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課改生活作文7篇

  篇一:我的課改生活

韓愈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人們也常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我的課改生活作文7篇

然而,課改前,事實卻並不如上所講。

課改前,老師給學生上課,總是恨不得一股腦把教材中的內容全部倒進學生的大腦中,爲了所謂的應試,之後完全地“填鴨”式教育。就拿語文來說吧,過去講課,總是老師站在講臺上,“之乎者也”地講個不停,什麼中心思想、詞義句意、內容賞析等等,老師面無表情的念講。至於學生呢,坐在講臺下,一個個昏昏欲睡,或是執筆狂書,老師念一個字,學生就記一個字,一篇課文急了滿滿一頁紙,但問起來卻是毫不理解,還有一些學生,更是左耳進,右耳出,老師講課枯燥無味,又怎麼能要求學生神采奕奕呢?

課改前的學習生活,簡單來說,就可謂是——老師口乾舌燥,學生呆若木雞!

後來,我初入中學大門,“課改”一次也時常聽到。開始時,對於“課改”。我滿是不屑一顧,以爲不過是一些人被迫被動實行的面子工程罷了。可是,隨着學習生活的不斷深入,我漸漸體會到了“課改”帶來的翻天覆地……

萬物沉睡

走進中學的大門,“課改”二字便常常回繞耳邊,於是,一大串問號開始在腦海中浮現——什麼事“課改”?“課改”真的有意義嗎?怎麼了解“課改”?“課改”是好是壞?……

我想,當時所有同學也都有和我一樣的想法吧。只是心裏知道有“課改”這麼一回事,卻又不以爲然。

老師告訴我們,可以結組討論,有實在不懂的問題在詢問老師;可以向學校提議,教學工作應該如何進行才能夠更有利於學習……但是,由於同學們之間並不熟悉瞭解,雖然表面上也分成了小組,實則還是國小相識的幾個玩伴,平時也幾乎不討論疑難問題,更用說與老師交流了。

這就好像初春之時,心裏雖然知道春天來臨,可大地萬物依舊停留在冬日深深的沉睡之中……

鶯歌燕舞

時間不知不覺地流過,同學們之間相互越來越熟悉,慢慢的,在老師的鼓勵和引導下,我們向“課改”邁進了一步。

一小部分學生,結成了學習小組,開始在老師的指導下,研究、討論,每天在課後課下都圍坐在一起,共同解決一些個人解決不了的難題,同時將小組無法完成的問題向老師請教,此時的老師就好像我們親近的好朋友一樣,正所謂良師即益友吧。

上課時,老師也講得帶了些許感情色彩,偶爾還會模擬場景,知識變得越來越有趣,開始漸漸地容易被學生所吸納,上課昏睡的學生少了,多了的是學生時常綻放的笑顏。

但是,不足的是,大多數學生還是沒有做好深入“課改”的準備,依舊是獨自一人,埋頭苦學……

這就好像入春知識,萬物復甦,可大多數還都渾渾噩噩,只有少數鶯燕充滿了活力,歡快地歌舞……

百鳥爭鳴

國中生活已過去一個學期了,同學們可謂相互十分了解了,各自找到好友組建起一個個學習小組,合作、探究開始成爲教室的主格調,大家完全切入“課改”之中。

課堂上,老師講課繪聲繪色,古文的“之乎者也”,數學的“加減乘除”,物理的“聲光力電”,化學的“氣酸鹼鹽”,彷彿都成了一個個舞動的精靈,很容易便與我們結爲夥伴,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熬遊,乘風破浪。

“課改”後,課堂上再也不見口乾舌燥的老師,再也不見呆若木雞的學生,沒有面無表情,沒有昏昏欲睡,有的只是老師聲情並茂,學生神采奕奕!

何謂“課改”?其實,“課改”就是新一代學生以學生爲中學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老師將我們引入學習的殿堂,爲我們指明方向,之後,便是我們與老師共同、平等的交流、學習、進步。

這,就是我們的課改新生活!

