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鄉愁的作文(通用2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鄉愁的作文(通用20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鄉愁的作文(通用20篇)

  鄉愁的作文篇1

長安街上,一派蕭條,敗落的景象,老百姓都怨聲載道。

這一切的一切,都與當今的聖上有關,他整日飲酒作樂,貪戀美色,毫無心思理會朝政。我本着勸諫聖上,效命於朝廷的想法被召入宮。但這個昏君卻讓我挖空心思去寫詩博得妃子的歡心。我李白一世清白,怎會以這樣的方式去報效朝廷?

最終,我大聲吟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便長袖一甩,帶着滿腔的憤怒離開了皇宮。

如今,在這街上漫無目的的站着,忽然聞見了一種久違的香味,原來是盼望已久的酒香啊!我興奮的走了進去,當我喝的跌跌撞撞的回到茅屋時,已經到了夜晚。

我倚在牀上,看着那月牙兒照進來的光亮。哦,那是月牙兒施捨給我的,但它爲什麼不多給一些呢?但即使是那一丁點兒,我依然覺得無比>溫暖。

輕輕推開窗,看到了窗外一地的霜。難道真的是霜嗎?我使勁揉了揉眼睛,才發現那是一片溫和的月光,均勻、明亮。

從窗外探出頭來,晶晶凝視着遙不可及的月亮,它美麗、它漂亮。它有一顆純真的心,曾有多少人把它輕輕的讚歎,它依然不驕傲,不自滿,始終堅守自己的職責,它知

道這是一種神聖的使命。

不知不覺中,脖子已經僵直了。慢慢低下頭來,腦子裏忽然映出了已經白髮蒼蒼而曾經辛辛苦苦拉扯我長大的老母,以及家鄉的各位父老。頓時,心中陣陣酸楚,而視線也漸漸地模糊,伸手一抹,原來是淚水啊!於是我咬破手指在桌上奮力寫下了: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鄉愁的作文篇2

簡陋的木屋,古老的小橋,潺潺的流水,輕輕翻開相片,緩緩推開童年的記憶。

每每聽到同學們談論着自己的家鄉,都會想起她那質樸的容顏,那早已消失的面孔。

牙牙學語之時,我與她朝夕相處。三年歲月,讓我對她早已熟悉。她那黑白的木屋,是我信賴的依靠;她那陳舊的小橋,是我奔跑的妙處;她那涓涓的流水,便是讓我盡享水的樂趣……我童年的哭泣,她見過;我兒時的歡笑,她聽過;我成長的足跡,她見證。

就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驀然回首,卻發現,離開她十年了。木屋前,小橋上,流水旁,我與她告別。童年的爛漫被搓進繩子裏,一頭拉着她,一頭牽着我。

如今,我在繁華的大都市被喧囂包圍,而她依舊在那裏。但不是十年前的那個她了。木屋,變爲了三層高的鄉村別墅;小橋,早已被刷上了耀眼的油漆;流水,不再是清澈見底。她變了,但我依舊愛着她。

她不繁華,不富有,她默默無聞。她,那座美麗的小城——諸暨,我的家鄉。

離開她時,我還只是媽媽懷中那無知的寶貝,時光如白駒過隙,十年後的今天,我漸漸懂了,明白了。其實我們不曾離別,因爲有那一段最好的時光;無論怎樣的我,怎樣的世界,怎樣的來來往往,世事滄桑,我依舊是那個在小橋上奔跑着的我,因爲有那一段最好的時光;無論我再次與你相遇時已不再有着無邪的笑容,亦或是滿載着歡喜與悲傷,你,終將是我記憶裏的模樣,因爲有那一段最好的時光。

木屋、小橋、流水,搖曳着我記憶中最好的時光。陽光下,美好在那閃耀;記憶中,鄉愁伴我成長……

  鄉愁的作文篇3

燈是城市的星河,星是鄉村的燈火。

常在書上看到鄉愁一詞,聽上去很厚重,對作者來說像是化不掉、甩不開的一種情緒。

對我來講,鄉愁更多是一種年味。

過年,相比大城市的冷清,我更喜歡故鄉的熱鬧。

我的故鄉在農村。在那裏,過年的時候家人的熱鬧團圓,村子裏炊煙裊裊。遠方的遊子歸來了,東家西家地串門拉家常,每一家都非常熱情。常常是一大幫人圍坐在一張大圓桌前,吃飯喝酒打牌一熱鬧就是一整天。

通常輪流做東請客吃飯。做東的一家一大早把菜洗好,雞鴨殺好,魚蝦處理好。一般來講中午會簡單一點,直到下午,宴會才正式開始,客人三三兩兩來了。有的是突然到訪,做東的一家也不介意,熱情地嘮上兩句,遞上一支菸,留對方坐下吃飯,而對方也不客氣,大大方方坐下來。預約的客人通常會帶點隨手禮,酒啊肉的不一而足。不一會飯菜就全部端上桌了,大約有十幾個菜呢!大家迅速入席,開始吃起來,有時來的人多還要加桌。飯一直吃到黃昏,主人家就會把桌子拉入光亮的屋內繼續,飯方吃完,大家繼續聊天的聊天,打牌的打牌。

晚上還是小朋友們最快樂的時刻。他們攥着大人給的錢,村裏唯一一個小賣部門口圍了很多小朋友,孩子們掏出口袋裏所有的錢,換成各種各樣煙花爆竹。然後邊跑邊放。家門口最熱鬧,摔炮、甩炮、竄天猴、飛天鼠、風火輪、煙花棒、煙花、鞭炮百炮齊鳴,村子裏只聽得噼裏啪啦地響,似乎要把天都點亮。有的孩子丟一兩個鞭炮進屋內,屋裏的大人們被嚇了一大跳,差點炸開了鍋,父母起身要教訓孩子,客人們鬨笑起來,拉他們坐下。孩子們卻早早就跑開了就這樣一直鬧到深夜。

