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快與慢作文彙編八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快與慢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快與慢作文彙編八篇

快與慢作文 篇1

“媽,您看今年孩子又要補那麼多課,我也就只放兩天假,國慶怕是回不去了,要不,給您寄點大閘蟹回去?”

我與外婆不相見已一年多了。

望向窗外,這個城市的天似乎比家鄉陰沉些。蕭瑟的秋風匆匆掠過,毫不留情地從大樹母親的懷抱中奪走了她的孩子。可憐的葉兒在風中掙扎,帶着無奈,帶着不捨,帶着寂寞,它抽泣着,來不及和那顆大樹告別,它還能回家嗎?一切都對它漠不關心。車水馬龍,人們的神色匆匆,風雲匆匆,我的步伐匆匆,外婆的白髮,匆匆。

生活啊,它太匆忙。

手中的筆像一個孤獨的舞者,跳着麻木的舞步,那字跡被滴下的淚水暈染開來,就像記憶中的外婆的身影,變得模糊不清,若即若離。我想從歲月的長河中尋找什麼,尋找着外婆給我留下的痕跡。

我回想起那個慵懶的下午,陽光的酒調得很淡,卻很純,淺淺的斟在外婆微笑的酒窩裏。她輕輕拿出米和水,小心翼翼地清洗着。不急不慢地填着柴火。我坐在小板凳上,感受院中微風捎來花朵的清香,欣賞着外婆那溫柔卻堅挺的背影。外婆正在爲我精心煮着一碗粥。米與水在鍋中交纏,演奏出“咕嚕咕嚕”的樂章,我聽入了迷。當外婆回頭用含笑的雙眸看我時,我已近在小板凳上呼呼大睡了。她輕輕爲我披上外套,靜靜地注視着我。此時此刻,時間彷彿停駐了,唯有和外婆在一起的時候,纔會覺得時間很慢,心裏很暖。

“我記得她。”

“可那是從前的她。”

如果問我的思念有多重,不重的,像一座秋山的落葉。離開外婆的生活總是很快,我屈服於兩點一線的生活,終日忙碌,埋在書堆之中,吹滅讀書燈,只有月光與我爲伴。外婆也在想我吧?

生活,它太匆忙。

我在外婆的牀前,看見她枯黃的臉,看見她剃光了的,被包的像蠶蛹的頭,看見她的手被針扎得如蛆蟲一般,看見她瘦弱身體乾癟得像枯樹枝。沒有堅挺的背脊,也沒有淺笑的酒窩。我小心翼翼地端去一碗粥,像當年她餵我一樣,可她的眼神呆滯地望着屋頂,眼裏始終沒有我。這已經不是我記憶中的她了,她再也不記得我了!我悄悄背過身去,淚流滿面。

我望着城市與鄉村間無盡的路。外婆的生命就像夕陽的'最後一抹餘暉,我害怕在未來的某一刻,它會煙消雲散。

生活啊,我求你慢一點,請不要帶走我最愛的她。

快與慢作文 篇2

聽說松江建造了一座高鐵站,列車能直達杭州。媽媽說:“高鐵可快了,聽說只要半個小時就能到達杭州。”“是嗎?”我將信將疑,心想:“松江離杭州這麼遠,怎麼可能只有半小時?”

我們驅車來到高鐵站,耐心地等待列車的到來。

不一會兒傳來一陣巨響,一列高鐵風馳電掣般地駛來,它臥在鐵軌上,聲音震耳欲聾,像是巨型卡車駛過。我馬上捂住耳朵,向高鐵駛來的方向望去。列車很長,像一條巨龍一樣。媽媽說這就是高鐵,我心想:高鐵的速度是很快,可是聲音太響了,如果上了列車,一定不能安心休息。

但是我想錯了。上了列車就不一樣了,裏面舒適乾淨,外面的動靜一點也聽不見,就連高鐵本身開動的聲音也聽不見。我可以在高鐵裏吃東西、看書、休息,真舒服呀!我忍不住大聲讚歎:“現在的交通真發達!”

很快就到了杭州。我們來到西湖邊,欣賞西湖美景。一切就如課文中講述的一樣:西湖水平如鏡,猶如一面巨大的銀鏡。一隻只水鳥掠過湖面。看遠處的山,層層疊疊,連綿起伏。

我們來到白堤上,桃紅柳綠,百花爭豔。而蘇堤呢?便是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漫步在西湖邊,我不由想起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詩句,不禁感慨萬千,大聲讚歎道:“大自然真美啊!”