  篇二:我眼中的課改生活

朝霞徐徐地將夜的帷幕輕輕拉開,又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帶着空氣的清新,灑向了人間……

伴着鮮豔的紅領巾和小鳥的歡唱,我大步走進校園,來到班上。

新學期的起跑線又畫上了,緊張的學習生活再次開始了……

語文老師爲了使我們更有效地學習,以至上課不打哈欠,不開小差,在開學時給我們分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在四人小組的分配後,老師又根據每小組組員學習情況編了號碼,每小組的好學生1號幫助學習差的4號,中等生2號幫助稍差的3號,這樣,就結成了一對一的學習對子,一舉兩得。

可是開始上課時,許多同學還是各學各的,根本沒有起到一幫一學習對子的作用。

老師看到這情形,與班長和各小組長相互商量了一下,最後決定以各組平時的學習情況進行表揚和批評,並進行相應的加分和扣分,來統計各組的每週總分數,每一週評三個明星小組,在期末進行獎勵。

於是,計分方式開始了,爲了使自己的小組當上明星小組,大家都開始互幫互助,團結友愛,每個人都齊上進,終於,計劃成功了!

四人小組的學習,打破了老師講學生聽的局面,不僅使同學們相互團結,還促進了上課時的活躍氣氛,老師也將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留給了每一個人。

老師講課時,接踵而來的許多問題總使同學們束手無策,它們像一個個可怕的攔路虎阻擋了同學們前進的腳步,爲了讓同學們學會自己解決問題並增加課堂的氣氛,四人小組再次起到了作用。

討論時,4號可以提出問題,3號試着去解答,2號補充,1號總結。

瞧!討論時,這個小組正爲這個問題而冥思苦想,那個小組又在爲那個問題上“舌戰”正確答案,大家討論的熱火朝天,老師看到後,心裏也一定十分高興。

有時,個別同學覺得上課十分乏味、無聊,於是,老師又想出了另一種上課的方式:排練課本劇,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進來,給同學們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

比如前一段,我們學習了《半截蠟燭》這課時,爲了更好地表現出這篇文章中傑奎琳的機智勇敢以及德國軍官的兇惡殘暴,老師採用了課本劇的方式,每組分角色表演,每個同學都有一個角色,極大地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

在表演前,每組成員開始分配角色,商量着如何才能體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並且一直在做這次表演利用的道具,表演時,同學們又演的十分逼真。有個同學同時扮演兩個角色,此時,他還是傑克,轉眼間,就變成了德國軍官,引得同學們笑的前仰後合。

四人小組的'學習,不僅提高了課堂學習的效率,還讓同學們擁有了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同時也增加了課堂的活躍氣氛,大家始終處於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中,不是一舉多得嗎?

老師的新課改,讓一些學習不好的學生的成績突飛猛進,而且大大提高了許多同學學習的興趣。

我喜歡老師的課改!

全文洋溢着積極樂觀的情趣,詳細的展示出老師和同學們爲課改所做的種種努力。課堂上的熱烈討論、課本劇的激情表演,無一不展現出你們的精彩和課改的成功。還是那句話:你們是快樂的,那我就是欣慰的。

  篇三:我眼中的課改生活

我是國小五年級的學生,回顧五年的學習歷程,我親眼目睹、感受、體驗了新課程給學習帶來的快樂體驗;我眼中的課改生活很有意義。具體體會如下:

首先,老師的教法新穎,激發了我們的學習興趣。常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的老師注意在教學上下功夫,他們在課堂上尊重我們,注重與我們進行感情交流與互動,努力爲我們的學習、交流營造和諧、愉悅、自主的氛圍。老師在開課之初總通過恰當的導語,讓我們感知教學內容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從而激發我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膨脹”一詞之前,老師就讓我們回家那幾顆大豆放在水中泡一下看有什麼變化?等第二天上課拿出泡過的大豆與不泡的大豆比較,我們得出的答案是:“泡過的大豆變大了許多”,這是老師說:“泡過的大豆膨脹了”。通過動手實踐的方法我們學會並且理解了“膨脹”一詞。這樣達到的知識有趣,新穎不容易忘,又通俗易懂還記憶猶新。

其次,老師給我們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有利於鍛鍊閱讀語言文字的能力。我們這五年的國小生活豐富多彩,只是成倍增長,視野開闊,還掌握了不少的精妙詞句。因此,總是渴望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我們的老師就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安排一些我們喜歡的活動內容,爲我們的學習、成長搭建了表演舞臺,豐富了我們的課餘生活,培養了我們的閱讀能力。如:“詞語接力賽”、“趣聯對接賽”、“百科知識競賽”、“美文朗讀賽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我們心理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學習的主動性更強,學習的勁頭更大,真正是變“要我學”爲“我要學”、“我樂學”。

