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元宵節的優秀作文1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描寫元宵節的優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描寫元宵節的優秀作文15篇

描寫元宵節的優秀作文1

終於到了,終於到元宵佳節了。自從過完年,我一直在等待這一天。

元宵佳節,這個節日自從西漢時期便以受到重視,漢魏之後,便成爲民間的習俗,人們沿襲着幾百年來的傳統,——賞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扭大秧歌,熱鬧極了,隨着現在科技的發展又形成一個新的民俗——賞煙花。

今天,全家歡聚在一起,等待着元宵夜得到來,天剛剛暗下來,便可以聽到“霹靂嘩啦”的爆竹聲。

到了夜晚,我和全家人走在大街上,到處是“轟轟隆隆”聲音,滿天都是煙花,雖不如白晝,但也是燈火通明瞭。大街上,看着走來走去的人們,聽着震耳欲聾的爆竹聲;感受着熱鬧的氣分;我的心也不由得歡快起來。一路上,所有的店面都張燈節彩,路旁的花燈閃朔光彩,天上的圓月照耀着大地,真是“有燈無日不美人,有日無燈不算春”。

走出了花街,我的目光又凝聚在天上的煙花上面,猶如即將開放的花雹,突然開放,散下一片片花蕊。到處都是開放的花朵,猶如春梅爭芳,含雹怒放。

今天熱鬧的氣憤,也讓我感受到了雖然年過去了,但這元宵夜卻比大年夜還會。熱鬧。

描寫元宵節的優秀作文2

過了春節之後,小孩們就會盼望元宵佳節的到來。

我們這兒過元宵佳節都要吃湯圓、餛飩,象徵着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吃完晚飯後,就會發現田埂上,小路邊,到處都是星星點點的火把,孩子們跳躍着,呼喊着,奔跑着……這也是我們這兒的風俗:在一根竹棒上捆上柴,點上火,在自家的田頭甩着火把,嘴裏唱着歌謠:“點點柴,大發財……”一把把火焰燃燒着,在田野裏遊動,像一條條火龍。大人們都會在村頭,在田邊看着我們玩“點點柴”,臉上洋溢着幸福快樂的笑容。或許在你看來,這只不過是農村野孩子玩的土把戲,可是它包含着農民對新一年收成的美好企盼,是一種別具農村特色的祝福方式。

節目,一個接一個。這不,剛從田裏回到村子裏,就聽得村中心傳來鑼鼓聲,禮炮聲。調龍燈開始了!

只見十來個身體健壯的男青年舉着長龍燈,龍身通體發亮,龍珠引路,珠動龍隨,龍身蜿蜒遊走。這可全靠舞龍燈人的本事,瞧,他們隨着鑼鼓聲,一招一式整齊有力,配合默契。禮花在空中綻放,五彩繽紛,爭妍鬥麗,整個村子火樹銀花!哇,好美的夜晚。深藍色的天空五彩斑斕,禮花如綵球,似雪花,像流星雨……天空光彩奪目!

淳樸的歌謠,遊蕩的火把,喧天的鑼鼓,舞動的龍燈,絢麗的禮花,把元宵佳節“鬧”得一片歡騰!

描寫元宵節的優秀作文3

我在家鄉過的元宵節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觀看飄色、花車巡遊。

元宵節當天早晨,我還在睡夢中,隱隱約約聽見遠處傳來一陣陣鑼鼓聲、鞭炮聲。我一骨碌爬起牀,媽媽對我說:“趕快吃早餐,大家都去看飄色、花車巡遊啦!聽說今年的飄色特別別出心裁。”

所謂飄色,即是由若干人推一座色板,色板上裝飾固定姿勢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見的色梗支撐,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飄然欲飛,故而叫飄色。飄色一般由2至6歲左右的兒童上板喬裝打扮。

我們跑到馬路兩旁由市政部門早日搭好的觀禮臺,譁!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們好不容易纔擠到一處地方坐下,等待一年一度的大型飄色匯演、花車巡遊。

鑼鼓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響,每個人心情都激動不已、七嘴八舌地交談,臉龐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此時,映入我眼簾的是第一板飄色——八仙賀歲,譁!我大聲歡呼:“好漂亮啊!好壯觀啊!”跟出場的有:水漫金山、廣東音樂、北京奧運等,內容大多以神話和歷史爲題材,還有花車巡遊、舞龍舞獅表演,場面真熱鬧!

