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讀後感-讀後感-高二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曾國藩家書》讀後感-讀後感-高二,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讀後感-高二

自己接觸《曾國藩家書》這本書是有故事的,在自己國中畢業那年去到自己姑姑家中才瞭解到姑父是曾國藩的後裔,家中自有《曾國藩家書》,也正是聽姑父的推薦,自己纔對於該書有了一定的瞭解與興趣,當時並未完成閱讀,這個學期上了方老師的課後,不經意見到方老師的書單中有這麼一本書,於是在這個學期完成了閱讀。曾國藩的一生正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真實寫照。《家書》一般分爲七大篇,即修身、勸學、治家、理財、交友、爲政、用人。幾乎涵蓋了一個人的方方面面,對於自己的啓迪也是巨大的。

修身是曾國藩家書的核心靈魂。古往今來,凡能成大事者,無不在“修身”上有獨到之處。曾子說過:“每日當三省吾身。”在晚清諸位名人之中,曾國藩就是其中一個成功的範例。他在個人修養上最爲嚴格,他每日靜坐,反思己過,數十年如一日潛心修爲。他立志於聖賢之道,無論是早年治學,還是後來投筆從戎,畢生追求的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在給弟弟曾國荃的.信中說:“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事無成。”並謙虛地舉例自己在當翰林時、讀理性書時和在外帶兵的“不恆”,結果“坐是垂老而百無一成”。他的“持身敬肅、靜坐養性、早早起牀、讀書專一、閱讀史書、說活謹慎、保養真氣、愛護身體、每天都應獲知新學問、每月不可荒廢舊技能、寫字、夜晚不出屋門”的修身十二法影響廣泛,對現代人還很有教益。

治家則是《曾國藩家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部分,曾國藩十分注重對家人尤其是弟弟們的品行教育,特別是要求弟弟們戒除“傲”氣。我初步估算了一下,在《家書》修身篇中共有37封書信,其中專門提出要弟弟們注意戒除“傲”氣的就有10封書信。在《勸弟勿夜郎自大》一篇中,曾國藩對六弟的虎頭蛇尾的行爲頗有微辭,說“大抵第一要除驕傲氣習,中無所有,而夜郎自大,此最壞事。四弟九弟雖不長進,亦不自滿,求大人教六弟,總期不自滿足爲要。”《勸弟切勿恃才傲物》篇中,曾國藩生恐弟弟們“平日皆恂恂退讓,第累年小試不售,恐因憤激之久,致生驕惰之氣”,特意來信述說自己如何“力除傲氣,力戒自滿”。在《言凶德有二端》一篇中曾國藩更將“傲”視爲敗家之端,認爲“凡激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語加人,有以神氣凌之者矣,有以面色凌之者矣。”意思是凡屬傲氣欺凌物事,不必一定是言語傷人,有的是那股子傲氣欺人,有的是臉色難看而欺人。甚至在曾國藩打仗行軍的時候,也不忘記詢問“諸子侄無傲氣否?傲爲凶德,惰爲衰氣,二者皆敗家之道。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轎。望弟留心儆戒,如聞我又傲惰之處,亦寫信來規勸。”從勸弟戒傲這一點上,就可以窺見曾國藩對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落實,永遠是先要求到自己做到,然後再要求自己的家人做到,最後纔會去要求自己的軍隊做到,這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有用的。單從“傲”這一點,放眼清華,我覺得這正是清華學生的通病,很多學生在心裏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帶着這種優越感總覺得自己可以凌駕於別人之上,完全不顧及身邊人的感受,我覺得很多時候如果能夠沉下心來,仔細悟一悟曾國藩家書的道理,看到的不僅是曾國藩的書信表面上的東西,更能看到曾國藩在寫這些書信時的心境,那樣,對於這些道理纔會有更深的體會。

雖然曾國藩在歷史上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但只從《家書》的閱讀方面來看,曾國藩在爲人處世上的很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至於他的很多人生性的選擇留給大家去評判,畢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讀這本書應該放下他的一些爭議,從書本自身的角度去欣賞它。在今天,經濟發展迅速,激發了現代人的雄心壯志,卻也引發了浮躁之氣。很多事情追求短期的效應,做事情不是在基礎工作上下功夫,而是沉浸在“一飛沖天,一鳴驚人”。這部家書值得每個人好好閱讀,在追求很多東西的時候應該重新認識自己,從修身開始,再去治家,最後才應該去“平天下”,或者說叫去創造一份自己的事業。讀罷,才理解青年毛澤東爲什麼會說出“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