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心生作文合集10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生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心生作文合集10篇

心生作文 篇1

在小區裏,馬路邊上,一棵棵大樹隨處可見,它們不但裝點了我們的生活,更帶給我們一些啓示。

正是春面不寒楊柳風的季節,太陽把溫暖的光灑向大地,給萬物鍍上了生命的顏色,柳樹急切地吐出了鵝黃色的嫩芽,把柔軟的、長長的枝條伸向大地,平靜的湖面,垂柳拂水,像少女美麗的長髮,在對着鏡子打扮自己呢!真是“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盛夏來臨,那濃密的綠葉給大地灑下一片陰涼,坐在柳樹下的石凳上,捧一本書,真是無比愜意!

當我們把目光投向公路兩旁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楊樹時,心中頓時升起一種敬畏之情。這一棵棵樹就是一道道美麗的風景,它們整齊壯觀地挺立着,風來了,爲我們抗風;沙來了,爲我們防沙,生命力是那麼頑強!

還有一種樹,它不與桃李爭豔,也不與其它樹比美,它始終綠意盎然,四季常青,給人以希望,給人以力量,無論環境多麼惡劣,也不屈服,它就是松樹。它樸素、正直、堅強、高潔,正如詩中所贊:“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

這一棵棵大樹是那麼堅強,又那麼無私,不由令我心生敬意,我不禁想起了一首歌:“頭頂一個天,腳踏一方土,風雨中你昂起頭,冰雪壓不服。好大一棵樹,任你狂風呼,綠葉中留下多少故事……”

心生作文 篇2

布朗先生途經一個偏僻小鎮,來到一家旅店打算投宿。這時,另一個人也正好來訂房間。不巧的是,這家旅店只剩下一個房間。

這是一間雙人房,服務員說,如果你們願意,就同住這間房吧。一開始,兩人都不願意,但由於深更半夜,他們就勉強同意。半夜,睡夢中的布朗先生忽然聽到有人喊叫。出什麼事了?他驚問。同房的那人虛弱地回答:我有哮喘病,現在感覺很不好。如果你不想我死掉,麻煩你趕快幫我把窗戶打開。布朗先生跳下牀開燈,但是停電了。病人繼續呻吟道:空氣、空氣我需要新鮮空氣。

布朗先生摸黑設法去找窗戶。花了好長時間,他終於找到了,卻怎麼也打不開。病人的聲音越來越弱。情急中,布朗先生操起身旁的一張椅子,猛地朝窗戶砸去,玻璃嘩啦一聲破碎了。病人說他感覺好多了。

天亮了,他們醒來發現,房間裏唯一的一扇窗關得緊緊的,而室內的穿衣鏡卻成了碎片。

心生作文 篇3

微黃的燈光下是您在教我識字,熹微的晨光中是您在伴我讀書,熱鬧的小巷中是您在與我玩耍。只是……夢迴童年,醒卻不得夢。

曾經我們會在草坪上嬉玩,您和我一起躺在藍天下,陽光微微地傾在您身上,您是那般的的可愛,可敬。您讓我懂得了自然萬物皆有輪迴,讓我懂得了世界初始的形成。“看,孩子,那是飛機……”“看,孩子,小草發芽了呢!春天又到了,你也要好好長大……”尋着記憶,淚水撒了一路。

我的青春叛逆來得早,大概是十二三歲,就已經學會了與父母對峙,吵架。一場場無硝煙的戰爭,我天真的認爲您的沉默等同於戰敗。呵,直到現在,愚蠢的我似乎真的懂了。您的眉眼如水卻多了一份秋意,您的髮絲如虹卻多了一份悽傷,這一切都偷偷的藏在我的心底。

想起您,我的母親,首先想到的竟是您那泛霜的髮絲,靜謐的冬日裏,陽光暖暖的灑在您的身上,那柔和的光環竟成了我生命中最美好的記憶。您是愛漂亮的,我總是坐在陽臺上靜靜地一絲絲的爲您剪掉髮絲裏歲月的痕跡。但好像無論如何都剪不掉我們母女倆之間的羈絆。爲何您的髮絲花白的如此之快?是繁雜的家務,是疲憊的工作嗎?我想都不是,應該是我的不成熟與無理取鬧,更是您對我毫無原則的妥協與永無止息的愛意。冬風啊,拜託你吹去我與母親之間的歲月!太陽啊,拜託您快快曬黑母親的髮絲。時間啊,請讓我快快長大,讓我去保護她——我的母親。

