去,我高高的.擡起頭,擺出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顯擺完,我便笑眯眯地把手擱在小桌子上,“歡迎各位前來觀看中秋文藝訪談,我是主持人!”

“好,現在開始我們的主題:中秋節在每一年的8月15日,月餅,毫無疑義,是這個佳節的頭號明星!”我富有感情的說着。

“噢,忘了,我們今天十分榮幸地請到了‘吳嘉賓’——!”我奶聲奶氣地說,把“榮幸”這詞講得出奇的重,還留了點兒時間讓老爸老媽鼓掌。妹妹也是從平淡的表情中豁然喜笑顏開。

“那我記得有一個傳說和兩首感人的詩就是有關中秋佳節的,‘吳嘉賓’,你能否給大家分享一下?”說罷,我便對老爸老媽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當然行啦!傳說有一個人叫后羿,他是射箭能手……李商隱寫得《嫦娥》與李白吟得《古朗月行》就是提到了中秋節……”妹妹滔滔不絕地如同機關槍掃射似地講着,偶爾呼吸一下,也是上接不接下氣。我也不能白白悠着,有時眼睛睜得圓溜溜的,翹起一根手指晃來晃去,示意要注意聽,關鍵時刻;有時我會莊重地像小雞啄米一樣點點頭,發出“嗯嗯”的聲音,然後再裝模作樣地拿起筆做“記錄”;“吳嘉賓”深情吟誦古詩時,我就會把手背在背上,假惺惺地閉上眼睛,搖頭晃腦……

“呃……這個……。”我抓抓頭皮,半天也想不出話題。

關鍵時刻還是要由“吳嘉賓”出場:“感謝您收看本節目,我們下期不見不散!”我露出兩顆虎牙,連忙頻頻點頭,嘴裏又哼起了輕快的小曲,這應該算是閉幕式吧?

雖然我們小鬼倆的中秋文藝訪談只有短短十分鐘,但還是爲我們的童年添上了多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