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歷史文化的話題國中作文

以國家、歷史和文化爲今天的作文主題,你會怎麼寫?以下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國家歷史文化範文,以供參閱。

國家歷史文化的話題國中作文
  國家歷史文化作文篇1

奧運感想

2008年是世界矚目中國的一年,也是奧運會在中國首次舉辦的一年。

今天,奧運聖火已經傳到中國第一站———香港,作爲一名三年級的國小生,感到非常的自豪和驕傲。期盼着聖火趕快傳到寧夏,想象着那熱鬧而又莊嚴的場面,肯定是非常激動人心的一刻。也非常喜愛運動,也想成爲體育健兒,更想成爲2008年奧運會的志願者。每當看到電視上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就會有一種喜悅的心情涌上心頭;每當看到大街上人們宣傳奧運,爲奧運做準備的時候,也很想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去;每當別人想爲綠色奧運種樹、種花、種草的時候,也想爲奧運做些貢獻!比如:地上有一團廢紙,要把它揀起來放進附近的垃圾桶裏;小鳥沒有家,要爲小鳥安一個溫暖的家;小朋友在樹上亂刻亂畫時,要告訴他們:“小樹也有生命,請不要亂刻亂畫!”……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肯定會有很多很多的外國小朋友來中國觀看比賽、來中國觀光旅遊。們國家有很多的名勝古蹟,他們一定想去看看,這正是們向世界宣傳中國,表現中國的好機會。正在努力學習劍橋英語,到時做他們的小導遊,向大家介紹塞上江南的美麗風景和神祕的西夏文化。

  國家歷史文化作文篇2

天灰濛濛的,卻能給人一種激動的心情,大家排着整齊的隊等候在博物院門口,享受着博物院外圍所帶來的盛大氣勢,宏偉的建築算不得高大,卻隱約地透着點威嚴。

跨進這嚮往以久的大門,逐漸融入了一種和諧安詳的氛圍,心飄飄乎,彷彿又重新見證了歷史,彷彿又重見了各古國的前身;演繹着歷史,和諧與繁華。曾幾何,看到了它們一個個爲這遺留的文化付出了多少獻血,多少代價。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立體畫面:兩隻大象中間有一個人,它的寓意是河南的簡稱“豫”,雕像是人牽着象是河南的象徵,也是寓意着我們人類的出現,博物院開放有古文化,古玉器,古建築,楚國青銅器,明清工藝品,古代石刻,古兵器等幾個展廳。

古建築展廳有漢代世族大家的莊園,既是財富的創造地,又是家庭成員的居所和抵禦外侵的塢堡,在這些規模巨大的田園中,農,林,牧,漁以及手工業商業並存,具有極強的自給自足性。我們從漢代河南出土的漢代遺物中看到的莊園,經濟繁榮,文化多姿多彩和人性的張揚。如,五彩陶倉樓,五彩綠釉陶望樓,灰陶院落,雙連倉陶。

古文化展廳,黃河孕育了東方文明而我們河南正處於它的下游同時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出土不少的文明古蹟,這些都集中反映了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一個又一奇蹟。鎮院之寶—————蓮鶴方壺。它出土於春秋時期的鄭國國君之墓。它壺身高118釐米,口長31釐米,寬25釐米,形狀爲方壺,長頸,鼓腹,圓足,有蓋,蓋上裝飾有兩層蓮瓣,中間立着一隻振翅欲飛的仙鶴,頸兩側有龍形雙耳,腹部裝飾蟋龍紋,四角各有一隻翼獸,圓足下有兩隻走獸,這立鶴走獸的搭配使得整個方壺靜中有動,突破了商周時期青銅器嚴肅靜止的格調,壺蓋上的蓮鶴更是商周時期所罕見的,充分反映了春秋時期金屬工藝的新風貌。

  國家歷史文化作文篇3

今天,當奧運聖火冉冉升起,全世界人民的目光再次隨之矚目雅令們不禁回顧百年前的歷史壯景。百年後全世界人民再次聚首在這塊擁有着古老文化和神奇力量的土地上。這裏是友誼,和平的開始,是公平,公正運動競爭的起源地。

而後這100年來,這種偉大的運動之源在全世界人們的心中傳動。歷屆奧運聖火的點燃都伴隨着團結友愛的氣氛。精彩奪目的開幕式,緊張的抉擇時刻,驚心動魄的比賽場面,規模宏大的奧運賽事,那綠色甜美的異國風景,熱情好客的各地人民,使得奧運這個名詞成爲全世界人們都矚目,熱愛的交點。