您是愛我的,對嗎?但您卻從不善於表達。就連班級微信羣中致孩子的一句話,您都沒有表達。是無暇去發嗎,我不知道。其實我是失望的,看着同學們的家長殷切祝福的言語,我甚至充滿了嫉妒。可是愛是藏不住的。母親啊,您逐漸彎曲的脊背讓我讀懂了您的無奈。艱難的生活中,您不卑不亢,不屈不撓,這不就是愛嗎!

您就是我在沙漠中久經未見的甘泉。像是冬日中溢着溫暖的微亮火柴。雖小,但足矣。

渺茫人生路上,您,讓我心生敬意。

心生作文 篇4

一位朋友,在陽臺上種滿了花草。

我沒去過朋友的家,但那些陽臺上的花花草草,我都見過。每天,她都在朋友圈發一張或一組它們的圖片。一朵花打苞了,一顆草籽發芽了,一隻蝴蝶飛來了……她都會及時發佈、更新。她的朋友圈,就是一處生機盎然的小花園。

朋友的朋友圈會有很多人點贊、點評。讓我怦然心動的是其中的一位,他說:“每天在你的朋友圈,看一眼你的陽臺,看一眼那些美麗的花花草草,便在心裏種下了一顆種子。”

看你一眼,心裏便種下一顆種子。多美的經歷,多美的感受,多美的種子。

生活中從不缺乏美,我們看到了,即使什麼也沒說,即使我們沒有文學家的優美辭藻來讚美它,有什麼關係?一顆美美的種子,已經種進了我們的心裏——

難得早起,看到草葉上的一滴晨露,它就是一粒種子。

在大街上行走,看到一個揹着書包的孩子,手裏拿着張紙片,走了很遠的路,最後,將它投進了路邊的垃圾桶裏,它就是一粒種子。

斑馬線前,有人慾橫穿馬路,一輛車停下來了,又一輛車停下來了,它就是一粒種子。

前面一位年輕的媽媽,懷抱着孩子,孩子伏在媽媽的肩頭,向後張望,我與孩子的視線撞在了一起,孩子忽然咧嘴衝我笑了笑,它也是一粒種子。

走在我前面的人,推開旋轉門,待我也走進去了,才鬆開手,它就是一粒種子。

擡頭看見藍天、白雲,它就是一粒種子……

如果你稍稍留意,你就會發現,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一刻。你看見了它,你經歷了,你融在其中了,你切身感受到了,那麼,你的心裏就會種下一粒種子。

沒錯,生活從不是風花雪月,有很多不如意,甚至悲傷和災難。艱辛的生活,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掙扎和苦難,視而不見與粉飾太平,都是對生活,也是對自己的不敬和背叛。我們讚美生活,並非因爲它總是美好的,艱難、憂傷、痛苦,總是如影相隨。縱使人生再艱難,縱使我們的心千瘡百孔,也別忘了空氣中還有飛翔的蒲公英,生活中總有那溫暖的一刻,它就是那粒希望的種子。

打開心扉,那粒種子就會飛進來。心裏有種子了,心纔會像一塊土地一樣,不會荒蕪。

一粒種子,未必能發芽;一粒種子,也未必能成爲一片奼紫嫣紅的花園。沒關係,這個世界從不乏這樣的種子,總有一粒種子,它飛進了你的心田,並在你最柔軟的部分,紮根、發芽、成長。心中這樣的種子多起來了,希望和信心就會重新回到我們身邊。

永遠不要小覷了一粒種子的力量,它能穿越寒冬,也能破崖而出。就算它被埋在了我們心底,也定然能在某個春天,掙脫一切桎梏,冒出動人心魄的嫩芽。

如果你在庸常的生活中,遇到了怦然心動的一刻,那是一粒種子,不要拒絕它。

如果我看你一眼,心生溫暖,亦請不要拒絕。因爲,你也是這樣一粒種子。

心生作文 篇5

時代在高速發展,高速變化着。“眨一眨眼的瞬息,世界又添了一件新裝。”優勝劣汰,這是遊戲的規則。所以,唯有因勢而變,方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在你匆忙走過的那些路途裏,你可曾駐足觀賞一路的風景?駐足欣賞又何妨?用心生活,活的有色。

