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特色小吃作文彙編九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特色小吃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特色小吃作文彙編九篇

特色小吃作文 篇1

城隍廟小吃經過滄桑鉅變,不僅沒有消失,還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現在,上海老飯店、綠波廊酒樓、南翔包子店、鬆雲樓、桂花廳、湖濱美食樓、和豐樓、豫新點心店和湖心亭等十五家古色古香的飯店、酒樓、點心店,不僅保持了傳統小吃的基本品種和原有風味,而且能順應時代潮流,推陳出新,將小吃美食在規模和規格上引向一個嶄新的階段。據說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日本前首相竹下登,還有加拿大總督、阿根廷總統等幾十批人,嘗過後也是讚不絕口。

特色小吃作文 篇2

在我們小小的縣城梅山,也有隨手可尋的特色小吃。

在我家附近,就有一家賣面的小鋪,有三種品味,鴨湯麪、肉絲麪、鴨湯肉絲麪。

我更加喜歡鴨湯肉絲麪,它中和了鴨湯的鮮美與肉絲的爽辣。其顏色更是誘人:有面條的白、木耳的黑、芹菜的青翠、香菜的深綠、鴨血的紅褐,即使用再普通不過的青瓷碗盛裝,都別有一番韻味。

每當熱情的阿姨聽到“來一碗麪”時,喜滋地說:“好咧,要什麼樣的?”久而久之,當你成爲老主顧時,只要你走進屋內,不用說,阿姨就會嫺熟地抓一把麪條放入鍋煮上幾分鐘,撈起放入碗內,如果你要鴨湯肉絲麪,先兌幾勺鴨湯,再舀上幾勺肉絲湯,配以香菜、蔥花,置於案頭,香氣撲鼻,真讓人“饞言欲滴”。

重要的是味道,那叫一個好吃啊!爽滑的麪條配上濃郁的湯汁,還有嫩滑的鴨血配上筋道的木耳……麪條吃完後,再呡上兩口湯,此面的作用就發揮到了極致。

耳聞不如親眼所見,眼見不如親口所嘗,趕快來我們梅山鎮南溪路嚐嚐吧!

特色小吃作文 篇3

雙皮奶是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的特色小吃。第一次品嚐它,是在一次旅行中,那天,我初次品嚐了這“天堂美食”後,便深深地愛上了它。

雙皮奶,顧名思義,就是有兩層奶皮的牛奶,它的上層奶皮比較甜,有一點兒香草的清香味兒,下層奶皮更嫩、更滑一些,吃起來很Q。有些雙皮奶呈奶黃色,而有一些則是純白色的。當你離它還有一些距離時,就能聞到它濃濃的奶香了。那香甜的氣味,真是讓人禁不住地想“消滅”了它!

雙皮奶不僅味道好,做法也十分簡單。

你只需要準備500毫升的純牛奶,三個雞蛋和一些白糖就夠了。首先將牛奶倒入鍋中溫一下,但切記,千萬不要煮熟了,那樣的話就結不出奶皮了,然後再把牛奶倒進另外一隻碗裏,放到通風的地方等它結第一層奶皮,然後在結好的奶皮上輕輕地劃一道十釐米左右的小口子,將底下的牛奶倒出來,最好要留一點在裏邊,否則奶皮就會粘在碗底上了;接下來要將準備好的三個雞蛋打在碗裏,快速均勻地攪拌,篩出蛋清,將蛋清倒進準備好的牛奶裏,再沿着剛剛劃過的小口子倒進去,一定要小心一些哦!如果奶皮破了,就前功盡棄了;最後,敷上一層保鮮膜,再放進鍋裏蒸上十分鐘,再燜五分鐘,將雙皮奶小心取出,撕開保鮮膜,就可以享受這色、香、味俱全且營養豐富的美食啦!

說到這雙皮奶的來歷,真是讓人感到好笑。這要從清朝末年一個名叫何十三的農家子弟身上說起。一天清晨,他在家中做早餐,誰知一不小心在水牛奶裏翻了個花樣兒,後來一嘗味道還挺不錯。不久後,有一個識貨的老朋友買走了他這配方,開了間食檔,這順德雙皮奶便吃成了傳統。呵呵,真是好笑,誰能想到這麼美味可口的名小吃,竟是一位農民無意間調配出來的呢?

雙皮奶那麼美味,營養價值又高,用現在的網絡流行語來說,那就是:你不嘗,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啦!