我在“快”與“慢”中穿行:飛速的列車將我載到我想去的地方,悠閒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我的生活充滿了幸福和快樂。

快與慢作文 篇3

走得太快,跑得太慢,就會失去了欣賞沿途美景的趣味,走得太快,行得太慢,就會沒有往日一心向前的鬥志,停滯不前。那麼,把握好快與慢的節奏,已成爲當前最考驗我們的命題。

我們爲什麼喪失了慢的能力呢?最愛“快進”,狂點“刷新”;寄信最好是快寄;坐車,最好是高速公路;坐飛機,最好是直航;做事,最好名利雙收;創業,最好是一夜暴富;結婚,最好是現車現房……我們只嘆一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現在人們的心態就是不能等,可以快,但不可以快,但是過快,往往造成的結果是欲速則不達。我們在快的同時,迎來了更多是的災難和意外,更低的效率與結果,就這樣,我們在“急之國”消耗的是自己。慢點,悠着點,讓生活喝上一杯碧螺春,細細品來,必有一陣味覺盛宴;讓生活少喝一二鍋頭,太嗆太辣,人們消化不來的。

但不是意味着我們什麼都要慢,有一些事情必須馬上處理,方能解決──校車事故過後,天堂的孩子仍在微笑,他們的父母感到一陣暖意。不爲什麼,正是政府對此時的高度重視及承諾的安全保障。20xx年底,國務院發佈了《校車安全條例》牽動人心,首先是制度賦權,給予校車在道路繁忙是優先通行等權利,在者是實現“快給一輛安全校車”的民生要求。“快”就是如此體現的,雖然這些賦權是一次次校車事故案例逼出來的,但政府的調理快一步,國家關懷民生的腳步就會大一步,這不僅是對天堂孩子的安慰,還是對孩子和家長的安全保障。這樣的快,必須快馬加鞭,必須毫不猶豫。

城市與農村的矛盾,就是快與慢的矛盾。城市發展太快,農村發展太慢,就由我們當年迫不及待把發展由農村轉向城市開始,農村註定跟不上步伐。許多人不再把衣錦還鄉作爲一種榮耀,許多人迫不及待的實現“農轉非”迫不及待要跳出“農門”,所以才導致城市與農村步伐不整齊,節奏不一樣的結果。城市固然需要加快腳步,發展經濟,提升生產力,但農村的慢發展也可以成爲人們心目中的的一片淨土,我們厭倦了城市的快節奏時,不妨回到農村,找一菩提樹,找一張明鏡臺,坐下即如來,低頭即觀音,不必忌諱農村,讓農村的慢發展成爲我們另一片廣闊的天空……

快,慢,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思考,快在捷足先登,先撥頭籌;慢在明察秋毫,統籌全局,都是我們急需把握的方向和節奏。

快與慢作文 篇4

生活中,我們都習慣了快,但是我們也可慢,讓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晚上,我在江邊悠閒地散步。餘輝給江面披上了一件衣服,讓它更加絢麗多姿。小魚兒在水中快樂地玩耍,不時激起一個個小浪花。江船來往過的地方,都留下了一串串腳印。海鷗們突然竄到了水下,又突然竄了出來,嘴裏叼着一條使勁在掙扎的小魚。我慢慢地靜下心來,陶醉在這美麗的景色之中。

雙休日,我總是喜歡去小溪邊抓蝌蚪。小小的蝌蚪全身黑乎乎的,有的剛出生不久,有的長出了後退,有的還長出了前腿,馬上要變成青蛙了。我拿起捕魚網,放在水中輕輕地、慢慢地搖晃,許多小蝌蚪都遊向捕魚網,一隻、兩隻、三隻我慢慢地拿起捕魚網,把它們放進了盛着水的桶裏。

做完作業,我捧起一本書,鑽入書房,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我被那精彩的情節深深地吸引了,靈魂都和書融爲一體了。不一會兒,厚厚的一本書就被我看完了。我伸了一個懶腰,走到窗邊,打開窗戶,雨點兒滴答、滴答地打在雨篷上,打在我的臉上,它們涼涼的,讓我的心也安靜了下來。