城,還是那個城。村,還是那個村。我留戀故鄉的,是這濃厚的鄉土味。

我想,這大概就是鄉愁。

  鄉愁的作文篇4

大李執着於科學研究,篤學敏思、矢志創新,沉醉科學的魅力之中;老王化鋼鐵焊接演繹爲工業藝術,大國工匠實至名歸。然而,論及風采,倒是小劉的生命軌跡更使人動心。

蟲鳴鳥叫、花草人間,大自然留下的每一瞬美麗都是神的恩旨,小劉行走在青山綠水間,用相機記錄下這動人點滴,他將每一幀的美麗定格爲文字和影像,留下了遊子美麗鄉愁,也凝滯了各地風情百態。

網絡上有一檔叫《侶行》的紀錄片節目很受歡迎,講述的是一對冒險情侶遊歷世界的經

歷,完全的真人真景,所到之處既有寧靜質樸的異域村落,也有驚心動魄的索馬里海灣或是槍聲不絕於耳的中東小鎮。他們去的是常人想去而去不了或是不敢去的地方,看他們的節目,就好像置身在世界各地,滿足之餘,也會心懷感佩——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們一樣能滿足於草木山川,走出去看看這世界的氣象萬千。

如果你不出去看看,你會以爲這就是世界。之所以有了景觀介紹節目,揹包客還是要窮遊世界,是因爲要親眼所見紅霞盛開在天邊才能領略第一手的絢爛;之所以有了圖冊畫報,還是有人親往沙漠探險,是因爲紙上只能展現奇景,而沙粒的灼熱和駝鈴聲聲並不能通過畫冊傳達至讀者的感官。中國旅行第一人小鵬所著《揹包十年》裏有這樣一句話,道盡旅行者的幸福和滿足——“七月的意大利夜風清涼,鑽進睡袋,也不覺得冷。仰望星空,那璀璨的天河,是最溫暖的棉被。”走出去、在路上,釋放萬重枷鎖下的靈魂,縱情青山綠水間,清澗自然會盪滌心靈的凡俗雜質,生命的風采盡現。

一心只讀聖賢書並非不好,這是積澱的過程,而生命的蛻變和昇華是要在邁出走向外界的那一步時方纔開始。帶着充實的心靈和大腦,拿起裝滿憧憬和希望的背囊,對庸常生活來一次越獄,尋一處好地方,走走看看,用文字、膠片或者心靈記錄下在路上的點滴,這份恬靜美好足以玩味一生。

風采,對於形容學界泰斗、藝術巨匠或是科技奇才都是恰如其分,然而最爲超脫的一種風采,便是懷抱初心、無可憑仗,只有一副好身體,無處可去,便到處“流浪”,當時代依舊負重前行,而你我已凌波微步

  鄉愁的作文篇5

張福又一次被半夜喧譁的車聲鬧醒了。他瞪大了眼珠子直愣愣地盯着活動板房的頂棚,耳朵裏灌滿了工友如雷的鼾聲。這一切的一切讓這個大小夥子在深夜輾轉難眠。突然,他瞅見一捧清亮的月光從狹窄的窗縫裏溜了進來。不知怎麼的,張福德嗓子眼兒有點堵,眼眶也蒙上了一層溼意。

張福是從千里之外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來到這座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城市的。他出生時,娘說他指定能給全家帶來好福氣,於是拿了“福”字給他取名。但他顯然沒那麼有“福氣”,他大學聯考名落孫山,只得跟着二叔出門打工。一轉眼,他來到這座城也半年了,從剛進城時的新奇有趣到如今的疲憊厭倦,好像也就一晃神的功夫。

他還是個半大娃娃時,在村裏有人出去打工是很榮耀的事情,村裏人叫打工爲“闖事業”。張福那時候可羨慕“闖事業”的人了,每逢過年的光景,張福總要跟着那些回鄉的打工仔,求他們給講講外面大城市的故事。等真正到了他自己出門打拼時,才明白了這其中的辛酸與苦楚。

在這鋼筋水泥的城市裏,他是一朵無根的浮萍。他是地道的農民,他是在溼潤的土地裏長起來的,而城市裏是沒有土地的,他像一顆蒲公英的種子從一個工地飄到另一個工地,他在這座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輾轉,卻始終無法落地生根發芽。這城市的繁華是不屬於他的,屬於他的是鄉間的蟬鳴鳥鬧,是厚重的土地和稻禾下的汗水。

張福不耐地翻了個身,失眠此刻如附骨之疽般纏上了他,他聽見鋼絲牀吱嘎呻吟了一聲,皺了皺眉頭。所幸工友未被他吵醒,他還得以獨享這一片難得的月光。

此時此刻他的思緒乘上月光的翅膀飛出了這擁擠的城市,回到了他魂牽夢縈的山村。他太想那片長養他的水土了,那份思念銘刻進了他的骨髓裏,在每一個不眠的夜晚隱隱作痛。他充滿渴盼地注視着這月光,都市的這一切都是陌生的,只有月光是熟悉的。這抹銀輝曾灑在故鄉的田坎上,灑在老屋的青石板上,灑在無數個像張福一樣背井離鄉的年輕人心中。張福在恍惚間覺得,這月光就是故鄉的月光,它不遠千里趕赴到他身邊,來撫慰他遊子的孤寂。在這溫柔的月光照耀下,這個疲倦的小夥子又閉上了眼。

張福又睡着了,夢中,他回到了魂牽夢縈的故鄉,在屋前那株老榕樹下,一輪溫柔的明月遙掛在夜空之中。

  鄉愁的作文篇6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這郵票寄託着遊子的情思,是“胡馬依北風”的依戀,是“夕陽西下”的惆悵,是“鄉音無改鬢毛衰”的喜悅。無論身在何處都改變不了對故鄉綏化北林區的思念。

在中國的版圖上,不用放大鏡,你是找不到綏化的。它位於黑龍江省,東接林城伊春,西接油城大慶,南接省城哈爾濱,北望邊城黑河。面積2723平方千米,她的一園一景都令人流連忘返。

記憶裏常流連的是兒時房前的院子。四面既沒有水泥,也沒有紅磚,只是樸素地在房前用柵欄圍成凸形。一進院子,是條直通房門的石子路。一側是自然的小菜園,那翠玉般的小白菜,上了蠟似的紅櫻桃,翡翠樣的菠菜,在園子裏都精神抖擻地舒展着,那昂首挺胸的樣真讓人忍俊不禁。另一側則是充滿歡樂的空地,空地上立着一根結實的水泥立柱,柱上鑲嵌着小巧的籃筐,每當放學後回到家,我都願意捧着心愛的籃球,跑到籃筐下盡情投籃。這小小的院子帶給我多少童年的快樂啊!

