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竹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讚美竹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讚美竹作文

讚美竹作文1

清明節,本來就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我們可以去踏青、掃墓、郊遊。而我和家人卻摘春筍、找春筍。

踏過一條條小河,穿過一片片麥田,走上一條羊腸小道,看見了許多美麗的風景:鮮花爭奇鬥豔。有的藍如水,卻比水藍得清澈;有的紅似火,卻比火紅得更有氣勢;有的粉似霞,卻比霞粉得更優美。藏在小花下面的是一片茵茵的綠草,臉上還有幾滴晨露,顯得更加精神。四周幾乎沒什麼樹,但代替樹的,是與梅、鬆並稱“歲寒三友”的竹。那青青的竿,綠綠的葉,十分誘人。我也萌發了摘青筍的念頭。我心裏十分興奮。

要摘春筍,首先要找春筍。我興致勃勃地拔開地上的落葉,雙手在地上摸索起來。摸了半天,鞋子全溼了,也沒摸到什麼春筍。

我就像一個沒有氣的皮球一樣,一點力氣都沒有了。

突然,在我往回走的路上,竟然有一個綠綠的春筍在地上立着!我三步並作兩步撲了過去。這時,我實在是太興奮、太高興了!我仔細端詳着春筍,它全身披着濃綠的筍衣,裏面還有幾層淡綠色的筍衣,大約有我膝蓋那麼高。它上小下大,頭上還有一點綠芽。我正想把它拔下來呢,忽然,我呆住了——

它沒有生長在泥土裏,竟生長在一塊石頭上!一顆小小種子竟有如此的氣魄!能讓它在沒有泥土、只有堅硬的石頭上不屈向上,茁壯生長!更何況石頭上沒有一點空隙!

這時,我爲之一震。天下起了濛濛絲雨,小小的春筍似乎活了起來,一下子在重重雨窮中向上生長。它的根深深扎入石頭中,最後可以把石頭弄穿!它的葉和趕向上生長,最後直衝雲霄!

小小的筍竟有如此的氣魄!它爲什麼不是在陽光下冒出來,偏偏在冷風冷雨中拔地而起呢?我的心頭爲之一震。清明節那天的這一震,讓我體會到了竹的氣魄。是——生命!

讚美竹作文2

“生在青山葉兒長,落到人間它爲王。穿過多少綢和緞,見過多少花姑娘。”這是活動課時,老師考我們的一個謎語。我第一個猜出來了:用竹子做的曬衣杆。 我從小就能親近竹子,因爲奶奶家屋後就是一片竹園。小時候,這片竹園就是我的樂園。我常常和小夥伴們在竹園裏遊戲,爬竹杆,在竹裏穿梭追跑,在幾棵竹子上繫上繩索,在上面盪鞦韆。 春天,一場春雨過後,從竹園稀鬆的泥土中,冒出了尖尖的嫩嫩的小頭,還穿了厚厚的衣服,這是竹筍。一天不見,它就長高一截,等它長到一人高,它就不怕冷了,竹衣會自動脫落,就像火箭升

空後的保溫泡沫材料脫落一樣。奶奶會把這些筍衣撿起來,攤在稻牀上曬乾,做鞋底。 夏天的竹園可是一片濃蔭,涼風好像也喜歡竹子,總是呼呼地跑到竹葉下面。中午時分,家裏人幹活熱了,就到竹園裏乘涼,竹園是我家天然的“空調間”,我們全家人都把涼牀放到竹林底下,或坐着,或躺着,風從綠竹叢中吹過,帶來陣陣清涼。一身上的汗珠瞬間就像林中的小兔子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 秋冬季節,一些竹葉開始思念大地母親,紛紛揚揚地撲向大地。有一句詩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花如此,竹葉不亦這樣嗎?竹葉在奉獻了春之美、夏之蔭之後,一部分陳年的枯葉毫不猶豫地從竹枝上飄零,化作泥土,爲來年的春筍補給營養,所以竹很少“麻煩”人類施肥,它們自己給自己補充養料,這真是竹的神奇之處。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傳說宋代大詩人蘇東坡非常喜歡竹子,寧肯不吃肉也要在居所旁邊栽上幾棵竹子,因爲有了竹子的陪伴,心靈就能清新脫俗。奶奶家的小竹園,讓我從小感受到鄉村生活的清靜和優雅。

讚美竹作文3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說起竹子,我就想起了外婆家的那一片竹林。外婆家的竹林,圍着房子繞了大半個圈,每次回老家就會聞到新鮮撲鼻的竹子的幽香味。

那些竹子,一節一節的。這一片竹林分爲兩種竹子。一種高大粗壯。另一種矮小細長。大的那一種比我爸的手臂還要粗幾倍呢!葉子又大又細長,葉邊和葉尖十分鋒利,我都被劃過大口子呢!小的那一種,長出來只有我的一跟小拇指那麼窄,長大了,也只有三根指頭那麼寬。葉片更是尖了!這兩種竹子分佈十分密,但十分的整齊,可好看了!

