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研學旅行作文10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研學旅行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研學旅行作文10篇
研學旅行作文 篇1

清晨,陽光明媚,風和日麗,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踏上了今年第一次研學旅行的巴士。

今年主題“印象佛山·研學之旅”探尋佛山五區的城市。我們走進老街小巷,尋訪傳統民間藝人,體驗博大精深的佛山工匠文化。

整個研學之旅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參觀海天醬油生產基地。我們班同學在老師和導遊的帶領下,整齊有序地走進寬闊的海天醬油生產基地。目的地的第一站,導遊首先介紹了海天醬油發展史,從1927~20xx年翻天覆地的變化。接着通過電影情節形式介紹海天醬油的由來,我看到一個叫納維的小姑娘跟黃豆一起去了海天醬油王國,他們快樂地玩耍,直到六月夏天來了,小黃豆們在太陽底下暴曬成一顆顆豆粒,再送到車間加工變成一瓶瓶美味的醬油。最後,導遊再帶我們到醬油生產車間實地觀看醬油生產的過程,醬油幾乎是全自動機器加工而成,整排整排一瓶瓶在生產拉上井然有序地滾動到下站,海天醬油生產工藝的與時俱進,與精湛的技術,令我深感佩服。

通過現場觀看醬油生產基地,這真是一趟大開眼界的研學之旅。

研學旅行作文 篇2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我們來到了西湖欣賞古人語中之景。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很可惜,雖然天氣並不這麼晴好,但也沒有落雨,我們很可惜的錯過了這蘇軾所描繪的西湖之景。

一片落葉飛舞在過我的頭頂,它似乎很歡快,每一條細緻的紋路,無不彰顯着它的美好。可是它爲什麼落的呢?它的顏色鮮紅如血,它的紋路金黃如畫。明明還是正值“青春”的年華,卻早早落下了枝頭。我疑惑不解着,一回眸,卻看見多如驟雨的樹葉,紛紛落下,覆蓋在自己的“母親”身上滿那曾滋養自己養育自己的母親身上。我的腦海裏靈光一現,想起了一句名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雖然樹葉不是花朵即使紛落的葉不是春天絢爛的花,但它更也不是無情的植物,它亦可以化作春泥,去養育下一代的花和與葉。

一身輕鬆地跟着同伴踏上西湖之旅,一路上看見了許多如此的樹葉,我不再爲他們感到不值與疑惑,我爲他們祝福,爲他們的後代祝福,爲他們的母親祝福同之前一般紛飛,它們一片片地從樹上飛下,掩映着呵護它們的樹的美,留下了一點葉走過的痕跡。

在一片綠蔭之中,在我的視線裏,光速恍然出現了一抹鮮紅。它紅得純粹,紅得驚人,像是傾國傾城的牡丹,又像雪中凌然開放的梅,在一片冰天雪地中恍然微笑,那是什麼呢?一點一點地紅遍了我的心。再回頭一看顧盼,什麼都沒有,只有一片綠色。馬上就要落隊了,可我不想放棄,在原地駐足,在綠蔭中尋找,我終於找到了它。它是一朵花,很小很小的花,可能是山茶,也可能是其他。在依舊從茂盛的枝葉裏,只有它一朵花,探出腦袋,迎着寒風,傲然開放!我一直以爲迎寒開放的花,只有菊花與臘梅,但在這西湖之旅上畔,我發現了其他。它,也許是山茶,也許是其他,它只是一片小小的花,。小小的一朵花,卻有人着與菊花臘梅一樣的高尚品格。

但它是不是太孤獨了?菊花臘梅尚且有夥伴,但它卻沒有。

我正思考着。當然發現,我已經落隊了,我本想爲它拍張照片保存下來,但卻沒有時間了。我只能三步一回頭的地離開了。我有點傷心。但在我的一路低頭之行中,一摸抹相熟的紅色再次闖入我的眼簾,我在那剎那間擡起了頭,目光灼灼的地望着那抹紅色。啊,不,是幾抹紅色,像之前一樣鮮豔。我再次雀躍起來,原來它並不是獨自一人,它有夥伴,但它們之間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之態。我很興奮,很想與人分享我的激動,但一回頭,發現我又快落隊了。我只能再次放棄想爲它拍照的念頭,拖着沉重的腳步跟上去。

一路上我有些低沉,有一個同伴發現了,她上來對我說:“你爲什麼不開心呢?”我回答道:“走的有點快,我沒法給自己喜歡的景物拍照。”她露出了恍然的笑容,然後說道:“那你記住它的樣子了嗎?”我點點頭,她接着說,“那有什麼好傷心的,永遠記住它不就好了嗎?”

