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境界作文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生活的境界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生活的境界作文5篇

生活的境界作文1

從施恩、澳優等僅在國內有售的“洋奶粉”,到東莞出產的“意大利原裝”達芬奇傢俱,“假洋品牌”亂象,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假洋品牌”亂象何以如此猖狂?衆所周知,消費推動生產,“假洋品牌”的泛濫與人們盲目追求洋貨有很大的聯繫。市場需求量大,唯利是圖的商家自然不擇手段:國內生產,出國貼牌,再榮歸故里時已然搖身一變爲“原裝進口”的正宗洋貨了。加之廣告的威力,不由人們不趨之若鶩地去追求這“高品質的生活”了。

人們想要過高品質、高境界的生活,這本無可非議,然而人們錯誤地理解了“品質”這個詞的含義。洋品牌並不等於高品質,更不等於高品質的生活。

就生活用品而言,實際質量也並不完全等同於品牌商標,我們並不否認有些外國知名品牌出於對自己信譽的保護而非常重視產品質量,但不是每一個洋品牌都是“品質”的代名詞,尤其是這當中還有那麼多的“李鬼”。記得“吉利”收購“沃而沃”之後,有一則冷笑話:“這個世界上最悲慘的事就是剛買了沃而沃,它就變成吉利了;最幸福的事就是剛買了吉利,它就變成沃而沃了。”其實,如果撇開牌子,理性思考,這輛汽車的內在質量是不會因爲品牌而改變的。因此我們在購置生活用品時,一定要從質量實際出發,莫讓商標蒙了眼。

再者,高品質的生活並不是單指擁有高檔生活用品,而是由健康的生活方式、發達的科技、先進的文化教育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我們要打造高品質的生活,應該從多方面努力,而不是盲目購買洋貨。

提高生活的境界與品質,還需要加強個人修養,從內在打磨自己。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可以豐富知識、提升品位、修養氣質、陶冶性情,讓生活的品質在不經意間提高。如果忽視了這一點,即使滿身名牌也難掩粗鄙低俗的內在,生活境界自然低人一等。其實當人們的思想水平達到一定境界,懂得理性對待物質生活,也就不會盲目追求洋貨,“假洋品牌”亂象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生活的境界需要霧裏看花的一雙慧眼,生活的品質離不開正確審視物質生活的一顆淡定的心。

生活的境界作文2

生活的境界是什麼?生活的境界不過是在某種環境中有忘我的精神,在特殊境遇中有一種捨身精神,在國家破敗是時候有范仲淹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愛國精神等,以上這些均可稱爲“精神的境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中表達了老師工作的態度和無私奉獻的讚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表現出作者保持自己高尚的節操,不與世俗爭妍鬥豔的精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說明文天祥寧死不屈的愛國精神,“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表現出杜甫的愛民精神。曾記得在《送東陽馬生序》中的馬生旭是怎樣一個人,“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敢曲伸,弗之怠”可見他做事之執着,有堅強的毅力,他的家庭條件不好,但他沒有選擇放棄,而是以堅強的意志來完成,實現自己的讀書夢,他有着執着的精神境界。

生活的境界,看似簡單,又極其複雜,並不是嘴裏說說就行,而是要落實在實際行動上,親自去體驗因環境不同而收穫的事情,這則會讓你進入另一境界,體驗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的情景,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人的一生猶如一段旅程,走得好,前途一片光明,走得不好,一片黑暗,正如人們所說“生活就像心電圖,一帆風順,你就掛了”多麼富含哲理的一句話。

“彩虹總在風雨後”,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所以不要總幻想着明天是怎樣的,而我只能說,自己創造的,不會空想,事實就在眼前,想跑也跑不了。

“明天不一定美好,但美好的明天一定會到來”這句話對那些對生活持樂觀態度,並且努力的人來說,確實如此,那一天不會太久,終會到來,但對那些無所事事,整天懶懶散散,對生活的態度是得過且過的人來說,根本是不可能實現的,永遠也不要指望那一天的到來。生活,首先要求我們正確對待,其次,要求我們自己去拼去闖。爲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境界是一種狀態,一種態度,一種追求。生活的境界就是狀態與態度相結合,品質與追求缺一不可,正確對待生活,便是一中境界。

生活的境界作文3

生活是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質,苦澀是它的歷程,清香是它的饋贈。當你品味到這茶中的各種滋味時,也就達到了生活的境界。

遠離城市的喧鬧,遠離燈紅酒綠的生活。像陶淵明般“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享受生活中的愜意。踏着晨曦的雨露,聽着悅耳的鳥叫,迎着和煦的微風,聞着一路的花香,散步在小道上,與迎面而來的朝陽來個大大的擁抱。看大樹下悠然晨練的爺爺奶奶,身旁還有頑皮的孩童,揹着書包唱着歡快的歌。紛紛揚揚的下着,有種“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含楊柳風”的溫情。這不就是生活的境界嗎?