古人也十分喜歡竹子在許多古人的小說,自傳,詩,詞,歌裏,竹子經常出現。蘇東坡也曾說過一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當然,這麼一說來,在我外婆外爺的生活裏,也當然少不了竹子呢!竹不緊能吃,且十分養胃。竹身淨化空氣,竹炭還能做化肥!閣樓上面的護欄也是用竹子做成,十分堅固美觀,特別安全。揹簍,簸箕,籃子……等等,一律是竹子做成的。

記得去年冬天,我們回老家,下起了鵝毛大雪, 老家已成了冰雪世界。大部分植物枯萎了,或被凍死了。而竹子呢?竹子們卻是一片翠綠。它們在嚴寒中挺立着,它們絕不放棄,絕不在嚴寒中低下頭來。一小部分竹苗枯死了,因爲它們太弱小了!他們便被我爺爺依依不捨地砍了下來,做爲柴火,取來冬天最寶貴的溫暖。可竹子們卻不在乎,給人們帶來利益,好處,哪怕一點點,一點點就是它們的願望,現在它們的願望完成了,它們在火焰中用微笑,望着人們歡快的笑臉……

竹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它那無私的品質更值得我們讚揚。

讚美竹作文4

今天,我們一家人和我的同學祝欣宇一家人去鄉下我奶奶家。

一到奶奶家,就看見奶奶正在打掃後院的竹林,我和祝欣宇爭先恐後地幫奶奶幹活兒。接着,我們坐在後院的茅亭裏談起了竹子,而奶奶則去幫我們準備吃的去了。

爸爸問我和祝欣宇:“你們喜歡竹子嗎?”我們都爭着回答:“當然喜歡了”。爸爸又問爲什麼?我笑嘻嘻地說:“因爲竹子是綠色的,而我最喜歡綠色了”。祝欣宇回答:“我喜歡竹子的高大”。祝叔叔問:“你們誰能說出竹子的好處?”我舔舔嘴巴說:“竹筍味道美”,說着做了一個吃東西的動作。大家都笑了起來。祝欣宇說:“竹竿既是建築的材料,又是造紙的原料”。大家直誇她懂得多。爸爸補充道:“竹子還可以編織竹器”。媽媽說:“我都不知道竹子有這麼多好處呢!看來它全身都是寶”。剛說這裏,奶奶給我們上了一道菜——紅燒魚,於是,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爸爸又說:“然而我更欣賞竹子那頑強不屈的品格,它和鬆、梅被譽爲‘歲寒三友’。在殘雪還未消融時,新竹就悄悄在地下萌芽了。春風一過,它就像一把利刃穿過頑石,刺破土層,脫去厚厚筍衣,披上一身綠裝,直插雲天。暑往寒來,迎風斗寒,經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充分顯示了竹子的不畏困難,不懼壓力的強大生命力,這是人們看不見而確實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的品格不正體現的是我們國家的精神嗎?

讚美竹作文5

10月20日星期一天氣:陰

我家的客廳擺放着好幾盆花草,每一盆都香氣四溢,精神抖擻。而我卻對那挺拔的富貴竹情有獨鍾。

富貴竹又名萬壽竹,它是幸福、富貴、吉祥的象徵。

富貴竹種在一個大花盆裏。富貴竹剛長出來的根是嫩綠的,細細的,後來逐漸長大,莖就長成一節一節的,像碧綠色的笛子。富貴竹長大了的根變得又長又粗,筆直地挺立在土裏。富貴竹一般有差不多二十片葉子,呈橢圓形,頂部尖尖的。有些像親兄弟一樣親密無間地團團圍在一起,有些葉子則很自然、很輕盈、很舒適地伸展着,那樣子給人一種愉快的感覺。富貴竹的葉子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綠得發亮,走近一瞧,葉子又好似無瑕的翡翠,是你情不自禁地去撫摸它,感到它是那樣光滑。

富貴竹不但外形給人一種清新之美,它還具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它一年四季不管寒冬酷暑,都堅守在自己的駐地,如同堅守崗位的士兵。

