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境界高中作文鑑賞6篇

【篇一:生活之超越之境】

生活的境界高中作文鑑賞6篇

生命是樸素的,然而就在這樸素無華的生命中可以見出人格的光輝,呈現出不凡的境界。

這種人格的光輝,可以表現爲一個人在關鍵的時候的大智大勇、大慈大悲,以及整個身心與智慧的閃光,同時也可以表現爲處於逆境和困境中的生命的韌性。尤其是在處於逆境中的生命中,更可以看出“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的一情獨往,以及“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的內在光輝。

著名史學家司馬光在撰寫《資治通鑑》時,不慎將相當一部分手稿遺失,近20年的心血一朝付諸東流,但他並未被命運的巨大挑戰所壓倒,而是重新開始了漫長的、艱難的寫作。又經過暑去寒來的20年,他終於成功地重新寫出了這部宏篇鉅著,而成爲歷史上一段佳話。

當代著名學者金嶽霖先生,花了近十年心血,寫出了洋洋60萬言的一部《知識論》。抗戰期間在西南聯大時,他一直將它帶在身邊,甚至在躲避敵機的空襲而躲進防空洞時都帶在身邊。但有一次,當他跑入防空洞躲避空襲時,由於情形危急緊張,在敵機飛走以後,他和大夥兒一起站起來,抖落身上的灰土,回到自己的住所時,忽然想起那部沉甸甸的手稿竟忘在了防空洞中。他急急忙忙趕回去,但手稿早已不知去向。多年的心血毀於一旦,使他痛苦萬分。然而他並沒有爲這艱難的學術環境和巨大的內心傷痛所擊倒,而是靜下心來開始了艱難的重新撰寫的過程。又經過了漫長的十年,他寫出了一部全新的《知識論》手稿。在出版前言中,他寫下了這段心路歷程。可似說,這種知難而進的生命韌性,是一個學者學術品格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俄羅斯著名作家阿·托爾斯泰的一篇小說《魔力》完稿之後,也是不慎將手稿遺失,但是他憑藉着驚人的記憶力和頑強的毅力,在兩個月後印刷出版短篇小說集時,將這部小說重新寫了出來。

著名德國詩人海涅,年過半百之後不幸患了中風,眼睛也半失明,但是,他就在這“牀褥墳墓”上,憑藉頑強不屈的精神,用口授的方式,繼續創作出大量的作品。這一時期用歌謠形式寫成的故事集《羅曼·採羅》等,不僅沒有喪失早年作品的光彩,而且具有了全新的生命體驗的深度。

最令人感動的是俄羅斯作家巴烏斯托夫斯基著的《金薔蔽》。在《金薔蔽》中,他談到了關於巴黎清潔工約翰·沙梅的故事。沙梅早年當兵的時候,悄悄地在心中愛上了一個叫蘇珊娜的小姑娘,但是由於自己長得奇醜而沒有表白。多年以後,他們在巴黎邂逅,此時蘇珊娜正處於失戀當中,她憶起了沙梅昔日送她回法國時在船上對她講過的得到一朵金薔薇就會幸福的故事,於是對沙梅嘆息說:“如果有人送我一朵金薔薇就好了,那便一定會幸福的。”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從此以後,沙梅就將從手工藝作坊中掃到的垃圾悄悄地收起來,每天用口袋揹回家。鄰居都以爲這個清潔工瘋了,很少有人想到這些來自手工藝作坊的垃圾中可能帶有一點點金屑,因爲首飾匠們在進行加工時必然會銼掉少許金子。沙梅決定要以自己多病的身軀長期堅持下去,一定要將這大量塵土中的金粉篩出來,集少成多,鑄成一塊小金錠,然後爲他心中的蘇珊娜的幸福而打造一枝金薔薇。沙梅對此事守口如瓶,他只是白天收集垃圾,晚上進行篩選。隨着時光的流逝,沙梅的病一天重似一天,但是金屑也一天比一天多了起來。也不知過了多久,終於有一天,沙梅請首飾匠用這些金粉打製成了一枝美麗絕倫的金薔薇。但這時候,沙梅開始懼怕與蘇珊娜見面,因爲那既是他理想的實現和幸福的高峯,同時又是他生命的終結——他怕他那乾癟憔悴的形體面對蘇珊娜那被金薔薇照亮的美麗的面容。最終,這朵金薔薇並沒有送到蘇珊娜的手上,因爲她早在一年以前已經去了美國,並且再也不會回來了。沙梅終於倒下了,他沉默着,悄悄地死於塵土並歸於塵土,在他臉上露出了一種笑容。一位作家將這個真實的故事記錄下來,而且在書中寫到:“每一個剎那,每一個偶然投來的字眼和流盼,每一個深邃的或者戲謔的思想,人類心靈的每一細微的跳動,同樣還行白楊的飛絮,或映在靜夜水塘中的一點星光——都是金粉的微粒,我們都可以將這些收集起來鑄成合金,然後再用這種合金鍛成自己的金薔薇。”