慢和快都有作用,有了它們,我們的生活纔會更加錦上添花。但是現在的我更喜歡慢。

快與慢作文 篇5

快與慢是節奏不一的兩種交響曲,快是慷慨激昂,扣人心絃的;慢則是平穩舒緩,心曠神怡的。正是這樣兩種風格迥異的交響曲,交織成人生中一篇篇波瀾壯闊的樂章。 ——題記

序曲

我生活在一個家教嚴格的家庭,從小在父母鋪設的軌道上前進,不敢越雷池一步。他們爲我計劃的未來藍圖就是轟轟烈烈,出人頭地。可他們不知道,我心所向往的卻是安靜閒適,波瀾不驚的生活。

第一樂章:快

爲了父母欣慰的笑容,爲了別人豔羨的目光,爲了親朋好友心中我應有的宏偉藍圖,我拼命了。

每天當別人還在夢鄉中時,我便要起牀讀書,因爲我知道即使父母在睡夢中聽到琅琅書聲也會露出笑容。一天之中上下午甚至是晚上的課程都排的滿滿的。剛走了數學,英語接踵而至,纔去了英語,語文便迎面而來,語文方畢,理化生等學科又劈頭蓋臉的砸將過來。即使學校領導偶爾大發慈悲賞賜一兩天假期,也被各式各樣的補習輔導班強奪硬佔。夜晚當我披着滿天星斗趕回家中,還顧不得從媽媽手中接過一杯熱牛奶,就要做回桌旁,暢遊於書山題海之中。每當夜深人靜,萬籟俱寂只時,我忍不住想起自己心中埋藏很深很深的夢想,那就是……

第二樂章:慢

當我從牀上坐起的時候,清晨清新的陽光已經撒滿我的被子。窗外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幽靜畫卷,坐在室內,可以撫琴蕭歌,詩文爲伴,走到室外,可以欣賞如詩如畫的風景。每至月夜,可以蟾宮爲伴,遙想古人。遠離喧囂的塵世,終於找回了內心的寧靜,不需再去顧慮別人的眼光和議論,只要能做回自己就最好。這就是我一直所向往的陶淵明式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這在浮躁的塵世好象是不現實的,可我心中仍然朦朧着這樣一種夢想……

結束曲

每天依舊穿行於繁忙之中,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便沒有什麼可抱怨。快與慢的旋律終不可分開,我相信並期待有一天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旋律能融成一曲和諧的交響樂。

快與慢作文 篇6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世界上有很多人成爲極大的反差。胖的、瘦的,高的、矮的,活潑的、憂鬱的,等等,在我們家也有一對這樣的“組合”。

爺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慢子,慢到讓人無語,比蝸牛還蝸牛,但是他的慢僅僅侷限在動作上,走路慢,但這也已經讓我崩潰了。而我是一個快子,比較不滿部分慢子的行爲,做事脫脫拉拉,慢吞吞的,不知道今日事今日畢。

有一回,我、爺爺奶奶、妹妹一起去爬山,我和妹妹走在最前面,爺爺奶奶因爲行動不便走在後面。天氣十分晴朗,我和妹妹開足馬力準備一口氣爬到了半山腰,我對奶奶說:“我們在半山腰等你們。”好不容易爬到了半山腰準備休息一下等等爺爺奶奶。過了一會兒,只見奶奶自己上來了。我問:“奶奶,爺爺呢?”“他說叫我們先走,他慢慢爬!”吃了一些零食以後,便繼續向上爬。爬到山頂準備返航時還不見爺爺的蹤影。於是,我們趕緊下山尋找爺爺,終於在半山腰找到了爺爺,過了這麼久,爺爺居然才爬到這?我這個急性子有點受不了,自己先回家了。

回到家裏,我開始翻冰箱找吃的,因爲——餓!當我把冰箱裏的東西吃了個精光時,爺爺、妹妹、奶奶回來了。妹妹嚷着要吃飯,可是冰箱裏能吃的已經被我吃完了,爺爺只好重煮飯。大約過了“幾個世紀”吧,爺爺終於把飯做好了,可是妹妹呢?已經呼呼大睡了。

相比之下,我覺得簡直是火箭的速度。每次考試,我都會迅速的寫完試卷,粗略的檢查一遍,然後交卷子,但就是因爲這一點導致我每次考得分數都不高,痛心啊!

快子有快子的好處,慢子有慢子的優點,但我個人覺得,不快不慢是最好的。

快與慢作文 篇7

快,能捷足先登,先拔頭籌,故我們要快;慢,可明察秋毫,統籌全局,故我們也要慢,然而現今社會兩者相衡而取其一時,我們往往選擇“快”!可是,快而無效,快而不精,有用嗎?姑且借用猶太人的名言:“腳步別走得太快,讓我們的靈魂跟上。”讓我們一一中適當的節奏在追求快的社會中走穩,站穩!

