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距離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描寫距離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描寫距離作文

描寫距離作文1

一位哲人說,心的距離是最遠的。難怪古人道:天下知音最難尋。人一生很特別,在一起幾十年工作的老友,在一起生活幾十年的夫妻,爲什麼不能融洽,這可能就是心的距離遠或已經遠去。

人一生與化學物質近似相同。自然界元素中那些活潑的物質,都不是以單質的形態存在的。它們天生就是要與別的物質化合,否則自己就不能生存。但也有一些惰性物質,天生的不合羣,特立獨行。人的化合能力表現在感召力。越活潑感召力越強,越能“得瑟”吸引眼球越集中。但人的化合能力是可逆的,不是長期穩定的。也是階段性的。

構成相互吸引力,對事與物的苟同,人會走近;會相悅成爲朋友,成爲知己。有道是: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這句話讓天下人悲哀。爲了利益成爲朋友,實質就是權宜、利用。這類朋友算不上朋友,可稱狐朋狗友。這類朋友逆轉性隨時存在,最後可能成爲仇敵。私心的膨脹會極度的排斥心的接近。

拉近人之間心的距離,在平淡無奇的環境裏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決不可急不可耐。好得也快,壞的更快。朋友不可以無話不說,不可以親密無間。心只是拉近,要有適當的距離。恩惠是距離縮短的紐帶催化劑,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拉近心的距離,在複雜紛亂的環境裏,心距可能產生突近。比如,某件大事,經歷生死作爲媒介。因此環境造就人,環境催化人。

在利益充斥的環境裏,人只有利用談不上心在合作,更談不上拉近心的距離。

以誠相待,真心相幫,糾結謙讓、有難相助是拉攏人心的最好做法。

描寫距離作文2

我有個表弟,天生自來熟,到哪裏都不把自己當外人。不管遇到誰,都喜歡刨根問底地與人家交談,或不斷邀請別人一起玩。最後,朋友們都對他敬而遠之。

他不明白爲什麼,跑來問我。我告訴他,《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意思是,頻繁地往領導身邊湊,會招來羞辱;太過頻繁地與朋友相交,離你們倆疏也就不遠了。所以,人與人之間,應該保持適當的距離。

叔本華也曾經講過這樣一則經典寓言:一羣豪豬爲了避寒,相擁在一起,但又因爲彼此的硬刺扎痛而分開。分開寒冷,相擁又刺痛。最後,它們找到了恰當的距離,既能取暖,又不至於刺痛。故事的寓意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太遙遠就會讓感情疏遠,但距離太近了,又會讓彼此不舒服。因此,只有恰當的距離才能產生美。

距離不僅僅是指兩物體在空間或時間上相隔的長度,更包含有心理上的遠近。中國有句古話:“不癡不聾,難做家翁。 ”意思是,作爲老人不要干涉後輩的家務事,要與他們保持一段距離。即便是看到或聽到他們在某些方面與自己的觀念不符,也要假裝沒看到、沒聽到,這樣一個大家庭纔會和睦。同樣,年輕的父母也要與孩子保持一段距離。你可以遠遠地站在一邊關注孩子成長,在其遇到重大挫折的時候,再過來安慰一下;而不要一直牽着他們走,使他們失去練習獨立生活的機會。

我們在三米外看五號字,不用任何輔助設施的話,當然看不清;但在一釐米的距離上看五號字,同樣看不清。我們與人交往時,同樣如此。與人距離太遠,很難了解對方。離得太近,又容易產生偏見。爲了能看清別人,認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也應該站在適當的距離上。

“距離”兩個字雖然簡單,但若能掌握與每個人所應保持的距離,實在是一門大學問。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所應保持的距離也都不同。

掌握好與他人之間的距離,也就掌握住了相處之道。如此,才能在生活上從容不迫,在感情上進退有度,在職場上左右逢源,在事業上一往無前。爲了美好的人生,讓我們銘記:恰當的距離產生美。