最後,老師鼓勵我們質疑探究,發展思維,在探索中自悟。在五年的學習中,我感覺老師們總是想辦法引導我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主動發現問題,質疑問難。每當學習一篇課文之前,他們總是要求:首先要對課文進行全面的預習,雖然通過預習也不可能什麼都能弄懂。但是我們也有虛榮心、有自尊、要面子,往往不懂裝懂,不會裝會,生怕老師同學恥笑,不敢大膽的提問題。老師好像看透我們的心事,總是想辦法打消我們的顧慮,鼓勵我們談自己的想法,說看法以及談作者爲什麼會這樣寫?如果你是作者應該怎樣佈局?我們由“不敢問”到“大膽問”、“敢於問”、“善於問”。根據問題的內容進行歸納梳理,引導我們探究、討論、理解、自悟,形成一套完整的學習方法。如:學習《飛奪瀘定橋》之前,我們質疑:課文題目爲什麼是“飛奪瀘定橋”呢?改成“奪取瀘定橋”不行嗎》?通過合作交流探究得到:“飛奪”是爲了突出紅軍戰士與敵賽跑勇往直前,作戰神速的精神。

總之,我眼中的課改生活豐富多彩,收穫很大。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將繼續努力,堅持不懈。

  篇四:我眼中的課改生活

我是一個5年級的學生,再過3個月就要升6年級了。回憶這5年的學習經歷,我發現老師已經把講課的方式改革了:從前上課時都是老師講、學生聽。而現在卻變成了學生討論、老師少講話,我覺得這種講課方式對我、對同學們都有很大的收穫。

比如:老師講課時,出示幾個問題,讓我們自己組成小組討論。等到了規定時間,每個小組都派出一位同學來回答問題。這樣,既增加了我們回答問題的勇氣,又可以提高思考的能力;我們在學習很難理解的詞時,老師都讓我們小組討論,討論後查大詞典,看看誰的思考結果是對的;在學習第四單元日積月累的16個成語時,老師讓我們回家查它的意思,上學後老師挑成語意思,讓我們猜成語,看看誰能纔對,通過這樣一次簡單的問答,鞏固了成語的意思的掌握情況;在我們要學新課時,老師讓我們回家預習:1.把課文讀3遍。2.把課後生字組2個詞。3.把課文中不理解的詞語查詞典或工具書瞭解意思,寫在書上。第2天,老師就很少講課了,讓我們自主學習,仔細品味課文中字裏行間透露出的感情。老師的這種教學方式很新穎,通俗易懂,還鞏固了我們對課文的掌握。

其次,老師給我們提供了展示自己閱讀能力的機會,有利於鍛鍊閱讀語言和文字的能力。就像我們在學略讀課文時,課文上面有閱讀提示,老師就挑個同學讀,並在同學讀完後畫出一共有幾個問題;當我們在做《快樂小博士》(學習資料)時,老師會給我們20分鐘時間,做完後從第1排第1位同學開始念答案,唸到難點題時,老師會詳細的講解。在念的過程中,發現有錯題就用紅筆改正,評講完後,再讓老師檢查,檢查出錯誤時要補5遍。

老師有時候還在夢想教室給同學們上夢想課。記得有一次,老師準備了讓我們更認識自己外貌特點的課件,還插入了許多誇張後的漫畫明星圖,讓同學們猜一猜是誰,猜出後,說說他(她)外貌的哪些特點讓自己猜出了這個明星。最後,老師讓同學們在本子上畫出自己的自畫像,畫完後挑出幾個同學的畫通過投影儀等設備出示,讓同學們猜一猜,猜對的那個同學要說說自己是從哪些外貌特徵猜出是某個同學的。

政府也爲學校的每個班級都配上了電子白板等先進設備,使我們的學習生活更加有趣,同時也激發了我們的學習興趣。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學們在這樣優異的環境中學習,學習效率和考試成績都翻了倍。

總之,我眼中的課改生活是豐富多彩、收穫很大的,我希望今後能一直保持着這種學生討論、老師很少講課的學習方式,同時也希望教室的學習設備能越來越先進,自己的學習成績能步步高昇!