永遠記住那一抹紅不久好了嗎?

研學旅行作文 篇3

盼望着、盼望着,8月20日終於來到了,我們向着山東,向着孔子,向着3000多年的中華齊魯文化進軍。同學一個多月沒見,更是有說不完的話。六個小時的車程,似乎仍然不夠我們一起說笑歡樂。

突然有人提議要玩狼人殺,由於有一些同學不怎麼會玩,投票也顯得有些不謹慎,所以場面十分混亂。但就在這時顧老師加入了我們,使原本混亂的局面,漸漸有了秩序,並與我們講解一些知識規則。大家都慢慢的學會了,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

其中有一局十分發人深省,我是一個獵人,大家說的話都雲裏霧裏,時間過了許久也沒有什麼有作用的信息。我通過對語言神態的分析,分析出了誰是好人,並且鎖定了狼人何沐。可是警長卻不相信,並且懷疑我。結束後,我的推理沒有錯,狼人是何沐,但我沒有堅持自己的選擇,在別人懷疑的眼光下,我放棄了自己的想法。

一直以來這項遊戲都是我所愛,無論是從趣味方面,亦或是從邏輯方面,不失爲減壓利器。當然這遊戲也能給我一些人生啓示。從始至終我的理念便只有佛系二字,何爲佛系不爭不搶,自然該出手時就出手,盡力奪得己方的勝利。在我淺顯易懂的理解中,這似乎又能與孔子掛上鉤。如同孔子一般,我也在費勁心力讓自己的能力有有所施展。無論是先前的魯國或是之後的列國,無論是什麼障礙挫折,這些不盡的磨難,都無法令孔子放棄自己的理念與堅定。

六小時的車程,因爲一羣快樂的同學,一眨眼功夫就過去了。或許一個人在家裏的時間呆久了,更珍惜與同學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我們有好東西會自然而然地一起分享,過去或許有的一些不快,也全都煙消雲散,在一起這麼放鬆快樂的時光,並不是很多很多。遊戲中,當我們盯着對方眼睛看,希望知道他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時,眼睛裏盈盈的笑意,竟是那樣讓我們感動,真希望,這一刻,永恆!

研學旅行作文 篇4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舟車勞頓,我們到達了西湖。我們像向西湖蘇堤漫步,望着在遠處叢林間隱隱約約中閃現的雷峯塔。這讓我不禁想起白蛇與許仙那段漫漫浪漫情緣。沿着西湖畔邊,往裏走去,湖面波光粼粼的,湖邊有幾處花叢點綴着湖邊點綴着花叢。

我們來到了花港觀魚,湖裏的金色的緊鄰錦鯉若隱若現,活潑極了。風兒吹過,拂亂了我的劉海貼着臉頰,溫柔的親吻着我的臉頰。擡頭望去,樹葉沙沙作響。陽光灑下,葉子像鍍了層金邊。頭投塊石頭下去,撲通一聲,湖面濺起陣陣漣漪,金驚散了魚兒。再往裏走,右側亭子,對比北方建築的大氣磅礴,處處彰顯娟秀的氣質,雕樑畫柱上透露着精緻的生活情調,印影亭與山水融爲一體。形成最美的畫卷。我駐足在“花港觀魚”的碑前,發現“魚”字少了一點兒。聽導遊姐姐說,也許是康熙皇帝爲了使魚字更加有靈氣,三點更追求形態美,便寫得生動活潑吧!真美,最憶西湖蘇堤,像一位窈窕淑女。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如畫,亦濃墨重彩,亦清新淡雅。我慢慢地走着,清悠雅緻,畫便悠悠入眼來。莫說我癡,只怪這西湖景色使我醉。

