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快與慢作文4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快與慢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快與慢作文4篇

快與慢作文 篇1

快嗎?或許不。

慢了嗎?似乎也不是。

快生活。快節奏。在如今這個信息發達,交通路線錯綜複雜擁擠的時代裏,我們總是

能看見大批大批的人忙碌而匆匆地走着。匆匆的腳步,匆匆的身影,他們停不下來,甚至沒有想過要停下來。

快是一件好事。

學生若沒有絲毫壓力,肆無忌憚地過着悠閒生活,只怕最終只是荒廢了他大把最好的青春時光。那些平凡的上班族們,若是沒有每天排得滿滿的大事小事的日程表,那他們的生活還會如此的充實嗎?那些挑着菜擔每天一大早便匆匆地向市場趕去的老奶奶老爺爺們,若是不緊不慢,他們能趕在市場最熱鬧最擁擠的買菜高峯時將自己辛勤培育的新鮮蔬菜賣出嗎?

答案,是不得而知的。

當我們無法改變世界改變時代時,我們只能選擇適應,然而我們卻在逐漸適應的過程裏淡忘了那些我們曾經最真實的初衷。

晚上有的,只是匆匆的腳步聲。沒有歡樂的笑聲,沒有打招呼問候的話語聲,有的只是人與人之間逐漸越來越突顯越來越厚實,甚至連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冷漠與隔閡。

我們遺忘了那些角落裏的美好。春天的樹枝都換上了嫩綠的新葉。校園裏的那棵梨花樹開花了,滿樹雪白而又小巧可愛的梨花星星點點地閃爍着,我們忘了停足去欣賞,哪怕是一片刻的停留。上學的路上遇見一個小小孩因嬉跑玩耍時不小心跌倒,趴在地上大哭着,我們忘了停下那匆匆地趕去學校以免遲到被罰的步子,給予那個哭泣的小孩,一隻攙扶的手,一個安撫的微笑,一句親切的話語。我們甚至會經常忘了給路過的熟人打聲招呼,問問好。這些都不是特別或者困難的事情,它們平凡而又普通。其實一切本是自然的,只是被我們遺忘在了那個最深的角落。

換種說法而言,是時代忘了它們。

爲什麼不在每一個舒適愜意的午後,留給自己三分鐘的空白。只在這三分鐘裏,什麼也不去想。無論你是什麼身份,無論你在何方。你只需要在這三分鐘裏褪去功利的渴望,金錢的世俗,爭奪的野心以及所有的不安於躁動,你只需要在這三分鐘裏,用緩行來代替平日裏的忙碌緊張。

爲什麼不多一些靜心的思考,而不是草草而過,空追那虛假的速度與你超我趕的不安。

爲什麼。爲什麼。

人生是一場長長的旅行。工作是爲了生活,而生活卻不是爲了工作。如今“快”已成爲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但它卻不應該是我們生活的全部。

快嗎?或許不。

慢了嗎?似乎也不是。

快與慢作文 篇2

快與慢

路隊訓練的時候,我們剛在操場上站完隊,女生和男生爭了起來。

男生說: “你們總是那麼嬌氣,下樓那麼慢,明天是最後一天計分了,別給咱們班拖後腿!”

我們女生覺得很委屈,說: “我們也是和你們一樣走的呀,從來沒有人掉過隊。”

我們誰也說服不了誰,找方老師評理。

方老師問清原委後,說: “你們交換一下位置,再訓練一次吧。”

我們交換位置訓練。一會兒,男生落在後面好遠。他們不作聲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方老師讓我們分別測量男生女生走過的路程。結果很快出來了,從五樓到一樓,男生走內圈,女生走外圈,女生比男生多走了31米。

方老師說:“同學們,上樓與下樓時,並排的兩隊走過的路程是不一樣的。這樣的現象還可以在運動場上看出來。在彎道上,外圈的半徑比內圈的半徑長,外圈的路程要比內圈的長。走彎道時,走在外圈的應該適當放慢腳步,走在內圈的應該加快腳步,這樣隊伍就整齊了。”

我們又訓練了幾次,隊伍果然很整齊了。

快與慢作文 篇3

生活的節奏有快有慢,快有快的好處,慢有慢的精彩。快慢都需要,但我更偏愛慢。快誠可貴,但慢價更高。當慢則慢,慢,可以“慢”出人生的瀟灑與滋味。

當慢則慢,慢出質量。

“慢工出細活。”衆多傳統的手工藝品的製作都需要慢,比如需要108道工序才能打造出來的華貴的景泰藍。唯有慢,才能做出品質,才能體現出其獨特的藝術價值。許多名著又何嘗不是“慢”出來的?司馬遷窮盡一生,最終寫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曹雪芹耗盡心血,“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鑄成中國古代小說的最高成就—《紅樓夢》;一部《論語》,凝聚幾代人的心血,於是流傳並影響中華文化幾千年……然而,如今許多建築工程都在不停地趕進度,留下了許多安全隱患,從而引發了一系列地陷、樓塌、橋斷等安全事故,令人色變。可見,在工藝品的製作上、經典作品的寫作上,尤其在涉及人們生命安全的各種建築上,應當“慢”出質量。