“因勢而變,認真生活”。 20歲的阿里巴巴,爲我們展現其所擁有的價值觀。價之所趨,行之所向,勢之所起。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世界變化很快,在這種速度與激情中,能夠順勢而生,所謂之強者。從1999,到20xx,走過一個短暫的20年。20年來,他看過別人的興盛與衰敗,然,一笑而過。何而笑,不過是堅定信念,以變爲不變,方能處於不敗地位。而反觀最近被抨擊的“百度諮詢”,卻不能如此,由是而亡。固步自封,不能緊跟時代的步代 ,時代在變化,卻依舊沉浸在昨天那個屬於他的時代,如此,便被淘汰。以不變之心,於萬變之世,方能不敗。

“今天最好的表現是明天最低的要求 ”。比昨天更好,遠勝於前天,優勝於自己。於個人層面, 此則一種積極的態度,以進步之心,不斷努力 明天的你一定會更好;於社會層面, 在激烈的市場竟爭中,做至如此, 方能處於不敗地位,勝利也會向你招手。於國家而言,在國際舞臺上,不斷前行,終將於舞臺中央,綻放華光。迴歸本來,便是嚴於律己,高要求,方成棟才。哪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呢?人常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最好的姿態, 一定是建立在不斷加倍的努力中的,最好的表現,亦是下一次最低的要求,如此。

“認真生話,快樂工作。”何妨不在忙碌的生活中,發現其中的快樂?身

心的健康纔是真正勝者的底牌。時有聽聞有人爲工作而猝死,令人悲哀。生活那麼美好,爲什麼不停下來欣賞?工作暇餘,沏一壺小茶,坐在桌前,享受春光, 豈不樂哉?用心生活的'同時,也不忘工作。 工作是快樂的,那一種爲奮鬥而努力的過程,豈不樂哉 ? 世界那麼大, 我想去看看 用心生活,你擁有全世界,豈不樂哉?

所渭價值觀,便是如此,所謂人生觀,亦是如此。 因勢而變,用心生活。

心生作文 篇6

天色有些暗沉,像一條漿洗次數過多的瓦藍色牛仔褲,柔軟地漂浮着。纖細的雨,似茶葉,似花針,似髮絲,細密地斜織起冰涼的雨簾,墜落在光滑的傘面,濺起“啪啪”小水花,卻絲毫未磨滅心中正熊熊燃燒的火焰,涼意一點一點地消失殆盡。

剛剛步入我們的訓練場地——羽毛球館,肅穆之感如清風般襲面。大家都身着橄欖綠色的戎裝,領口整齊劃一地往外翻着,鍍着冷厲的光芒,像模像樣地扣着堅挺的帽子,眉毛微微上揚。而男孩們發揚着不拘小節的“精神”,胸膛以上的棕黑色的鈕釦一律解開,天圓地方的小帽充滿嘻哈風格地將帽檐壓在後腦,宛若塗着一層蠟的腰帶歪歪扭扭地繫着,倒也敞着懷大搖大擺地走着,還朝劉海不屑一顧地吹了一口氣。

“下雨啦,下雨啦!”女孩們圍在透明的窗前像麻雀似的“嘰嘰喳喳”小聲議論着。“排成四列縱隊!”驀然,中氣十足一如雄獅怒吼的男聲衝進了耳膜。我訝異地循着聲音的源頭回過頭去。古銅色的皮膚,雖然身材清瘦,但是身姿挺拔,彷彿屹立不倒的青山,海洋藍的軍裝服服帖帖,肩膀向後打開,刀片一樣的鐵掌緊貼褲縫,同色系的帽下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而帽子正中綴着的五角星更是無上的榮耀。不用說,這當然是我們的教官!我們應着,趕忙分裂成四條綿延的綠色長龍。