描寫距離作文3

“你根本不瞭解我,你從來不知道我,你從來不知道我心裏想些什麼,我討厭你!”我聲嘶力竭地喊道。

“啪!”隨着這一響亮的掌聲,一記鮮紅的手掌印頓時出現在了我蒼白的臉上,格外的清晰。我心中的怒氣彷彿被潑了一桶油一般,更加旺盛的燒了起來。此刻,我失去了理智,推開家門衝了出去,身後還響着父親的怒吼:“有本事就別回來了……”

我孤零零的走在大街上,當時是一月份。我身上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襯衫,刺骨的涼風迎面吹來,吹得我雙手抱着手臂直哆嗦。身邊的一些路人都成羣結伴的,有說有笑……而我只能在這裏挨凍受餓,心裏一想到這,一股委屈感強烈的涌上了心頭,失聲痛哭起來。委屈感彷彿是眼淚的兒女一般,跟着眼淚,跑出了我的身體,,哭出來後感覺自然好了很多。但,此刻,心裏還是埋怨着父親,感覺,我和父親的距離越來越遙遠……

走在大街上,我突然聞到了一陣飯香,我下意識地摸了摸口袋,手猛然摸到了一件冰涼涼的物體,不是錢,是家門鑰匙!我心中充滿了驚喜、激動和希望……只要父親睡着了,我……父親?父親。想到了“父親”一詞,不知怎麼突然想到了父親對我的種種關愛:

一歲時,父親帶我上街,我高興地騎在了父親的肩膀上,無比高興,而父親則非常小心,拉着我的小腳,生怕我會從他肩上栽下去,儘管父親的手很酸……

三歲時,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了,爸爸帶着我去上幼兒園,那是我第一次上幼兒園。父親怕我第一次上幼兒園不適應環境什麼的,請了一天假陪我,要知道,請一天假是要扣工資的。

七歲時,在上學的的路上,不小心把腳弄傷了,右腳的右邊被劃了一條長長地傷口,流着血,於是爸爸急急忙忙地吧我送往醫院,臉上滿是着急的神情。因爲請假,那次沒評上最佳職員……

八歲時……九歲時……十歲時……十一歲時……十二歲時……我突然感受到了父親對我的……愛。可我就是不敢回家。直到,燈熄滅了。我上了樓,準備拿出鑰匙的時候,一陣風吹來,門開了,我的手僵硬住了,眼淚不住的流……原來那扇心目中的門一直沒關,我和父親的距離也從來沒遠過……

描寫距離作文4

這是我第二次以“心靈的距離”爲題。第一次以此爲題時,我寫了一個學友與我的小故事,然而,學友的成績直線上升,到了第一名,便對我這十四名的角色不放在眼裏,我雖然上進,卻似乎不夠勁兒。學友確實是個幾乎不諳人情世故的人,我也無法強求,但我自己是無法自已一些濃烈情感的。

我的同學楊碩病了,將要做手術。

楊碩在我的心中,是個很不錯的人,他雖然酷愛“逗”女生,但凡是遇到原則性的事,定是公正無私。

譬如在班內工作上,楊碩就能做得很好。以前,班內會有逃離勞動的現象,大概是執法不嚴。況且當時,“自個兒人幫自個兒人”,徇私舞弊的。不過自從楊碩當了勞動委員後,五班就大變樣了,勞動全勤,打掃認真。因此,班主任也親切地稱之爲“大管家”。由此可以看出楊碩確實是個能幹的人。

記得幾個月前,我與楊碩發生了一點小矛盾。楊碩平常也參與管理紀律的活兒。一天,上課鈴響後,老師久久未到,楊碩在自己的座位上喊安靜,因爲大家都在騷動,我不能自制地說起了小話,突然,楊碩大呼道:“許俊君,不要講了。”我的臉熱了起來(大哥,你好歹給我點面子)。我閉上嘴,盯着他,幾秒後,瞟了他一眼,他也沒搭理我。我決心報復他一下。根據我的第七感,果然,楊碩也說起了話,我大吼道:“楊碩,不要講了,自己管紀律還要講。”楊碩一下子好難爲情,臉已經紅得像爛柿子。

楊碩最令我感動的,是他無聲無息地做事,任勞任怨。教室裏的水機經常不能供水,楊碩盡力去改變這一切;跑道上的同學有時不能堅持,楊碩盡心去幫助所有人;傷痛中的朋友平時行動不便,楊碩自願去揹負着他們……