慢工出精品,時間會把污濁打磨掉;快,或許也只是帶着半點上路罷了。美國導演用14年時間去完成“功夫熊貓”在漫長的時間裏,不斷反覆修改,再拍攝,再修改,14年後,呈現我們眼前的就是一出完美戲,使得票房大賣,售票量持續榜首,創造的收益也令人驚羨,反觀先進的電視劇,電影等,大多實行快到砍亂麻,生怕播放晚一點,市場收益就會損失過千,何不學學《功夫熊貓“,創造真正有價值,有技術涵養的電視劇?快,不一定是好,或許會讓我們錯漏百出。

殊不知循序漸進就是真理?奈何非要追求快速度?現在的家長爲了不讓自己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選者過早的讓孩子們去參加培訓班,技能班,希望孩子將來能有一技之長,謀求更好的工作職位。稚幼的心靈這麼快就面臨社會競爭,他們能承受得了嗎?聯想到近幾年,中國出國留學的人數持續上身,高溫不斷,甚至出現低齡化,爲何!原因很簡單,家長爲了讓孩子儘快培養生活技能,儘快融入社會,儘快比同齡孩子快一步。最近不斷處於熱論中的“著名小孩“就是很好的例子,然而不得不想想,他有童年嗎?他們童年是兒童理應有的童年嗎?我想,大概不是!改革開放30年了,追求快速度的觀念也該從此慢慢淡化吧?要不然今後的孩子還會使孩子嗎?早已是大小孩吧?

雖說我們現在要慢下來,但也不能忽視快的作用,應該快的地方,我們就應該堅持!就像黃巖島事件來說,爲什麼中國要喝溫和太多?而不速戰速決,難道主權問題還有商量之地嗎?別人都已經如此大肆侵犯,而我們還在大談“和平共處“?現在別人都已經如此不想和平共處,正虎視眈眈我國,我們就應該強硬點,快速解決問題,要不然以後會有更多小國無視中國!

應快則快,應慢則慢,反對基金冒險,應在綜合平穩中穩步發展。

快與慢作文 篇8

快是一種永不滿足的精神,慢則是一種知足常樂的精神;快是一種開拓進取的精神,慢則是一種追求閒適的精神;快是一種力爭上游的精神,慢則是一種安貧樂道的精神。快與慢一起構築我們精彩的人生。

快能使人眼界開闊,擁有一顆永不滿足於現狀的心;慢則使人心靈簡單,學會珍惜現有的一切事物。

愛迪生一生髮明無數,他似乎永不滿足於現有的東西,他總是不停地忙碌着,發明完電燈又去辦實業,以求在實踐中獲得更多的靈感,終獲得"發明大王"的稱號;孟德爾這輩子好像沒幹別的事,就是去研究他的豌豆,他細心觀察生活中最平凡的植物,卻發現了著名的遺傳定律。無論是馬不停蹄地搞發明的愛迪生還是一生只研究豌豆的孟德爾,都爲人類的文明與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快能使人志存高遠,永遠積極進取;慢則使人內心寧靜,追求閒適。

袁隆平在鄉間教書的時候,並未滿足於書本,而是親自下地幹活,認真研究水稻的雜交,不斷試驗新品種、新方法,銳意創新,最後成功研製"燦型一號";然而享譽世界的他並未在世界大舞臺上踊躍活動,而是回到曾經的田地裏繼續做一位農民,守着那塊土地,過着安寧平靜的生活。袁隆平的一生是快與慢的結合,他不僅擁有遠大的志向,積極創新,而且功成名就後守住心靈的寧靜,享受閒適的生活。

快能使人鬥志昂揚,力爭上游;慢則使人悠然自得,安貧樂道。

漢代董仲舒可謂一生都在爲"獨尊儒術"做不懈努力,不僅使儒家思想居於正統地位,而且極受漢武帝重用;而晉代陶淵明則"不爲五斗米折腰",辭官歸去,在南山下煮一壺酒,細細賞菊,悠然自得。他們分別用自己的生活解釋了快與慢的真諦,至於兩者誰更好,留予世人評說。

快與慢是一首和諧動人的歌曲,快是高音,慢是低音,都不可或缺,一起構築我們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