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廣東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滿分作文一:走近香山之命

2015廣東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北京的香山就是一個小小的自然圈,秋天的它是那麼的美,如同一處火的海洋。走近其中,就如走近自然。

走上香山的林間小道,踩着落葉吱吱作響,微風吹動一片片綠的、黃的、紅的樹葉輕飄飄的散落,帶着自然的清新的味道蔓延在人們的嗅覺之中。香山的土地是那麼的柔軟,踩上去如同踩一塊海綿上,時不時浸出一點水來,便鞋子上沾滿土氣息。落葉鋪在地上,形成一道紅火的小徑,待秋天一過,它們化爲養料,化作春泥,使香山的樹長得更加茂盛,也讓這裏的景更加美麗。

茂盛的樹上有鳥類鳴叫,婉轉的歌聲猶如天籟之音,引得我幻想這些鳥類的模樣,它們的樣子肯定是極可愛的吧!一隻不知名的鳥兒從一處枝頭撲棱撲棱地飛向空中,帶着自己的希望向天邊飛去時,也讓我知道了這個自然的神奇,鳥兒帶我更加走近香山的自然。

秋天的香山,美的是這裏的樹,紅中夾帶着黃與綠,錯落有致,樹的根鬚向地下室直蔓延,突出它們的年齡以及經歷過的滄桑。這裏的樹我大多叫不上名字,但又何必去了解它們的名字呢?我們是來親近自然,而不是辨別自然的,自然這麼美,爲什麼不多去體驗呢?你看這火紅的樹葉飄散是否會讓你想起“霜葉紅於二月花”?這裏美麗的景象是否地讓你“停車坐愛楓林晚”?自然啊,你爲何這麼美?讓我站在香山裏爲你駐足。

天氣不似預期,天空中風起雲涌,樹葉沙沙作響,散落的葉片層層高。雨,毫無預兆地下了起來,香山中的花果清香,叢林氣息霎時間融入雨水中,人們似乎在雨中就能走近自然,感受它的愛。當你也隨我撐起雨傘走上半山腰,再俯視山下的樹林,雨模糊了他們卻給他們帶來一場美麗的交響樂,也給她們繪製出一幅美麗的油畫,這等美景是電視與電腦體驗不來的,因爲這裏還有自然的氣息與自然的聲音。

雨漸小,自然的氣息依舊瀰漫在空中。可惜時間給予我領略自然的太小了,匆匆忙忙踩着混和樹葉與雨水的之地,帶着這裏的自然味道跟隨旅行團離去。自然的清香留在我心,又有身臨其境才能真正地走近自然。

滿分作文二:盡賞自然,盡得歡顏

蘇軾有言:“人間有味是清歡。”漫賞春光,流連山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何必侷促一室之內?品味自然的滋味,親近自然,投身明麗山水,如畫風光盡享生命清歡。

怡情自然之樂,遍賞山水,自古已有文化淵源。東晉謝公隱於東山而不仕,會稽秀麗山水中,留下他瀟然背影,如同凝成一支笛曲,悠然迴響於林間。宋代雅士林逋亦曾言:“山水與我情相宜也。”文人墨客總有牽掛心中的山水情懷,山水爲伴,生命在其中找到了文化共鳴與深長情誼。

親近自然,感悟自然,從中獲得的是心靈的洗禮與靈魂的豐盈。王摩詰隱居終南,行到水窮處便坐看雲起,偶遇林叟便談笑無期。與清風明月共修煉,與花草蟲鳥悟菩提。他在自然界的花開花落中,品味出生命的浩瀚博大,獲得人生的徹悟,再無煩惱困頓,靈魂純粹而明淨。自然便是如此玄妙,看似無法滲透,實則身處其中,便能獲益無窮。喜馬拉雅山下的不丹王國,一塊藏傳佛教深入人心的土地,人們深信自然有靈,皆與自然和睦而居,在這裏只有純淨的山水滋養人心,人們接受明媚陽光最無私的饋贈,臉上洋溢着安寧的笑容。自然,其實觸手可及,每個人都能夠對話自然,感悟自然的無限生機與平靜安寧,靈魂自然受到洗禮,這正是自然最美好的饋贈。

投身於自然,用心去感知,用心去觸摸,身處其中,這本身更是一種積極的生命姿態,一種高致的精神美學。福樓拜曾寫信致女友:“我拼命工作,按時看日出……”惜時如金的世界大文豪竟將晨曦之降視若盛世,按時靜賞。原來,當那晨光穿過天幕,彷彿朦朧如蛋殼白的天空,是一天中最新鮮純淨的時刻。靜坐窗前,那是自然對生命的致禮。正如王開玲曾說:“做精神明亮的人。”親近自然,每一縷晨光的意義,代表着自然的張力與生機。感悟品味,生命接收自然的贈予,豈不是一種積極的生命姿態,一種明亮樂觀的精神美學?

