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包容的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可分爲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包容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包容的作文

關於包容的作文1

一百多年前,法國的雨果曾經這樣感嘆:“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古老的東方,人們也世代傳承着一句淺白的俗語:“宰相肚裏能撐船”。法國人的浪漫和中國人的實在碰撞在一起,於是人們發現,包容,超越了國家、語言、民族和文明的界限;包容,是這個美麗星球的子民所共同擁有和讚美的品德

包容是一種智慧,一種氣度。英諺有云:“世上沒有不長雜草的花園。”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對他人的體諒和理解之上。藺相如對廉頗的包容,成就了“將相和”的佳話;鮑叔牙對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諸候,一匡天下“的壯舉;李世民對魏徵的包容,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對士子學人的包容,則迎來了繼戰國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榮的高潮。包容的意義,絕不僅僅停留在個人層面,它對整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同樣有着巨大的能動作用。

包容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佛經有言:“一念境轉。”同是面對他人的過錯,耿耿於懷,睚眥必報帶來的是心靈的負累,真正仁者覺者會選擇一份包容,一份泰然。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能夠興師復仇,一雪前恥。他可以忍受臥薪嚐膽的苦楚,卻在滅吳後下令誅盡吳國宗室。他懂得隱忍,卻不懂得包容。齊王韓信未發跡時有過“胯下之辱”,但在統一之後,再見到當初侮辱自己的無賴兒郎,卻能不記前嫌地任命他爲巡城校尉。僅從這個角度來說,韓信的人格,要比勾踐健全得多。

魯迅先生的“一個都不寬恕”未免失之偏執,但那是在喪失了迂迴的耐心後對黑暗現實的極端反抗。他還說過“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就是他包容的一面。他筆下的阿Q,聽到人家說“疤”、“瘌”、“禿”、“光”就要和人拼命,到了後來甚至連“燈”字也不許別人提了。“天地本寬,鄙者自隘”,一個心胸狹隘的人,必然是一個諸多忌諱、性情偏執的人;而一個連“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都無法容忍的社會,也註定是一個病態的社會。

然而,包容不等於放任和縱容。人類社會是由潛在的規則加以維繫的,無節制的縱容同樣會造成社會的畸形。包容也不等於隱忍不發。“忍”是心上刀,是刻意的制怒和壓抑,遲早有爆發的一天。包容則意味着不自知的恬靜和淡然。包容更不等於沉默和忘卻,因爲“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真正的包容,應該如伏爾泰對其政敵所說:“雖然不贊同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扞衛你說話的權利。”

包容是海納百川,包容是厚德載物,包容是淡泊明志,包容是寧靜致遠。康德告訴我們“只有兩樣事物能讓我的內心深深震撼:一是我們頭頂璀璨的星空,一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則”,如是我聞;當今世界、種族、宗教衝突不斷,“只要人人都多一份包容,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如是我願!

關於包容的作文2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浩瀚無邊,是因爲它沒有拒絕任何一滴似乎毫無作用的水;山峯之所以巍峨萬丈,是因爲她沒有拒絕任何一塊不顯眼的小石塊;天空之所以廣闊無邊,是因爲它沒有拒絕任何一片或美或臭的雲彩。大海,山峯,天空,使他們都具有一種共同的品質——包容。

包容成就了大海,山峯,天空自己,包容也成就了李世民的“太平盛世”。是包容使李世民留下了魏徵,是包容使吸取了逆耳的忠言,當李世民奪取了天下後,儘管集大權於一身,但是招賢納士的需要,使他包容了曾出謀獻策害死自己的人才。魏徵是其中的一個。面對一個曾獻計給哥哥殺死自己的人,李世民沒有誅殺,而是留下來,並奉魏徵爲宰相。於是,成就了李世民一代名君的稱號。

同樣是打天下。李世民選擇了包容,而走在歷史前面的.三國曹操卻擯棄了包容。曹操的頭痛症是由於名醫華佗治好的。華佗醫術高超,把曹操的頭剖開,又縫好,就把病治好。曹操不得不佩服華佗,但更多的是嫉妒,他容不下比他高超的人,於是,他把華佗殺死了,也失去了一個能救許多傷兵的名醫。同時,從曹操的那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話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一個不容他人的人,這又怎會成就他的霸業呢?