這種民間藝術以其歷史悠久、豐富多彩、技藝精湛而聞名遐邇。觀看這五花八門的飄色,也是得到一種無法形容的藝術享受。

描寫元宵節的優秀作文4

提起元宵佳節,我們便會想起賞月、觀燈等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事情了,可是今年我的元宵佳節不僅僅是賞月、觀燈,而做了一件更有意義的事情。

今年的冬天,我國南方地區發生了一場百年不遇的大雪災,災區的人們的菜地被毀,有的甚至無家可歸,災區貧困的人們需要錢款重建家園。災區重建工作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爲支援災區人民,我們學校決定舉辦“燈籠義賣會”活動。

隆重的“燈籠義賣會”開始了。紅的、綠的、黃的,方的、圓的、長的,……,櫃檯上擺滿了五顏六色、各種各樣的燈籠。“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只要50元!”,“心動不如行動!又精緻又好看!,……,叫賣聲此起彼伏。同學們貨比三家,精挑細選,終於買下自己中意的燈籠。我看中了一盞圓形,上面畫有老鼠的一盞燈籠。它標價50元,由於這是一場賑災義賣,我不但沒有還價,反而主動要求100元買下這個燈籠。我和賣主手拉手來到了我們學校的多功能廳,把100元錢莊重地投進了捐款箱。許多同學也和我一樣,踊躍捐獻,全校共捐6萬餘元。

在《愛的奉獻》這首歌優美的旋律中,活動圓滿落幕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引起我們共鳴的歌聲,伴隨着我度過了這特殊的元宵佳節。

描寫元宵節的優秀作文5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是一個團團圓圓的日子,在這個團團圓圓的日子裏。我和家人一起吃湯圓、一起逐鼠、一起做紫姑、一起猜燈謎。

大家都聚在一起吃湯圓,臉上露出了洋溢的笑容。嘴裏不停地吃湯圓,非常高興!

吃飽喝足以後,我們一大家子人開車邊走邊看,夜空中美麗的煙花,心裏樂呵呵的。不光是我們樂呵呵的,就連馬路旁邊的陌生人也笑嘻嘻的。

吃完了也看完了之後呢,我們就開始猜燈謎了。我首先考的是我的妹妹,我說:“頭頂兩隻角,身背一隻鑊。只怕曬太陽,不怕大雨落。”我妹妹說:“是不是打一動物名?”我點頭說是。她脫口而出:“蝸牛。”我一下子愣住了,沒想到他竟然這麼聰明。就這樣以此類推,我考完了每一個我的家人。只有一兩個人答不上來,早知如此,我就給他們出最難的了。

該做的都做了,可是,就是覺得還有什麼沒做。我想起來了,是放飛孔明燈,我們一大家子人一家買了一個孔明燈。我們把火點燃,心裏許了一個願望,然後讓孔明燈帶我們的願望飛翔遼闊天空。我許的願望是:希望全國人民元宵節快樂!

這真是一個又快樂又難忘的元宵節!

描寫元宵節的優秀作文6

元宵佳節是一月的最後一個節日,當然得好好過一過了。我家的元宵佳節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字,“牛”!

元宵佳節,元宵佳節,當然得吃元宵了,所以今晚的晚餐就是元宵了。這次的掌勺廚師也跟往日不同了,我把媽媽替換了下來,搖身一變成了廚師。我在媽媽的指點下完成了這道菜,雖然有幾個元宵開膛破肚了,但這畢竟是我第一次做。看着這潔白如玉的元宵,我還真捨不得下口了,這白白胖胖的元宵娃娃好像是在衝我微笑,我輕輕的咬了一口,吃在嘴裏,甜在心裏。這一頓飯,“牛”!

接下來應該去看花燈了,我們一家拿着買好的燈籠去廣場看花燈。這裏的花燈種類齊全,有“嫦娥奔月”、有“牛氣沖天”、還有……我們看的眼花繚亂。當我們看得正高興的時候,天空上方開滿了一朵朵美麗的煙花,花燈在煙花的襯托下顯得更加美麗生動,栩栩如生。這些花燈,“牛”!

看別人放不過癮,自己放才過癮。這不,我們剛回到家就把煙花統統的搬了出來準備放。我們把煙花點燃,天空頓時成了花的海洋,一朵朵煙花競相開放,到處燈火通明,洋溢着過節的氣氛,煙花讓這座城市更加美麗,炮竹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這個夜晚,“牛”!