特色小吃作文 篇4

本文介紹了石獅的名小吃——海蠣煎,條理比較清晰。從行文內容來看,作者從做法以及色、香、味等方面展開描寫,寫得真實,表現出了作者對海蠣煎的喜愛,但如果能在細節方面加強筆力,並對海蠣煎的口味進行一番“親口經歷”般的描述,讓海蠣煎的“色香味俱全”寫得更細緻到位,那就很好了!其次,作者在語句的流暢性、簡潔性和敘述的完整性方面急需加強。不足之處見文中標示。

點評人:吳曉婷(國小高級教師)

你如果走遍石獅的大街小巷,(你)都會發現路邊有許多賣石獅小吃的攤子,其中最好(吃)的就要數海蠣煎(了)。(開篇突出“海蠣煎”這個石獅小吃。但要注意語法的準確與表述的完整。)

海蠣煎是由半斤海蠣、澱粉水、香蔥和雞蛋做成的,(。)做海蠣煎開始(時),(要)先往鍋(裏)倒(些)花生油,(等油熱了以後,)再放入半斤海蠣(慢慢地煎),這些海蠣肥大肥大,讓人一看,就垂誕欲止。海蠣等到煎(待海蠣)半熟的時候,放入澱粉水與青蔥未倒到鍋裏,約一分鐘後,就可以將已經調了(好)味道的蛋液倒入鍋裏了,等(在)蛋液(、澱粉等配料與海蠣)凝固(成塊)後,即後(再)翻個面繼續煎香,(直到)煎得兩面金黃的時候,就(便)可(起鍋)以放入盤內開始食用。 (敘述製作海蠣煎的過程,但表述不完整,口語較多且不規範,希望作者加強片段訓練。)

煎好的海蠣煎,色澤非常鮮豔:(,)煎好(熟)的海蠣(都)成了一個圓(狀),外面(都被)金燦燦的雞蛋把這些海蠣緊裹住(着),(如果在海蠣煎)上面再放上一些青瓜薄片和一小點香菜,讓人一看,就會產生食慾(就會讓人食慾大??)。 (對海蠣煎的外觀顏色描寫不夠細膩、表述欠流暢,比如“色澤鮮豔”,是什麼顏色應該具體寫出來。)

海蠣的香味十分獨特。它即(既)有鬱金花的香味一樣濃郁,也有風吹稻花的稻香的清香,南宋時期有位詩人林升的詩句寫道:“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汴州!”而這海蠣煎簡直讓人迷醉到把這海蠣煎看作“滿漢全席”上最好吃的菜了! (引用的詩句不正確!海蠣煎是石獅的.特色小吃,與“滿漢全席”無任何關聯。作爲說明類的作文,在內容上是不能有任何不符合事實的杜撰或牽強附會的!)

海蠣煎的味道也十分了得。只要嘗一口,你就會情不自禁也把一整盤海蠣煎吃得精光,嘴裏還意猶未盡、回味無窮。 (是什麼味道要具體寫出來。“意猶未盡”在這裏與“回味無窮”意思上重複,不能並列使用!)

這就是石獅的風味小吃——海蠣煎。 (第一段就有說明了,這裏的結尾也就成畫蛇添足了。)

特色小吃作文 篇5

鳳眼珍珠是贛州龍南縣的土特產,客家人把這道菜稱爲精珠子或精珍珠。幾乎所有客家人都喜歡這道菜,因爲鳳眼珍珠既可以當菜又可以當主食。

鳳眼珍珠,又稱珍珠粉,珍珠米。是一種特色風味小吃,主要原材料是番薯粉。爲客家人的傳統名菜,生產歷史悠久,每逢年過節或請嘉賓時,都是筵席上的一道主菜。

據說,鳳眼珍珠這個名字的來由,還有個小故事呢!