總之,正是因爲有了這種生命中的韌性,有了這種知難而進、不屈不撓的精神,那普通的樸素人生才具有了一種人格的魅力。透過這種人格魅力,我們才能看到樸素人生中那金子般的光輝。

【篇二:生活的境界】

當收音機裏播出《光輝歲月》時,當我的目光再次聚焦於那篇感動世界的《我有一個夢想》時,我曬太陽時懶洋洋的心境突然被觸動了一下。看着這篇演說詞,我的思緒飄到了近半個世紀前的那個度……遙想着那個感動黑人、黃人和白人的故事,我彷彿看到了一個靈魂在升騰……

馬丁·路德·金出生在美國較安寧的北部,儘管在那裏黑人也不可能有同白人一樣的權利,但他生活得似乎還不錯,他還可以上大學,甚至能找一份像樣的工作。本來他完全可以生活得很愜意,但爲了黑人明天的希望,他毅然離家去了南方……

這時,我喝了一口茶。茶剛泡好,沒什麼味道,但我彷彿已感受到了那液體裏的渾厚的力量。一切纔剛剛開始,但我已看到了一個靈魂在慢慢升騰。放下茶杯,我繼續思索着……

在南方的日子既痛苦又充實。他做了牧師,然而他的使命不僅是“將世人引向天堂”,他還要拯救黑人,拯救這個國度。爲了給黑人爭取平等權利,他奮鬥着,努力着,終於在那場轟動全美的“公交車事件”中成了黑人的領袖。接下來的鬥爭更加艱苦,他一次次被捕,又一次次地抗爭……

深吸一口氣,呷了一口茶,茶已泡開,有點苦,可茶氣已浸潤到我的心靈。我的腦海裏再次浮現出那個靈魂,但更聖潔,更偉大……

1963年8月28日,是黑人永遠也不會忘記的日子,他們在馬丁·路德·金的領導下向華盛頓“自由進軍”。在莊嚴的林肯紀念堂前,他發表了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想》,他們勝利了,黑人的春天即將到來……茶似乎越來越濃,顏色也越來越深……我終於有些欣喜起來,爲那些可敬的人們。

可是當我吸了一口茶氣,顫抖着把茶杯放回時,落空了,只聽“砰”的一聲,茶杯碎了。下意識地看着那一頁的末端,馬丁·路德·金被刺!我驚住了,以爲這是故事的結局,但當我準備收拾碎片時,一陣風吹過,下一頁——黑人勝利了!

杯碎,人亡,但風吹過,滿屋茶香。馬丁·路德·金之死,給人們留下了無限遺憾,可他的靈魂常在,精神永存,他已達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爲黑人而生,又爲黑人而死。他是黑人民權運動的領袖,更是人類精神的領袖……

“I have adream……”我雙眼噙滿淚水,喃喃地念着,我的心也隨着那一縷茶香去朝覲這位人類精神的領袖,讓自己人生的境界提升再提升……

【篇三:生活的'境界作文

生活是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質,苦澀是它的歷程,清香是它的饋贈。當你品味到這茶中的各種滋味時,也就達到了生活的境界。

遠離城市的喧鬧,遠離燈紅酒綠的生活。像陶淵明般“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享受生活中的愜意。踏着晨曦的雨露,聽着悅耳的鳥叫,迎着和煦的微風,聞着一路的花香,散步在小道上,與迎面而來的朝陽來個大大的擁抱。看大樹下悠然晨練的爺爺奶奶,身旁還有頑皮的孩童,揹着書包唱着歡快的歌。紛紛揚揚的下着,有種“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含楊柳風”的溫情。這不就是生活的境界嗎?