下午我們來到了市中心,我們懷着澎湃的心情走進自然博物館。管館中寬敞,一進門,就看到了正廳中的巨大恐龍和鯊魚的模型,聳立在展臺。二樓先向左側走,給我們展示了人的結構圖。往裏走,竟還有人谷骨和人屍,嚇得大家一股腦兒衝出來,拍了拍胸脯,不知是哭是笑,便離開了這兒。往裏走去,我們體驗了行走在太空中的暈眩狀態,旁邊是宇宙星河,帶給我了從未有過的體驗。

三樓威猛的恐龍化石映入眼簾,彷彿回到了遠古時期,恐龍是當時的王者,可想古今,這麼個龐然大物,就從地球上滅絕,這使我陷入了沉思,或許有一天人類會和恐龍一樣,從此消失?人類的無竭盡開發,是使環境遭到了破壞,。破壞了食物鏈。,加快了生物滅絕。作爲當代的青少年祖國作爲祖國當代的青少年,未來的花朵,我應該怎麼做?恐龍的滅絕爲人類敲響了警鐘,我帶着沉思走進省博物館,見證了浙江省的歷史,久遠的良渚文化,孕育了江南人民……

西湖的佳景,恐龍的滅絕,悠久的良渚文化,這次杭州遊讓我受益匪淺……

研學旅行作文 篇5

飲罷不妨醉臥,塵勞事有誰聽。江風靜日,枕上微醒,我靜靜回想這幾天的經歷,心中盪漾。

天津意式風情街,是典型的意大利風格建築,每一個房屋的窗戶上都有一排花,這花不是讓自己看的,而是僅供人欣賞的,紅牆裏隱隱約約泛着白色尖尖的屋峯,每一個屋子門前都有自己的院子:花花草草,木椅木桌,相互映襯。賞心悅目的建築讓人心情愉快。

年畫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每一張年畫上的人物都是紅潤的,色彩豐富的,這些來源於民間、文化習俗、神話故事、傳說中的人物構成了中華文化的一張名片,展示了一個禮儀之邦的風貌。在這樣博大精深的文化中,蘊育出一代又一代的人物。“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就是代表之一。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我們見證了周恩來與鄧穎超在天津相識、相隨、相遇、相伴的過程,周恩來與鄧穎超無子無女,一生也無積蓄,他們盡職盡責,一心一意爲人民着想。在現代物質豐富的年代,作爲未來的新時代主人,我們更應該發揚這種精神。

東疆人工沙灘,一個人工沙灘,具有調節氣候的作用,即使這樣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保護環境和改善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空客a320總裝房是空客飛機的總裝室,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瀋陽出現第一批噴氣式飛機,到如今短短几十年的時間,空客a320成爲我國最大的民用飛機,這種進步讓我們倍感自豪。濱海圖書館是由幾十個大型圖書館合併而成,設計的意義爲“濱海之眼”和“書山有路勤爲經”,藏書總量達120萬冊,讓如此豐富的儲存我們爲能讀書而感到滿滿的成就感。

天津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命名爲“大學堂”的高等學校,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創中國現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參觀天津大學之後,我深刻體會到天津大學的風情美、人文美以及一種奮發向上的動力,尤其被天津大學“實事求是”的校訓所感染。無論做人還是做事,一步一步來,實事求是永不會錯的。

短短几天的研學,讓我把美與感全部裝滿心裏,向前方的路前進。

研學旅行作文 篇6

今天是學校開展研學旅行的日子。

“研學”“研學”,顧名思義,是要學的。可到頭來,卻總是隻記得玩,不記得學。而一切玩意中記得最清楚的,便是某處大殿中央擺放的一架架織機。

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真正的織機,而且還是那麼多。每一架織機都很新很小巧,卻無一例外是用木爲仿古支架的,包漿光滑水亮,雖沒有古時那種歷經時間洗禮沉澱的厚重滄桑,但在滿屋現代人的映襯下,竟也有那麼一絲飄渺的古意。

我瞥見它們的一瞬間,一股驚喜油然而生,立刻趁着自由活動時間跨入了這座大殿,正好看見一位老媽媽在一架架鋪着花紋各異的土布的織機間穿梭,耐心地梳理被熊孩子們撥亂劃斷的絲線,時不時地爲好奇詢問織布方法的學生親切地講解示範。我站在一邊,視線跟隨着她那雙骨節分明的手同梭子一起在細細密密的棉線間穿梭,注視着她耐心地教一位學妹如何踏起腳板,忽然也有了試一試的勇氣。

