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賞菊作文4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陽節賞菊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陽節賞菊作文4篇

重陽節賞菊作文1

重陽節那天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去芙蓉廣場看菊花。當我們來到廣場的時候,那裏已經人山人海,有男的,有女的,有老人,還有孩子。人們一邊走着,一邊觀賞着,一邊談論着,臉上充滿了開心的笑容。

今年的菊花開得十分豔麗,被園藝工人加工成了各種各樣的造型。有的像開屏的孔雀,有的像飛舞的彩蝶,有的像騰飛的巨龍,有的像一層層的寶塔……這些造型活靈活現,就像真的一樣,遊人們紛紛上前合影留念。

展出的菊花有很多種顏色,有紅色的,有黃色的,有白色的,有紫色的,有墨綠色的。紅的像燃燒的火焰,黃的像閃光的金子,白的像潔白的雲朵……各種顏色的菊花搭配在一起,好看極了,整個芙蓉廣場變成了一個大花園。

通過觀察,我發現菊花的形狀也不太一樣,有的含苞,有的怒放,萬壽菊的花朵比較小,瓜葉菊的花朵比較胖。這裏面我最喜歡金絲菊,它的花瓣又細又長又密,花瓣的頂端還有一個彎鉤,像金黃色的.絲線一樣漂亮。

在展出的菊花旁邊,有一個解說牌,介紹了菊花的種類和用途等。由此我知道了菊花不僅僅供人們觀賞,還可以入藥,還可以加工成菊花茶,供給人們飲用。在有些地方,勤勞智慧的人們還把菊花加工成食品。菊花的作用真多啊!

我喜歡菊花,不僅喜歡它美麗的外表,更喜歡它無私奉獻的精神。我要做一個像菊花一樣的人!

重陽節賞菊作文2

重陽節裏,我和媽媽一起到芙蓉廣場觀看菊花展覽。

剛走進廣場,哇!我被眼前的菊花驚呆了,怎麼這多的菊花呀!太漂亮了。菊花的顏色五彩繽紛,有紅色的、粉色的、紫色的、金黃的、嫩黃的、鵝黃的、淺黃色的、白色的、淡綠的、淡青的……它們好像美麗的花仙子,隨着風兒在舞蹈

再向裏走,我又看見了園藝師們用很多菊花拼成的各種各樣的圖案。有的像伸着脖子,對着天啼叫的雄雞,有的像一個巨大的落地花瓶,有的像一個大大的花籃、還有的像孔雀,尤其是孔雀的尾巴,、它們張開着,真像像一把五顏六色的大扇子,遠遠望去,真像一隻真的孔雀開屏,還有入口處的左右兩邊,各有一條用黃色菊花修剪成的巨龍,每條有5米多長,它們都張着大嘴巴,在在兩條龍中間擺放着一盆紫色的大花籃,遠遠看去,好像兩條龍在爭奪一個紫色的大花球,真像雙龍戲珠。

菊花的味道可真香啊!隨着陣陣涼絲絲的秋風,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引來的好多隻蜜蜂在採蜜呢。

我喜歡菊花,不僅是它的美麗,還有菊殘猶有傲霜枝的品質。

重陽節賞菊作文3

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爲與“久久”同音……

金秋時節,我們去了南山賞菊。南山上,雨霧瀰漫,霧中那碧綠的樹葉顯得那麼幽靜,我想,那菊花一定比這更美麗。

走進大門一篇壯觀美麗的景象呈現眼前。翠綠的葉子又長又闊,像一支支球拍。在茂密的花中,有數不清的花骨朵。一枝枝弧形的花杆上,一個個花骨朵在威風中輕輕搖弋,正向我點頭微笑呢。紅色的花朵,橙色的花蕾,襯着綠色的葉。彷彿是衣服優美動人的山水畫。我行走在這幅山水畫裏,旁邊有幾隻開了。

再往裏走,出現在眼前的是福娃。五個福娃下面是一盆盆金盞菊,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來。他們雖然沒有福娃那麼美麗那麼壯觀那麼引人注目,但他們又和自己獨特的美它們都是由一片片又長又細的花瓣組成的,密密層層,重重疊疊,爭相開放,綠色的花盤有序地排列着,托起數不清的金黃花瓣。在金黃色的花瓣中,棕色的花蕊緊密地排列在花朵在正中央。金色的花朵鑲嵌在橢圓形的綠葉叢中,襯着潔白的花盆顯得生氣勃勃。

我在這有菊花的山水畫中盡情的欣賞着,不禁想起這句話“青草早已枯死,百花也已凋零,只有菊花傲立雪中”

重陽節賞菊作文4

到九月九日那天,含苞欲放的菊花真的爭奇鬥豔地一齊盛開了,客人們也都在那天來了。親朋詩友笑逐顏開,望着五彩繽紛、芳香四溢的滿園菊花,吟詩作詞,人人心醉,都誇菊有情,不負陶公心。

重陽賞菊的來歷

我國民間流傳的九月初九重陽節賞菊習俗,始於東晉著名文學家田園詩人陶淵明。他一生酷愛菊花,以菊爲伴,號稱“菊友”,被人們奉爲“九月花神”。

陶淵明種菊,既食用又觀賞。每逢秋日,當菊花盛開的時候,附近的鄉親,遠處的朋友,常到他家作客賞菊。他就攤煎餅,燒菊花茶款待親朋,大家走時採菊相送,“今日送走西方客,明日又迎東方朋”。

來賞菊的人們川流不息,常使他不能按時去田園耕作。他常想,要是能讓菊花一日開,客人一天來,那該多好啊!後來,他灌園澆菊時,自語祝願道:“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日。。”說來奇怪,到九月九日那天,含苞欲放的菊花真的爭奇鬥豔地一齊盛開了,客人們也都在那天來了。親朋詩友笑逐顏開,望着五彩繽紛、芳香四溢的滿園菊花,吟詩作詞,人人心醉,都誇菊有情,不負陶公心。

親朋好友相約,年年重陽一日來賞菊,重陽賞菊的習俗便由此形成,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