夏日的午後,泡上一杯茶,來到大樹下,告別煩躁與囂聲。靜下心來,打開手中的書,拋開一切繁亂的情趣。與書相融,體會在大自然中與聖人交談的歡愉。耳邊雖有蟬兒的鳴叫,腳邊雖有青蛙的聒噪。但一切似乎卻又是那麼的美好,就如書中的“明月鬆間照,清泉石山流”,所有的事物都彷彿沉浸在這朦朧的醉意中,這就是生活的境界。

秋高氣爽,與家人一起來到農間。與農民一起農作,感受“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的忙碌。來到田間,微風吹過,看到那一陣陣的“稻浪”,也許,還能聞到稻香。在田間揮灑汗水,收穫豐收的喜悅,撒下一路的歡笑聲。農民的快樂,也就成了我們的快樂。烈日當空,卻燒不滅心中的激情。傍晚,三五個一起坐在田頭,聽他們講述生活的快樂,一起“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歡笑聲與蛙聲編織在一起,飄向遙遠的天際。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向牀頭時,打開窗子,呼吸清新的空氣,忘掉一切的不愉快,忘掉一切的煩雜;用心聆聽大自然的心跳,用心感受大自然的脈搏,聽鳥兒唱歌,看鳥兒舞蹈,循着那陽光,露出溫暖的笑;享受大自然這“造物者”的“取之無盡,用之不竭”的饋贈,感受“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的美好,體會這不同的“四時之景”。

生活,這杯茶,雖年淡無奇,卻飽含詩意。只有細細品味,用心品嚐,才能體會它的真諦,享受它的醉意,體味生活的境界。

【篇四:生活的三種境界】

人生活在世間,總要承受三種不同的狀態,即經歷最初的“忍受”,然後是“接受”,最後達到“享受”的階段。但是,這三個不同的狀態考驗着人們的毅力,也見證着人們對於生活的不同感受,當然也目睹了不同的人生狀況。

首先走進“忍受”,感受這個階段的不平凡。它不僅僅是經歷生活的磨難,承受困苦的挑戰,同時也是一種責任,一種“臥薪嚐膽”的品質。比如學生學習、讀書,最初就要忍受讀書的磨礪,砥礪自我的意志,不能因爲自我的喜惡而改變了讀書的方式,甚至放棄讀書。讀書對於個人來說,是提高自我素養,迎接明天拼搏的籌碼。沒有今天的苦讀,就不會換的明天的輝煌前程。因此,就必須忍受一切世間浮躁,擯棄生活的誘惑,懷揣一份虔誠,走進讀書世界。就好像當年“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只有能夠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方能進入“忍受”境界,才能爲未來的提升發展奠定基礎。

其次聆聽一下“接受”的聲音。“接受”是表明自我由原來的無奈、無助,開始能夠接受對方,這是雙方互相體驗的結果。打個比方,剛結婚的夫妻,從面相和接觸來看,雙反存在差距,只能忍受着對方,漫漫地在雙方相互責任的促使下,也在感受着彼此帶來的快樂,主見能夠接受對方。還是說一下學習與讀書,在讀書的過程中不斷地爲其中的故事所吸引,並且不斷地體驗到期中的樂趣,也就逐步的接受書籍的魅力。接受的過程是學習的提升階段,也是由“忍受”到“接受”的分水嶺。達到這個階段,意味着學習不再是一種折磨,反而能夠深切地感受到。因此,在這個樂趣的引領下,接受了這個讓自己曾經困惑的課程。

最後達到“享受”階段,這裏你將聽到優美的華章,可以盡情釋懷自己的感悟。關係已經達到如膠似漆,甚至“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讀書學習如沐春風,每天徜徉於書海,吮吸甘飴。這是讀書學習的最高境界,也是生活的最高境界。無需嬌柔作姿,更不需把攬書籍以示路人,有讀有字之書到讀無字之書,縱覽世事皆文章。這就是“享受”的味道,是人們追求的最高境界。