幾個月前,我們學了一篇《桂林山水》,文章的作者同音讀作楊朔,楊朔是個文學家,文章頗有大家風範。當我們將文章朗朗上口時,不時聽見譏笑聲,貶低楊碩,說他根本不會有大家風範。儘管我也不喜歡楊碩,但我卻痛恨和我一樣不喜歡楊碩的人。

想想我以前的小心眼,我就暗暗地恨自己。現在想來,我一定要找一個機會,在衆多的讀者面前把我的同學楊碩介紹給大家。此時的我最想與他拉近心靈的距離。我會握手在胸前,爲他祈禱,爲一個辛勞的人祈禱,爲一個可愛的人祈禱,爲一個可敬的人祈禱,爲一個最具有大家風範、心裏最記掛大家的人祈禱。但願我的祝福會借上帝之手,降臨到他的身上,保佑他健康、快樂。

描寫距離作文5

人生最悲痛的事莫過於生與死的分別,死亡爲人們所憎惡。但是,每個人到頭來仍然不得不面對它。生與死是相對的,出生是生命的開始,死亡便是生命的結束,有人發出這樣的感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我則更傾向於生與死的永別。

生是一種挑戰,死便是一種解脫,生是一種幸運,死便是莫大的不幸。生總是伴隨着死而出現,死總是跟隨着生而消逝!生與死僅一步之遙,然而卻是永遠的訣別。

古時人們惜時如命,常感嘆時光的短暫,然而時間本身也是一種公平,它給予每個人的時間總量都是一樣的,古人們不願去接受這樣的公平,於是便有了形形色色的仙丹和長生不老之術,縱然有這些的偏方輔助,最終不也進了墳墓裏,與墳墓外的世界永遠地別離了。無需太在意死亡,因爲那是自然規律所註定的,在我們驚歎生與死是這般遙遠的同時,把握好你的每一天才最重要。

人們在生與死的距離上只有感嘆,無法左右,無比脆弱。突然間想起了詩人余光中。他寫過一首很有名的詩一一《鄉愁》。小時候,作者與母親分隔兩地,正如他所寫的“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那一寸見方的.郵票承載了詩人小時候對母親的依戀,在互通音訊中詩人獲得了母親的慰藉。但是,後面作者又這樣寫道.“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一杯黃土割斷了詩人和母親的相見,“這頭”和“那頭”終於走向了沉重的分離,詩人的心一下子墜入了深深的黑暗中。是啊!只是一方矮矮的墳墓,便成了墳外和墳裏的永別,我想作者應該也是這樣認爲的吧,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生死了……

我也時常感嘆,光陰似水,總希望生命可以精彩,但日子總是如同行雲流水般、平淡無奇地走過,臨到死亡的那一天,等到生死訣別的那一刻,我又會怎樣呢?

如果有人能夠領悟生死,以超然的姿態來面對死亡,相信再遙遠的距離不會再遙遠。否則,那終究是遙不可及的距離!

墳裏墳外僅一步之遙,卻成爲了無法跨越的距離。所以,我們更應在這距離中,留下輝煌的一頁!生與死也就顯得不那麼悲痛了。

描寫距離作文6

在發展迅速的今天,我發現有不少人都會問一個問題:城市到鄉村的距離有多遠?

歷史發展的潮流來看,城市的經濟功能越來越重要,而它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城市大多在經濟上,社會保障上,交通通達度上較優於鄉村。而這些因素自然也成爲吸引多數有志青年的引力,以至於讓這些青年萌發了把一家大小都遷居到城市的念頭。

從鄉村的自然環境上看,鄉村大多風景宜人,空氣清新。雖然說鄉村多數不及城市裏方便,但是卻很適宜老人家們在此養老。這個因素也成爲了吸引老人家們待在鄉村的引力之一。

我見到不少家庭因爲待在城市還是鄉村這個問題而產生矛盾。有的青年認爲城裏的生活比鄉村好,也想老人家來城裏享享福;有的人看到了鄉村發展的潛力,想在鄉村創業的同時還可以陪伴家人;有的人去了城裏,卻極少回家;有的人念舊,怕成爲城鄉距離的問題而爭吵,會因爲孝道的問題而爭論,也會因爲捨不得存滿回憶的居住地而相擁哭泣。

我看到這些話語,心中有些心酸,但更多的是在想:爲什麼大家都要相互折磨呢?