包容使一代君王流芳後世,嫉妒沒落了一代英雄,歷史讓我們明白,要擁有一個包容的心。縱然沒有唐太宗的偉業,也需要用包容的心去待人接物。用一顆顆包容的去理解別人,用一種博大的度量去容納一些雞毛蒜皮。

大海可以容納一切,我們有大海那樣博大嗎?沒有,我們只能用比大海更大的胸懷去包容一切。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放飛我們心中那雙天使的翅膀,向天空的更廣闊處飛翔。

包容,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包括包容、大度、接納別人等。包容可以消除人與人的隔閡,化解矛盾,調節關係,從而使人和諧相處。

讀《三國》欽佩諸葛孔明“七擒孟獲”的智慧與膽識,但我想這也是一種包容,孔明包容了他的反抗,最終以德服人,使孟獲甘願歸降蜀國。而同樣聰明的周瑜卻與諸葛亮相反,他不大度,即使聰明非凡也容不下諸葛亮,三十六歲時發出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後抑鬱而終。海納百川,方顯海之博大,羣鳥翔空,才知天之廣袤,擁有一顆能包容他人的心才能夠活得坦蕩。

西方有句諺語:世界上最寬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的是人的胸懷。人的胸懷可以包容他人的嫉妒,怨憤甚至是仇恨。那麼,包容就可以使人的內心不再險惡,不再狹隘,不再孤獨,包容也就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彩虹包容了七種顏色,纔有雨後的絢麗,森林包容了各種草木,纔有了後來的蔥鬱;而人,學會了包容,內心才能豁達,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減少曲折,多份平坦;與快樂隨行,走得平穩坦蕩。

關於包容的作文3

包容是一種修養,它讓我們身心健康。包容是一種智慧,能讓我們接觸快樂。包容是一種境界,能讓我們去感受人生的力量!包容的力量是無堅不摧的,包容是沙漠裏的綠洲。包容是暴風雨後的彩虹。包容是人世間芬芳的花朵。

包容別人是對別人的理解,是一種放得下的大度,是一種與人爲善的觀念釋然。 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後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於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隻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蔣琬坦然一笑說:

“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讚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着衆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臺。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爲人的可貴之處。”後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裏能撐船”。

包容是一種修養。

這個故事說明:人只有包容了別人,才能做到讓別人尊敬,讓別人敬重。俗話說,將軍額前跑開馬,宰相肚子撐開船。不就是這個道理麼?

包容的重要更體現出一種智慧。那是發生在戰國時期的故事,藺相如因爲“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爲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儘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衝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爲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爲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包容是一種智慧,藺相如包容了廉頗,最終使國家能夠和平昌盛,這就是包容的力量!

包容的意義就是寬恕。記得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對年輕夫妻,男的因爲到外面工作遭到車禍變成了植物人。他的妻子得到了這個消息非常的心痛,但是她卻沒有拋棄丈夫,而是日日夜夜守護在丈夫的身旁。直到照顧了三年丈夫終於開口說話了,而且只說了一句話:竟然是另外一個女人的名字,那是他初戀的情人。當時妻子的眼淚在眼圈打轉,但是還是沒有哭出來。這時,妻子在收拾家務時,意外地在抽屜裏的訂書釘的盒子裏面看到了一封情書,是丈夫初戀情人寫給他的一封信。於是,妻子每天都給他讀這封信並按時服藥細心調理終於有一天丈夫醒了,當他第一眼有意識的看到妻子時,他哭了,他們又是美滿幸福的一家了。

包容是一種境界。

這件事一般人放在誰身上都不可能做到,但是包容的妻子做到了。這個妻子正因爲有了包容,他們纔會幸福!

包容是多麼的神聖啊!學會包容你就會擁有快樂!

關於包容的作文4

寬容,是一種豁達、也是一種理解、一種尊重、一種激勵,更是大智慧的象徵、強者顯示自信的表現。寬容是一種坦蕩,可以無私無畏、無拘無束、無塵無染

戰國時,楚王宴請臣下。燈忽滅,一醉酒的拉扯楚王妃子的衣服,妃子扯下了的帽纓,要求楚王追查。楚王爲保住的面子,下令所有的人一律在黑暗中扯掉自己的帽纓,然後才重新點燈,繼續宴會。後來,這位被寬容了的以超常的勇武爲楚國征戰沙場。可見,學會寬容,就要學會原諒一個人小的過失,給人以悔改的機會。

寬容是一種大度、是高尚情操的表現。寬容之中蘊含着一份做人的謙虛和真誠,蘊含着一種對他人的容納與尊重。學會寬容,心靈上就會獲得寧靜和安詳。學會寬容,就能心胸開闊的生活。很多時候,寬容會給人帶來一種良好的人生感覺,使我們感到愉悅和溫暖,生活中就會少些怨氣和煩惱,就能感覺到生活中“快樂”的豐富,而不是缺少。

寬容,是一種高尚的美德。“相逢一笑泯恩仇”是寬容的最高境界。事實上這一美德做得到的人並不多,即使如此,我們也不應放棄這種追求,因爲忘卻別人的過失,以寬容的心態對人、以寬闊胸懷回報社會,是一種利人利已、有益社會的良循環。屠格涅夫曾說:“生活過,而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所以,當你寬容了別人,在自己有過失或錯誤的時候也往往能得到他人的寬容。