現代社會的紛擾喧鬧中,人們更應走近自然,投身自然,讓自然之美洗去浮華與疲憊,詩意地棲居。王國維曾說:“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跳出世俗浮華,擺脫生活的煩惱與疲憊,投身自然,尋覓生命最純粹的本色,最本真的格調,盡享塵世清歡。

春風飛揚,春意浩蕩,又是一年春光明媚,歲月在春色中甦醒。願親近大自然,遍賞春光爛漫,生命芳香瀰漫,清歡相伴。

【點評】

這是一篇議論文,中心突出立意明確,文章首段明確提出中心論點,即“親近自然,盡享生命清歡。”全文圍繞親身感知自然的途徑所獲得的結果、意義行文,層層深入思路明晰。文章思古鑑今,指出文人墨客盡賞山水的情懷自古有之,親近自然一方面能獲得心靈的洗禮與靈魂的豐盈,另一方面,用心感知、觸摸自然,更是一種積極的生命姿態,一種高致的精神美學。能夠從這兩方面分析和論證,顯示出該考生對材料的理解和思考已達到了一定的深度。雖然文章後半部分借用了王開嶺《按時看日出的人》一文的觀點和語句,但運用得還是較爲貼切自然,不生硬。反觀現代社會,文章呼籲人們投身自然去尋覓生命本色、盡享塵世清歡。末兩段稍顯拖沓,收束可更簡練些。整篇文章緊扣中心,材料豐富,語言簡潔並具有古典的詩意美感,書寫乾淨美觀。

滿分作文三:用心感受,自然近在咫尺

看天光雲彩,能測陰晴雨雪;漫步林間,能觀草長鶯飛,枝葉枯榮,可無法細說萬物之性。打開電視,輕點鼠標,可知萬物原理,可無法身臨其境。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在我看來,身臨其境,用心感受,即便不知萬物原理,自然也並不遙遠。

看來山峻嶺,清流激漓,即便你不懂山的形成,你卻能用心感受山的巍峨,水的靈動;看萬花紅遍,綠蔭環繞,即便你不懂花的種美,樹的生長,你卻能用心感受花的甜美,樹的奉獻;看繁星閃爍銀月懸空,即便你不懂星星的距離,你卻能感受黑夜的神祕與趣味。由此可見,如若心有自然,心繫自然,雖不知萬物進化理論,卻能感受自然的魅力,自然的靈魂。自然,近在咫尺。

身臨其境,用心感受自然,使人獲得身心愉悅。古人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當你貼近自然,你會收穫不少意外的驚喜。當你與家人朋友出外旅遊時,因爲有清泉叮咚,你會收穫趣味;因爲有雄偉瀑布,你會歎爲觀止;因爲有蟲魚鳥獸,你會驚喜不斷。當你在自然給予你的一切中享受,當你被自然親切納入懷抱之時,你是否有發現,即便你不懂鳥性不懂花語,你卻已經與自然如此貼近?你是否有發現,是自然帶給你的喜悅與驚奇,讓你覺得自然其實並不遙遠?

身臨其境,用心感受,自然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昇華。蘇軾被貶黃洲時發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自然的雄洋壯立,使他認識到人生短暫,何必難爲自己?纔會有他積極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嵇康喜愛竹林,喜愛竹林中悠閒的雅士生活,是自然的清高秀麗,使他擁有竹子般正直的性格,不願與世同流合污。我認爲,我們從自然中感受到的力量,吸收到的精華,能使我們的涵養進一步提升,使我們的信念更加堅定,使我們的生命更加圓滿。而這一切,難道懂得萬物表面的原理能比得上嗎?

誠然,有人認爲懂得物性更重要。不可否認,通過現代的信息技術,我們可現清楚瞭解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然而,這一切卻只停留在表面,你未曾用心去感受自然,你亦未曾得知自然的真諦,所以這樣,自然只會“越來越遠”。

嗅一嗅花草的清香,感受清風的靈動,融摸水的溫潤,你便會窕爾一笑,用心感受自然,你會發現,自然,就在身邊。

滿分作文四:仰觀宇宙,俯察萬物

伴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人類得以藉助電視、網絡等手段以認識自然。但若把科技當做感知自然的真正途徑,在我看來,不免可悲。

是的,科技只是工具,只有親身走進大自然中,仰觀宇宙,俯察萬物,才能夠真正感知自然的美與力量。

何謂“感知”?“感”即感受,“知”爲相知。明白了這一點,便可知爲何科技手段無法讓我們真正地親近自然,感知自然。

電視可讓我們知曉全球天氣,網絡可讓我們將生物知識盡收眼底,科技的確爲我們提供了了解自然萬物的一種極便利的途徑。然而,這頂多可算作對與自然相關的科學知識的學習與認知。科技歸根到底只是一種工具,它始終無法讓人感受自然之美。正如孩子們從來不會爲屏幕上的紅花綠葉而歡呼雀躍,畫家們從來不會面對電視上的湖光山色欣然揮毫;同樣,天氣預報不會讓詩人詩興大發,生物綱目種屬也無法讓作家文思泉涌。作家遲子建曾說過:“大自然是我的另一顆心臟。”既然如此,我們必須放下鼠標,離開電視,親身走向大自然,方有望與大自然相感相知,相親相近,讓心靈得到美的洗滌。

以親身走進自然的方式,其意義還不止於對美的感知,更在於通過與萬物的接觸,感知自然的智慧和力量,從而對自然長存一顆敬畏之心。

人本爲自然的一個部分,然而,工業文明的興起,斬斷了人與自然間的紐帶。人們得以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這便使人類對自然失卻了敬畏之情,卻添了一份征服自然的野心。試想,若只從天氣預報中認知自然,又何談對藍天白雲的珍惜;若只以生物知識概括自然,又何來對花草樹木的珍視與保護?過分依賴科技,卻失卻了對自然的親身感觸,使人類忘記了自己在世界上的身份,於是我們肆無忌憚的破壞自然,製造出霧霾封城,河水重金屬含量超標這樣種種的荒謬事情。科技並沒有讓人與自然更近,相反,它疏遠了人與自然的關係,讓人在自高自大的狂妄之中忘乎所以。因此,唯有讓我們重返自然,親身感受自然,我們才能重拾那份敬畏之心,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靜坐蓮池旁,與蓮花久久對視,莫奈才能創作出傳世佳作《蓮花》;走進馬羣中,與奔馬朝夕相處,徐悲鴻才能在畫中淋漓盡致地展現馬的健美與力量。此二者,皆以親身接觸的方式,走進自然,想必這便是他們得以與自然相感相知,並從其中獲取心靈的力量的原因。