最令我心神??爽的是春天漫步校園的情景。欣欣然張開綠眼的柳樹,勃勃然鑽出泥土的小草,融融然拂面的春風都讓你感到一股清新的空氣夾帶着溼意撲面而來。“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最妙的是這個時侯恰好飄下潤潤然的春雨,雨絲粘在頭髮間,就會變得分外清新,沁人肺腑。透過春雨,似乎聽得見春草正如飢似渴地吮吸着晶晶染得的雨露的聲音,看得見學子們長大後忙碌事業的矯健身影……

“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是的,家鄉的美景是屬於我們大家的,更是我們應該共同享受的。

對家鄉的眷戀是一杯釅釅的茶,經常品味,會保持更多的質樸與真誠。

  鄉愁的作文篇7

鄉愁是剪不斷的絲綢,砍不斷的水流。世間最揪心的事莫過於離鄉,最傷感的事莫過於念想着家鄉,卻又走上離它更遠的路。

我迷戀家鄉的油菜花。三月油菜南方開,這裏也不例外。倘若從遠處望去,無疑是一片金色的海洋。陣陣清風襲來,它們搖曳着那纖細的腰肢,一閃一閃的,比金子還璀璨,恰似我念鄉的心情,懷想着哪一天我又能回去了。粉蝶兒忘卻所有,只爲把那“花上芭蕾”演繹的更加淋漓盡致,大概它們是知道的,知道如果這時再不享受這花兒的美好,就將永遠的失去了吧!我喜歡在這花海中捉迷藏,但那已經是留在記憶深處的懷想。

我流連家鄉的橘樹。在這裏,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有橘樹的。它們總是零零散散的分佈在家園周圍,似要把心愛之物給嚴嚴實實的保衛起來,就像我同樣愛戀家鄉的心。待到秋季,樹上都掛滿了橙色的小燈籠,在樹林間閃閃爍爍,實在惹人喜愛。每每這時,我就會挽褲角,撈衣袖,爬上溜下,像個男孩子般瘋狂和粗野。我不知道自己今後還能不能這般的自由而快樂。即使能,恐怕也很難有這種機會了吧!擡眼望,那一臉嘚瑟的柑橘,似也在嘲笑我的天真。

我回味家鄉的折耳根。它是一種野菜,卻獨領家鄉一地的風騷。冬天的折耳根是最好吃的,它最常長在那田坎兒上,葉子正面綠的似翡翠,背面紅的像小姑娘臉上的一坨緋紅。根則是被埋沒在地下,一直延伸着,同我心中抹不去的鄉愁一般。它的根卻最有價值,可以拌菜,可以泡茶,也可以入藥。其味道的話,有點澀澀的,但又有一股讓人回味無窮的清香,就好像我爲未來鄉愁的情感:爲我還在這裏而欣喜,有爲我早晚都得離去而苦澀。

我陶醉家鄉涼粉,它算的上咱家鄉的土特產了。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它的蹤影,其實無非就是用蕉藕磨成的粉末,再用開水拌勻,冷卻;之後的話,用蒜末、蔥末、醬油、醋、花椒、香油拌上。還別說,真的挺好吃,酸辣交錯在胃裏,似在訴說着一種久別重逢的心酸。因此,他也特別受歡迎,去外地的本鄉人多半都會帶幾袋出去,同祥,迴歸的遊子也第一時間去體驗那種熟悉的滋味。既是品嚐那涼粉的味道,或許更是回味那一段生活經歷的味道吧。

鄉愁,是一杯濃郁的酒,讓人沉醉;鄉愁,是一段溫馨的夢,讓人懷想;鄉愁,是一首淡淡的歌,讓人輕輕哼唱,永遠回味。

懷念家鄉,那一遍山山水水,那一抹風土人情,那一段流金歲月,伴着我,走向遠方,走遍天涯。

  鄉愁的作文篇8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樹與樹的距離,而是同根生長的樹枝,卻無法風中相依;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樹枝無法相依,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卻沒有交會的`軌跡;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星星之間的軌跡,而是縱然軌跡交會,卻在轉瞬間無處尋覓。——題記

“驅馬傍江行,鄉愁步步生。”“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讀着這濃濃的鄉愁,漸漸沉醉於一種對故鄉的深深眷念,沉醉於這跨越千年時空距離而永不改變對故鄉的牽掛。因爲有了時空的距離,詩人的鄉愁更加動人心魄。斗轉星移,海枯石爛,時間的距離將鄉愁醞釀成一罈陳年老酒,越久越香醇。斟一杯,細細品味,跨越千年時空的思念如“沉睡不消殘酒”,揮之不去。