於是我挑了一架有着天藍色絲線的織機坐下,珍而重之地拾起了擺在織好的藍布上的那支梭子。這小巧的梭子是船型的.,入手溫潤,中間鏤空出線軸的位置,那天藍色的絲線便是一圈圈纏繞在這鏤空中的一個滾筒上的。

將梭子握好在手中,我看了看眼前一小片織好的布,只見天藍色的橫線與雪白色的縱線交錯,網眼時細時粗。出自不同人的手,有不同的質感。再往前,藍線盡了,只餘下綿延的絲絲白線均勻地鋪在支架間,最終捲入末端的一個滾軸。

此刻,我忽然想起了曾看過的一篇文章,文中有一段話我至今印象深刻——“母親坐在了織布機前,拋着梭子,踏着腳板,經經緯緯地交織着生活的希冀。”

形容十分恰當,只是不親眼所見,又怎能理解那“經經緯緯”的絲線是何其細密,那絲絲縷縷的母愛是何其深沉。

懷着歎服的心情,我輕輕地踏下了一側的腳板,只見原本平整緊密的白線忽然分爲兩撥,一層向下,一層向上,交錯着去往不同的方向。我有些笨拙地將梭子從兩層棉線間空出的位置穿過,一手將梭子上的藍線拉直,一手伸去扳一塊活動的木板,老媽媽就是用它把新穿入的藍線壓實的。隨後,我鬆開了腳板,踏下另一個,於是原本在下的白線換到了上面,而原本在上的白線則換到了下面,剛穿入的藍色絲線便被兩撥白線一上一下交錯地牢牢固定。我將木板推回原位,梭子再由線間穿過,然後拉木板,壓實,再換踏板,固定,又拋梭子,拉木板……一遍遍重複同樣的動作。

藍線猶如漫上白金色沙灘的潮水,一點點的將白色吞沒。網格越來越細密,彷彿心情在緩緩沉澱。梭子穿梭間,白與藍交錯相融,明亮質樸的宛若盛夏的晴空。

許多人來了,又走了。只有我依然坐在織機前,樂此不疲地拋着梭子,踏着腳板,滿足地看着那經經緯緯的絲線一寸一寸地交織成別樣的藍天。

怪不得作者如此偏愛母親的土布,那每一釐的交織,都是無數愛與心血的呈現。多少個日夜的辛勞,纔有了那幾寸長的土布,卻鋪就了作者童年的夢。土布爲衣,給了人溫暖,濃濃的愛戀。而那絲絲縷縷的熱度,正是從古往今來那些勤勞可愛的慈母手中流淌出來的。

絲線交織間,心情意外地沉澱。織好的布暖暖的,好像有清淡的陽光灑在上面。恍惚中,彷彿置身在古時的織室裏。在四面大窗洞開的廳房,淺淺的暖陽傾瀉,耳邊只有窸窸窣窣的布料摩挲聲,放眼望去,屋外陽光正好,綠意延綿。

自由活動的時間終究還是到了。

我意猶未盡地放下梭子,眼中滿滿的藍,藍的耀眼。

真希望有一天,能再觸摸這土布的溫度。到時,我一定會好好地坐下,捧一盞香茗,細品織布機的經經緯緯。

研學旅行作文 篇7

在緊張的學習之餘,老師說要帶我們春遊,遊覽家鄉桐城的名勝古蹟,舉行一次“研學旅行”。大家聽了,一片歡呼雀躍,我也十分開心,難得和同學一起出遊。

素有“文都”之稱的桐城,自古留下了許多的人文古蹟,雖沒有長城那樣的雄偉壯觀,也沒有西湖那樣的美麗清秀,但卻有不同尋常的文化底蘊,百年來吸引着許多文人墨客慕名而來。而這次旅行,也一定別有一番收穫。

心懷期盼,今天下午終於要出行了,媽媽答應和我一起去遊玩,也順便幫助老師照看一下同學們。下午來到教室,同學們個個興高采烈,畢竟書包裏不是沉重的書本,而是各種零食、飲料。一點半,我們一行人準時出發。這一支五十二人的隊伍,一路前行,很快來到第一站——六尺巷。