讓我們走進自然,於天朗氣清之時,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與大自然真正相感相知,相依相守。

【滿分作文點評】

本文立意準確,自始至終均在證明一個觀點:要想感知自然,就必須親身走進自然,才能敬畏自然。

文章採用先破後立、層層推進的手法證明自己的觀點,結構嚴謹。

文章先指出電視網絡等科技手段在感知自然時的不足:無法讓人感知自然的美和力量。用孩子、畫家和作家面對屏幕等媒介的表現證明自己的觀點,又用遲子建的言論作證,事、理結合,言之鑿鑿,使論證嚴密。

接着,文章提出一個深刻的觀點:親身走進自然的意義不止於對美的感知,更在於感知自然的智慧和力量,從而對自然長存一顆敬畏之心。作者提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人類卻因不親近自然,或只通過媒介瞭解自然,造成嚴重後果:與自然疏遠,甚至破壞自然,使霧霾封城,河水有毒。行文至此,問題的原因、結果已經闡明。以上是“破”。

最後兩段,文章通過莫奈親身觀察荷花、徐悲鴻走進馬羣的成果證明,人只有走進自然,才能真正與自然相感相知,獲取力量和智慧。這是“立”。

全文1000字左右,內容豐富,所用材料真實、典型,具有說服力。對比、假設論證手法的運用,突出了通過親身感知自然這一方式的優點和通過媒介感知自然的不足。語言流暢,成語運用恰到好處;用到反問、排比等修辭手法,使文章更有氣勢和力量。

這篇考場作文,還有一個優點:卷面整潔,字跡美觀悅目。

不足之處:開頭稍顯拖沓,可以更加簡潔。一味否定科技媒介的作用,沒有辯證認識。

滿分作文五:科技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

隨着科技的進步,互聯網、電視等的出現使“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成爲了可能。通過科技,我們不僅能看遍世界的美景,還能更深入的探索自然的奧妙。科技,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讓我們更好的感知自然。

科技爲我們打開了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我們看見了世界的壯美與遼闊。目前,一組“世界與內蒙古撞臉”的圖片在網絡上走紅。從圖片中我們能看到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景點在許多地方與內蒙古有異曲同工之妙。網友們紛紛感嘆,要是沒有科技,我們也許永遠也不會發現內蒙古那具有“國際範”的美。的確,如今的人們處在邊界的互聯網時代,不出家門,我們就可以看見內蒙古廣闊無垠的草原,感受“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壯闊氣勢。這要放在古代,人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雖然感受更真切,但要忍受旅途的疲憊。在偌大的世界裏,人是渺小的,只有通過科技,才能滿足我們對自然無限的好奇心。

科技總能把我們帶入另一個“時空”。通過科技,我們無需實地考察,就能從宏觀上把握自然,感知自然。尼泊爾發生了8.0級大地震,令世界爲之悲痛。如今,有了科技,我們得以換一種方式心繫災區。通過電視,我們瞭解到災區的各方面情況。通過上網,我們還能瞭解到尼泊爾此次災難發生的原因,震源深度以及可能引發的各種氣象災害等等。科技拉近了我們與尼泊爾的距離。我們無需親自前往災區,便能夠感受自然的巨大威力。有了科技,我們對自然的感知就不僅僅停留在感性層面,我們能更加理性地面對自然,對自然常存敬畏在心間。

我們應該慶幸我們生在一個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科技激發了我們對自然的想象,推動了我們去探索。回首在科技不那麼發達的時代裏,哥倫布歷盡艱險發現新大陸,卻未發現那不是他所向往的亞洲;近代中國人因爲科技落後而缺乏對世界的瞭解,妄自尊大……我們要好好利用科技,開眼看世界,更好的感知自然,利用自然。

日前,一封“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教師辭職信被稱爲史上最具情懷辭職信。我們在最大限度利用科技同時,也不要忘記邁出腳去看看,生活,畢竟還有詩和遠方。

總而言之,在這個不斷向前發展的時代裏,科技的出現總是有利於人們更好地感知自然的。我們應感激:科技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

【點評】

這是一篇優秀的考場議論文。本文完全符合題意,觀點十分鮮明。標題“科技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就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全文圍繞此分別從“科技爲我們打開了一扇窗”和“科技總能把我們帶入另一個‘時空’”兩個方面層層深入地展開論述,層次清晰,論證嚴謹,觀點突出。

本文立意深刻,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作者反覆強調“科技”能“讓我們更好地感知自然”“利用自然”,“更好”二字體現了小作者並不否定親身感知自然的重要。文中倒數第二段,作者借用時下流行的教師辭職信,提出了“也不要忘記邁出腳去看看,生活,畢竟還有詩和遠方”,可見其論證思維的嚴謹、辯證,值得點贊。

