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大學生作文3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大學生作文3篇

大學生作文 篇1

大學生吃香,在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那時剛剛改革開放,百廢待興。文革遺禍使各條戰線人才奇缺。誰有文憑,立馬視爲珍寶,提幹增薪,放置重要崗位。如今的大學生早已沒有了往日的風光,揹負高昂的學費,面對艱難的就業,象是花錢專門讓人白眼似的。大學生多了,就業崗位少了。上學真不如早點找個工作,早點投資生意。

單從錢眼裏看,目前上學實在不是上算的決定,但上學不能單從物質方面去考慮。我認爲,生活不能沒有物質,也不能沒有精神,缺少其一都不會獲得幸福。物質是生活的條件,精神使生活具有意義。沒有精神的生活是純自然的生活,與動物無疑;有了精神生活纔是有了自己的生活。要活個自己,沒有精神是絕對不可能的。物質享受是低層次的,精神享受是高層次的。有了精神財富,即使物質財富不太豐富,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快樂;沒有精神財富,物質財富不僅不能成爲有用的東西,還會成爲拖累和災難。但要獲取高層次的享受,非提高自己的精神品位不可。要提高自己的精神品位,上學可以說是一個重要途徑。

近年來,大學的普及給更多的人提供了深造的機會,這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但很多人並不明白“深造”的含義,總是把“深造”和物質掛鉤。大部分人認爲,深造就是爲將來打造一個理想崗位創造條件。所以人們關注的就是專業,就是就業。連大學都把“就業”當作學校的頭等大事,都在處心積慮地打造“就業”這張金子招牌。忘記了大學是一個教育人的地方,是一個培養人的場所。其實就業是由社會環境決定的。學校很難對學生的就業形勢有準確的預測,對就業的擔憂和恐慌並不能對將來的就業帶來任何可以利用的條件。不是說專業和就業不應考慮,但如果光考慮專業和就業,忘掉了大學是培養人的基地,那就違背了大學的基本法則。

如今,大學生的素質缺陷是令人擔憂的,可以列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知識方面。大學生的來源是高中生,高中生知識是很不全面的,高中學的語數英、數理化、史地政,都是爲應考而學的,還沒有達到真正的消化和理解,還是書本知識,還沒有經過實際生活的驗證。把知識變爲自己的東西,並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還有一些距離。特別對抽象的哲學和美學,更加貧乏。美學和哲學是綜合智慧,是大智慧,是必須要學的。而大學生往往只注重專業知識,不注意擴充知識;只注重書本知識,不注意聯繫實際。大學生有充沛的精力,有充裕的時間,學校有優越的學習環境。要博覽羣書,彌補知識的不足,大學可以說是最好的場所。

二是身體方面。現在大學生的身體是令人擔憂的。體育在中學就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學習排得滿滿的,根本沒有鍛鍊的機會。過去在家裏,通過農業勞動得到鍛鍊。現在社會進步了,田野裏都是機器在“鍛鍊”,早已“剝奪”了人鍛鍊的機會。身體是一生都必須倍加珍惜和愛護的。鍛鍊和養生對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良好的鍛鍊和養生習慣,保證一個健壯的身體,對生活和工作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它是一個人工作學習的基礎,正常生活的基礎,精力旺盛的基礎,良好心態的基礎。身體是人生的武器,是實現人生價值和獲得幸福生活最原始的物質資源。身體的重要是人人懂得的,對身體的忽略也是司空見慣的。只有當疾病纏身,痛苦不堪的時候,人們才捨得花費時間、花費精力、花費錢財來愛護自己的身體,否則,人永遠忙得、懶得、沒有時間來鍛鍊身體。在大學這個青年時代,正是身體機能最健全的時候,誰肯把身體當回事呢?

