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光照亮自我滿分作文

有人說天才不同於常人的一點即在於他能珍惜,看重自己心靈中的微光。的確,正因常人捨棄了自身的微光,他們得以融入世俗成爲沉默的大多數;而那份微光寫入作品中,卻成了超脫世俗的驚衆一筆,照亮珍惜他的人,以“天才”的獨立人格遺留於世。

用微光照亮自我滿分作文

微光,即如康德評啓蒙運動一樣,“助人擺脫加諸自身的愚昧狀態”。這愚昧並不指智力上的缺憾,而是隨着社會世俗大流,完全爲時代、社會所限的個人無力感。因而,心中的一點微光,若是珍惜了,就必能助人在冥冥衆生中辨出自身的人格與價值,從而超脫社會的“常人”限制,以獨立的“天才”而存於世。

我們深知自我的微光來之不易,卻又將它捨棄,那是源於自身的恐懼。我們害怕在社會中,若還持着那份微光,違背了大衆取向,就會成異類,被孤立——我們害怕因不捨棄微光而帶來的孤獨。於是,微光在不停的求衆中因捨棄自我而遭譭棄,終至我們成爲被社會歸類的'一員,喪失了自我獨立人格。

天才們在保留微光時也享用着自身的孤獨。 “當你讓寂寞在人羣中蔓延時”,波德萊爾這樣說道,“你就真正地擁有了自我。 ”正因爲微光源自自我內心,所以保持一份微光就意味着與社會、世俗的不同;因而你要時刻從人羣中抽身開來,在孤獨與寂寞中與自己對話,看看你心靈的微光,小心地呵護着它,爲它添油撥芯。 “黑暗中屋內那隱隱的燈”,巴金筆下的《燈》不僅是行夜路時的引領者,也是在孤寂中慰藉心靈的微光。因爲不肯捨棄心靈的微光,他們變得孤獨;而又因爲珍惜呵護着這份微光,他們在孤獨的完滿中得到慰藉。

將微光訴諸作品,傳於世人,需要更大勇氣。那等於是與世宣告對“常人”的決裂,號召大家重視“微光”。於是便有了王爾德筆下快樂王子與夜鶯的善良單純的高貴、陀思妥耶夫斯基流露出的對底層的悲憫和超人類力量的探索、貝多芬奏鳴曲中英雄精神和對嗚咽命運的反抗、高更筆下塔希提島自然淳樸的人類生活狀態。微光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含義,多種不同的表現形式,而最終當它們匯聚在一起時,便是衆人本有的同一張“臉”。赫爾曼·黑塞其實早已指出,衆人的心性、微光,源自一個整體,無怪乎我們會對天才作品中的微光如此熟悉,也無怪乎他們會激起人心原有的微光。

據說巴老晚年常在屋內背誦《神曲》——那是他在與但丁的心靈微光交流吧!其實,我們也應保持,重拾那一份微光——不問社會怎樣吞沒衆生,願有一份微光,照亮我成爲擁有獨立人格的一個自我。

告別仰望,點燃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