當風雨刮在它的身上時,它絲毫沒有被這強有力的氣勢嚇住,任憑狂風像刀一樣割過它身上,雨像斷了線的珠子重重地落在它柔弱的枝葉上不管暴風雨對富貴竹施加怎樣猛烈的攻擊,它都不曾低頭認輸,仍舊一動不動地昂首挺胸站立在原地。它的葉子隨風擺動,似乎在伸展着手臂隨風起舞這時的富貴竹又搖身一變,成爲了一位亭亭玉立的身披綠裝的少女。當暴風雨不敵而退時,富貴竹竹又變回往日堅守崗位的士兵,筆直地、堅定地站立着,彷彿在向世界宣告:我戰勝了暴風雨,我勝利了。真是無愧於古代詩人鄭板橋所讚歎: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我望着那富貴竹,心想:我們不就應該向它學習嗎?它的堅定、頑強不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嗎?我愛富貴竹,愛它的清新、高雅,更愛它堅韌不拔的品質。

讚美竹作文6

我對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有讚揚之情。當然,我也讚揚純潔樸素的竹子。

很多的植物都是經過我們很細心的培養,纔會生長得如此茁壯美,因爲我們會爲它們每天澆水,讓它們變得滋潤;因爲我們會讓它們在充足的陽光下生長,讓它們貪婪地吸收着營養。而竹子,哪怕是生活在一個十分惡劣的地方,它也能憑着自己堅毅頑強的精神生長下來。它從不畏懼寒風大雪,每當冬天到來,許多的樹木都掉光了葉子,失去了美麗,顯得一片死寂。而竹子,卻仍然是那麼高標挺立,翠綠如常。這並不僅僅是它的生命力強,還有它那可貴的精神。它從不被困難所屈服,而是去勇於面對困難,因爲它擁有堅韌不屈的精神,所以,它征服了大自然帶給它的困難,給了我們一片綠色的景象。

春天,微風便慢慢地吹着,走在竹林裏,便會聽到它們發出的蕭蕭之聲,所有的`煩惱,內心的壓抑,都會頓時一消而散。只留下一種清爽的感覺;夏天,它會隨着陣陣暖風,輕輕地搖晃,一種清脆的聲音會在耳裏迴盪;秋天,它讓我們欣賞着它的美麗,讚不絕口;冬天,它讓我們真正地感受到,它的頑強。

竹子的作用無與倫比。它可以編織成一頂美麗的帽子,還可以做成籮篩、簸箕和其它的物品。它的竹心可以用來泡茶喝。因爲有了竹子,我們空氣纔會如此清晰。

我由衷的讚美你,竹子。你用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人類,我讚美你無私奉獻的美德!作文

讚美竹作文7

我的家鄉有許多竹子,我最喜歡家鄉的竹子。

陽春三月,竹葉更綠了。竹園裏,一根一根的竹筍,悄悄地破土而出了。那看似不起眼的東西,不經意間刺穿了蓋在它上面的厚厚的泥土,頂翻了壓在它上面的大大的石塊,露出了毛茸茸的筍尖。轉天,長得齊你腰了;再隔天,比你個兒高了;稍不留心,又半天雲了。竿竿新綠,給園子平添了無限生氣。沐着春風,浴着春雨,那迷濛的水彩畫,讓你不由自主的佩服“雨後春筍”一詞是多麼形象。

夏天,烈日當頭,曬個四五天,那爭奇鬥豔的花花草草都蔫了,有的甚至低下身段,匍匐在地上。可竹園裏的竹子仍驕傲地昂首而立,那青翠的葉子,在驕陽之下閃閃發亮,更加青綠。在竹園裏,微風習習,帶來陣陣涼意,讓你絲毫感覺不到夏日的炎熱。午間小憩時,我們孩子常常聚在竹園裏,爬竹子,躲迷藏,留下陣陣歡笑。

秋天到了,“無邊落木蕭蕭下”,每支竹枝上三兩片老葉子完成了使命,枯了,落了,鋪滿竹園。而更多的葉子依然那麼青翠,迎着秋風,頂着寒霜,更顯出生命的活力。

寒冷的冬天來了,北風呼嘯,大雪紛飛。萬木落下了綠裝,大地一片蕭瑟。可你看竹園裏,千萬竿翠竹互相依靠,互相幫助,風吹不倒,雪壓不垮。在狂風暴雪面前,那挺直的身軀,那枝枝向天的綠葉,盡顯“歲寒三友”的風姿。

家鄉多竹,屋旁路邊,山尖窪下,到處是竹園。鄉人愛竹,清明護筍,冬日疏園,年年勤打理。今天,我也愛上了家鄉的竹子,愛它那風雪面前不彎腰的風姿!