教官順了順帽檐,吼聲迸發:“下面我們就要開始訓練!先練習向左看齊,我來做個示範。”話畢,眉眼機警地掃視衆人,眉毛擰成一團疙瘩。只聽一聲“向左——看齊!”教官的脖頸猶如慣性過人的回力標往左撇去,然後便凝固得一動不動,緊盯左方,肩膀依舊仿若天平一般安穩地橫着。“接着,要迅速踩動步伐,調整間距,讓人與人之間保持一定距離。”教官用沙啞的嗓音敘述道,卻帶來了威懾人心的力量,迴盪在我的腦海。之間他昂首挺胸,提起腰身,鋥光瓦亮的皮鞋在地板上彷彿安塞腰鼓似的擂起“咚咚”細碎的響聲,而他的身軀則遊刃有餘地朝左邊移去,教官便一梗脖子,下達口令:“向前——看!”他的頭又好像蓄勢待發的弓箭倏然甩回原位,身體仍是紋絲不動,緊接着,一雙鷹一樣靈敏的眼睛已將我們望得膽戰心驚,速度之快,難以言喻。天哪,這動作對我來說是難上加難啊!我咬着薄脣,暗自思忖。

教官補充了一句:“聽清口令,身體要平!”然後大手順勢一揮,咆哮道:“向左——看齊!”什麼?我還沒搞懂呢!我慌亂地把頭向左一晃,雜亂地踏着腳步。迷惘間,看見嚴佳樂弓着腰,挺着胸脯,咧着黃澄澄的大板牙,搖頭晃腦地往左邊看去,故意蹬出一段不和諧的音符。教官的眼睛卻彷彿雷達不一會兒便掃射到了他,教官聲如洪鐘,刻不容緩:“你,出列,做10個俯臥撐!”嚴佳樂慢慢吞吞地走出隊伍,招牌的笑容展現在臉上,卻充滿了一股尷尬。

他縮頭縮腦地趴在了地上,四肢痠軟無力地支撐着。這我們可深有體會,長達十分鐘的軍姿訓練,令小腿肌肉麻木不已,宛若蟄伏着無數吸血蟲。但是大家還是“哈哈”笑聲此起彼伏。“笑什麼笑!”又是一個平地驚雷。顫動了所有人的心靈,沒錯,軍人就該心無雜念!我們立即止住了歡鬧,只有嚴佳樂一人齜牙咧嘴地上下起伏着身體。他的四肢似乎是麪條,軟糯地塌了下去,在地板上折騰了好久才挺起了腰板,接着又艱難地活動起來。當懲罰結束時,嚴佳樂已羞紅了臉,虛汗花了臉頰。我們,亦接受了沒有疼痛的教訓。

“淅淅瀝瀝”的雨聲,宛若預示着,未來的軍訓生活會更加的艱辛,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能一一克服。

心扉,新生。

心生作文 篇7

我們一行對藝術一竅不通的人,是真的被這個洞窟定住了。

一跨入莫高窟的洞窟,我們就感覺被一道天光晃了眼。這裏的一切都比我們想象的精彩,一切都讓我們驚奇無比。

我驚奇這裏的雕塑和壁畫已經有千歲,有的甚至比這還老。

可是你還是會被它們驚住。它們老了,但沒有一點兒驚慌,每一個手勢都還是非常優雅,每一個盤腿都依舊端莊,就連衣服上的每一條褶皺都讓我們感覺那千年之前的風似乎還在吹着。這種與年齡完全不符的狀態,着實有一種莊嚴而神祕的魅力。聽說,從壁畫的第一個作者,到現在在我們身邊忙碌的工作人員,世世代代的人都在想盡辦法保護着它們,讓它們保持着最初的樣子。

可我總覺得還有些什麼。讓我驚奇的,應該不只是年齡。因爲玉門關的漢長城,比它老得多,卻只讓我感到衰老的倉促和悲涼。一定還有什麼和它的年齡一樣保留下來。

那麼是藝術嗎?是這精湛的技藝?

可是,在我們的悠久歷史上還有比這更讓人歎爲觀止的手藝。而且,對於我們這些尋常遊客,當然是說不出這些佛教到底好看在哪裏的呀?

我一直在想,最初打動我的那道天光,到底是什麼呢?