【篇五:生活之感悟之境】

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年代,學術界尚無定淪。一般以漢明帝永平(公元58~75)年間,遣使從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經》爲佛法傳入中國的開始,距今已經兩千餘年了。

《四十二章經》中有一段極富哲理的話,可以說明生命的感悟之境:“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日:‘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聞:‘善哉,子知道矣。’”

通常人們都以爲生命有幾十年上百年,有幾萬個漫長的日日夜夜需要我們去體味。但是,在理解了天地萬物之後,佛即大智慧者卻認爲生命僅在呼吸之間,可見生命的短暫。正因爲生命的短暫,生與死只在呼吸之間,所以人生在世不應以享樂和索取爲目的,而應以奉獻和追求爲目的。只有充滿生命活力的無盡的追求,才能使生命處於一種真正的詩意化的狀態,一種生命感悟的境界。

法國著名女權主義作家西蒙娜·波伏娃寫了一本小說《人總是要死的》。在書中,她通過自己的想象描畫出一個因吃了長生不老之藥而活了600多歲的人物。這個青年永遠保持在自己的青春時期,他不斷地與一個又一個年輕的女孩戀愛,當他結婚以後,他永遠保持着青春的語言、心境與行爲方式,但他的妻子卻一天天衰老下去,最後老死。於是,他又重複地向新的少女求愛,當這種情況重複了多次以後,他忽然感覺到自己很無恥,由於他是不死的,所以他在不斷戀愛並在愛情中說盡謊言。他無法感到生命消逝的春愁秋恨,無法感受到戀人或妻子面對生命的衰朽時的悲哀。因此,在這種不平等中,在這種生命的透支中,他渴望死亡,因爲只有死亡才能給他帶來生命的緊迫感和真正的兩心相契,讓他感覺到青春的稍縱即逝並進而珍惜生命。相反,這種無始無終的“不死”的生活,事實上是一種“不生”的麻木的沒有激情的生活。

在呼吸之間的短暫與長生不老兩者中,人類選擇了短暫。正是面對死亡,面對瞬間消失的生命,人們纔可能奮起而去完成自己最偉大的使命,纔可能有充足的爆發力和生命力。

儘管生命有幾十年甚至百年,但人領悟生命的意義可能只是一個短暫的瞬間。有些人活了一輩子,但由於外在的功利目的矇住了他的眼睛和心靈,使他漫長的一生猶如“迸寶山空手而回”,沒有留下任何值得自己驕傲的記憶;有些人儘管生命非常短暫,卻活在自己堅定的信念和不斷的進取中,因而他的每一刻生命都是寶貴的。

俄羅斯一名死囚被判絞刑,還有三分鐘他就將被絞死。這個僅僅20歲的年輕人感到短暫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盡頭處是一片永久的黑暗。因此,他突然感到,要用這最後的三分鐘好好看一看這個世界,看一看天地人。他先仰望天空,天是那麼湛藍,雲是那麼潔淨,20年來他從未感覺天空是如此澄澈、蒼渺、遼遠;他又俯看大地,青山綠水,麥田水渠,他感到大地是如此的豐厚、廣闊、美麗;最後,他看了看人羣中的父母,爲自己流盡了眼淚的父母顯得那麼蒼老無力。這時,這個青年突然感到了自己一生中所犯的彌天大罪,覺得自己空度了這二十餘年,想到倘若能讓他活下去,他將珍惜自己生命的每一天每一刻,去努力感受生命的美好並悉心侍奉他的父母。

在絞刑繩索套在他脖子上的時候,大赦令到了,他被釋放了。

又過了幾十年,這個青年已垂垂老矣,在病榻上氣息奄奄。他感到儘管他當時欣逢大赦,回首往事,他卻重蹈覆轍,隱入賭博與詐騙中醉生夢死。爲了獲得外在的蠅頭小利,他費盡心機,自己的靈與肉都過早的衰老,雖然他的生命延續了60多年。他在臨死之前痛切地感到,他的一生中過得最充實、最有價值的就是臨刑前那感悟的三分鐘。