三是爲人處事方面。爲人處事是人生的大課題。人總得做事,做事就必然與人交往。它是與人合作的基礎,也是與社會、集體、他人獲得和諧的重要手段。它反映着一個人的知識水平、道德修養和人格內容。人要獲得與社會環境的和諧,必須學會理解、寬恕和謙讓。這雖然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要真正做到並不容易,要掌握好理解、寬恕和謙讓的尺度就更不容易。它常常和世俗的窩囊、無能、軟弱、愚蠢混雜在一起,和堅持原則,固守操守,遵守規則相互衝突。有一次上大學的女兒來電說,記者站讓她寫東西,她常有被人支配,爲人忙乎的感覺。我對他說,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是自己選擇的,就要當作一種事業來對待,當作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行爲。做事就是肩負一種使命,不僅是爲了自己,也是向社會和他人貢獻自己和證明自己,這纔是正確的態度。如今的大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外界對自我利益的衝擊,往往成爲他們不能和外界和諧相處的客觀障礙。這已成爲他們普遍的性格弱點。

四是勞動觀念方面。勞動是上天賦予個體的權利,是洗刷心靈污垢的清水,是鍛鍊做事能力的熔爐。能勞動是慶幸的,是光榮的,是值得驕傲的。能勞動才能自食其力,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當一個人失去了勞動能力和勞動權利的時候,那纔是人生最大的哀痛。但勞動也往往伴隨着艱辛和勞累。而現在的學生,大都生活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環境。學校又很少有勞動課。勞動觀念又必須通過勞動才能真正樹立,所以他們的勞動觀念就存在種種問題。像鄙視體力勞動,希望不勞而獲;認爲勞動羞恥,出力吃虧;喜歡體面有尊嚴的工作,對髒、累、重的工作不能接受等等。

五是生活節儉方面。“成由節儉敗由奢”是一個千古不變的古訓。縱觀古今,帝國王朝的傾覆,鼎盛家族的衰敗,沒有一例沒有奢侈的參與。現在的高中生,生長在一個物質文明十分豐富的年代,一個貧富懸殊的年代,極易產生奢侈、耀富、不知珍惜的惡習。“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實在是一個不老的訓言。學生時代都慷慨大方,因爲學生是一個純粹的消費者;他們不居家過日子,不是生活的承擔者和責任者,總是大把花錢,不問來路。加上現在鋪張誇飾風氣的不良影響,學生總是毫不節制地花費,以滿足自己炫耀的虛榮。節儉是一個人永遠不能丟棄的品德。該花的一萬也要花,該省的一分也要省,這纔是對財物應有的態度。這種觀念,當代的學生是難以接受的,一提節約,他們總是不以爲然。

社會是由人組成的,一個和諧健全的社會,它的社會成員必須具備能讓社會和諧健全的素質。而學校應該是擔當這個任務的角色,學校有責任把一個“個體”的人,一個“家庭”的人,塑造成一個“社會”的人;把一個有缺陷的人,塑造成一個健全完美的人。在學校,能學習知識,增長能力,煉好身體,修養品德,纔是完整的教育。學習知識,博覽羣書是爲了使自己的知識更加完善;鍛鍊身體,是爲了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一個堅實的智慧、情操、能力的載體;熱愛勞動,學會節儉和爲人處世,是爲了能自立、自強與社會環境和諧相處。如果學校瞄準的只是就業和專業,象鑄造機器一樣去塑造學生,這實在是一樁很危險的事情。

大學生作文 篇2

今天吃完飯後,我坐在沙發上,對我的大學生活展開了無限的想象。

我,幻想到了我們的校園:東邊是許多同學嚮往的遊戲地方,幾個陽光大男孩在操場是玩耍,你追我趕;西邊是學校裏生意蔥蘢的竹林,翠欲流的綠色讓人神清氣爽,;南邊是我們學校知識的地方,朗朗的讀書聲從教室裏傳來;北面是敞開的學校大門,上面“長”了許多“尖刺”,爲的是不讓小偷輕易進入。

我,幻想到了我們的校服:走廊上,千奇百怪的塗鴉映入眼簾。“還我釣魚!”“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呀,原來這些都是愛國的好青年啊!“墊‘十里香’牌鞋墊,要腳不要臉。”“喝腎寶,長生不老。”喲,這些青年長大的夢想原來是做推銷員哪!“偶滴腎哪!”“今天不是個好日子。”哎,這些青年正處在傷心的境界。“偶是閻王老子,偶最大!”“我住精神病院302室。”這這---讓我叫他們是什麼青年好呢?