全文用例恰當,中外並舉,引古說今,詳略得當,內容豐富。語言簡潔、流暢,有一定的文采。假如論證能更深入一點,用例再斟酌一下,本文會更精彩。

滿分作文六:用眼去看,用心去聽

星野道夫曾言:“同一個地方,不同的人通過自己的角度去看,看到的是不同的風景。”感知自然的途徑參差多態,或打開電視欣賞色彩鮮豔的熒屏,或輕點鼠標瀏覽千奇百怪的世界。而我認爲,惟有走出房間,走進自然,用眼去看,用心去聽,才能讓我們感受到自然的無限魅力。

通過虛擬的信息網絡途徑去了解大自然也未嘗不可。隨着信息多元化的發展,身處網絡信息時代的我們只需輕輕按動手中的電視遙控器或是鼠標,只要是我們想看到的信息和圖片,都將毫無保留得展現在我們眼前。正如網友侃言:“如今的每一個人都是身處茅廬而心知天下的諸葛亮。”形形色色的自然風光當然也無一例外得被囊括在其中。人們坐在舒適的家裏便知曉南極企鵝的生活習性,瞭解撒哈拉沙漠的廣闊無垠,清楚四川九寨溝的風景怡人。這種種體驗都是前人無法想象的。

然而,虛擬的網絡途徑只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美好的冰山一角。坐在沙發上或電腦桌前,你也許可以知曉南極企鵝的生活模式,卻無法瞭解身處天寒地凍的環境中,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是如何抗爭自然給予的挑戰,是如何書寫生命帶給它們的壯歌。躺在舒適的牀上,你也許深知無邊的沙漠帶給探險者們的種種艱辛與困難,但無法體會那炎熱的空氣給人的窒息般的痛苦和那乾燥的沙粒給人帶來的絕望。正如你觀賞着眼前九寨溝的斑斕色彩,卻永遠無法享受那溪流的清冽與拂面而來的清風之柔和。由此可見,僅從虛擬的途徑瞭解自然是遠遠不夠的。

既然如此,不如走進大自然,與它擁有一個心貼心的擁抱吧!當你踏進綠綠的草地,自然給你的不再只是一張翠綠的圖片,而是沁人心脾的幽草芳香和生機勃勃的小動物樂園。當你走進寬闊的大森林,自然給你的不再是一幅幅野獸的畫像,而是地球之肺給人帶來的清新空氣和舒適的蔭涼。比起在網絡中源源不斷的海量自然信息,你不僅收穫了自身親歷的難得體會,而更多的是自然贈予人類的無限美好。還在等什麼?難道要放棄掉那用再多的金錢都買不來的自然厚禮嗎?而只有通過自身經歷的途徑纔可真正瞭解那份禮物的厚重與美好。

羅素有言:“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不要再呆坐在沙發上或電腦前,走出一成不變的生活,用眼去看這大自然的參差多態,用心去聽聽大自然脈搏的跳動。惟有此途徑,人類才能知曉自然母親的美好與神奇。

用眼去看,用心去聽。

【點評】

本文圍繞“走進自然,用眼去看,用心去聽”立論,思路清晰,結構嚴謹,論證周密。文章開門見山,於首段提出中心論點,主體部分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論證:先從反面論證“通過虛擬的信息網絡途徑”去感知自然雖然“未嘗不可”,但是“遠遠不夠”,再從正面論證只有走進自然才能收穫“自然贈予人類的無限美好”,結尾再次點題。行文連貫,照應嚴密。語言整飭流暢,句式長短結合,富有節奏,蘊涵情感,顯露出較爲堅實的表達功底。稍微有些美中不足的是,個別引文不盡準確,個別地方“得”“地”不分,個別句子因存在掉字現象而損害到語言之美。

滿分作文七:生之此岸,心留彼岸

洪荒宇宙之中,歲月長河之上,我們就降生在這一時代,不偏不倚,不快不慢,誕生在屬於我們的時代。我們生長的這片土地,有林立高樓,燈紅酒綠;我們停靠的這個海岸,有冷漠喧囂,名利衝突?

於是我們埋怨此岸的風景,一心想跋涉到看似富饒的彼岸。恰如歷史學家湯因比,他選擇出生在公元一世紀的中國新疆,去感受衆多文化交織迸發的絢爛景象。但正如狄更斯所說的:“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每個時代都有其兩面性,所以面對身處的時代要積極地投入其中,縱使身處喧囂,只要在心中修籬種菊,也如身處淨土。

還記得大唐時代的玄奘,那時只有烽火狼煙,錦書雁帛,交通不便,但他乘危遠邁,策杖孤征,穿越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心懷“寧可西行求生,絕不東還求生”的信念,最終達到印度,取經返回大唐。從此,讓更多人在佛經中虔誠地洗滌盡自我的靈魂。玄奘沒有生於這個科技發達的年代,但他憑藉心中的信念,到達了心中的聖地。因此,環境的束縛並不重要,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適應時代,儘自己所能爲腳下的土地植樹種花,涵養靈魂的源泉。

所以面對生活節奏快的今天,我們要在日常工作後爲自己衝一杯淨心之茶,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面對道德缺失,人情冷漠的現狀,更要堅守內心本真,儘自己所能爲世界點亮一絲光。

生於此岸,認真走好每一步,儘管歲月的跫音落在了此岸,靈魂卻盡情地遊蕩,去感受過去的淳樸,揣摩未來的發展。著名作家熊召政便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獨自行走在黃山的雨夜中,他不感到寂寞,因爲黃山的每一山、每一水、每一木都是等待了他千年的酒友,陪他把酒言歡,與他在崇山峻嶺間完成了一次心靈的對話,讓他領略了千年間時光留下的箴言。

恰如居里夫人所說的:“我以爲,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生活在這個鋼筋水泥築成的年代,我們也依舊尋得自我的價值,同時也能在心靈清淨中聞宮商角徵羽,行仁義禮智信,我無法趕上李白的春夜桃李夜宴,也不想到未來的土星上居住,我需要的是好好愛護腳下的土地,欣賞此岸的風景,然後讓心靈攜取古今的有益的思想,細描未來的美妙,且歌且行,足矣!