夏日的午後,泡上一杯茶,來到大樹下,告別煩躁與囂聲。靜下心來,打開手中的書,拋開一切繁亂的情趣。與書相融,體會在大自然中與聖人交談的歡愉。耳邊雖有蟬兒的鳴叫,腳邊雖有青蛙的聒噪。但一切似乎卻又是那麼的美好,就如書中的“明月鬆間照,清泉石山流”,所有的事物都彷彿沉浸在這朦朧的醉意中,這就是生活的境界。

秋高氣爽,與家人一起來到農間。與農民一起農作,感受“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的忙碌。來到田間,微風吹過,看到那一陣陣的“稻浪”,也許,還能聞到稻香。在田間揮灑汗水,收穫豐收的喜悅,撒下一路的歡笑聲。農民的快樂,也就成了我們的快樂。烈日當空,卻燒不滅心中的激情。傍晚,三五個一起坐在田頭,聽他們講述生活的快樂,一起“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歡笑聲與蛙聲編織在一起,飄向遙遠的天際。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向牀頭時,打開窗子,呼吸清新的空氣,忘掉一切的不愉快,忘掉一切的煩雜;用心聆聽大自然的心跳,用心感受大自然的脈搏,聽鳥兒唱歌,看鳥兒舞蹈,循着那陽光,露出溫暖的笑;享受大自然這“造物者”的“取之無盡,用之不竭”的饋贈,感受“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的美好,體會這不同的“四時之景”。

生活,這杯茶,雖年淡無奇,卻飽含詩意。只有細細品味,用心品嚐,才能體會它的真諦,享受它的醉意,體味生活的境界。

生活的境界作文4

從12世紀的望遠鏡,1802年的蒸汽船到1969的'阿姆斯特朗登月,人的視野不應該侷限於於腳下的大地,她的外延應是海洋,天空,宇宙……

生活的境界也如此。

如果只在乎周邊的人和事,那你充其量是個圓滑精明的計謀家,機關算盡的王熙鳳,絕不可能成爲一個境界開闊的逍遙派。否則,北冥之魚爲何要化而爲鵬,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呢?又怎麼有燕雀鴻鵠之分呢?

有人說“富人必定溫柔,窮人必定殘忍”,這裏的窮富是指精神上的。

83塊獨遊川藏的女孩張小硯就是一個擁有自信,勇氣,獨立精神的富人。她突發奇想,不顧勸說,鬥智鬥勇,玩遍心馳神往的川藏。她的境界來源於從小對自然的關注,來源於漫山遍野的狂奔。同時,站在宏偉的布達拉宮樓上俯瞰時,她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快樂。於是,正當人們對她的“英勇事蹟”熱捧時,小硯抽身去到田園中,荷鋤耕田,學陶潛“安安靜靜過段日子”。

境界開闊了,精神上也就富有了,爲人處世便雲淡風輕,生活於是乎春暖花開。

地球的引力,絕壁的險峻,旁人的阻撓限制了我們的足跡,但只要心到,境界自然到。

汶川地震中,一位獲救生還者是被外國救援隊救出的,當記者採訪他重生的感想時,他想了想說:“地震兇噢!我被救出來時看到的全是外國人,我還以爲老子被震到國外去咯!”一下子讓人在緊張恐怖的氣氛中嗅出熟悉的世俗味道!

說出此話的時候,他仍身處於廢墟,哭泣,混亂當中,然而小小的一句幽默點亮了自己的心,緩解了他人的疲勞,在恐怖的陰霾下開拓出祥和的新境界。

能經常幽默生活的人,應該也是很懂很熱愛生活的人,能在如此危急情況下幽默的人,必是能戰勝一切危險境況之人!

境由心生。

就如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俳句:“不要打哪,蒼蠅搓他的手搓他的腳呢”。生活境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關鍵在於它是否深入,是開闊。

你可以去盛大的演唱會,一睹偶像的風采,也可以問候一位勤懇的清潔工,體會底層的光芒;你可以參加高雅的音樂會,享受心靈的盪滌,也可以聽聽熟悉的童謠,回憶兒時的快樂;你可以怒斥分子,捍衛祖國的尊嚴,也可以關心那追尾的動車,撫慰無助的心靈;你可以……

心之所到,境界隨之。放飛心靈,擁抱生活吧!

生活的境界作文5

人生活在世間,總要承受三種不同的狀態,即經歷最初的“忍受”,然後是“接受”,最後達到“享受”的階段。但是,這三個不同的狀態考驗着人們的毅力,也見證着人們對於生活的不同感受,當然也目睹了不同的人生狀況。

首先走進“忍受”,感受這個階段的不平凡。它不僅僅是經歷生活的磨難,承受困苦的挑戰,同時也是一種責任,一種“臥薪嚐膽”的品質。比如學生學習、讀書,最初就要忍受讀書的磨礪,砥礪自我的意志,不能因爲自我的喜惡而改變了讀書的方式,甚至放棄讀書。讀書對於個人來說,是提高自我素養,迎接明天拼搏的籌碼。沒有今天的苦讀,就不會換的明天的輝煌前程。因此,就必須忍受一切世間浮躁,擯棄生活的誘惑,懷揣一份虔誠,走進讀書世界。就好像當年“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只有能夠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方能進入“忍受”境界,才能爲未來的提升發展奠定基礎。

其次聆聽一下“接受”的聲音。“接受”是表明自我由原來的無奈、無助,開始能夠接受對方,這是雙方互相體驗的結果。打個比方,剛結婚的夫妻,從面相和接觸來看,雙反存在差距,只能忍受着對方,漫漫地在雙方相互責任的促使下,也在感受着彼此帶來的快樂,主見能夠接受對方。還是說一下學習與讀書,在讀書的過程中不斷地爲其中的故事所吸引,並且不斷地體驗到期中的樂趣,也就逐步的接受書籍的魅力。接受的過程是學習的提升階段,也是由“忍受”到“接受”的分水嶺。達到這個階段,意味着學習不再是一種折磨,反而能夠深切地感受到。因此,在這個樂趣的引領下,接受了這個讓自己曾經困惑的課程。

最後達到“享受”階段,這裏你將聽到優美的華章,可以盡情釋懷自己的感悟。關係已經達到如膠似漆,甚至“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讀書學習如沐春風,每天徜徉於書海,吮吸甘飴。這是讀書學習的最高境界,也是生活的最高境界。無需嬌柔作姿,更不需把攬書籍以示路人,有讀有字之書到讀無字之書,縱覽世事皆文章。這就是“享受”的味道,是人們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