清朝道光年間,龍南關西籍人徐思莊的一手柳底歐面的書法爲當朝的一絕,徐思莊曾作過咸豐皇帝的書法老師,徐思莊一次回鄉探親,正逢咸豐皇帝派人下江南採購物資,特地囑咐欽差到龍南看望徐思莊。因道路難行,累得欽差上氣不接下氣,全身疲乏,差點中暑。徐思莊即命廚師煮珍珠湯給欽差消渴解飢,珍珠湯一端上,欽差見珠丸如碧玉鳳眼,清香撲鼻,食慾猛增,食了之後,腸胃舒適,腦清目明,勞累盡消,即詢問徐思莊這是什麼稀世山珍,本官尚第一次品嚐此佳。徐思莊笑答道:此乃家鄉一小菜也,名龍眼珍珠。欽差聽後正色道:菜名犯上,即賜名‘鳳眼珍珠’。

後來欽差臨走時,徐思莊特地送了一大袋鳳眼珍珠讓欽差帶回京城,皇上品賞後,也愛不釋口,鳳眼珍珠成爲歷代貢品。

的確,鳳眼珍珠是一道絕世的民間美食。我也尤其愛吃,煮好的鳳眼珍珠熱氣騰騰,幽香襲人。食之口中,覺得柔中帶韌,潤滑可口,味美難喻,吃上幾口,腸胃舒適,腦清目眀。除外,鳳眼珍珠湯還有滋補,清熱,降壓,醒腦,眀木的作用。怎麼樣,口水流出來了吧!

如果你來到龍南,可千萬別忘了吃一碗鳳眼珍珠湯哦!

特色小吃作文 篇6

在區外的一條大街上有一種特色小吃——飯糰,它令人念念不忘。

這天,我又來到這家店鋪要了一個飯糰。白色高帽的老闆總是站在店門外,他在案臺上鋪上一片竹蓆,蓋上一層薄紙,熟練地打開飯蓋,蓋子尖的一頭差點刮到了我。我一下子跳到旁邊。熱氣像羣馬一般奔騰出來,一團紫米乖乖地被鏟了起來,“啪”的一聲,被鐵鏟無情地一翻,貼在那片綠薄紙上,不過一當鐵鏟不用力,它又變胖了。他順勢用大鑷子輕輕夾住肉鬆,那些被落單的肉鬆像染料一樣爲飯披上了一片輝煌的黃色,紫米一下就變得令人食慾大增,我還沒回過神來,一片如薄扇子的上等豬肉從一根纖細的牙籤上被擠了出來,紫米又蓋上了一條紅色毯子,香味也徐徐飄入鼻尖,讓我不禁吸了吸鼻子。

老闆又從鍋裏取出一根油條,嫺熟地切成小段兒,捧住,像雨點一樣撒向米飯。做完這些,老闆利索地一轉薄紙,使勁揉啊揉,搓啊搓,一裹,飯糰就遞到了我的手上。

“啊嗚”一口咬下去,柔性十足的紫米,金燦燦香噴噴的肉鬆,紅焰焰的豬肉,美味而不油膩的油條,在嘴裏翻江倒海,在舌尖上溢開,綻放出一朵朵香甜的花朵!

特色小吃作文 篇7

小吃是廈門市食俗的一個重要內容。這不僅由於廈門市小吃體現了廈門市人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其品種的豐富多樣,全國罕見;也不僅由於廈門市小吃的風味獨特,令人難忘;更因爲對廈門市人來說,小吃既可是點心,亦能作正餐,甚至可以上宴席待客。沒有一個廈門市人不吃小吃,它已經深深溶於廈門市人飲食習俗之中,成爲一種偏好,一種習慣,一種民風。對於廈門市人來說,那深夜街巷裏叫的"燒肉糉",那馬路邊騎樓下點着"臭十"(乙炔)燈的煎豆子,便是刻骨銘心的故鄉印象。可以說,不瞭解廈門市的小吃,就不僅無法瞭解廈門市的食俗,也無法瞭解廈門市人。

據廈門市民俗學會近年的調查,目前廈門市的小吃大約有200多種,製作售賣小吃的攤點、酒樓、餐廳僅在島內就有2600多家,許多黃昏之後纔出現的流動攤販尚不計算在內。這麼龐大的數目,只能選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最負盛名的攤點、酒樓簡略介紹了。

最有名和最普遍的廈門市小吃有;土筍凍、燒肉糉、五香、芋包、韭菜盒、芋棗、章魚、油蔥餜、滷豆千、滷鴨、蠔仔粥、面線糊、炸棗、糖蔥餅、薄餅、沙茶麪、魚丸、蠔仔煎、麻籽、貢魷魚、"翻煎"豆乾、加滋螺、花螺、芋餜炸、蠔仔炸、馬蹄酥、炒餜條、麪茶、蝦面、燒豆花、花生湯、炒麪線、炒米粉、豆包仔餜等等。

