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我的讀書作文三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我的讀書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我的讀書作文三篇

我的讀書作文 篇1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每當看到這樣的句子,我的心裏會泛起一陣陣不安,因爲我並不太喜歡讀書,擔心什麼事兒都做不好。

可是,事實並非如此。比如我的成績不錯,作文寫的還說的過去,琴書畫樣樣精通,並沒有“百事荒蕪”這麼誇張。語文課本里的文章,在老師細心的指導和精彩的講解下變得那麼生動有趣,讓我不僅學會了賞析文章和寫作,還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從1,2,3……“+”“—”“×”“÷”到應用題,一步步的讓我越來越聰明;在A B C的幫助下,我學會了另一種語言----英語,那種高低起伏的語調真像古箏裏的音符。這些東西都是老師利用教科書傳給我的。有老師的幫助,我還是挺喜歡讀書學習的。

其實,我不是不喜歡讀書,只是不喜歡一個人讀書。因爲我讀書的時候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啃,讀得很慢,半年下來也讀不了一本書。我想快讀,可是快不起來,慢慢的對讀書沒了多少興趣。

後來媽媽給我買了一套《明朝那些事兒》,厚厚的七大本,一看到它們被擺到桌上,我差點暈掉。媽媽告訴我說,小說要大段大段的讀,只要知道故事的大體內容和情節的發展即可。不需要像分析語文課文一樣精細。我將信將疑的拿起第一部,開始讀了起來,一開始還是慢慢的,可是裏邊的故事情節太吸引人了,我逐漸的加快了讀書的速度。我好像穿越到了那個時代:目睹了長相醜陋的朱重八從乞丐到和尚到將領最後磨練成一代帝王。我被震撼了,原來人也可以這麼成長。如果不是書,我不會認識朱重八,更不會知道大名鼎鼎的朱元璋。

現在,我漸漸愛上了讀書。也逐漸體味到了“一日無書百事荒蕪”的意思。

我的讀書作文 篇2

人生在世,他人永遠是水,而自己是魚。即使能在水中自由遊弋,也不能融於水,更不能與水合一。每個人都會有無法分擔的痛苦,無法共享的快樂

這時,香茗在手,你發現了一本書,身外世事繁蕪便如潮水般退去,只坦露出心靈的沙灘被海水沖刷過的痕跡,一種腋生雙翼的感覺油然而生。

在書中,你俯察品類,仰觀宇宙,巨龍縮寸,豆芥巨觀。心中小小的寂寞煙消雲散。所以,我要借讀書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讀書來比喻濃霧後的一盞明燈,我要借讀書來比喻未曾企及的智慧。

讀張愛玲,讀她抑鬱的年華,讀她的美麗與蒼涼,讀她千變萬化的筆下的傳奇,你便讀到了蔥蘢的愛與幸福。“在悄然而逝的時光中總會有一些珍貴的東西讓人高興一上午,一生,一世。”

愛玲用這樣一句話啓迪了讀書的真諦。越讀愛玲,你便越會覺得她筆下人物的愛和幸福是如此真實。可流水無情,縱然落花有情,愛玲離開我們已有80多年了,整整一輪的生命時差讓一切物非人非,可唯有她的愛和幸福亙古不變。

讀魯迅,讀他世間最硬的脊樑,讀他的匕首與投槍,讀他的吶喊與彷徨,你便看到了濃霧後一盞明燈,永遠在前方指引方向。

先生之文,震古撼今,直到今天仍在不懈地激勵着我們。遠遠看見先生在小閣樓裏眉頭緊鎖,奮筆疾書,這世間仍是濃黑的非人間,小閣樓的光衝破一切迷霧。“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

路。”你告訴我們仍存在希望。“目前的造物者,還是一個怯懦者,他暗暗地使人類流血,卻不敢使血色永遠鮮濃。”你給予我們警告。讀魯迅,你會擁有前進的方向與不竭的動力。

讀泰戈爾,讀他高深的智慧,讀他的.詩意與自然,你便會得到高深的哲理。是他爲亞洲獲得了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是他爲印度人民開啓了一扇通往世界的門。

“如果你因錯過了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會錯過羣星了。”東方的智者,歷久彌新的智慧,無論是艱難或困苦,泰戈爾始終用他的智慧告訴人們如何面對。

我開始瞭解渡越沙漠者望見綠洲的歡喜,我開始瞭解飄洋過海的人望見無名島嶼的欣喜,我開始瞭解久居繁。

蕪中的人望見書本時的幸福。

我的讀書作文 篇3

如果雲可以遊在水中,而水願意浮在空中,是不是書香就可以永久封存,而後,氤氳成人生!

題記

無論是月光如練之秋夜,還是細雨綿綿之午後,一個人坐在窗前,捧一卷書,細細地品味書中的哲理,慢慢地咀嚼書中的人生,我生命中所有的寂寞都駐留在這一片書香裏,我內心所有的語言都因此而變得清新起來。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書香如一縷縷清泉浸入我的心脾,我從書中找尋到了我所需要的一切,如愛,如生活,如堅強,如心靈的歸宿,我的性情氣質中也就有了一種抹不去的溫馨。

《活着》,《背影》,銘記了父親那種對子女堅強的關愛;余光中詩樣的散文和散文樣的詩,領略了海棠紅的相思,相思酒的別一種滋味;顧城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去尋找光明”,感動着對自由的嚮往。還有艾青對大堰河的深情呼喚,冰心爲小女孩點亮的小桔燈,林清玄那一縷陽光的味道。這一縷縷的書香啓迪着我的生命,生命的源頭是海洋,愛的源頭也是海洋吧?因爲生命的本質便是愛。

《精衛填海》,知道了精衛爲了捍衛自己而不惜任何代價;《鳳凰涅槃》,懂得了鳳凰爲了保持更富活力的生命,每五百年它就會連同自己的枝巢一起自焚,旋即在烈火中永生。如此悽美的傳說,怎不讓人感動。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寫道:“一個人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打敗。”沉靜、恆久的書香昭示着做人的信念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後來陳村,餘秋雨,畢淑敏,我漸漸明白了成熟是什麼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聲響,一種不再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不再向周圍申求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腳,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

從古典樂府的純淨音符中走來,從唐詩宋詞的婉約韻律中走來,從清麗文章的嫋嫋墨香中走來,讓愛在清茶的苦澀中彌散,讓重生的執著在清冽的醇香中沉澱,讓成熟的氣息在空氣中靜靜地縈繞。

,使生命變得不僅僅是一種存在,而且是一種思索,一種凝練,一種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