人老思故鄉,禽老思巢穴。無論你身處天涯海角,無論你擁有高官厚祿,你都掙不脫心中牽引的、與故鄉緊緊相連的絲線,這絲線便是深厚的鄉愁。心與故鄉的距離,便由這線牽引着,一頭是你,一頭是故鄉。“明朝望鄉處,秋思涕自流。才下眉頭,又上心頭,鄉愁段段惹淚流,自是他鄉無安處,何時再聞鄉音。”這是心靈的呼喚,遊子的心聲。思念了,就將手貼於胸口,聽聽故鄉的聲音。於是,那心中的漣漪便沉澱了。這是心靈的對話,是情感的對白。最終,無情的時光之水把你的黑髮洗成白絲,“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就會你喚醒沉睡心土的翅膀,帶你飛往夢中的故鄉。歸心似箭,這是故鄉的召喚,其實歸心何止似箭,幻想着自己化爲一束光,轉瞬即至,那強烈的情感就會久久縈繞於心,直至踏入故土的瞬間。那一刻,迷霧中的故鄉對你微笑了,沉睡已久的晶瑩浸透了乾涸的心田,塵封多年的擁抱給予了熟悉的故土;於是,你不再是沙漠中的仙人掌,不再是海洋中的青苔石,不再是夜空中的孤星。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望彷彿霧裏的揮手別離離別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鄉愁,積聚了你對故鄉的思念,連接了你對故鄉的情懷,無論你曾經在天涯海角,故鄉始終向你張開雙臂,等待你投入它的懷抱。它就像一輪永掛天邊的暖陽,溫暖着遊子的心靈,點亮着心靈的燭光,延續着燭光的焰火,你永遠也無法擺脫故鄉——這心靈的歸宿。

後記: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星星交軌的轉瞬即逝,而是思念裏薄如霧的故鄉,不可望亦不可及。

  鄉愁的作文篇9

有種感覺,像一條細細的絲,溫柔的將人們和家鄉纏在一起。有人說,這便是鄉愁。

也許,李白的鄉愁是那洛陽城中婉轉悱惻的笛聲。也許王灣的鄉愁是那一封已寄出的家書,也許,范仲淹的鄉愁是那塞外孤城中的一縷縷白髮。而我的鄉愁則是家鄉的一條小路。

春天的暖意很快就使小路上的積雪化開了,露出了好久不見的柏油路面。路旁的樹也抽出了好多嫩嫩的芽,驕傲地向陽光展示着它們勃勃的生機。每天早上,匆匆吃完早飯,我便背上書包沿着這條小路向學校走去。彷彿人們都因這好天氣而精神抖擻起來,路旁的早點鋪也早早的冒出了香味,惹得你禁不住向那望望。路旁的吆喝生也唱開了來,頗有股唱戲的味道。那時彷彿空氣中也散發着安寧的香氣,哦,也許還有迎春花的香。

夏天轉眼間便和着知了的小曲晃到了眼前,天空不時地飄過幾朵悠閒已極的雲,有時竟想坐在那上面。就連陽光也讓人感到一絲慵懶。小路旁的樹葉早就換上了深綠的衣裳。樹上還有着不知疲倦爲何物的知了,

我走在小路上,快速的走着,想要早點趕到學校。連汗水都不及擦一下。天有時會突然下起小雨來,路旁的小樹自然是人們的遮掩物,被太陽烤得發乾的路面也很快淋溼了,也有的行人同我一樣,照樣走在小路上,享受着絲絲的涼意,但在深圳,我卻不得不打着傘,匆忙的向學校趕去,因爲雨下得很大。每到這時,便又想到了家鄉,想到了可以瀟灑的在小路上淋雨的時光

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秋天。空氣中有着清涼的感覺,天也變得高遠了起來,路旁的樹已經紛紛飄下落葉,像一隻小船,打着轉慢慢地向下落去,然後帶着輕輕的聲響落在路上。國小生大聲地在路上叫着,笑着,用腳去踢那落成一堆的樹葉。然後有時會蹲下撿起一片。其實,我也很想那樣做,不過我已是國中生了。天氣有時會好得讓你想對着天空大叫幾聲,不過,在深圳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爲天總是熱的,所以,有時會偶爾擡頭看一下有沒有葉子落下。

冬天的小路總是帶着一層厚厚的雪,我穿着羽絨大衣略顯笨拙地踩在上面,發出吱吱的響聲,留下一串串深深的鞋印。周圍的房子好像進入了童話世界,都披了厚厚的雪,顯得鬆軟鬆軟的,就像是棉花糖一般。連行駛在路上的車聲也被這雪給遮住,聽不見太多聲響。

這就是我家鄉的小路,彷彿先是渺遠,後又清晰起來,以致每當我在深圳的路上慢慢走時,總想看看周圍的景色,看看像不像我的家鄉。

  鄉愁的作文篇10

天是故鄉的藍,水是故鄉的甜,人是故鄉的好;山是故鄉的高……但,那故鄉的明月最讓我難以忘懷,它就像繩索一樣牢牢牽住了我的心。

一個夏夜,我像往常一樣站在陽臺上賞月。今天的月亮真是格外圓,不知故鄉的月亮是否一樣。媽媽現在肯定倚在門邊,等着她的孩子回來,可……我還回得去嗎?我問月亮上的嫦娥:"我什麼時候能回去?”她沒有回答。月亮啊,月亮,請你帶我回家吧!

我還記得,小時候過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月餅、賞月,那天的月亮和今天一樣圓,一樣亮。我看着月亮問爸爸:"嫦娥爲什麼要跑到天上去?"他笑笑沒有回答。“我知道

了,她一定很狠心!"那我現在不是和嫦娥一樣狠心嗎?是的,我如今遠離故土,飄泊在外,我多想回家呀!回家,多麼麼溫暖的字眼,可我的心卻是淒冷的……想着想着,我流下了兩行熱淚。

故鄉的水、故鄉的天、故鄉的人、故鄉的山,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間。月,更是時時把我和故鄉連在一起。“月是故鄉明”――它載滿了我對故鄉的思念。

  鄉愁的作文篇11

故鄉,牽動着多少遊子的心。他們客居異鄉,心卻永遠在親切的故鄉的懷抱。每到夜晚,遊子們就會倚在窗前,對月懷鄉,希望善解人意的月亮,幫他們傳遞深深的思念······

  (一)

夜幕降臨,家家戶戶燈火通明,一輪皎潔的月亮高掛天際,揮灑銀白的月光,爲黑夜添加了色彩。一位詩人獨自漂泊異鄉,舉目無親,他只有對月抒懷,訴說心中的苦悶。明亮的月光照進小屋,陪伴詩人。詩人望着月亮,思念着家鄉,思念着遠方的親人。月光照進了詩人的心裏,爲詩人傳送着濃濃的鄉思······