土筍凍是用生長於海邊灘塗的一種名叫"土蚯"的無脊椎軟體小動物加工製作的,晶瑩剔透,柔韌嫩脆,鮮甜爽口,尤其是沾上各種佐料,更別具風味。據說,製作上筍凍的"黑土蚯",全國只有廈門市、海滄、安海一帶沿海灘塗纔有,而以廈門市百穀港出產的品質最佳。可惜圍海造地,芫當已不再成港,現在的土筍凍只有靠高浦、海滄、安海等地提供原料了。

五香也是極爲可口的美味。它用一種專門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薺、蔥等,包成如春餅的一條條,再放下油鍋炸成焦黃,切成幾段,蘸佐料進食,香、酥、脆、鮮,妙不可言。

蠔仔煎則是選黑耳白肚(黑白對比越強烈,說明越新鮮)的"珠蠔",拌和青蒜、韭菜、地瓜粉,攤入油鍋,兩面煎透。講究一點,還要在入鍋後,再攤上攪散的蛋,一道煎熟。起鍋後,撒點胡椒,放數葉芫荽,吃時再蘸上芥辣、辣醬、香酷,簡直連舌頭都會一起吞下去。

蝦面的主料是蝦和麪,然而妙處卻不在蝦,也不在面,而在湯。先把蝦去殼水熟,撈起蝦仁,再用這湯熬蝦殼,熬了第一遍後,把蝦殼過濾出來,搗碎,摻上冰糖再熬。然後和上熬過的豬骨頭湯,撒上蔥花、蒜末,方纔成爲蝦麪湯頭。食時,將面攪熟。撈置碗中,放上幾隻承熟的蝦仁和幾片豬肉,加上一小匙蔥頭油及些許蒜泥,再舀進熬好的蝦湯,撒上胡椒,味道之鮮美,令人難忘。

糖蔥餅,過去有許多小販挑着擔沿街走巷叫賣,現在只有在"好清香"酒家才吃得到了。它是用特製的約五六釐米直徑的小春餅皮,包上一小段專門煉製的油蔥糖和酸蘿蔔、蔥、蒜、辣醬、莽辣。入口後,甜、酸、辛、辣、鹹五味俱全,食慾大振。

沙茶麪可算是當今廈門市最普遍的小吃了,無論鬧市或深巷,幾乎無處不有。沙茶麪的妙處,也是在湯頭。好的沙茶麪湯,是用豬的大骨湯加上沙茶辣醬、花生醬等熬成的,又鮮又辣,別具口味。

芋泥、芋棗、芋包,則是把檳榔芋頭蒸熟,搗成泥,然後包肉、筍等,用蒸籠蒸過,即成芋包。什麼也不包,只加糖,搓成一粒粒如大棗,再油炸,即成芋棗。若是加糖,油炒,則成芋泥。芋泥起鍋後,面上油多,很快就不冒煙,但內裏卻是十分燙,不知底細,就要吃虧。也有鹹芋泥,如南普陀素菜的"香泥藏珍",即把蘋泥包上各種菜,整碟或整碗蒸熟,邊上再撒些油炸過的酥脆可口的青菜葉絲,吃起來十分可口。

蠔仔粥或蟹粥的功夫,在於米要"粒粒清",不能煮爛。主要喝稀飯湯。

傳統中,一種小吃總是和最受歡迎的某一攤點的店名或主人名字連在一起,如黃則和的花生湯,"好清香"的燒肉棕,"碰記"和"真好味"的魚丸場,"章記"的蝦面,關隘內治姐的美人薄餅,思明北路程阿樹的蠔仔煎,二舍廟陳漢益的炸五香,泰山口吳脣的韭菜盒,打錫箔巷葉棟樑和笛仔仙陳金水的土筍凍,福茂街口何金釵的沙茶麪,海關邊王奕然的油蔥餜,思明北路貓車的貢魷魚,賴厝埕蔡淑貞的芋包,十六崎腳陳玲的麻嵫等等。

歲月流逝,數十年前的這些老字號能留存至今的已經不多。但後起之秀,層出不窮。尤其是80年代以來,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把小吃又推上了一個新的高潮。

一種潮流是將大衆化的小吃"宴席化",以"好清香"酒樓爲代表。像"九龍盤",借成套餐具爲媒介,將九種小吃組成一道風味梅花拼盤,構思相當奇巧。同時將芋包、肉糉、油蔥餜、夾餅等小吃小型化精緻化,使人們在小吃宴席上,一次可以品嚐多種小吃。小吃宴,十二道菜,道道都是廈門市街頭巷尾可見的風味小吃,但又較那些小攤點工料精緻,風味更佳。