你們說我家的元宵佳節過的牛不牛?

描寫元宵節的優秀作文7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又稱爲“上元節”,春燈節,是中國漢族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佳節。又稱爲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佳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我家的元宵佳節,是喜慶的。白天,大人們都歡歡喜喜地蒸糕,小孩子們便靠在大人們身邊挖蘿蔔燈。不一會兒,小孩子都沉不住氣,停了手中的活兒,眼巴巴地盯着要出爐的糕,可謂是“口水直流三千尺”。這時,大人們便笑罵道:“饞貓,糕還沒熟呢,快挖吧!”小孩子們夢如初醒,便紛紛低下頭,繼續挖。可過不了多久,又犯下剛纔的“錯誤”。

我家的'元宵佳節,是熱鬧的。晚上,是要吃湯圓的。小孩子們看見奶奶在煮湯圓,都紛紛圍過去——“奶奶,多給我盛幾個”“奶奶……”奶奶煩了,便把我們轟走。這時,湯圓熟了……

我家的元宵佳節,是漂亮的。吃完湯圓,就出來看煙花。爸爸和爺爺點燃煙花,我們小孩子都捂着耳朵歡歡喜喜地往遠處跑。我們家的煙花還沒爆,就看見別人家的上空早已明如白晝。砰、砰,我們家的煙花也爆了。這個像綻放的金燦燦的菊花,那個像仙女淡藍色的頭髮……

描寫元宵節的優秀作文8

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了,我和小夥伴們在大人的陪伴下來到了集市上。只見大街上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到處是人的海洋,燈(燈籠)的世界。賣花燈籠的攤位都被擠得水泄不通。今年的花燈品種還真多,有各式各樣的駿馬、蜻蜓、花貓、光頭強、熊大、熊二還有喜羊羊,鳥叔也參與了進來。小朋友手中都各自提着自已喜歡的花燈,一蹦一跳地,每個人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悅。

我們早早了吃完了晚飯,上好了蠟燭,就隱隱約約聽見了幾聲鞭炮聲沉悶的聲音。一個煙花帶着紅紅的火星竄上了夜空,幾聲脆響,寂寞的夜空立即變得熱鬧起來。夜空在瞬間綻放出許多美麗的花朵。有的像天女撒花,有的像流星飛滾,有的像一個個小傘兵從天而降。它們的形狀和顏色各不相同,把整個天空映照得絢麗多姿。看着看着我被這五彩繽紛的世界所陶醉!

在這熱鬧的氣氛裏,我也情不自禁地把自已的煙火拿出來展現。我把“沖天炮”點燃後,它就像流星般飛快地發射了出去,後面還拖着長長的“尾巴”,直竄天空,剎間發出強烈的火花,美麗極了。 “吃元宵啦!”媽媽手裏端着一大碗熱氣騰騰的元宵,嘴裏高興地叫着。我們全家人坐在陽臺裏,一邊品嚐着可口的元宵,一邊欣賞着十五的月亮,真是全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啊!

描寫元宵節的優秀作文9

今天,爸爸、媽媽帶哥哥、姐姐、我和妹妹一起去看花燈。

“哇!好漂亮啊!”姐姐情不自禁的驚歎了一句。我們首先看到了和諧門,那悠揚舒緩的音樂讓姐姐和妹妹不由自主地跳起舞來。

我喜歡“十二生肖”那組燈,瞧,龍在“嚓!嚓!嚓!”的打小鈸,蠻有節奏的!豬用盡全身的力氣“咚!咚!咚!”的掄槌子敲大鼓……鑼鼓喧天,笙簫齊鳴,十二生肖音樂會給元宵節帶來了無限的歡樂!

我和姐姐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最後面是什麼,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我和姐姐異口同聲地叫了一聲。原來是威震四海的託塔李天王的塔矗立在前面。只見塔內緩慢的旋轉人民幣的畫面,我想大概是恭喜人們發財吧。實在是太隨人願了!

我們又趕到了爸爸、媽媽那裏,這時他們正興致勃勃地看“空城計”呢!只見諸葛亮穩坐城頭,不慌不忙地彈琴,真是一種處變不驚、沉鎮靜的大將風範啊!