  (二)

風蕭蕭,雨悽悽,點點滴滴,包含着萬般不捨,滴進詩人的心裏。詩人就要離開家鄉,到遙遠的邊疆去報效祖國,建功立業。騎上駿馬,揚鞭啓程。回頭向東邊的故園望去,已經相隔很遠了,一股別離愁恨涌上心頭。詩人不禁熱淚盈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行了數裏,一位舊識之人迎面而來,詩人大喜,與之寒喧幾句,託他給家人捎個口信,說自己很平安。

  (三)

嶺外傳來的家書突然中斷了,苦等了幾個春秋,也毫無音訊。詩人心中的鄉愁日漸增強,於是他回到故鄉。可是越臨近家鄉,他卻反而產生了恐懼,怕別人不認識自己,也怕有人問起他的情況。多年未回故鄉,懷鄉心切的詩人,如今回到故鄉,卻產生恐懼,這是人之常情“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鄉愁是一首詩,抒發着詩人深深的情感,鄉愁是一幅畫,畫出了人間美好的情懷;鄉愁是一場雨,點點滴滴,情感無限,滴進人們心裏滋潤孤獨的心靈。月是故鄉明,有月光照耀的地方,總有詩人們孤獨的身影。對着月亮,他們作出了感人的鄉愁詩詞,抒發着對家鄉點點滴滴的思念情懷。

  鄉愁的作文篇12

什麼是鄉愁?鄉愁是范仲淹的“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鄉愁是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與我而言,鄉愁是我在這火花之中觸發的思鄉之情。

我的家鄉,可要從我的祖輩說起了。我的太爺爺的家在河南,那是一個美麗的鄉村——確山縣。直到我的祖輩時,才離開了那裏,來到了淄博。確山,也算我的家鄉了,說到它,可能沒幾個人知道這個小城的,但是,在這裏出現了一個全國聞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鐵花。

打鐵花,顧名思義,就是將鐵水向天空中灑去。雖看着簡單,但也是一種技術活。要說由來,那可要追溯到春秋時期了。這在當時,是一種兵器,但經過時間的歷練,它已成爲了一種藝術,一種讓你爲之震撼的藝術。

我在之前也回過一次河南,也看過一次打鐵花。那是在元宵節時。只見兩人擡着一大缸鐵水,其中一個人腰上還掛着一把柳木勺。聽老鄉說,這把柳木勺是經過火燒的,只有經得住火燒的柳木,才能再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浸泡,製成勺。在打鐵花時,場面極其宏觀:一堆人被止在一根線後,橋上也擠滿了人。表演者將木勺往1600℃的鐵水中撈去,灑向天空。一瞬間,天花亂墜,猶如天女散花,鐵花漫天飛舞,從天空中凝成一粒極小的鐵粒,有的甚至被蒸發。這種現象的形成,可能是由於加了某種化學物質吧。一次又一次,鐵花在飛舞,人們在歡呼,鄉愁也油然而生。

不知是什麼力量,使這表演者忍受得住這鐵水的炙熱和對皮膚的灼燒。他們何嘗不痛?他們怎能忍受住?他們爲何這樣拼命?他們是爲了遊子心中的鄉愁!他們滿足了遊子的思鄉之情,幫助一位少年圓了一個回鄉的夢。

打鐵花是一場感官的盛宴,一場震撼的表演。而我,卻只識得它是一味鄉愁的解藥。我每每想起這場表演,一股暖流便盪漾在心田。

也許,這火花中的鄉愁便停留在那一剎那,在這一瞬間。

  鄉愁的作文篇13

月色如夢,獨酌月光,卻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是故鄉的蛙鳴吧,唯有聲聲蛙鳴才能使人追憶朦朧,唯有故鄉遙遠的呼喚,才能使人恍若聽見了清脆入谷的神音。

故鄉的呼喚,鄉愁的情愫,似乎總是看不見,但卻又能看得見。淡淡的鄉愁是李白筆下牀前的清暉,是余光中筆下不可跨越的海峽,是席慕容筆下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的樹。

秋天的冷雨將蛙鳴徹底趕走了,這鋼筋水泥鑄成的牆壁內側,徹底斷了我和故鄉的聯繫。

故鄉的歌是蟬和蛙的交鳴,故鄉的面貌是一種模糊的相識,恍若在霧裏相見,雨中別離。小時候在爺爺奶奶的身邊,媽媽也常坐在一側爲我搖竹椅,一起靜聽蛙鳴。山野包圍的農田裏,夏夜永遠是熱鬧的。蟬的聲音永遠是基調,風拂麥浪發出規律的聲響,不知誰家的雞夢見黃鼠狼,一下子驚醒,嚇得狗也跟着狂吠,在這樣的舞臺上,蛙的歌喉並不吃香,卻又一枝獨秀,彷彿夜空中的北極星,我浸泡在一浪又一浪的聲音裏,逐漸睡着了。

今夜風帶來了絲絲寂寞和點點鄉愁,這裏太過寂靜了,稀稀落落傳來幾聲鳴笛,幾句聊天,簡直是一堆五彩繽紛的垃圾,哪能和故鄉的蛙鳴比肩?面對記憶中遙遠的故鄉,我默默祈禱能常回去看看,就像我那信奉佛教的奶奶一樣祈禱。說到奶奶,她的“思蛙病”比我要重得多,她對自己面朝黃土的半生有着刻骨銘心的依戀。她極少進城,就算是過節來看看,也最多三四天,簡直是一分鐘都不願意多留,我理解她那種離開故鄉的憂鬱。

於是類似的鄉愁,成了許多人心中的主題,我曾養過一隻青蛙,而它沒幾日就走了,或許它也有自己的鄉愁吧!