這是一條不起眼的小巷,這條小巷全長僅有百來米,寬度只有六尺寬。可就是這條不起眼的小巷,卻包涵着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和諧、寬容、禮讓,它將“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中的深意展現得淋漓盡致,它是桐城人民乃至全國人民完美處理相鄰糾紛的典範。

隨後我們來到了文廟,即現在的桐城博物館。進入文廟,正中通道便是狀元橋和下面狀元池,在科舉時代桐城的狀元回鄉必在此舉行跨橋儀式,想那跨橋者是何等的榮耀。再往裏,最令人稱讚的當然是大成殿了,進入大成殿,眼前的孔子,“四配”及“十二哲”的泥彩塑像體型龐大,神行兼備,栩栩如生,是桐城豐富文化內涵的代表,我們都虔誠地向孔子像叩拜。

接下來,我們還參觀了仿古城門——“東作門”。穿過“東作門”來到了桐城的古橋“紫來橋”,紫來橋原名桐溪橋,曾名子來橋,良弼橋,是桐城一座歷史悠久的橋。橋面上有很多車輪扎過的痕跡,可見古代從橋上經過的人和馬車之多。紫來橋取“紫氣東來”之意,表達了桐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體現了人民創造的智慧。

過了橋我們又來到東大街,這裏仍保留着明顯的中國古街道特色,路面全是麻條石鋪就,每塊條石長約三尺、寬約八寸、厚約五寸。這條街昔日爲桐城繁榮的商業街之一,兩旁商鋪林立,現如今卻寧靜得無人問津,只有老人倚門而坐。

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最後一站“投子山”了。來到山腳時,原本精力充沛的同學們大多都疲憊不堪了,望着眼前的山峯,個個叫苦不迭。我和章明同學互相鼓勵,一起率先爬上了山頂,來到了“投子曉鍾”旁。

站在山上俯視山下,果然有一種“一覽衆山小”的自豪與得意之感,有同學敲響曉鍾,渾厚的鐘聲迴盪在羣山之間,悠揚而久遠。最後我們又來到了投子寺的“大雄寶殿”,相傳三國時東吳軍師魯肅戰曹兵敗,敗逃途中將其子投于山中一洞穴,後被一老增所救。此後山名、寺名都更爲“投子”二字。

回到家,回想起這次研學旅行真是收穫頗豐。既領略了桐城春天的美景,又加深了對桐城文化的認識。

不管今後身在何處,我都不會忘記家鄉“文都”桐城,我要多瞭解桐城文化,自豪地當一位桐城人。

研學旅行作文 篇8

早晨醒來,一抹冬日的暖陽照在我的臉上。它輕輕撫摸我的臉,彷彿在提醒我全新的旅程將要開始,新的一天已經到來。我們伴着晨曦匆忙出發。不一會兒,到達了第一站--團島百年燈塔。它位於軍事要區,是進出膠州灣的必經之路。

別看它只是一個小小的塔。他可是海上航船的紅綠燈,對航船安全進入港口起着重要作用。在團島燈塔有一個特別的人,他就是百年燈塔的守護者--全國勞動模範王炳交爺爺。他在燈塔風雨無阻地堅守崗位40多年。爲海中的航船指明歸港的方向。他40年如一日堅持不懈的精神打動了我,讓我明白了我們在學習當中,也要擁有像這樣堅持不懈的精神,爲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終會有一天能取得成功。

接下來我們到達了青島著名的五四廣場和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剛下車,海風迎面而來。只見一個巨大的奧運火炬佇立在廣場中心。每當重大賽事舉行,這裏萬國彩旗飄揚,海面帆影點點。我們憑欄觀海,眺望高大的火炬,回憶起中國奧運健兒在體育場上的颯爽風姿。感受到了中國體育的崛起。我們的下一站是青島貝殼博物館,它位於黃島區。而與黃島區相連的是中國最長的海底隧道隧道,全長7千800米,它的建成爲連接青島黃島兩地的經濟發展起着重要作用。