滿分作文八:心近,自然來

你是否沉浸在電視網絡上獲取全球天氣的便利中,卻早已遺忘庭前靜觀雲捲雲舒的坦然樂趣?

你是否醉心於輕點鼠標即知萬千生物的進化歷程、綱目屬種,卻不曾細嗅薔薇的暗香浮動?

你是否偏安於水泥森林的一隅,滿足於隔着厚厚的玻璃遠遠地觀望着自然,卻未想過掙脫這高科技的牢籠,與天地同呼吸、共起舞?

我們的心啊,不知不覺中已經遠離了自然。當自然僅僅化成屏幕上的數字幻影,它便抽離了我們的心,留下的是乾涸、是機械、是缺少感知自然美的生命。若想真正徜徉於自然之中,唯有將一顆心放逐自然,讓它流轉於鄉野田園、茂密森林、高山溪澗、渺遠天際,心貼接近了自然,自然纔會款款而來。

荷爾德林說,“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可謂精妙。人本是集山川日月之精華而成的萬物靈長,有什麼理由脫離自然這生命之泉的源頭呢?於是,屠格涅夫潛入深邃的廣闊森林,心與林中生靈的脈博一起跳動,他所感知到的,不僅有生機勃發的四時美景,更有天人合一的舒暢——這纔是真正的感知自然。其著作《獵人筆記》,不知要比當下數字化了的“自然美景”鮮活百倍,縱使所見所感難逾目力之所及又有何妨?所謂心近,自然的真諦便會隨風而來,滋養你心,而自然無窮無盡的魅力,正在於此。

心之近,亦需身之到也。我們運用現代科技觀天象識地理探究萬物奧妙無可非議,然而這些科技越是入侵着生活,我們切身迴歸自然的時間與精力越少,便越難深入體會感知自然的全貌。當今時代,提倡與自然之間的心近,更是倡導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態度。臺灣學者的《田園之秋》此。脫離了自然的人,疏遠了自然的人,肉體逃避了自然的人,終有一天會走入過分掠奪自然的怪圈,從而被自然的憤怒吞噬。

心近,自然來。有美景須自去看,勿將科技當成你惟一的“眼睛”。心貼近自然,自然方會用他的懷抱擁抱你、迎接你,讓你受到精神的洗禮、靈魂的救贖。唯有這樣,方可讓目之所及,變成心之所及;自然之美,化成人心之美。

滿分作文九: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古諺有云:“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是世代積累傳承的觀天經驗,但看雲捲雲舒,從微末中推測天氣變化,是種享受與樂趣。而回頭開啓電視,世界範圍的天氣預報映入眼簾。兩種感知自然的途徑不同,卻無外乎爲觀得天氣,殊途同歸。自然並無需劃分出“近”與“遠”。

對於自然,人理應藉助科學發明和經驗去了解,通達宏觀層面,同時用細膩的心仔細體會和感受身邊的微觀自然之美,方可達成“宏通科學之通,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實現人、科學與自然最終的“和諧”。

科學與自然不曾分離,從古代各種水利工具的發明應用到如今發達的天氣監測預報系統發展,人類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進步一直相輔相成。人之於自然,甚爲渺少,人類沒有能力一一親自探尋自然的.所有奧祕,因此自然似乎離人很遠。而科學應用,正是解決人想在宏觀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過電視,人類可以“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地獲取天氣信息、地理資訊,增長了自然知識、彌補了人自身能力和視野的侷限。同時,科學知識對人形成科學思想也大有裨益。達爾文曾說,他對自然的興趣正是從前人的科學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學理論如生物的綱目屬種,都對他形成嚴謹的科學思維產生巨大作用。可見,利用科學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於培養自然科學思維,正是“仰觀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類之盛”則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人生於自然,也歸於自然。漢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構成,可見人性之真必然離不開生態自然。中國古代有“生”的哲學,生生不息,物我一體是古代給人們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維醉心於自然山水,感受天光雲影之變,細觀雲過水動之美,創作出“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這樣反映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傳世佳句。人的生命,融於自然生態,同呼吸、共命運。因而多留心身邊微觀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國儒家學說中重要的“和諧”思想,要求各方面達成統一與協調,在當下,人既不能肆意丟棄傳統感受自然的方法,也無法抵抗科學發展的潮流。因此,務必達成人、科學和自然的和諧統一,就像時興的觀星活動,利用高科學望遠鏡觀測遙遠星體的人們,也同時在夜晚的山上感受涼風與蟬鳴,“信可樂也”!

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與自然親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視角認識自然。心有宏觀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觀細嗅身邊的“薔薇”。

滿分作文十:張開雙臂,擁抱自然

“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現代社會,人們打開電視,便可知明日天氣;輕點鼠標,便一覽生物種類,但朋友,可不可以暫時放下手中的手機,張開雙臂,擁抱自然呢?