哎呀!爸爸叫我一起上街,拜拜,下次見!

大學生作文 篇3

威廉?詹姆士的實用主義哲學深受英國經驗主義的影響,洛克、貝克萊、休謨、穆勒等人的思想都對詹姆士的實用主義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詹姆士也自稱是他們的繼承者。在《實用主義》這一哲學著作的獻詞“紀念約翰?斯圖亞特?穆勒”中,詹姆士就開宗明義毫不避諱地表達了對穆勒的讚賞之意:“我是從他那裏,最早懂得實用主義的思想;要是他現在還在世的話,我極願把他作爲我們的領導者。”詹姆士甚至直接強調,實用主義是一種經驗主義,而自己是一個“徹底的經驗主義者”。

英國經驗主義哲學是從十六七世紀開始的,其開創者是英國實用主義者培根。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從培根開始發展到後來的洛克,都是唯物主義經驗論,都承認感性經驗是客觀事物的反映,是人類知識的來源。到18世紀,貝克萊和休謨屏棄了經驗的客觀內容,走上了主觀唯心主義經驗論以及不可知論的道路。他們從根本否認外界事物是感性經驗的源泉,或拒絕回答外界事物是否存在的問題,認爲經驗是純主觀的東西,是認識的唯一對象,否定理性認識。在18世紀和19世紀之交,英國的經驗主義曾經一度受到唯理主義潮流的極大衝擊。但在19世紀以來,隨着實證經驗科學(穆勒、斯賓塞等人)的蓬勃發展,經驗主義又捲土重來在英國佔領統治地位。穆勒、斯賓塞以祟尚科學的實證主義形式維護經驗論。實證主義的經驗論強調感性經驗,主張面對經驗事實,反對抽象納思辨哲學;注重實用和功利,反對脫離實際的玄思冥想;提倡自由探索,反對權威主義和教條主義;強調事物運動變化的多樣性、偶然性和機遇性,反對機械決定論和宿命論。英國的經驗主義(特別是穆勒的實證主義)對詹姆士實用主義哲學產生巨大影響,在一定意義上說,穆勒的實證主義是詹姆士實用主義產生的直接理論來源。

詹姆士像英國經驗主義者一樣把哲學、科學以及人類的全部認識侷限到經驗和現象範圍,詹姆士說,“實用主義代表一種在哲學上人們十分熟悉的態度,即經驗主義的態度”。[2]31詹姆士繼承英國經驗主義,但他又指出由於英國經驗主義傳統的原子主義觀念論,導致英國經驗主義陷入懷疑主義和聯想主義的困境。在英國經驗主義者那裏,直接的經驗無疑是分離的,經驗就像是孤零零的原子,事物的觀念和關係的觀念是分離的。從洛克、貝克萊到休謨,他們的觀念都是孤立的和原子式的。每個觀念都是界限分明的,不存在彼此之間的過渡或連接。以休謨爲例,在休謨看來全部自然中沒有一個聯繫是可感知的,“一切事件似乎都是完全鬆散和分離的。儘管一件事情接着另一件事情發生但我們從不能在它們之間看到任何關係。它們似乎是‘被聯合’(conjoined)在一起的而不是‘被連接’(connected)在一起的。由於任何不顯現於我們的外部感官或內部感覺的東西我們都不能對它有任何觀念,所以必然的結論似乎就是我們完全沒有連接獲力的觀念,這些詞絕對沒有任何意義。”而詹姆士卻反對這一觀點,在他的眼中,我們的意識或思想是連續的、複合的並且不可切割的流。

在上文中,我們特別提到了詹姆士對穆勒熱情洋溢的獻詞,這不僅僅在於詹姆士對於穆勒經驗主義的傳承,也在於穆勒的功利主義思想對詹姆士的實用主義產生了不可多得的影響,當然這種功利主義的思想也是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的。在功利主義者看來,人是自利的,人的一切行爲的基本動機是追求快樂和避免痛苦,而能帶來快樂和幸福的東西無外乎就是利益。而詹姆士的實用主義也強調了這一點,就是無論什麼東西,只要實用,只要能夠給人帶來利益(無論是個人便利還是作爲一種研究方法的便利),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