剛進入貝殼博物館各式各樣的貝殼映入眼簾,使我眼花繚亂。這裏收藏着來自各大洋及60多個國家的4千餘種貝殼。漂亮的講解員姐姐爲我們講解了各種各樣的貝殼。有結構奇特的鸚鵡螺有,有猶如擴音器的法螺,有攜帶劇毒的雞心螺還有各式各樣顏色鮮豔,外形奇特小貝殼。還有全館中最奇特的一枚螺,它的名字叫做龍宮翁戎螺。它是世界上現存已知歷史最久遠的海螺,據說一已有5億7千多萬年的歷史,比人們所知的恐龍出現的還要早。他們的家族經歷了歲月的滄桑,一直將生命延續到了今天。我們紛紛感嘆着貝殼的奇特,也同時接受着知識的薰陶。在同學們大飽眼福之後,還挑選了自己心儀的海螺帶回家中。

今日的青島之旅讓我感到感受到了青島濃郁的海洋文化,感受到了不忘初心的堅守,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奧妙,感受到了的國家強盛。我要說一句:青島,一個美麗的地方!”

研學旅行作文 篇9

在這裏,烈烈陽光,無風無雨,只有幾朵白雲輕悠悠地飄過。這麼美好的地方,無法想象這是曾經古代保護邊疆的地方,曾經這裏戰火紛飛,煙火不斷,每天都有很多人在這裏站立,只爲了保護身後的家人。這裏就是嘉峪關。

在飛雲之下,嘉峪關屹立在這裏,儘管它是明朝的長城,但是時間並沒有消減它的氣魄,是震撼的,是逼人的,它好像一個戰士,拿着一把大刀,目光堅定,警告着敵人,只要敢跨進國土一步,生命必有危險。這個時候,我對於祖國的自豪感達到了頂峯。嘉峪關,它是多麼一個盡職盡責的戰士,我不禁爲它驚歎。

踩在石子路上,聽着腳磨擦着石子的沙沙聲音,耳邊彷彿聽到了刀尖互相碰撞的聲音,聽到相互廝殺的聲音,甚至是人的慘叫聲,馬兒啼叫的聲音,我竟然還聽到了百姓祈禱的聲音,是默默的,真誠的,這裏有父母對孩子的,也有孩子對父母的。我擡頭望着城牆,一道道的痕跡,印證了這一切。這些印記無法消除,因爲它們就是歷史,就是這一切的見證者。

朗讀着《我愛你,中國》,我看着眼前茫茫的一片沙漠,耳邊是一句又一句:“我愛你,中國。”“祖國媽媽,您好。”愛國之情突然間涌上頭。我好像看見了那些犧牲的將士們,也看見了那些被保護着的百姓們臉上的安全和幸福。

微風拂着沙土,迎面撲來,我的眼前模糊了起來,歷史,已經在我眼前了,但是,未來還在我的手裏,需要我還有身邊同學的努力。

最是烽堠經世面,長煙落照立雲頭。

研學旅行作文 篇10

明亮的陽光在呼喚我,窗外的小鳥在呼喚我,我終於迎來了這美好的一天——前往廈門科技館研學實踐!

館外藍天白雲,綠樹紅花,笑容洋溢在大家的臉上。我們在講解員的帶領和解說下,先後體驗了地震小屋、夜遊花神、時光隧道、機器人表演、神奇小屋等項目,每一個項目都那麼神奇,並且蘊含着許多科學知識。我最喜歡的是兒童館裏的“魔雨”,走在“魔雨”小道上,感覺這裏的水滴不像普通的水一樣向下流動,而是向上流動的,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

廈門科技館的“招牌”項目——磁電大舞臺前聚滿了人。突然,“天空”閃出一條紫色的閃電,緊接着一陣巨響,大家都不自覺地捂上了耳朵。漸漸地,電流越來越強,橫七豎八,可壯觀了。我們在這裏感受了一把怒髮衝冠的絕妙體驗——主持人邀請一位長髮女生上臺,洪老師勇敢地上去嘗試。當她走進籠子,手放在大圓盤上,電流開始運行,她的頭髮就慢慢地豎了起來,那樣子搞怪極了!

發明這些科技產品的人真是厲害!通過這次研學,我們在遊玩中學到了許多奇妙的科學知識,領略到科技的無窮魅力。生活中處處是學問,我們要好好學習、勇於創新,才能探索更多科學的奧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