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伴我們成長作文

衆所周知,我們中國不僅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還是一個禮儀之邦,有人問,禮儀是什麼?我說,禮儀就是看見垃圾,主動地彎腰撿起;禮儀就是見到叔叔阿姨時的那一句甜甜的問候;禮儀就是你對他人的寬容諒解……文明禮儀就表現在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中,表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所以,讓我們學會禮儀,讓禮儀伴我們成長!

禮儀伴我們成長作文

孔子曾經說過:“不學禮,無以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做人要有禮貌,沒有禮貌,怎麼來做人呢?是呀,要是人們沒有了文明禮儀,那麼將是多麼混亂啊,人們隨地亂扔垃圾,車輛到處橫衝直撞……可見,文明禮儀對於我們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古代相傳楊時有一次同一起去學習的遊酢去向程頤求學問,卻不巧正趕上老師在屋中小睡,楊時便勸告遊酢不要驚醒老師,於是,兩人便靜靜地站在門口,等待老師小睡醒來。不一會兒,天上便下起了鵝毛大雪,且越下越急,楊時和遊酢卻還立在雪中,遊酢凍得受不了了,幾次想叫醒程頤,但都被楊時阻攔了。直到程頤一覺醒來,才突然發現門外的兩個“雪人”,程頤爲此十分感動,從此便更加盡心盡力地教導楊時……這便是尊師重道的表現,文明禮儀應從這些細微的的地方做起,尊重別人就等於尊重自己,誰會不想尊重自己呢?所以,就讓我們尊重別人,那樣別人也就會尊重你了。

其實,文明禮儀也表現在其他許多地方。古時候,有一次孔融的父親買了些梨,到家後,父親特地挑了個最大的梨給孔融吃,可孔融卻搖搖頭說:“我的年齡最小,要吃也應該吃最小的的梨,大的梨應該給留給哥哥們吃。”父親聽過後感到十分驚訝,沒想到小小年紀的孔融竟懂得謙讓。《孔融讓梨》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該懂得的基本禮儀;古人對這些基本禮儀非常重視,這些禮儀是啓蒙教育的基本內容,事關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文明禮儀,我們都不陌生的詞,貫穿了我國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軌跡,飄過了華夏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流傳至今。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有《孔融讓梨》的的`故事,那是尊敬兄長的文明;有《程門立雪》的故事,那是尊師重道的文明;有《孟母三遷》的故事,那是愛護晚輩的文明;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那是朋友之間互敬互愛的文明……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讓禮儀伴我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