  鄉愁的作文篇14

每個人都有家鄉,那是我們生命的起源,人生的第一站。多少個雨夜,雨如信使,傳遞濃濃的思鄉情,渲染着悲涼氣氛。不經意間,勾起了心頭最柔軟的地方。長大以後,背井離鄉,我常想,家鄉的風景變了嗎,家鄉的朋友變了嗎,家鄉的風俗變了嗎?

我的家鄉,沒有城市燈紅酒綠的繁華;沒有萬古長存的名勝古蹟;沒有鍾靈毓秀的風景。

生於家鄉,老時便落葉歸根。美好童年的回憶,一幕幕畫面在眼前浮現。忘不了,春暖花開時,與夥伴奔跑在田野,比較誰放的紙鳶飛得高;忘不了,夏日炎炎時,光着膀子,在池塘戲水,捕魚撈蝦;忘不了,十月金秋時,我們拾起落葉,細數精緻的紋理,將落葉做成一個個標籤。最喜歡的,亦是冬季。沒有華麗的裝束,冬天銀裝素裹,卻有獨特魅力。裹着厚厚的棉衣,奔跑在雪地,打山雞,堆雪人。

我努力學習,爲了能出人頭地,供我衣錦還鄉;我努力工作,爲了能衣食無憂,老時投奔故鄉;我健康生活,爲了能老當益壯,晚景頤養天年。

家鄉,令人溫暖的字眼。在我們春風得意時,不曾忘懷;在我們陷入瓶頸時,不曾忘懷;在我們一帆風順時,亦不曾忘懷。

咬緊牙關,努力邁過每一道坎。家鄉是我的動力,我一生的心之所向。離開家鄉,是爲了讓自己有能力,有資格待在家鄉。親愛的家鄉母親啊,無論我身在何處,心心念唸的只你一人!

  鄉愁的作文篇15

“只恐思鄉情味惡,怎禁寒食清明裏?”

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牽引着我的思緒,迫使我輾轉反側,久久無法入眠,真想吟誦一首《滿江紅芳景無多》來抒發我此時的感情……

在混沌未分的絲絲月光下,菱葉早已蓄足了勁兒,帶着夏的音訊,帶着希望,帶着滿懷的憧憬,一股腦兒迎波而上,帶着千絲萬縷和充滿熱情的心——菱,顫顫巍巍地漂浮在胭脂似的小河上,月光皎潔地倒影在河上,滋潤着菱葉,再加上河對岸房子裏綽約的燈光,那小河到頗有點兒月光燈影下秦淮河的韻味。

一絲絲蟲鳴一點點地鑽入我的耳朵,並且在裏面慢慢蠕動着,給這個夜增添了幾分的神祕。

那鳥窠則在月夜中,看起來像一隻傲立的大雕,振翅欲飛,向着美好飛去……

院中,我躺在奶奶的睡椅上,欣賞着月夜獨特的風情,將自己徹底想象成院裏悠閒的蛐蛐兒,學着它快樂地鳴叫,這是一種莫大的愉快,奶奶跑來邊撓着癢邊打趣道:“喲,啥時院子裏跑來一隻小蛐蛐兒了,有了小蛐蛐兒的陪伴,咱家好熱鬧……”祖孫倆笑成一團抱在一起。

城市的高樓平臺上,宿鳥的夢囈從遠方鬼魅似的飄來,聽起來格外淒涼,令我不由想到李煜在異國他鄉的綿綿愁思以及他在臨終前痛苦的呼號:“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如今,我也只能在高樓的禁錮裏慨嘆:“月是故鄉明”了,去鄉下成了奢望,那小樓今日又變成什麼樣了?燕子窩可還在?一種思念涌上心頭,不禁涕淚滿衣裳……

多麼想重上小樓。

多麼想清閒賞月。

多麼想臥聽蟲鳴。

十三歲,小小年紀的我,不知不覺中,似乎有了和千古文人墨客相似的鄉愁!

  鄉愁的作文篇16

晚風夾着淡淡的青草香緩緩的飄來,透過半掩着的木窗滲入臥室裏。咖啡尚冒着熱氣,忙碌了一天,所有的煩躁和疲累都凝聚在一首又一首歌曲裏,還有這發着嗡嗡聲響的風扇裏。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童年時印象最深刻的一首詩了。那時候不明白一個人爲什麼會望着一輪明月而低頭思念故鄉,但冥冥之中朦朧的領悟到一丁點道理來,就如那個時候望着在外地打工的爸媽借來的相片而落淚的心情。如今再回望那些年,時光彷彿在彈指揮間讓人成長,光景不復存在了,只剩下一些或清晰或模糊的畫面和炊煙下儼然的木瓦房了。

安靜是最可怕的,我常常這樣想,也這樣畏懼着。夜晚是一天最安靜的時候,當一排排街燈次第的亮起,一場場喧鬧漸漸散去,路上的車輛已然稀少,此時的安靜像有着神奇魔法一般,催逼着自己去想,去念。思念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像人隔着面紗呼吸一樣,窒息不了是因爲尚在呼吸,無法順暢只因隔着面紗。

離開故鄉不知不覺三年有餘,其中雖有回去過,只是來去甚是倉促。還沒來得及和親朋好友把酒言歡,秉燭夜遊,又急促的離開,惹了一股意猶未盡的愁;家鄉的歌曲陪伴我度過最快樂最難熬的日子,家鄉的方言更是被我精密的融合在普通話裏,以至於每次跟同事攀談時,他們臉上時常會有奇怪的表情,已屢見不鮮。現在連我自己也不清楚,到底說的是普通話還是貴普話?呵呵,這種帶着家鄉味道的生活,美到不可言喻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詩很貼近此時此刻的心情。端午節來臨了,忘不了給親人撥一通電話,然後聽着媽媽說家裏包着芝麻糉子、紅豆糉子和五花肉糉子,清口水流得一地都是,朝暮念着親人,惦記着熱鍋里正蒸着香噴噴的糉子,歸心似箭。想着如何系開裹着糉子的繩索和竹葉子,如何蘸一點芝麻粉和辣椒粉,再輕輕送入口中細嚼慢嚥,硬是吞了好幾口口水。只是爲了生活不得不背井離鄉,聚少離多。得到父母的一席話,心暖暖的,便平靜了許多許多。然而思念卻一刻也沒消停,它一點一滴的累積成堆,直到相逢擁抱時的那一霎那。