學會寬容,就學會一種有益的做人責任、就學會一種良好的做人方法。生活中寬容的力量巨大。因爲批評會讓人不服,謾罵會讓人厭惡,羞辱會讓人惱火,威脅會讓人憤怒。唯有寬容讓人無法躲避,無法退卻,無法阻擋,無法反抗。藺相如對廉頗傲慢無禮的寬容忍讓,最終感化廉頗負荊請罪,留下千古美談將相和,使趙國雖小而無人敢犯;周以其容納天地的博大胸懷,在外交上奉行求同存異、和平共處方針,造就了他偉大人格,樹立了中華民族的大國風範。同樣,鄰里間團結和睦需要寬容,夫妻間白頭偕老離不開寬容,一個健康文明進步的社會處處離不開寬容。假如沒有了寬容,則國與國之間會兵戎相見,人與人之間會拳腳相加,社會將因此變得黯然。

有些人自詡爲洞明世事、人情達練,卻在名譽、地位面前斤斤計較,狹隘自私;有些人對別人的習慣、見解不能容納,這並不意味着維護真理,只能叫心胸狹窄;有些人對他人的行爲口頭上激憤洶洶,行爲上卻不做出任何努力,這隻能叫虛僞。然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重審自己,以寬容的心情把握生活,用寬容的心情回報社會。

當然,學會寬容,並不是無原則地放縱、也不是忍氣吞聲,逆來順受。寬容是一種有益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君子之風。學會寬容,就會善於發現事物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麗。就讓我們以坦蕩的心境、開闊的胸懷來應對生活,讓原本平淡、煩燥、激憤的生活散發出迷人的光彩。

關於包容的作文5

古人云:“寬則得衆,寬厚得福。”包容包含了理解、體貼、善待他人的精神。人們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矛盾或衝突,處理得不好,就會使人感到不愉快,甚至會發生極端的現象。要想使自己生活得快樂,包容就是正確的方法。

小時候,我常常眨着天真無邪的眼睛,撒嬌着抱着媽媽的胳膊問:“你告訴我什麼是快樂,好嗎?”每當這時,媽媽總是寵溺地摸着我的頭髮,微笑着對我說:“快樂啊,就是包容待人。”,我撓了撓我的頭髮,疑惑不解地問:“媽媽,那什麼又是包容呢?”媽媽耐心地向我解釋:“包容,就是要原諒那些做了對不起你的事情的人。比如說在路上別人不小心撞了你,,而你卻不生氣,還告訴他沒關係,這就是包容,明白了嗎?”我眨了眨眼睛,還是半信半疑地點了點頭。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對包容的認識也漸漸的更清晰了,包容不僅是一種快樂,還是一種美德。記的那一年,我從外婆家回來,發現了小我兩歲的表妹把我最喜歡的寶貝――巴比娃娃給“扼殺”了。頓時,我火冒三丈,氣打一處來,直想上前揍表妹一頓。可我並沒有這麼做,還是忍住了,因爲我腦子裏仍記着媽媽對我所說的包容。於是,我放棄了對錶妹動粗的念頭,默默地走上前去,把頭骨分離的芭比娃娃給重新接好,然後看了看錶妹,發現她正低着頭,嘴裏小聲地說着:“表姐,對不起,我只是想看看芭比娃娃裏面到底有什麼東西,所以才弄成這樣……真的對不起。”她越說越小聲,只差沒有哭出來。而我笑了笑對她說:“以後可不要再拆了啊,芭比娃娃可怕疼的哦!”表妹看我不生氣了,也高興回答:“好,以後我再也不拆芭比娃娃了,我就知道表姐最好了,呵呵!”,看着一臉燦爛笑容的表妹,我的怒氣也煙消雲散了。

包容不僅可以讓他人感到快樂,也能讓自己感到快樂。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難免與別人產生摩擦、誤會,甚至是仇恨。大多數人都以爲,只要我們不原諒對方,就可以讓對方得到一些教訓,也就是說:“只要我不原諒你,你就沒有好日子過。”其實,倒黴的人是我們:一肚子的窩囊氣,甚至連覺也睡不着。下次覺得怨恨一個人時,閉上眼睛,體會一下你的感受,你會發現:讓別人自覺有罪,你也不會快樂。只有對別人不苛求,自己纔會快樂。

那麼我們要學會包容,“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容人之過,容人之短。記住別人的好處,忘掉別人的錯誤,原諒別人的缺點,就能夠獲得心靈寧靜和適意