年輕人大多爲老人家的晚年生活着想,甚至有的人已經爲他們安排好了養老的地方。老一輩的人可能會對充滿美好回憶的鄉村留念,甚至有的人因爲不想成爲兒女的負擔而甘願待在鄉村,直至黃沙白骨。

這些相愛的人啊,又爲什麼要互相折磨呢?或許他們並沒有計量他們之間心的距離。

我認爲他們大多數是被自己主觀意識所限制,比如說:“我認爲城裏很多條件都方便老人養老與生活。”,“我認爲大家在城裏一起住,便可以滿足老人精神與物質上的需求。”“我認爲老了便沒有了用處,還是別成爲他們的負擔了。”他們各執一詞,對於自己的想法無比固執,甚至二者出現爭吵。

我認爲縮短心的距離遠比考慮城鄉距離重要的多。在家庭中,我們需要坦誠心地而溝通,需要相互尊重的相處,而不是強加自己的意願於他人。若老人真的想待在鄉村,那年輕人就算多跨幾座山又如何?若老人真的想與孩子待在一塊,那就算捨棄了舊居又如何?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縮短人與人之間心的距離。

若我們真正打破了自己與家人之間心的距離,那麼你認爲城鄉的距離可以有多遠?

描寫距離作文7

生命的距離,在你,在我,在他,在世間萬物。距離走了,生命近了,活得更精彩了。

一個人的生存,也許不會在意生命的長度,卻會在意它的寬度。歲月早已度量過你我生命中的重量與質量,長度與寬度。所以我們懂得了這裏面的含義,我們就要好好珍惜,決不能輕易放棄。

生命的長度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只是我們怎麼去活的更生動更精彩,怎麼把生命的距離擴大,再擴大。生命的距離靠每個人用心去丈量,開心了,就離終點遠些,抑鬱了,就向終點跨近一步。選擇不同的活法將決定生命的距離。但無論如何,經歷就是一筆財富!經歷就是一種幸福!經歷了就該無怨無悔!經歷了,就應滿足!

生命、距離、悲哀、感嘆或是開心,想想覺得生命真的很脆弱,生命是那麼不堪一擊,不敢想像,在生命結束的那一刻,自己會是怎麼樣的?有時感覺很恐懼,有時感覺也許這是一種解脫,可又覺得錯了,真的錯了嗎?其實,每個人都會面對那一剎那的,不是嗎?

有人說過: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抵達,那就是愛與愛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出發,那就是夢與夢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縮短,那就是心與心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拉長,那就是生與死的距離;有一種距離,從此岸到彼岸,是路程的距離;有一種距離,從此時到彼時,是歲月的距離;有一種距離,從此心到彼心,是心靈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拉長,那就是生與死的距離。

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拉長、拉長生命的距離,那生和死的距離,勇敢面對、笑看人生、珍惜每一時每一分,生命就會被無限的拉長……

人就這麼一輩子,就算人間有再多的愁苦煩勞,就算有再多的不盡人意,再多的辛酸艱難,短短几十年不也煙消雲散了嗎?是啊!生命的距離就這麼長,讓我們用心經營生活,追尋自己的理想,不倦跋涉,在跋涉中感受風景,感受生活,感受酸甜苦辣。對生命的含義,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生命的距離每個人的長短也都不一樣,把握自己生命的距離、把握自己生命的過程,努力欣賞,生命就會很長很長,生命是最精彩的,最美好的,讓我們好好珍惜,珍惜擁有,珍惜生命,珍惜時間,把我們生命的距離拉的長長的、再長長的!

描寫距離作文8

如果在夏熱炎炎的街道上,能吃上一口冰鎮西瓜那就是最爽不過的了,西瓜在夏天就有這樣的好處,但是壞處也不少呀!