  篇五:我眼中的課改生活

如果以前的課堂是冬季那一抹草的枯黃,那麼,現在的課堂就是春天裏的百花爭豔。

習慣了課改前的黑白色——不用思考,老師會對答案;不用互問,老師會幫助解答;不用動手,老師已備好了一切。學習好像只是老師的事情,我們習慣了所有的現成,課堂上被動的聽,被動的記,被動的寫,我們如一個被誰操縱的機器人,我們感到學習是多麼的枯燥和乏味,所以,課堂上睡覺的人越來越多,自主學習的學生越來越少,課堂生活如冬季般的單調和沒有生機。

課改如一聲春雷驚醒了所有懵懂的人,我們生活的春天來了。看!

課改生活是Green綠——課改讓我們看到了生機!同學們手中多了一份學案,那是老師智慧的結晶,是我們課堂上最初、最耀眼的綠。那抹綠讓我們感受到了蓬勃向上,令我們振奮不已。我們拿着手中的學案,心中就有了學習的目標,在獨立思考學習的基礎上,我們學會了合作和探究,漸漸地課堂不再是老師一個人的陣地,而是我們自我展示的舞臺;老師不再唱着獨角戲,而是一起合作分享成果。課堂上打瞌睡的人少了,積極思考、爭着發言的人多了。這抹綠打破了冬的沉寂,孕育了春的活躍和希望。

課改生活是Red紅——課改讓我們充滿熱情和幹勁。在老師和組長的帶領和號召下,我們的課堂學習更加活躍主動,討論的氛圍更加熱烈,小組長正帶領着組員學習,老師在各組之間轉悠,不時地指點,大家學習檢測之後,會提出自己的問題,這些問題在共同的交流後得到解答,不僅縮短了做題的時間,還提高了答案的正確率,不僅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而且大幅的提高了學習成績。我們在進步的喜悅中更加充滿學習興趣和幹勁,我們相信我們的課堂學習會愈發的紅紅火火蒸蒸向上。

課改生活是Colourful色彩斑斕——課改讓我們百花爭豔。我們在課改中收穫了快樂,在快樂中收穫了成果。我們的各科成績比以前提高了近二十分,尤其是英語,我們不再覺得恐懼,每天的十分鐘晨讀讓我們欣賞了句子的音律是多麼的優美,每天的課後閱讀訓練讓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更多的精神上的洗禮。我們在各自不同的起跑線上奔跑,我們各自制定並實現着自己的目標。老師在拔尖培優的基礎上,更加側重補差和激勵中等;爲了激勵我們更好地合作學習,老師想出了很多的方法,競賽、搶答等,可謂“花招百出”,我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利用各種優勢,不僅增強了自我學習的能力,也在幫助他人中收穫了友誼,我們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來爭豔,來點綴春天。

這就是我眼中的課改生活!課改如燈,點燃希望;課改如火,給人激情;課改如春,催生力量;課堂因課改而蓬勃,收穫因不同而精彩!

  篇六:我眼中的課改生活

如果要我來描述我們的課改生活,我想將它用冬、春、夏、秋四個季節來概括。

冬,剛分小組時,同學們很興奮,因爲我們將要接觸一種全新的、以學生合作討論爲主的學習模式。那時,我們對未來的學習生活充滿了嚮往。然而,接下來的學習生活卻不盡如人意。由於我們早已習慣獨來獨往的學習方式,再加上開學之初彼此之間又不熟悉,所以課改之初,我們雖說分了小組,但我們並沒有形成學習上的互相討論、互相幫助的現象。依舊是“只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春,在老師的帶領、班長的號召下,我們漸漸形成了合作探究的意識。漸漸課堂不再是老師的課堂,而成了學生自我展示的舞臺。老師唱獨角戲的機會少了,上課打瞌睡的人少了;學生討論的機會多了,上課積極思考、爭着發言的人多了。

現在的課堂就好像春天裏萬物復甦、百花爭豔。

看,這邊正討論着如何用更簡單的方法解出這道題,那邊正商量着下次如何避免犯同樣的錯誤。老師則“悠閒”地踱着方步,在各個組間轉悠,不時地指點幾下。這堂本枯燥無味的試卷評講課,因大家的積極合作而上得有聲有色。

我們在合作中分享快樂,在快樂中收穫知識。

夏,爲了讓我們更好的合作,老師們絞盡腦汁,想出了用活動單的辦法,大大提高了我們的積極性。

所謂“活動單”就是一堂課的流程,將一堂課所需解決的問題羅列下來。這也大大提高了我們的課堂效率。拿到活動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本課目標,這就爲我們討論確定了方向。接下來,我們按照活動一、二、三,很快就掌握所要學習的內容。