當慢則慢,慢出品位。

慢生活,給急馳的生命剎車。快節奏的生活,在帶來利益的同時也使人失去了很多。每天用各種快餐打發腸胃,於是美食淡出了生活,健康“快”出了問題。若時而精烹細煮,與家人或朋友一起共享佳餚,營造出和諧的氛圍,顯得更有些生活的情趣與品位。或擠出一點空閒,沏一壺好茶,抑或斟幾杯好酒,邀三五好友共同品嚐,悠閒自在地談天說地,既放鬆了身心,健康了身體,又讓人感受到了友誼的美好和生活的愜意。細細品味,品的不僅僅是佳餚,是香茗,更是情感,是生活的趣味。可見在飲食健康上,在好友聚會上,尤其在生活情趣上,切莫匆匆趕路,錯過一路美麗的風景。我們應當慢慢欣賞,細細品味,進而提升生活的質量!

當慢則慢,慢有時是爲了更快。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慢是,成事的基礎——“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快需要慢的積累。看看李白、杜甫,“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店”,他們快不快?但就是爲了這一“快”,他們學習了多少佳作名篇,積累了多少人生閱歷!那些窮盡一生寫出一本書的作家,看起來似乎是慢的,但對那些書的時間跨度來講,他們又何嘗不快呢?就是我們這些眼下慢慢苦讀的高中生,不也是爲將來能快速提高成績做打必要的鋪墊嗎?可見,在學習的積累上,在成績的提高上,尤其在事業的成就上,應當慢慢積澱,厚積薄發,如此才能順利進人彼此的快車道。

由此可見,在合適的'行業中,在恰當的時機內,當慢則慢,會慢出質量,慢出品位,慢出速度,慢出人生的瀟灑與滋味。惟其如此,才能使我們生活有品位,人生更精彩!

快與慢作文 篇4

快馬揚鞭何需急,慢步賞花自在行。快與慢,決定人生的態度和高度,而人生只有快與慢的適度結合才能欣賞到海岸線上的那抹霽雨初晴。

慢是一種藝術。紅樓一夢,醒向何處?悼紅軒中,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曹雪芹一生艱辛,只爲《紅樓夢》的橫空出世;魯迅致力文學半生,只爲國民思想的覺醒;保爾的不懈追求,只爲了人類科技的進步。這些偉人立足於自身的信念,不求速度,只求獲得人生真諦,這纔是真正的慢味人生。

慢是一種境界。潯陽岸旁歌影猶存,輕攏慢捻的一曲,醉了煙花三月,漾了一池碧波,好似白居易筆下的“草長鶯飛,楊柳堤煙”。深冬的臘月,在空無一人的長街獨賞“天人作巧,剪水飛花”的驚雪。尋一處桃源,沏一壺清茶,憑清溪流水洗滌沾染浮塵的心境,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寧靜。

等一等,讓疾風助舞浮雲,聆聽畫樑雙燕驚殘夢的呢喃;停一停,讓微風輕撫燥怒,探尋馳騁萬里戰沙場的動魄。我行爾動,我靜爾休,這本就是形容人生最貼切的一句話。握緊雙手,裏面什麼也沒有,而張開雙手,世界卻在你手中。

快是一種時尚。走馬觀花,浮光掠影,在快節奏的今天,這是我們行走的唯一方式。快餐、快遞、快車,衣食住行無一不快。當年令人驚歎不已的“深圳速度”而今早已是見怪不怪,曾經的滄海桑田在現代人的彈指一瞬間天翻地覆。快,成了時代的代名詞。

快是一種能量。李小鵬是中國體操界獲得最多次世界冠軍的人他在退役後,沒有放慢生活的步伐,他的人生,有很多次可以停歇的時刻,但他卻從未貪戀過。他不斷地追求,不斷的拼搏,力求做更多的事情,力求爲自己的生命增加長度;他不斷嘗試,不斷接觸新的領域,力求做更好的事情,力求爲自己的生命增加寬度。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應該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現代生活燈紅酒綠,有多少人低頭趕路錯過秀麗山河?慢下腳步,傾聽靈魂的聲音吧,人生何必太匆匆。

城市飛快前進的速度下,且臨風,且船移。這,纔是快與慢最完美的結合,這,纔是最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