讚美竹作文8

竹子,乃歲寒三友之一,雖然它沒有梅花一樣的美麗;沒有松樹那麼奇特;也沒有菊花那樣芬芳,但它卻是我最喜歡的。

俗話說得好:“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一人拾柴火不旺,衆人拾柴火焰高。”竹子就有這樣的團結精神,我們所見到的竹子經常是一片一片的,而不是一顆一顆的,如果只有一棵竹子,那麼等待它的只有死亡。因爲它懂得團隊的重要性,就算只有一顆竹子,用不了多長時間,那裏就會變成一小片竹林了。

鄭板橋在《竹石》中寫道:“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說明竹子具有頑強生存,從不屈服的美好品質。你看竹子一節一節的,卻永遠不會彎曲,無論多大的風,也不能將它吹彎;多大的雨也不能將它生長的信念給拒之在外,它從不向任何困難低頭,也沒有任何困難能阻擋它生長的信念,這不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堅強品質嗎?

宋朝時期的大文豪,蘇東坡也寫道:“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說明了竹子在我們的生活中的重要性。竹子還可以編成各種各樣的籃,籠、籮、筐、席等竹器。另外竹筍還可以吃,用新鮮的翠竹做容器,做出來的糉子,有一股濃郁的竹香味道。

這就是竹子,我們要學習竹子團結,堅強,默默奉獻的高尚品質。

讚美竹作文9

古往今來,有無數文人墨客用他們手中的筆來讚美竹子。“花中四君子”和“歲寒三友”中都有竹子的身影。當然,竹子也帶給我許多啓示。

竹子的全身都是寶!它的竹杆可以做成竹椅、涼蓆等。夏天,茂盛的竹葉爲人們遮擋陽光,使人在盛夏時節感覺清爽無比。

竹子長着長長的、碧綠的竹杆。竹杆在翠綠的葉子的襯托下,好像穿上了一件綠袍。一看那挺拔的身姿,就使人想起鄭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仍爾東西南北風。

我家後面就有一大片竹林,它們不論寒冬酷暑,總是四季常綠。春雨過後,新筍在雨露的滋潤下,悄悄地破土而出,它長勢迅速,用不了幾日便長高了。此時的竹子像一個個亭亭玉立的少女在微風中翩翩起舞。盛夏,茂密的枝葉遮擋了炎炎烈日,我們在樹陰下嬉戲玩耍,好快樂!秋天,綠綠的葉子隨陣陣秋風飄落在林邊的小溪裏,像一葉葉小舟準備遠航。寒冬,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但竹子仍然傲立雪中,頑強地與風雪做鬥爭。竹子成了嚴冬一道靚麗的風景。

竹,是高雅聖潔的代表;竹,節節向上,高風亮節。我讚美你!你每生長一段就要做個小節,這不就像我們學習一樣嗎?每學習一些內容,就要複習作小結,而且,我們更要學習竹子那樣默默無聞,爲人類無私奉獻的精神。

讚美竹作文10

竹子是一本回味無窮的書。

色彩的調和,枝幹的大小粗細,一切都是那麼的合適。竹子既不像松樹那麼的高大挺拔,也不像小花小草那樣的小巧又可愛。竹子是非常適中的,那翠綠色的枝幹,那深綠色的竹葉,那細長而貫穿地底的竹根,增之一樣則嫌多,減之一樣則嫌少,添之一彩則嫌色多。竹子就是要我們在平凡之中發現它那不平凡的美。

竹子的用途可多了,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有成千上萬種的用途哩!竹子能做居家用品:竹掃昂、竹籬節、竹製豬籠、竹製大棚……竹子的這種奉獻精神,正是我們要學習的。

文竹是觀賞價值極高的小植物,雖然它不屬於竹子,但和竹子一樣受人們喜愛。它以盆栽觀葉爲主,體態輕盈,姿態蕭灑,文雅嫺靜,是深受人們喜愛的觀葉花卉,尤其在書房,案頭,臥室,客廳置一盆硃砂盆栽的文竹。配以古鋼色花架,顯得文雅、別緻、大方,文竹四季常綠,經終不調雖無花之豔麗,但勝花之飄逸。

在別人眼裏,竹子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不,詩未免太簡短了,竹子實在是一本書,一本讓你回味無窮的書。你先看到第一部分,未免會覺得有點無趣,但當你看到第二部分時,你會發現,這本書原來是這麼的有趣。讀到最後一部分時,你會發現這本書是多麼的有韻味。看完這本書,你一定會回味無窮,想再看一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