“每一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約翰·唐尼在《沉思》中寫道。人類從遠古的人猿走來,依自然而生,傍自然而活。可以說,我們,便是大自然哺育的兒女,大自然精妙的藝術品。而工業革命以來,科技在人類與自然間築起了一道牆,人與自然似乎很“遠”,但其實不過一步之遙。

古人很早就開始擁抱自然,爲現代人做出表率。王維“行到水窮處,生看雲起時”的悠閒令人讚歎;蘇子“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令人欣賞。即使是在現代,也有千萬“驢友”身體力行,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村上春樹通過日復一日的長跑從大自然中汲取寫作的靈感。穿上跑鞋,不必帶有過多煩慮,便可以跑步去擁抱自然;戴上耳機,不必在意世俗紛爭,自己便是自己世界裏的神。只要我們有親近自然的心,那麼張開雙臂,擁抱自然,對於我們真的不是一件難事。

擁抱自然,爲了是收穫一份恬淡,感受一份幸福。看天光雲影,測陰晴雨雪,也不必在乎難逾目力所及,因爲目力所及之處,即爲風光最美之地。登高遠眺,一覽衆山小的豪情,即爲一種“小確幸”。這種小小的確定的幸福,又哪能是獨坐家中所能感到的呢?

顧城有詩:“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草/我們靜靜地站着/不說話/便十分美好。”其實我們擁抱自然,又何必知道花鳥之名呢?細聽鳥鳴婉轉,靜聞花朵香氣,這一切,不就已經很美好了嗎?草長鶯飛,雲捲雲舒,大自然自有其美妙之處,枝葉枯榮,四季更替,大自然自有其生長規律,只要有發現美的眼睛,生活何處不美?自然何時不美?

誠然,自然雖美,但我們也要珍惜愛護,切勿讓伸手可及的美變得可望不可卻。柴靜的《穹頂之下》喚發了人們的環保意識。去年的“apec藍”也讓我們看到政府治理環境的決心。我相信,我們擁抱的,一定是一個純淨無瑕的自然。

“天人合一”一直是儒家提倡的境界。朋友,請暫時關掉電視,請慢下點擊鼠標的速度,張開雙臂,擁抱自然吧。

2015廣東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2]

2015廣東大學聯考滿分作文賞析:盡賞自然,盡得清歡

蘇軾有言:“人間有味是清歡。”漫賞春光,流連山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何必侷促一室之內?品味自然的滋味,親近自然,投身明麗山水,如畫風光盡享生命清歡。

怡情自然之樂,遍賞山水,自古已有文化淵源。東晉謝公隱於東山而不仕,會稽秀麗山水中,留下他瀟然背影,如同凝成一支笛曲,悠然迴響於林間。宋代雅士林逋亦曾言:“山水與我情相宜也。”文人墨客總有牽掛心中的山水情懷,山水爲伴,生命在其中找到了文化共鳴與深長情誼。

親近自然,感悟自然,從中獲得的是心靈的洗禮與靈魂的豐盈。王摩詰隱居終南,行到水窮處便坐看雲起,偶遇林叟便談笑無期。與清風明月共修煉,與花草蟲鳥悟菩提。他在自然界的花開花落中,品味出生命的浩瀚博大,獲得人生的徹悟,再無煩惱困頓,靈魂純粹而明淨。自然便是如此玄妙,看似無法滲透,實則身處其中,便能獲益無窮。喜馬拉雅山下的不丹王國,一塊藏傳佛教深入人心的土地,人們深信自然有靈,皆與自然和睦而居,在這裏只有純淨的山水滋養人心,人們接受明媚陽光最無私的饋贈,臉上洋溢着安寧的笑容。自然,其實觸手可及,每個人都能夠對話自然,感悟自然的無限生機與平靜安寧,靈魂自然受到洗禮,這正是自然最美好的饋贈。

投身於自然,用心去感知,用心去觸摸,身處其中,這本身更是一種積極的生命姿態,一種高致的精神美學。福樓拜曾寫信致女友:“我拼命工作,按時看日出……”惜時如金的世界大文豪竟將晨曦之降視若盛世,按時靜賞。原來,當那晨光穿過天幕,彷彿朦朧如蛋殼白的天空,是一天中最新鮮純淨的時刻。靜坐窗前,那是自然對生命的致禮。正如王開玲曾說:“做精神明亮的人。”親近自然,每一縷晨光的意義,代表着自然的張力與生機。感悟品味,生命接收自然的贈予,豈不是一種積極的生命姿態,一種明亮樂觀的精神美學?