今晚真是五彩繽紛的花燈連成片,熙熙攘攘的人羣匯成海,歡歌笑語形成潮啊!我們一家人也都沉浸在元宵節的歡樂中。

描寫元宵節的優秀作文10

舅舅家的村子裏, 元宵節的時候,有個習俗就是舞龍燈。那時他們的龍燈稱爲板凳龍, 是由很多很多的花燈固定在一塊塊寬寬的板上面,然後一塊連接一塊,作爲龍身子,加上龍頭和龍尾, 就組成了一條長長的美麗的板凳龍。

到了元宵節前,家家戶戶都在家裏設計製作花燈。長的板凳龍,有好幾百節組成呢,各種各樣美麗的花燈, 浩浩蕩蕩的,場面可壯觀了。

外公在世的時候就自己製作過龍燈。先挑選很粗的木頭鋸成一塊塊寬寬的木板,在木板的兩頭打上用於串聯其他龍燈的孔。其次設計花燈的形狀,用竹篾製作花燈的模型, 買來各種彩紙糊在模型上, 一盞美麗的龍燈就這麼做成了。 然後把這美麗的龍燈固定在這塊寬寬的木板上,然後等除夕一過,在大家商定好的某個日子, 各家各戶把製作好的龍燈從家裏抗出來, 在操場上集中排隊,比比誰家的龍燈設計最奇特,看看誰家的龍燈糊得最漂亮, 把所有的龍燈首尾相連,一條美麗的板凳龍就這麼誕生了。當然, 一條板凳龍最重要的是龍頭, 龍頭的形狀也是不同的,有仰龍,有臥龍。而舅舅村子裏的板凳龍的龍頭是仰頭式的,一般會由好幾戶人家一起合作製作而成的,而且擺放在固定的位置,龍頭前會供奉一些水果啥的,看上去比較神聖的。

媽媽說,以前舞龍燈,是爲了祈求風調雨順,讓農民伯伯們在新的一年裏有個好收成。 現在舞龍燈,是爲了豐富大家的業餘生活,活躍元宵的喜慶氣氛,圖的就是開心快樂。

描寫元宵節的優秀作文11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身邊洋溢熱鬧的節日氣氛,隨處都能聽見禮花炮竹聲。

夜幕降臨了,禮花炮竹聲便炸開了元宵之夜看花觀燈的景象,迎來了一片繁華的夜景。

突然,父親跑過來催促我趕快下樓放煙花。聽見這話,我便來了勁,趕快“飛奔”下了樓。只見父親母親接二連三地從車庫裏搬出許多煙花,還不時在車庫裏察看還有沒有剩餘的。天,這可是把咱家的“財產”全部都“扛”出來了呀!這時,父親拿出打火機,小心翼翼地點起了火,還用手在邊上爲打火機“掩護”。“點了!”父親在遠處朝我們大喊。我與母親此時都不約而同地仰望天空。天空不時出現一個大禮花;不時出現紅色、黃色、藍色的流星雨;不時出現一個個排列整齊的小飛碟;不時又出現了一條條小魚在天空中自由地遨遊、玩耍……這些煙花使我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這些美妙的景色是已經不能再用語言來形容了。

不一會兒,我上了樓,仔細欣賞CCTV元宵晚會的經典節目。這些節目中,小瀋陽唱的《大海》令我開懷大笑;劉謙表演的魔術讓我爲他鼓掌,豎起了大拇指;他們都獲得了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的一等獎,讓我也爲他們而高興與自豪吧!

將近十點時,我爬在窗臺上欣賞那又大又圓又亮的月亮。雖然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只是曇花一現,但是我卻明白了什麼。

夜深了,我久久不願離開那窗臺,因爲我想起了已經過世的太奶奶……

描寫元宵節的優秀作文12

晚上,我們一家吃了色味俱全的“糊辣沸”,就出門了。一到公園,公園裏熱熱鬧鬧。有的在放煙花,煙花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我和王丹妮也加入了進去,我們拿來煙花,急急忙忙地把它點燃,只聽“哧——”的一聲,炸開了,像噴泉、又像火山爆發,美極了!接着,我們又拿來另一種煙花,點燃後,拿在手上畫畫,我畫了各種各樣的的圖形,真好玩!要數最熱鬧的還是放孔明燈,我們點燃蠟燭,放在孔明燈裏,爲了不讓熱氣跑掉,我們四、五個人各踩一邊,慢慢的,我們放開了腳,燈就升上了天空。真不知道孔明燈會飛到哪裏去呀?煙花玩了,孔明燈也放了,上街去湊湊熱鬧吧。到了街上,大街上人山人海、川流不息,好擁擠哦。本來,我們想去猜燈謎的,可惜沒地方能猜。不過,媽媽也出了幾個字謎讓我和丹妮猜,其中一題是:一人一口(打一字),