夜更深了,四周充斥着無聲的寂靜。屋外的街燈更黃了,打開窗,讓一簾光亮照進來,心安然了許多。關了燈,蜷縮在被窩裏,睡意惺忪之隙又回到童年的那個清晨,微光從瓦縫裏瀉下映在了書上,一羣孩子正大聲的朗讀着——“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鄉愁的作文篇17

城市和鄉村,是我們棲息的空間;城市生活和鄉村生活,是我們平凡的生活。每當我們閉上眼睛,從平凡的生活中回望時,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觸和期望。

睜開惺忪的睡眼,耳邊縈繞着故鄉輕輕的呼喚;翻開塵封的日記,滿眼凝望的是故鄉熟悉的風景;走進親切的故鄉,一顆心洋溢着最深的摯愛,滿腔熱血因你而沸騰。

鄉魂

當記憶中的溼潤又一次沾染了故鄉離別的哀曲,當朦朧的月色又一次浮動於頻頻遊子遊離的神色。故鄉的山是那麼的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總能使人有激情。故鄉的水是那麼的清澈透底,源遠流長,總能讓人產生對遠處的追求。

城市裏沒有正真的天黑,有也是破碎的。鄉村的黑夜有狗吠,也有燈光,那是真正的天黑,不透明,厚重柔軟,有天鵝絨般的質地。然而,曾經的曾經,我也曾仔細觀察過天黑的過程。有時候,天黑的很慢,優雅閒靜,層次分明,就像走T臺的模特,不停的換裝。先披一件淺灰黑色的紗衣,然後是灰黑色,最後是深黑色,上面綴滿閃爍的鑽石。有時候,天黑得生猛,像一個沉沉的黑色漁網,哐的一聲鋪天蓋地地下來,天就黑了。有時候,天黑的那麼溫柔,就如小貓的腳步一般,一點一點地移到你的身邊來了。可如今身在城市的我有怎能領略到這一獨特的風景呢?

故鄉,您還是曾經不變的模樣嗎?

鄉人

在城市摸爬滾打的我們,遠離了鄉村的寧靜,千萬不要忘記那殷切盼兒回家的眼睛。父親的背影總是那麼高大,幾十年的風吹雨打,磨去的是他的容顏,但那股韌性是永遠也磨不掉的,那是如山的父愛。以前在父親的庇護下,我茁壯成長。每次總是向你索求一切卻不曾說謝謝,總是在你面前撒嬌卻不曾知您的勞累。生活像一把無情的刀,改變了我們模樣。我逐漸長大了,而您卻老了。提到農民,太熟悉了。閉眼之瞬,一個農民的輪廓就在腦海中浮現——頭髮零亂,皮膚黝黑,用那雙佈滿老繭的大手握起鋤頭,時間幻化成黃土在瞳孔中旋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的父親正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想起他那背影總有一種莫名的悲傷在心頭。

那漸行漸遠的容顏,那霜花點點的頭髮,那不經意爬上眼角的皺紋,這是一個母親愛的詮釋。母親最自豪的是我們,最操心的也正是我們。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是由母親手把手教的,我們也曾因不遵循母親的教誨而感到高興,換來的卻是母親無盡的嘆息與無奈。

故鄉的父母,你們現在還好嗎?

鄉情

故鄉那搖曳的花草,讓我心境平和;故鄉那執拗的螻蟻,讓我懂得堅持與執着;故鄉那再生的蚯蚓,讓我看到生命竟能如此頑強;那起舞的蜂蝶,讓我重拾自信搏擊風雨。

歲月逶迤而來,蜿蜒遠去,迷人的季節總是如期而至。我無法從故鄉春天裏採摘一朵鮮花,無法站在故鄉的山坡上欣賞霞光。打開門向遠處的故鄉眺望,搜尋百年前鮮花的芬芳記憶,感受故鄉帶來的喜悅。

欣賞故鄉那迷人的風景,沒有人拒絕,沒有人推讓,因爲我們在故鄉的土地上曾擁有無悔的青春,那不滅的希望。

  鄉愁的作文篇18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走進靈水古村落,不禁讓人想起陶淵明筆下恬靜閒適的生活。在郭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領略了古村落的古韻鄉愁。

風景秀麗的靈源山腳下的靈水,因山上溪澗之水繞村而流得名。遠遠望去,閩南古厝像顆顆紅珍珠一樣密佈在村中,溪水潺潺繞村而流,使村落顯得古樸靜謐。

“這是話桑別墅,建於民國時期……”一進古村落,郭老師如數家珍。這別墅,坐落在彎曲的石板路中,左看是古厝,右看是洋樓,也叫番仔樓。據說這別墅的瓷磚材料都是當時從海外運回來的呢!柱子上的對聯“寄跡香江懷梓里,經商回國念僑鄉”記錄着流逝光陰的故事,訴說着老華僑的思鄉之情。

走到吳氏家廟門口,瞧,紅磚白牆燕尾脊,是閩南古厝的特色。郭老師說,這三落的古大厝是清朝建成的,主人是這裏的名門望族,人才輩出,旁邊一座“大夫第”也是他建造的。真是讓人佩服,我生長在閩南,但是我一出生居住在新建的三層小樓裏,從小阿公跟我講,他們那一輩就是住在這種古大厝裏。真是百聞不如一見,這讓我對家鄉閩南更加感興趣了。

走進民國時期建造的靈水老街,我們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車水馬龍。靈水老街有一種東西最令我這個吃貨着迷的,沒錯,就是當地的菜脯,可以做成配料,或菜脯煎蛋等,一吃便停不下來,真可是“此味只應天上有”啊!