現代社會的紛擾喧鬧中,人們更應走近自然,投身自然,讓自然之美洗去浮華與疲憊,詩意地棲居。王國維曾說:“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跳出世俗浮華,擺脫生活的煩惱與疲憊,投身自然,尋覓生命最純粹的本色,最本真的格調,盡享塵世清歡。

春風飛揚,春意浩蕩,又是一年春光明媚,歲月在春色中甦醒。願親近大自然,遍賞春光爛漫,生命芳香瀰漫,清歡相伴。

點評:

這是一篇議論文,中心突出立意明確,文章首段明確提出中心論點,即“親近自然,盡享生命清歡。”全文圍繞親身感知自然的途徑所獲得的結果、意義行文,層層深入思路明晰。文章思古鑑今,指出文人墨客盡賞山水的情懷自古有之,親近自然一方面能獲得心靈的洗禮與靈魂的豐盈,另一方面,用心感知、觸摸自然,更是一種積極的生命姿態,一種高致的精神美學。能夠從這兩方面分析和論證,顯示出該考生對材料的理解和思考已達到了一定的深度。雖然文章後半部分借用了王開嶺《按時看日出的人》一文的觀點和語句,但運用得還是較爲貼切自然,不生硬。反觀現代社會,文章呼籲人們投身自然去尋覓生命本色、盡享塵世清歡。末兩段稍顯拖沓,收束可更簡練些。整篇文章緊扣中心,材料豐富,語言簡潔並具有古典的詩意美感,書寫乾淨美觀。(點評:玉環)

2015廣東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3]

廣東大學聯考滿分作文範文:生於此岸 心無岸

洪荒宇宙之中,歲月長河之上,我們就降生在這一時代,不偏不倚,不快不慢,誕生在屬於我們的時代。我們生長的這片土地,有林立高樓,燈紅酒綠;我們停靠的這個海岸,有冷漠喧囂,名利衝突???

於是我們埋怨此岸的風景,一心想跋涉到看似富饒的彼岸。恰如歷史學家湯因比,他選擇出生在公元一世紀的中國新疆,去感受衆多文化交織迸發的絢爛景象。但正如狄更斯所說的:“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每個時代都有其兩面性,所以面對身處的時代要積極地投入其中,縱使身處喧囂,只要在心中修籬種菊,也如身處淨土。

還記得大唐時代的玄奘,那時只有烽火狼煙,錦書雁帛,交通不便,但他乘危遠邁,策杖孤征,穿越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心懷“寧可西行求生,絕不東還求生”的信念,最終達到印度,取經返回大唐。從此,讓更多人在佛經中虔誠地洗滌盡自我的靈魂。玄奘沒有生於這個科技發達的年代,但他憑藉心中的信念,到達了心中的聖地。因此,環境的束縛並不重要,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適應時代,儘自己所能爲腳下的土地植樹種花,涵養靈魂的源泉。

所以面對生活節奏快的今天,我們要在日常工作後爲自己衝一杯淨心之茶,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面對道德缺失,人情冷漠的現狀,更要堅守內心本真,儘自己所能爲世界點亮一絲光。

生於此岸,認真走好每一步,儘管歲月的跫音落在了此岸,靈魂卻盡情地遊蕩,去感受過去的淳樸,揣摩未來的發展。著名作家熊召政便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獨自行走在黃山的雨夜中,他不感到寂寞,因爲黃山的每一山、每一水、每一木都是等待了他千年的酒友,陪他把酒言歡,與他在崇山峻嶺間完成了一次心靈的對話,讓他領略了千年間時光留下的箴言。

恰如居里夫人所說的:“我以爲,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生活在這個鋼筋水泥築成的年代,我們也依舊尋得自我的價值,同時也能在心靈清淨中聞宮商角徵羽,行仁義禮智信,我無法趕上李白的春夜桃李夜宴,也不想到未來的土星上居住,我需要的是好好愛護腳下的土地,欣賞此岸的風景,然後讓心靈攜取古今的有益的思想,細描未來的美妙,且歌且行,足矣!

【簡評】

文章以比喻爲題目,生動形象,比較含蓄,富有詩意。“此岸”,比喻當代,“無岸”,比喻放飛心靈,“感受過去”,“揣摩未來”。前者主要由居里夫人的話引發,後者主要由湯因比、涵娜、伊雷娜的話引發,全文緊扣材料,切合題意。文章側重從“怎麼辦”的角度展開論述,把兩個方面的問題結合起來寫,體現了一種構思的藝術。在思路方面,由時代的兩面性,引出人們的“埋怨”,隨即提出觀點;接着舉玄奘爲例加以證明;然後提出,“生於此岸”,要堅守本真,照應了文題的前半部分。在此基礎上,再論述如何做到“心無岸”,並以一位作家的體會爲例進行論證,照應了文題的後半部分。最後總結全文,提出瞭解決問題的辦法。思路清晰,結構嚴謹。論據典型,有針對性。語言表達頗有文采。書寫工整,卷面整潔。雖然說理分析還不夠深刻,語言表達上也有瑕疵,但仍不失爲一篇寫得較好的文章。

2015廣東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4]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的確,大自然的景物總是靈動而又變化莫測,正如遠處忽明忽暗的天空,又如近處婆娑多姿的木葉,令人琢磨不透,浮想聯翩。我們每天都與大自然共處,似近而又無知其真面目,也許只緣身在此山中吧。可當每次在電視中隨着鏡頭一覽無數的盛景,更瞭解它的歷史和知識,又覺它非遠,是大自然與我們捉迷藏嗎?還是我們的心本身就沒有走進過它的懷抱!