突然我想到了在我第一步跨入洞窟的時候,導遊舉起手電筒說:“注意看他的眼睛。”

是眼睛,是那種逼真的眼神!無論是哪個朝代的哪尊佛像,都有着同樣的眼神純真、柔和、從容,他微微點着下巴,俯視着你,眼裏好像真的是佛祖流露出來的溫情。

真是奇怪,這樣逼真的大眼睛,好像那些工匠們真的與佛祖對視過一樣。這些工匠是那個朝代最傑出的藝術家,他們手下也是那個朝代最赤誠的信仰:純真、柔和、從容,也不缺乏溫情。這種信仰千年不變的閃爍在塑像的大眼睛裏。就是以這種美麗的眼神,他們目睹了這裏的一切:戰亂、饑荒、盜掘。對此亂局,當此長夜,他們卻從容地端着蘭花指,就連外國人來到這裏盜走了最美的那個小觀音,他們依然目光純真地觀望着,好像在問:“你還能拿走什麼?”

你還能拿走什麼呢?那個小觀音,現在正坐在紐約博物館裏,優雅地打量着這個遠離家鄉的國度。那眼神依舊純真、柔和、從容、溫情。能擁有這種眼神的眼睛,會是屬於美國的嗎?

我明白了!人們世世代代想要保護莫高窟的理由,就是想讓我們與佛祖對視一次。讓你從他們的眼睛裏看到,經過這麼多番劫難,真正無法摧毀的是什麼,真正不會泯滅的是什麼——是一種優美的姿態,一種只有千年大國才能沉澱下來的姿態:自尊、溫暖、大氣。無論遇到什麼,這裏的一切都不會驚慌,都會優美地走向永恆。

永恆是什麼?

永恆是一張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不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沒有劍拔弩張的對抗,一種不會老的眼神。

走出莫高窟,我感覺有一雙澄澈的眼睛,在我心底慢慢睜開。

心生作文 篇8

“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豎呀豎起來……”每當我聽到這首歌,便總會憶起那縷香,那片桂花樹,以及那一幕幕令人難以忘懷的往事。

金秋時節,正值桂花盛開時,處處都散發着沁人心脾的清香,令人心醉神迷。隨風而落的桂花飄揚着,飛舞着,好似一羣小精靈在追着,鬧着,多麼活潑的場景啊!風吹,風落,一朵朵小巧精緻的桂花便緩緩的落於房屋上,枯枝落葉上,地上,深深淺淺,構成了一副極其和美的畫面。

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慢慢長大。

記憶中,陽光很好,笑容很甜。爺爺奶奶總會帶我來到這片桂花樹下,繪聲繪色的給我講述着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而我也總聽得津津樂道,深陷於故事情節中。爺爺爽朗的笑聲和奶奶輕柔悅耳的哼唱聲伴隨着桂花的清香傳得很遠很遠……

再大些,每逢放學,同學們總會約好來到這片桂花樹下,一起有說有笑的聊天、說笑。快樂,溢於言表。有時也會一起玩些小遊戲,編花籃、跳皮筋,都是女孩子的最愛。而男孩子們則喜歡一些比較刺激的。一陣風吹過,桂花的芳香便迅速瀰漫開來,與一陣歡聲笑語交織着,傳得很遠很遠……

慢慢的長大,慢慢的成長的煩惱也隨之而來。那次,因表現不佳被老師批評了,我的心裏很是難受,便徑直走向那片掛花樹,想解解悶,還沒到,便已聞到了一陣醉人的清香。加快步代,到了,坐下,靜思……

忽然,一陣風吹來,幾朵小花緩緩而落,散落了滿地。拾起、聞聞,一陣清香便迅速鑽入、蔓延。桂花的香是獨特的。一股獨有的清香,且濃且淡,與泥土的清香混合,再配上桂花那特有的葉香,便形成了桂花那獨一無二的味道,令人心曠神怡,就好像一隻手輕撫過你的面龐,我的心突然平靜了下來。揚起嘴角,踏着夕陽的餘暉,伴着桂花的芳香,慢慢朝家走去。

讓我心生歡喜的是那片桂花樹,那陣清香將永駐我心間。哪怕萬事俱變,唯有你獨存依舊。我愛你,家鄉的桂花樹!