我們最後一站來到了一座古香古色的民房,大廳中展覽靈水先輩們下南洋的書信,古村落的繪畫作品……聽郭老師說,這裏經常舉辦書法展、剪紙作品展等活動。走出古民房展覽館,眼前是新建的靈源公園和“一山一水”慢行系統,哇!來這裏跑步健身的人真是絡繹不絕。

不知不覺紅日偏西,當最後一縷晚霞隱去時,放眼望去,靈水古村落霧靄繚繞,燈火微微閃爍,和靈源公園交相輝映,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感受到綿綿鄉愁……

  鄉愁的作文篇19

每年寒假,我定是要回故鄉的,回到根所在的地方。

回去後,我的祖母定會關心我有無吃好。而她對我的關愛的最佳表現,就是那盤在餐桌上永不缺席的紅燒肉。

在老家時,我並未覺得這道菜有多大的意義,並不會對它有多大的牽掛。但只要我啓程去東莞,祖母就一定會燒上一大鍋紅燒肉,讓我們帶着它們回東莞。原應該是濃濃的關愛,到頭來,卻變成了濃濃的鄉愁。濃濃的,縈繞在心頭的鄉愁。

於是乎,吾決定一探這醉人肉香中的奧祕。

首先,要選豬肉。夫豬肉者,必當爲肥瘦均勻者。其次,以尖刀將其切至兩寸許之肉塊。再者,將其放入小鉢,以醋、油、醬油、大料醃製半小時。期間,需不斷攪拌肉塊,使肉塊各面皆醃之到位,切忌置之不理。時辰一到,以鍋盛水後加入肉塊,大火燒開水,再以文火燉之。直至肉之將熟,加入少許醬油與砂糖,不斷翻炒以上色。此般操作需謹慎,否則將炒出黑白相間之肉。

此般操作聽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故付諸於實踐並非如此簡單。諸君呵,若肯聽小生一言,便不要輕易嘗試,畢竟豬長那麼大並不容易,還請君莫要浪費。

在探索的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在這讓人垂涎三尺的肉香中,還帶着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嚮往。

在父親乃至祖父母小時,吃上一口肉,是一年中最值得期盼的事情了。到了春節,就等着客人的到來。客人一到,肉也就進了家門了。一批批串門的客人,讓肉在餐桌上,並未缺席。但當時吃肉並不像現在吃肉一樣,二話不說就吃個幾斤肉可能一年吃不上幾斤肉。

那時,吃上幾塊美味的紅燒肉就能獲得滿滿的幸福感。這種幸福感,讓人對未知的新的一年,有了盼頭。

但是,到了現在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肉不再難盼了。但祖父母依舊把紅燒肉,當作向我們表達關愛的方式。儘管這很樸素,但愛很樸實。這是人世間最真摯的情感。

肉香中,濃濃的醉人鄉愁和祖輩的關愛摻雜其中。

而鄉愁的起點,就是對家的不捨,對故鄉溫暖的留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鄉愁的作文篇20

“鈴鈴鈴——”我的家門前,一輛誘舊的三輪車從我的面前緩緩過去。而我呆呆地站在門口,望着那比寶石還籃的天空,我竟開始回憶我住的老房子。

當年,我住在一個村中的一個老房子裏。一陣微風吹過,風聲在我的耳邊呼嘯着,我圍着圍巾站在小巷的前面,望着那川流不息的人羣,走進去。時不時看見大黃狗在對我叫着。兩旁的牆壁對我來說,潔白如雲。還有許多孩子們,快快樂樂地一起滾鐵圈,跳皮筋、踢皮球。我真想和他們一起融入這個快樂的時光,一起在這個年邁的歷經滄桑的村子裏留下美好的回憶。但我的心情複雜,腳不聽使喚的一直往前走。誰叫我們馬上就要搬走了,離開這個老房子了呢!

我懷着複雜的心情緩緩地走到有些粗糙的木門前,門口兩側,上方貼着的對聯早已因爲經過時間的摧殘而破爛黯淡淡,但是,我不一樣,不會忘記那年的新年大歡慶,我們一家團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的熱鬧氣氛不斷,大家一起聚在一個大圓桌上,吃着美味佳餚,聊着家常。在一個房間裏,看一年一度的春晚,到最後,我與家人一起見證新一年的到來。隨着一聲響亮地數數聲,在那漆黑一片的夜空中,綻放出了五彩繽紛的煙火,煙火把整片夜空照亮了,向我們射出了五彩的光芒。大家一起望着那夢幻的夜空,眼睛閃着那火花的閃耀光芒……

我輕輕地用手推開那扇古老的大門,一腳跨進,老樣子,還是老樣子,我真希望在我離開的這段日子,它還是像現在這樣,古樸典雅。我走進廚房,看見掛在那早已風乾的糉葉,不禁讓我回想起了那一年的端午節……

“外婆,糉子還沒有好嗎?”我坐在椅子上,望着那直冒氣的鍋子。“好了,好了。”外婆用一種和藹可親的語氣對我說。我無聊地敲着手中的筷子……

“好了,糉子出鍋嘍!”外婆將鍋蓋打開,裏面的糉子冒着熱氣,香味在整個房子裏蔓延開來,外婆把裝滿糉子的碗遞給我,我馬上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因爲在我看來,外婆做的糉子是天底下最好吃的。

我默默地離開廚房,走上樓梯,走進臥室,牀上原來還擺放着我那幼稚的牀單和被子,牀頭櫃上原來還擺放着我與一家人的全家福。隨着我即將搬走,這些也即將成爲我記憶中那星星點點的一部分,珍藏在心中。

我馬上離開了,父母把整理好的行裏放入車箱內並紛紛上了車,我也連忙上了車,用力地關上門。車子也隨之發動。隨着車子慢慢向前開着,我離家門口越來越遠,我目不轉睛地看着那幢老房子,心裏帶着不捨的心情,車子轉了一個角後,便慢慢地消失在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