我一時猜不出,最後才知道是“合”字。我想:“只要努力學好知識,才能猜更多的燈謎。”媽媽還給我們買了一盞六個角的紅色燈籠,燈籠上畫着一條龍,真好看!我和丹妮拿着燈籠當路燈,高高興興地回家去吃湯圓了。

描寫元宵節的優秀作文13

元宵的夜晚,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賞燈。今天中山廣場成了人的世界,燈的海洋,盞盞彩燈猶如滿天的星星灑落人間。 觀燈的人擠得水泄不通不通。咱們一家好像一隻小船隨着人流往前飄。歡聲笑語,燈火輝煌,一派祥和的景象。

我和爸爸媽媽穿過聚寶盆大門,來到了“連年有餘”的面前,咱們看到燈臺上站着一隻可愛的小金豬,它雙手抱着金元寶,身穿紅色小背心,咧開嘴笑得非常甜。小金豬的旁邊有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小金豬的頭上有“連年有餘”四個大字,在其它燈的照射下,閃閃發光。 咱們一家又來到了“九龍壁”,看到了九條不同形態的和九種不同顏色的龍組成的,每兩條龍之間以水草、白雲、山石、月光作爲連接,構成一幅生動的畫面。其正中的一條龍造型最具威嚴,昂首向前,目光炯炯,氣宇軒昂。它們追波逐浪,騰雲駕霧,在霓紅燈的照耀下顯得更加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我和爸爸媽媽還去看了“五福娃報春”、“聚寶盆大門”、“百鳥春鳴”、“銅錢燈”……這些花燈個個栩栩如生,金光閃閃,活靈活現。 月亮越來越圓,觀燈的人越來越多。你碰我,我擠你,大家說着笑着向前涌去,真是國富民強家家樂,張燈結綵鬧元宵!

描寫元宵節的優秀作文14

今天,是升學的第一天,也是元宵節。

上完了一天的課,晚上,我、媽媽、爸爸、奶奶四個人坐在餐桌旁吃湯圓。我吃着吃着,突然問媽媽:“媽媽,你知道‘元宵節’的由來嗎?”媽媽笑着對我說:“這個我當然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爲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爸爸說:“不對。聽說有一傳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說完,爸爸和媽媽就爭論起來。這時,奶奶說:“你們都不要吵了,元宵節的說法有很多種,民間還有關於燈的傳說等幾種有趣的傳說呢。到底是哪一種說法正確不重要,關鍵是一家人在一起團圓最重要。”

忽然,窗外傳來一陣陣鞭炮聲,我們急忙跑到陽臺上觀看。只見,萬家燈火,時而有焰火騰空四濺,絢麗多彩,又似流星飛逝,壯觀極了。

元宵節真是萬家團圓的美好節日!

描寫元宵節的優秀作文15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和春燈節,是中國漢族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又稱爲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但是天公不作美,這幾天老是下雨,只能在家吃元宵了。我們決定自己在家做元宵。媽媽把各種顏色的粉和餡準備好,開始包元宵嘍!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先從大的粉團裏取一小塊下來,搓成圓形,把它壓扁,在中間放一點餡兒,再把它合起來,捏緊,搓圓。這樣,一個完美的湯圓就完成了。

沒想到我一次就成功了,看着手裏的元宵好有成就感。我們做的元宵有芝麻餡的,花生餡兒的,紫薯餡的,核桃餡的,看着五顏六色的元宵,口水都要滴下來了。接着,就是煮元宵了。媽媽說,一定要等鍋裏的水燒開了纔可以把元宵放進去。我左等右等,終於把鍋裏的水給等開了,趕緊揭開鍋蓋放元宵。

一個個的元宵像跳水運動員一樣跳入水中。沒過多久,它們又像調皮的娃娃,一個一個地從水裏探出腦袋,在水裏上下翻滾。等它們全都浮出水面,我迫不及待地先盛幾個嚐嚐,入口滑滑的,咬着軟軟的,吃下去甜甜的,真好吃,比超市買的更好吃更甜。

今天雖然沒有看舞龍、舞獅子,但是在家吃自己做的元宵也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