在草色遙看近卻無的初春,走進雲臺花園,偶遇晴雨交錯,雲捲雲舒,伴着多變的天氣,徜徉在自然的懷抱中,其實這裏的的景緻已非天成,忽然傾盆的大雨使我躲進知識花卉的海洋,我第一次知道蘭花有上萬品種,對稱的花瓣呈現多彩的斑斕,這“不以無人而不芳”的蘭是中國的原產,彷彿回到2千多年前的深谷幽蘭,蘭葉態綽約多姿,色澤終年常青,花朵幽香高潔,正與君子的人格相像,無怪乎懷才不遇的孔子見隱谷中蘭願與之爲伍。記得梭羅《瓦爾登湖》嗎?那裏的湖水樹影倒影,清香四溢,讀着你都能感知到這遙遠“綠色的聖經”的魅力,你能都能感到與大自然做伴是如此的甜蜜和受惠。只帶一把斧子就能在深林裏生活多年,這是怎樣的深思熟慮和對自然的敬畏,黎明傍晚、陽光雨絲,還有那清澈如許的湖水,梭羅正是通過自己親身的體驗和觀察,在寧靜中思索着生命的本質。

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志在四方的徐霞從年輕時候起,用大半生遊歷了半個中國,客披星戴月、風餐露宿、出生入死,最終完成一本真正的感悟自然宏偉鉅作——《徐霞客遊記》。他仗劍遠遊並不是單純爲了尋奇訪勝,更重要的是爲了探索大自然的奧祕尋找大自然的規律。大自然一直在賜予人類靈感與啓示,當我們身臨其境時,境中每一種生活都是精神的更新。還記得春天在仙湖植物園中的泛舟盪漾,夏初在洪湖苑裏觀賞荷花的綻放,三秋漫步海陵島碧波萬頃的大角彎令人陶醉。近於自然,然後頓悟自然。正是有了大自然的無私恩賜,老子才提出“道法自然”,進而悟出“無爲而治”的治世思想;也正是被初春的景緻召喚,詩人謝靈運靠近了自然憑窗而坐,於是有了“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更是有了大自然的無私恩賜,鑄就有了唐人山水田園詩的輝煌。

驀然回首,芳草萋萋春已逝,陰陰夏木正當時。大自然的美永遠追隨着你的身邊,即使,鴻波洶涌,荷殘葉落,她從來沒有走遠,就在我們的身臨其境中,也在我們的網絡書本之間,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海棠依舊嗎?那是逝去的青春年華;月明星稀呢?那是30多萬公里漫漫追求。感知自然,近思遠慮,自然就會與我們常伴。

大自然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它不僅爲我們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物質條件,更在精神上滋養着我們人類,是我們人類的良師益友和精神家園。

2015廣東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5]

三月的微信朋友圈,到處流傳着幾張關於黃金風鈴木的圖片。圖中的花簇一片金黃,一朵朵花倒掛着像一個個風鈴,很是招人喜愛。可顯然幾張圖片根本滿足不了我的慾望,我一邊上網查着黃金風鈴木的花期,一邊籌劃着週末出遊親自擁抱一場盛大的花事。

科技日益進步,爲人們認知自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輕點鼠標,便可查花木屬性,打開電視,便可知雨雪陰晴。科技向人們傳遞着“足不出戶知天下”的理念,卻讓奔走在快節奏生活中的勞碌衆生以爲憑此便可盡得自然。他們以爲冰冷玻璃背後的幾個符號、幾張圖片便是自然的全部,甚至有人妄想從中可收穫古人常說的能潤澤心靈的自然甘霖。殊不知,這種淺嘗輒止、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只能讓他們看到“黃花”就認爲是油菜花,聽到黃花梨木只會想到砍了賺一筆,見到木棉花只會撿回家煮一鍋去溼湯。對自然只知皮毛,不曾深入體會,註定他們也無法獲得自然的恩賜,所以他們的心靈依舊貧瘠與乾涸。

自然不是困在玻璃櫃中失去生氣的標本,它是鮮活的,立體的,有聲有色、甚至有語言有情感的。而這些,必須走出去,投進自然的懷抱才能體會得到。你可以在電腦上搜索出很多關於“長江”的解釋詞條,卻無法感受到親臨長江時的心境壯闊,也無法體會江水翻滾着詮釋“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時間意義;你可以躲在石屎森林中打開電視看着一派田園風光,卻無法感受到身臨田園的心曠神怡,也無法收穫山水煞費苦心安排的“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轉黃鸝”的一刻明淨安謐;你可以通過手機玩着虛擬的種菜遊戲,卻無法感受到親手收割莊稼的豐收喜悅,也無法真正領悟“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真諦。

感知自然,就如同做一道寫景詩的鑑賞題。只知道答題術語還不夠,還需要對詩歌意境正確且深入的領悟。答題術語的獲得很簡單,翻翻教科書就能掌握,這就像通過科技途徑去認知自然。這種途徑能幫助我們更好組織答案,卻不能助我們拿到滿分,它充其量只是“知”,並未做到“感”。必須要領悟到詩歌的意境纔是抓住了詩歌的靈魂,這如同要真正理解自然就要對自然做一番深入的感悟。而要做到這一“感”字,必須走進自然,與自然共呼吸、同對話,讓清澈的流水流進我們的血液,讓芬芳的花香盈滿我們的衣袖,讓飄落的落葉漾開心湖的漣漪。只有把“感”與“知”結合起來,通過“感”促進“知”,通過“知”更好做到“感”,才能真正解讀自然,才能使“自然”二字鮮活起來,才能使自然滋潤我們心靈的同時發自內心地守護自然。這是感知自然的圓滿答案,也是感知自然的最終歸宿。

我感激科技讓我認識了美麗的黃金風鈴木。通過微信把圖片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曉這份美麗。然後明年三月讓我們相約去看黃金風鈴木吧,徜徉在金黃的海洋中,跟隨一個個“風鈴”一同起舞。那時你會發現,你不是玻璃屏外的看客,而是其中曼妙的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