課堂上,同學們也不再有所拘束,討論的氛圍更加熱烈。老師們也不閒着,“花招百出”。 一會兒,讓我們比賽哪個組能又快又準確地寫出答案;一會兒,又讓我們搶答拋出的問題。在這樣的氛圍中,一堂課眨眼間就過去了。

活動單讓我們的思維匯到一起,猛烈碰撞。

秋,當我們遇到相同的問題在小組內交流時,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會陳述自己的觀點。幾個觀點一碰撞,我們能很快得到正確的答案。相較以往,不僅縮短了做題的時間,還提高了答案的正確率。我們學會了利用“合作”這個優勢,增強了自我學習的能力。

懷揣着秋的收穫,我們充滿幹勁奔向未來。

冬的沉寂孕育了春的活躍;春的活躍帶動了夏的熱情;夏的熱情催生了秋的收穫。學習如四季,因爲不同,所以精彩。

  篇七:我眼中的課改生活

曾經有一位教授做了一個實驗:他在美國和中國的兩所中學分別問了同一個問題,在12:00—1:00之間,時針和分針會重合幾次。美國的學生紛紛摘下手腕上的手錶轉動觀察,而中國的學生則是拿出演草紙,在紙上計算,套公式。

“背課文,套公式”這種思維模式在我們頭腦中已不知不覺的根深蒂固,可是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問題並不是只靠背課文、套公式就能夠解決的。我們要學會討論、交流,學會創造性地思考問題,而這一目標正在通過課程改革而逐步實現。

以前,我對“課改”這個詞語是完全模糊的,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態度大多是不屑,嗤之以鼻,我想“課改”只不過是一些善良的好心人手中整理出的文件罷了,但沒想到“課改”真的“活”了,給當今的學校教育注入了一股強大的生命力。

記得以前的課堂總是死氣沉沉的,老師在講臺上拿着粉筆滔滔不絕,同學在課桌上用課本打“掩護”睡的不亦樂乎,鼾聲此起彼伏,偶爾有一天陽光稍有燦爛,教室裏放眼望去,趴倒一大片,下課後大家紛紛拿陽光太溫暖爲藉口,私下裏卻抱怨老師們的喋喋不休。

不知不覺中,“課改”像一陣旋風一樣刮進了我們的校園。

從那之後,課餘時間去同學們忙着查資料、交流討論,一個個都冥思苦想着,要把自己的想法用最創新的方式表現出來,課堂上,同學們踊躍發言,歌曲、舞蹈、繪畫、話劇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也被同學們搬上了課堂。“之乎者也”,“加減乘除”,“ABCD”,“力電光聲”,一個個知識點彷彿也充滿活力,微笑着向我們走來。課堂由一本枯燥無味的黑白搖身變成了異彩紛呈的水彩畫。

這便是“課改”的神奇魔力。

但是,我想“課改”能做到的並不僅僅是這些。

現在來說,判定好生和差生的標準是什麼?答案肯定是成績。是的,成績固然是重要的標準之一,然而,過分地依據成績顯然是不夠全面的。學習成績不好,並不是意味着其他方面都不行,學習成績好,也並不意味着其他方面都行。

曾經有一個上海的學生,八年前他是一個標準的差生,經常被老師“重點關照”,隨後他去了美國讀書。八年後,他成了全美動畫比賽個人組的冠軍,被人們稱爲“天才”,顯然,在美國,這些被誤認爲是差生的天才得到了重視,得到了發揮個性的空間。

那麼我們的“課改”可不可以做到這些呢?給學生充分發揮特長的空間,更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潛能,不以成績作爲評價優等生、劣等生的標準….

誠然,老師、學生只是我們獲得知識和才能的途徑而不是結果,是我們的引路人而不是鋪路人,知識的獲得、才能的培養要靠我們自己去努力。

我相信我們現在學習的一切技能都是爲了在今後能夠加入自己的創意使它們迸發出更耀眼的火花,從而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問題。然而美好創意的創意的產生需要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書本知識與創新意識似乎是兩座隔着大河的大山,“課改如果能起到橋樑的作用,連接起這兩座大山,那麼我想,結果或許是異常客觀的。

“課改”的初步嘗試已產生了良好的效果,接下來就要看我們是否有足夠的信念去開拓每個學生思維多樣性和培養他們獨特的個性與才能。

這便是我眼中的課改,是我所期望的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