而更加沉迷於那金牌帶來的閃閃光芒和崇高的榮譽。由衷的爲那些給祖國人民帶來這一切光輝榮耀的運動健兒們感到驕傲,更加深切地爲那些付出了許多艱辛汗水而未能獲得獎牌的運動員們感到惋惜。雖然金牌只有一個,但他們在心中都是英雄。正像雅典開幕式上的一幕。主燈光熄滅,坐席間熒光燈像羣星般璀璨,象徵着們的奧運健兒如羣星聚焦雅典奧運。總會閉上眼睛回想那壯美的一幕,是他們使這個夜晚美麗,他們纔是學習的榜樣。

說起奧運賽項,還是喜歡看游泳和羽毛球,不僅因爲這兩項是的強項,更因爲它離的生活最近。一想到千辛萬苦才把游泳學會,而那些游泳健兒們要在短短几分鐘的時間裏遊幾百米遠,不知道從小到達要付出多少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流淌多少艱辛的汗水。金牌背後的故事們可能永遠也數不清。但是們也不會忘記他們的名字。

現在最令期待和興奮的是2008年即將在中國的首都——北京,召開的第29屆運動會。早已把奧運會標和會旗的圖案貼在牆頭。堅信,那將是全世界人民最難忘的一次聚會,一次綠色與美麗,文化與傳統,公平與友愛的盛會,一次給奧運這個名詞帶來更加深遠意義盛會。要爲這個目標而努力學習,學習歷史、英語和各地文化習俗,將來爲北京奧運服務,讓全世界看到一個熱情、文明、美麗、先進的中國。

熱愛奧運,期待奧運!

  國家歷史文化作文篇4

三顧茅廬的故事人們已經耳熟能詳。劉備屈尊三顧尋訪臥龍,孔明隆中對策縱談天下。

此後,劉備從亡命將軍變爲了一方梟雄,諸葛亮也開始了他叱吒風雲的政治生涯。從佔據荊、益二州到白帝託孤,兩人肝膽相照,心神無二,被後世視爲君臣信賴的典範。《三國志》作者陳壽稱之爲“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人炎盛軌。”也許是因爲歷來英雄相惜,千古同慨,憂國憂民的詩聖杜甫感嘆道:“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然而,時至今日,每每讀到《三國演義》中那段精彩的“三顧茅廬”,在慨嘆的同時,又想到了另外一點——求賢之道。求賢的方式很多,燕昭王廣羅賢士,借的是物質條件,曹孟德召納能臣,憑的是三次頒佈《求賢令》……這些雖然都是求賢,但“三顧茅廬”卻技高一籌。劉備三顧,獲得了諸葛亮的感恩之心,所以即便後主劉禪如何昏庸,諸葛亮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與其讓大賢大德之士懷着“試一試”的心理主動上門,不如像劉備,深謀遠慮地選擇親自訪賢,求賢。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善於發現人才,尋求人才,使用人才是領導者必須具備的能力。在中國古代,不乏這樣的智謀之士。周文王爲了消滅殘暴的商紂王,到處訪賢求能,他在渭水南岸遇到了直鉤釣魚的姜尚,聽了他對治國安邦的一番見解,心悅誠服,馬上請他到王宮,這位姜太公在文王死後,輔佐武王伐紂,一舉滅商,文王靠他的遠見卓識訪求到了出類拔萃的賢才。八百年後,楚漢相爭,韓信因爲得不到重用而離開劉邦,蕭何親自連夜追趕,並建議劉邦以韓信爲大將,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幫助劉邦出蜀中,得天下,蕭何月下追韓信,靠他的一片誠心追回了難得一見的將才。任何時代,任何範圍內,總會有一些賢能的人,這些賢才如果能擁有合適的舞臺,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一定會爲國家和人民多做事情。求賢,將有一定才能的人尋找出來,招至身邊或讓其在原有的地方施展才華,最終加快社會發展的進程。重視人才,求賢若渴,懂得運用“三顧茅廬”的求賢之道的人是開明的,也一定會得到賢才的誠心,有所作爲。