心生作文 篇9

自古,茶就是我國的一大標誌。茶分很多種,我印象較深的有龍井茶、黑茶、普洱茶和鐵觀音。其實我不大懂茶,更不知道什麼茶經、茶道,從無兩腋之下習習生風的經驗。

爸爸很喜歡品茶,家裏也有三、四套茶具,通常晚上八、九點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品茶。大多時候都是爸爸在講他的“人無貴賤,誰都有分,上焉者細啜各種,下焉者牛飲茶湯。茶是開門七件事之一,乃人生必需品……”而我只是把這些大道理聽一點記一點,從未認真思考過。

今天,領悟到洱海的蒼茫,雲朵的繚繞後,便去了白族那兒品了三道茶。

茶,最喜歡的還是龍井。這龍井茶還是再遊西湖的時候品嚐的,開水現衝,風味絕佳。更有名人說過,龍井過後進藕粉一碗,四美具矣。有“穿牖而來,夏日清風冬日日;捲簾相見,前山明月後山山”之感。

而今天所品的三道茶,不同以往自己所喝的。這三道分別是“苦茶、甜茶、回味。”就是俗話說的“一苦二甜三回味。”這當中有自己愛喝的,也有隻喝了一口的。苦茶喝起來確實如它的名字般很苦,印象中的黑茶也是這般苦,但二者喝起來還是有區別的。最後一道“回味”,只喝了一口,便放下茶杯,不再拿起。也說不上來,哪裏不喜歡,只是不慣那味道。

古代也有很多文人墨客愛喝茶,也留下了很多有關茶的名句,唐代詩人鄭愚的“茶詩”將品茶的過程描寫的唯美、富有意境。那句“惟憂碧粉散,嘗見綠生花。”更是詩中的妙處。還有唐代錢起的那句“塵心洗盡心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讓我受益很深。

茶浮心生,品茶時,能讓自己的心慢慢靜下來,不再浮躁,也正如家中一套茶具上的迴文詩:可以清心亦,亦可以清心,心亦可以清,清心亦可以,以清心亦可。

心生作文 篇10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想到友愛幫助,就想到雷鋒,想到雷鋒,耳邊就不禁縈繞着這首歌謠。學習雷鋒,學習雷鋒的什麼?學習雷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說容易也容易,說困難也困難。

容易嗎?自然容易。每年感動中國,感動浙江人物等等活動經常有耳聞。“縱死終令汗竹香”的林俊德;“孝更絕倫足可矜”的陳斌強;“何處春江無月明”的何玥……他們爲家人,爲朋友,爲百姓,爲國家,勤勤懇懇地服務,兢兢業業地付出。難道不能證明他們是個有道德的人嗎? 困難嗎?當然也困難。否則怎會出現:佛山兩歲女童連遭兩車碾壓,十多名路人見死不救;深圳老人小區內跌倒,20分鐘無人攙扶而不幸慘死;黑龍江一嬰兒被棄鬧市4天,可卻因無人管而活活凍死……這些人一個個見死不救,難道說他們是個有道德的人嗎? 雖然剛纔所說的“無道德之人”很有可能是怕被人冤枉無辜受累,而有所顧慮,如前幾年的“丁丁事件”。可是,如果每個人都是有道德之人,又怎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我們是新世紀的接班人,祖國的未來靠我們,祖國的文明靠我們。其實道德與否在我們身邊也隨處可見。大可說到汶川大地震的捐款,小嘛,自可以說到馬路上的文明現象。道德文明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爲什麼有的人可以照顧恩師幾十年不離不棄,而有的人卻連最基本的尊重父母都做不到?與聰明有關嗎?與相貌有關嗎?與年齡有關嗎?不,這些與“是否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毫不相干。

有關的,無非是人類的良知,人類那顆跳動着的鮮活的心!念由心生,如果你想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那麼自然做得到。可如果你只想做個隨心所欲,不受道德約束的人,別人再多的勸告又有何用? 我覺得,道德由心生,道德就在我們每個人的一念之間。而雷鋒之所以被人傳誦,無非在於他有一顆無時無刻爲人民着想的心和可貴的道德品質,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令人稱讚的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