另一潮流則是將小吃"家常化"。像芋棗、滷鴨、五香、滷豆乾、鹹餜等等,各菜市場都有許多攤點,專賣給顧客帶回家做家常飯菜。

無論是小吃的"宴席化"或"家常化",都表明廈門市人對小吃的喜愛是何等深切。相信廈門市的小吃還會再發展,發展得更豐富多彩,更令人難忘。

特色小吃作文 篇8

媽媽的朋友——潘叔叔是古田人,每次說起他們那兒的風味小吃鍋邊糊,就直抿嘴一副饞樣。

這一次,潘叔叔邀請我們去古田玩。我們開車大約過了3個小時,傍晚終於抵達古田。

第二天一大早,潘叔叔急急忙忙地叫我們起牀,一起去吃古田鍋邊糊。我們迫不急待地出發了,潘叔叔帶着我們東找西找,還不時地打電話給他朋友,問哪家鍋邊糊好吃?終於找到了一家最正宗地道的鍋邊糊店,店門口人們進進出出,店裏面擠擠攘攘的都是人,沒地方坐了,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坐下來。

很快,一碗熱氣騰騰的鍋邊糊端到我的面前,只見碗裏湯汁顏色呈乳白色,就像濃濃的牛奶一樣,而鍋邊糊就像漂浮在牛奶上的“碎玉”。一股肉香撲鼻而來,仔細一看,原來配料中還有許多碎肉呢。我急不可待地用勺子盛了一口放進嘴裏,“嗯,溫軟香甜,真好吃!”我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吃完鍋邊糊,我問店家:“鍋邊糊爲什麼這麼好吃呀?”店家說:“我們每天四五點就出去買肉熬湯,一直熬到早上七八點鐘,湯熬好了才做鍋邊糊。”哦,原來古田鍋邊糊這麼香濃是因爲製作鍋邊糊的人們付出了辛勤勞動和汗水。

古田鍋邊糊回味無窮!至今,我還常常想起那份香甜,寫到這兒,我的口水都流下來了。

特色小吃作文 篇9

我的家鄉——廣元,風味小吃很多,不僅有味道不錯的核桃餅、曾家臘肉,而且還有獨具特色的酸菜麪皮、米珍稀飯,但最聲名遠播的,還是廣元的米涼麪和劍閣的豆腐宴。

米涼麪

米涼麪是隻有廣元才能做得出來的特色小吃,它還是武則天發明的呢!

武則天在年少時,認爲利州(廣元的舊稱)的水質好,可以用米做成涼麪。

山西女老闆聽了,決定來試試。她先把米磨成漿,在籠牀上鋪一層細麻布,把米漿薄薄的鋪一層在麻布上,用猛火蒸上約半個時辰,將蒸好的麪皮切成細條,拌上佐料,請武則天品嚐。武則天吃後讚口不絕。米涼麪就這樣流傳了下來,成立廣元最具特色的小吃。

現在,廣元有許多家涼麪店,不僅聞着香,吃着更香。曾有幾次,在成都過年期間忽然想吃米涼麪,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過過嘴癮,卻總沒有廣元的味道。如今,許多廣元人從外地回來後,第一件事就是吃一碗正宗的廣元米涼麪。

豆腐宴

豆腐宴,顧名思義,就是豆腐做成的宴席。可小小的豆腐又如何能做成宴席呢?這個故事呀,還得從三國說起……

三國時期,蜀國姜維將軍鎮守劍門關時,一千多士兵缺少軍糧。姜維將軍就發動士兵手磨豆花,士兵們天天吃豆花吃膩了,但又沒有其它食物。姜將軍發現劍門豆腐柔韌性強,燉煮不爛。他就用豆腐做成各種菜品,每天換着花樣吃,不但不膩人,而且越吃越有胃口,把士兵們吃得身強體壯,精神飽滿,打起仗來,衝鋒陷陣,勇往直前。

劍門豆腐宴種類繁多:麻婆豆腐、懷胎豆腐、箱子豆腐、鴛鴦豆腐、龍鳳豆腐、紅燒豆腐……外表美觀,名字好聽,滋味更是一絕!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我家鄉的特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