學會包容,就是學會尊重別人,也就是學會尊重自己。學會了包容,你也就擁有真話、真知、真情、同時也擁有快樂。

關於包容的作文6

包容讓天地間萬物和諧共生,包容讓你我之間不再仇恨相對,包容讓這個世界充滿了愛和溫暖。包容,是世上最美的詞語。

有時候,包容能讓事情更加簡單。20xx年10月,北京滿學會會長、《百家講壇》主講之一閻崇年,在無錫書店進行籤售時,一青年讀者竟然動手打他耳光。面對輿論的普遍疑問:閻老師是否會追究其法律責任,閻老師卻顯得頗爲大度,他夫人解女士表示:“閻老師不會追究,也沒有時間追究。我們交給主辦方了,看他們怎麼處理吧。”

觀點不同,可以相互討論,對於這種因意見不同就大打出手的行爲,我們堅決杜絕。這是一個人道德品質高低的體現,然而閻老師的胸懷博大、心境開闊讓這件事最終未以他起訴那位青年兩方互打官司、反目成仇告終。他的行爲得到了社會的贊同。一位年歲已高的大學者尚且能寬容這種公開侮辱人的行爲,生活中,我們是否也需要這種寬容來解決人際關係中的小矛盾呢?

閻老師的態度着實讓我們欽佩,但當我們面對一個人極其極端的行爲,我們是否會去反過來思考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並真誠地包容它呢?

20xx年4月16日,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發生槍擊案,包括槍手在內死亡33名大學生,槍手證實爲該校一名韓國籍學生趙承熙。當案件水落石出時,一則消息又震驚世界――該校把兇手和32名遇難者一起列爲悼念對象,兇手的墓前甚至擺放了鮮花。

校方這種舉動出於何意?本該被人們強烈譴責的兇手爲何會得到寬容?這實際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學校做出的決定。兇手趙承熙本身具有心理疾病,但他並未得到社會的援助、家庭的關心和及時救治,他其實也是一名受害者。美國人爲自己的社會和文化的缺失悲哀、反思、自省。然而他們沒有停留在消極的負面情緒中。有人在兇手墓前留下這樣的紙條:“希望你知道我們並沒有太生你的氣,不憎恨你。你沒有得到任何幫助和安慰,對此我感到非常心痛。”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表明在絕望裏他們還有超越的希望。只有學會寬容,放下心中的芥蒂,才能讓一切趨於理性,歸於和諧。

當然,包容並不意味着一味地對別人的行爲懷着寬廣的心境,我們心中要有一個度,並用這個準則去衡量某個事物是否值得去包容。若是一味地順從,我們不但失去了自己的個性,這個世界也會放縱起來。

包容是一種品質,我們人人都應具有,適當地包容既是給別人一次機會,也是讓自己胸懷寬闊。懷揣着一顆包容之心,你會發現世界是如此的美好。當我們以博大胸襟包容了這個世界,我們同時也贏得了這個世界。

關於包容的作文7

有一首小詩這樣寫道“學會包容,也學會愛,不要聽信青蛙們嘲笑,那又黑又長的尾巴,允許蝌蚪的存在,纔會有夏夜的蛙聲。”

包容是一種愛。

在激烈的競爭社會,在唯利是圖的商業時代,包容同忠厚一樣都成了無用的別名,讓位於針尖麥芒的斤斤計較。但是我還是要說:包容是一種愛。

藺相如因爲“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爲上卿,位於廉頗紙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儘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衝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爲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爲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機放在前面,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便揹着荊去請罪了。

這就是包容,允許別人對他的不滿。卻不去與他人計較,而選擇理解他人,並把國家危機放前面。

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爲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用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賦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爲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後,讓出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了,也主動相讓,結果成了六尺巷。

包容是一種高尚的善意,是對人格的尊重。

包容可以化解矛盾,消弭爭端。

當你和你的朋友義而發矛盾時,包容是化解矛盾,獲得友誼的法寶。宋朝的韓琦一次與范仲淹議事,意見不合,范仲淹拂袖而去。此時,韓琦一把拉着范仲淹的手說:“希文,有什麼事不可以再商量嗎”?此刻的韓琦和氣滿面,范仲淹見次情景,怒氣全消。因爲韓琦和范仲淹的彼此包容,矛盾才得以解決。

如果當范仲淹拂袖而去的時候,沒有韓琦的包容大度,如果沒有范仲淹的氣量,矛盾將何以解決?這段情誼將會因此結束。

包容是療傷的靈丹妙藥,它可以讓人贏得尊重,也可以讓人獲得重生。

《聖經》中寫道:“有一天,一羣人帶着一個據說犯了謠蕩罪的女人來找耶穌,要耶穌下令用石頭砸死她,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砸她。”結果那些人一個一個地退了回去,只剩下那個女人站在那裏。耶穌對他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以後不要犯罪了。”耶穌用他的包容大度饒恕了那個女人得以重生,也因此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即使是有錯誤的人,在人恪上與大家也是平等的,懷着治病救人的態度幫助他,才體現真正的包容精神。

具備包容,我們要能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用一種善意的方纔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