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不在於生命的長度,而在於生命的強度,在於生命的悟性,在於對自己生命意義的把握。人可以活得很長,但如果他只是活着,空虛地打發着時光,或者乾脆做壞事,那麼他的生存就等於死亡。而那些爲最有意義的事而死去的人,卻雖死猶生。

這就是不朽與速朽的辯證法。

【篇六:生活之幸福之境】

在《安娜·卡列尼娜》的開篇,托爾斯泰這樣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是人生中令人嚮往的境界,然而,這一境界因每個人的理解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結果。

盧梭在其名著《漫步遐想錄》中說:“假如有這樣一種境界,心靈無需瞻前顧後,就能找到它可以寄託、可以凝聚它全部力量的牢固的基礎,時間對它來說已不起作用。現在這一時刻可以永遠持續下去,既不顯示出它的綿延,又不留下任何更替的痕跡;心中既無匱乏的感覺,也無享受的感覺,既不覺苦也不覺樂,既無所求也無所懼,而只感到自己的存在,伺時單憑這個感覺就足以充實我們的心靈:只要這種境界持續下去,處於這種境界的人就可以自稱爲幸福,而這不是人們從生活樂趣中取得的不完全的、可憐的、相對的幸福,而是一種在心靈中不會留下空虛之感的充分的、完全的、圓滿的幸福。只要這種境界持續下去,我們就排除了其他感受到的自身存在的感覺,得到一種彌足珍貴的滿足與安寧的感覺。有了這種感覺,任何人如果還能擺脫分我們的心、攪亂我們的溫馨之感的塵世的慾望,就更能感到生活的可貴與甜蜜了。”

盧梭在這裏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什麼是幸福?也許生活中人們總是把實現自己的目的作爲幸福,但人生中的目的總是不斷出現的,滿足了一個目的之後,另一個目的緊跟着就出現了,人就是在這一個個目的中走向生命的終點。有些人在走到生命盡頭時,卻發現一生的追逐竟是虛無,自己付出生命代價所獲得的並不足珍貴,因爲他的一生只把幸福看作完全滿足自己的私慾,滿足一己所需要的東西。也許他曾經感到快樂,但是幸福不會光臨到他的頭上,他所得到的只是滿足,而不是幸福。

只有當自己爲服務於人類羣體,通過自己而實現羣體的目標,使個體與羣體融爲一體的時候,纔是幸福;只有當我與天地萬物融爲一體,深切地感受到自然之美,並在自然之美中心醉神迷、欣喜若狂的時候,才能感受到幸福;只有當我們逃離了功利目的誘惑和爾虞我詐的機心,逃離了隨波逐流的世俗和人云亦云的鄉愿的時候,才能擺脫一切束縛和羈絆,以自由的心靈翱翔於天地之間,體味到幸福的美妙。

造化並沒有把幸福安排爲一個永久的狀態,它瞬息即逝。

孔子說:“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間在不停地流動,白雲蒼狗,人世間一切都變幻。人也在變幻。幸福並不是一個可以抓住握住的對象,它不在機關算盡的精明中,也不在千金散去的享樂中,那種妄想將幸福拴在身邊、永遠不肯放棄的人,恰恰離幸福最遠。

幸福是一種心境,一種當下生命的體悟。當一個人面對夕陽西下那蒼涼廣闊的曠野中一行南歸的徵雁而心有所動時,當一個人面對玉宇澄明中一輪清輝、滿天星斗而感到宇宙無窮對,當一個人在歲月更替中回望來時的足印而無怨無悔時,他就感受到了幸福,稍縱即逝的感觸卻留下了永恆的追憶。

幸福,是在逆境中扼住命運的咽喉,是在順境中保持安詳寧靜的心境而不張狂不虛榮。在藝術欣賞中,在大自然中,在與良師益友的交談中,在助人而不求報償的開闊磊落中,在良知甦醒時,在體會到宇宙的永恆和生命的短暫,而通過自己短暫的生命去把握這一永恆即瞬間的永恆時,幸福都會涌現。

幸福不在於對金錢的擁有,不在於對權勢的玩弄,也不在於對於外在目的一樁樁的實現,而在於對生命、本性及社會存在的深切體悟和不斷完善自己、昇華自己的過程中。幸福就是對這一過程的深切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