  國家歷史文化作文篇5

今天在一本雜誌上看到這麼一個數據,‘我國流失在國外的文物至少有165萬件’。起先,我也是一驚,但後來一想,也是情理之中的。

說起我果的文化,那可是經歷了五千年的風風雨雨的孕育而保留下來的,在當時可謂是無比的燦爛和輝煌的。而那些也是值得我們千千萬萬中華兒女所驕傲的。

但好景不長,其他一些國家看出了其中的價值,產生佔有的慾望也是理所當然的,畢竟我國的文化是別的國家無與倫比的。

清朝末年,政府的腐敗,外國的侵略,使中國這個大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洗劫。我們的損失不僅僅表現在金錢的賠償上,更表現在文化遺產的流失上。圓明園的被燒,敦煌石窟的開採,等等的等等,這都是我國的恥辱。五千年完美的文化就這樣在血雨腥風中度過了幾百年。豈不痛哉?先不說歷史,光說現在,還不是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物去國外旅遊嗎?有多少呢?這就要去追問那些利慾薰心的腐敗國民了,不說其他,光越來越多的盜墓者的出現就是個例子。

一個民族重要的是能創造文化,但更重要的是有能力去保護文化。從現實來說,我們中華民族在這方面確實有待提高。如果我們連本國的文化都保護不了,還談何保護國家呢。

‘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我們作爲華夏中國的兒女,就應該提高警惕,增強意識,爲保衛我國珍貴的'遺產而儘自己的一份力。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創中華民族的美好明天。

  國家歷史文化作文篇6

透過歷史的嵐帳望去,隱約中祖先們用石斧開闢出的始祖圖騰依然清晰可見,傾聽祖先的腳步聲,它彷彿在向我訴說着中華五千年的璀璨與輝煌。

——題記

燈火闌珊,筆尖輕輕的、急促的在紙上飛揚着,我正企圖用它來勾畫出五千張樹葉的脈絡,描繪出每一朝美一代的版圖。或許我的筆觸仍然稚嫩,可我實在是無法令自己的那顆激情澎湃的心平靜下來,所以希望借我拙陋的文筆記錄下今日所見所想得點點滴滴。

“八重寶函”、“西漢玉仙奔馬”、“唐鎏金舞馬銜權紋銀壺”……若非親眼所見,我仍不敢相信這些近乎完美的藝術品是出自幾千年前勞動人民之手。是的,今天我正是懷着崇敬的心情參觀了期盼已久的“周秦漢唐文明大展”。原本我是以一種進一步瞭解中華文明歷史的心情參展的,誰知當一件件來自數千年前的工藝品一一呈現在我面前時,我心中的震撼與感動早已溢於言表。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的酒仙在與世無爭、半醉半醒之間吟出了多少膾炙人口的詩句。而在他之後吟歎“朱門豬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杜子美,以浪跡天涯的孤寂,看透事情的悲沉,枯槁的滄桑,鬱憤的哀痛向後代訴說着那段蒼涼的歷史。還有白居易、陳子昂、李商隱……是他們創造了大唐羣星璀璨的天空,寫就了五千年文化中最爲輝煌的一頁。當我從這些近來纔在陝西“重見天日”的文物前緩緩走過,腦海中不知不覺地就浮現了這些詩句,同在一個時代,這些精緻的文物是否也經歷了一個偉大王朝的興盛與滅亡?是否也見證了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爲國獻身的壯麗與偉岸?是否能夠像我們這些後人透漏前人的所感所想?

儘管文物僅能靜靜的被擋在玻璃櫥窗外供我們後人觀賞,可它所看見的、它所經歷的、它所能見證的是那麼的深刻,是任何人甚至是時間都無法磨滅的!

今天,來自數千年前的藝術品令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心靈震撼,而一同參展的人們也同樣令我感動。當我剛到門口,人們早已經排起了長龍,而且其中不乏學生,有的比我年齡還要小;除此以外,甚至有頭髮花白、滿面滄桑的古稀老人冒着冬日刺骨的冷風、冰冷的雨絲前來,而他們竟然已來過數次,爲的僅是帶着兒孫一同來看看這來自千年之前的珍貴文物,他們語重心長的說:“這機會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珍惜啊!”

後來,我在報紙上了解到這次的展覽吸引了近30萬名上海市民參展,而且在參觀的觀衆中,年齡最大的92歲,最小的僅四歲。這些數字令我再次的感動,這足以說明上海市民們對中華歷史文明的關注,也從一個方面說明了上海市民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這些都爲了上海更輝煌的明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不想因爲我對中華文化幾句粗陋的見解而抹煞了中國文化,因而我也只敢選取五千年燦爛文化中幾粒微小的細沙來抒發自己對此次觀展的感想、對上海未來的憧憬、對中國文化的景仰,僅此而已。

我希望用我稚嫩的筆畫下那條正在騰飛的龍,龍的希望告訴我,中國是輝煌的!希望這文明的輝煌能夠帶動現在及未來的成功!願我們偉大的中國創造出更爲壯麗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