在離放假前幾天西瓜就上市了,不有說,只要是小孩子都喜歡吃西瓜,甜甜的嗎,多好吃呀。你一定嘴饞了吧!可是整天想着吃西瓜,不學習,不工作行嗎,不行的,一定不行做任何事都要專心致志。但是我就不一樣成天就想着吃西瓜,把考試和上課都“混”過去。而去安安逸逸地吃西瓜了,結果考試完了西瓜沒吃好,反而還捱了一頓臭罵,本來成績還可以,就是考試時想着吃西瓜,把分數“吃”下去了,真是不知道怎沒去見人了。這次是我這一輩子遭受的最最最沉痛的打擊。而就是這一次,是我覺悟了,我終於明白了;時間的長短無論怎樣都不會變的,而你對時間的態度和看法會隨着“混”的程度的變化而變化。你想,你終究要度過這段時間,它永遠不會改變既然這段時間必須經過,那你爲什麼不好好地把握它,利用它,你要相信時間是不會發生任何改變的,那就讓我們好好利用它,珍惜它。

在考試的時候,你試卷做完了,還剩一大堆時間,你有兩種選擇:一,認認真真地檢查。二,不檢查。

既然還有時間那你爲什麼不好好利用起來,這段時間無論怎樣都要度過,長短都一樣,我們爲什麼不做有益的事——檢查。

時間,其實每個人都會使用,關鍵是要怎樣去使用它。

用時間很簡單,用好時間很不容易呀。珍惜時間吧,時間很短呀。正如小瀋陽所說的:眼睛一閉,一睜,一天就過去了呵!眼睛一閉不睜,這一輩子都過去了呵!

描寫距離作文9

從八十年前第一臺圖靈機發明開始,虛擬世界一點點進入我們的生活。曾以爲人類所創造的機器只是服務於我們的無智編程,但當谷歌阿爾法狗輕鬆打敗“王”時,當人類在一個引以爲豪的創新思維領域被人工智能輕易戰勝時,我們不能不正視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將在未來扮演的角色。當“虛擬”與“現實”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甚至虛擬將比現實更真時,我們是否還需要費力區別這兩者?

有人視“虛擬現實”爲洪水猛獸,悲觀地認爲若我們允許“虛擬”進入現實,干涉我們的生活,人類便將滅亡,而我認爲大可不必如此憂慮。“虛擬”蓬勃發展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虛擬現實”可以大大降低社會的溝通成本,購物、看病、交流、娛樂的定義都將被改寫。想象一下,那些原本一生都無法看到七彩陽光的'人,那些原本一生都無法用腳接觸泥土的人,在擁有“虛擬現實”後,可以重新認識這個世界,感知這個世界。不僅僅是因爲身體的殘疾,還有一些因爲經濟困難等現實原因無法走出家門、走遍世界的人,也可以藉此開闊眼界,豐富生活。“虛擬”幫助我們更清楚地認識世界,讓生活更美好。

我從不反對“虛擬”與生活的結合,但在歡喜於科技給我們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我更想提醒大家,不要一味沉浸在“虛擬”中,被“虛擬”所奴役。

尼爾.波茲曼曾在《娛樂至死》中提道:“人終將毀於他所熱愛的東西。”一味盲目地讚美“虛擬”,甚至將“虛擬”當做人生的全部並以此爲平常,人類便將失去最寶貴的東西——人的性情與思想,若我們完全擁抱這個“虛擬”構成的新世界,沉迷於“虛擬”帶來的感官刺激,便會漸漸依賴“虛擬”,從而成爲“虛擬”的奴隸,甚至走向滅亡。

與“虛擬”保持距離,是因爲真假畢竟有着本質的區別,也許“虛擬”可以營造真實,但我們無法欺騙自己的內心。

事實上,“虛擬”與真實的靠近,人工智能與人類的相似,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思考一個問題,即人之所以爲人的意義。“人”與其他生命的區別在哪裏?現實與“虛擬”的區別又在哪裏?

我認爲,是人性,是人想要超越自身的思想,如尼采借查拉圖斯特拉之口所言,人之所以爲“人”,在於人是一個橋樑,人應當被超越,若我們沉迷於“虛擬”,便將停滯不前。我希望,在“虛擬現實”的幫助下,我們可以追求更好的生活。但“虛擬現實”終爲物,只應爲我們所用。

我們應與“虛擬”保持一定距離,超越“虛擬”,追隨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