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熱門】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記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熱門】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1

今天講課的狀況下,盼盼教師拿着一盆水,提着一個裝着瓶罐的包裝袋子踏入了教室。今日大家來上一節活動課!老師剛講完,就把包裝袋裏的物品(一隻火機、一個盤子、一根蠟燭和一個比蠟燭高的杯子)都拿了出去,隨後問同學們:大家堅信蠟燭會吸溼嗎?聽見這句話,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堅信。不敢相信。老師然後說:那大家就來做一做這一試驗。

老師先把蠟燭固定不動在盤子中間,隨後引燃,以後把水漸漸地引入盤子裏,再把夾層玻璃杯子罩在蠟燭上。奇蹟出現了:蠟燭的火慢慢地熄滅,以後,火不見了,杯外的水卻奇妙地所有被吸進被子裏。這些說不敢相信的同學都異口同聲地說:哇,是確實耶!隨後,老師請了許多位同學上來做這一試驗,但有幾個同學姿勢太慢了,直到蠟燭熄滅了才把杯子蓋上,就失敗了。

這堂課之後,大家都問老是這一試驗的大道理是啥,老師迴應說:由於蠟燭點燃使杯子裏的氣體變熱,暖空氣澎漲便會外溢杯外,然後,杯裏的co2耗盡,蠟燭熄滅,以後杯內空氣冷卻,氣壓降低。另外,點燃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溶解水,也會使杯裏的氣壓降低。因此,杯外的氣壓高過杯裏的氣壓,就把壓力進被子裏來到。同學們聽了,如夢初醒。

今日的實驗課真有趣!原先科學研究就需要靠發覺,靠科學研究的呀!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2

一天,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了一個小實驗:杯口朝下水不流。我懷着好奇的心情來做這個實驗。

想要做這個實驗很簡單,只要準備一些水,一張紙和一個杯子就行了。實驗開始啦!我小心翼翼將水倒進杯子裏,心想:要倒多少呢?書上說倒滿應該指倒到水快要溢出來爲止吧!不一會兒水就倒滿了,我小心地將一張薄薄的紙片蓋在杯口上,心裏忐忑不安,心想:要是試驗不成功,水全部傾瀉下來,那我還不成落湯雞?可既然都準備好了,不如就試一試吧!我用一隻手按住杯口,另一隻手快速地將杯子倒了過來,我心裏很不安,像有一隻小兔在砰,砰地跳個不停。我慢慢地移開手,咦?沒有一滴水漏下來,這是怎麼回事呢?我急忙走到媽媽房間,將這個實驗做給媽媽看。媽媽看了百思不得其解,想要親自試驗一下,可是她沒把水倒滿,所以變成了一隻落湯雞。爸爸看了哈哈大笑,捧着肚子說:傻瓜,沒把水倒滿當然不行啦!可這是爲什麼呢?我抓了抓腦袋,好奇地說。這個這樣吧,咱們上網去查查不就一清二楚了!爸爸邊說邊打開筆記本電腦。哦,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原來是大氣壓在搞怪。當水杯灌滿蓋上紙後,杯中的大氣壓就低於杯外的大氣壓,杯外的大氣壓就壓住了紙,水就流不出來了。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3

一天中午,我放學匆匆忙忙回了家,纔剛一進門,突然感到腳下一滑,便摔了個四腳朝天。一看,原來是兩袋豆子,這時奶奶出來埋怨說:“我好不容易纔分開的你又把紅綠豆弄亂了。”我把紅綠豆灑在桌子上才分了幾個,我就不耐煩了生氣地拍了一下桌子。這時綠豆全都落到了地上,紅豆大部分在桌子上。我便很容易分開了。可是,爲什麼會這樣呢?紅豆爲什麼沒有滾下去?

我對這一現象十分好奇。到了晚上,我急急忙忙吃完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事情的原因。我拿出一些紅豆和一些綠豆重新把它們弄亂,全部灑在桌上,這時它們還是有秩序地分成兩隊,不亂陣腳。“會不會是茶几太滑了,滑下去的呢?”我這樣猜想着。於是,我便把紅綠交替的豆子倒在了佈滿小石子的一片土地裏,它們依然是那樣“互不侵犯”各回各家。我被這一現象驚住了。突然,它們的形狀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隨手拿起一顆紅豆和一顆綠豆,互相比較了一下。發現:原來紅豆不是圓的,綠豆是圓的。當我把它們灑在一起時,由於綠豆是圓的,所以落到地上,紅豆不是圓的,所以才只有一小部分落到地上。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只要善於發現,生活中也會有很多祕密。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4

每週,我們都有兩節科學課,但這個週五的科學課不同尋常,爲什麼呢?因爲這堂科學課中,我們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實驗。

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陸續走進了教室,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得端端正正,迎接科學屠老師的到來。不一會兒,屠老師拿了12根蠟燭,12把勺子,白糖走進了教室,笑容滿面地對我們說:“同學們,你們誰能告訴我,什麼是物理變化,什麼是化學變化?”我們沒有學過自然也不知道,所以全班沒有一隻手舉起來。

屠老師用眼睛掃視了一下全班,接着說:“現在不知道沒有關係,我們可以通過做實驗來得出結論。”

實驗的要求是這樣的:把白糖放在勺子裏,接着點燃蠟燭,用蠟燭來加熱勺子裏的白糖,看結果如何。

實驗開始,我們按照屠老師的方法做着實驗,不一會兒白糖開始泛黃,慢慢變黑,最後變成了岩漿似的,還不時冒着泡泡。又過了一會兒,勺子自身燃燒了起來,把岩漿變成了一種新的物質——灰。就這樣,實驗結束。

這堂課對我們來說很有意義,我們應該多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5

在一次自然課上,老師拿來了一個手絹和一些水,說是要燒手絹。

這時,同學們議論紛紛,都說如果把這塊手絹燒掉,就太可惜了。因爲這塊手絹真是太可愛了——上面有着一隻可愛的小貓。可是老師還要把這塊手絹燒掉。因爲老師說這塊手絹是上了保險的,同學們半信半疑。

老師先把手絹放入水中,再小心翼翼的劃亮火柴,點燃手絹,這時,同學們個個都目不轉睛的看着這塊手絹,“切!”有的同學說“手絹肯定不會燃燒的!”可是,那塊手絹竟然燒着而且非常旺了。老師連忙用碗扣在手絹上面,讓我們猜手絹會咋麼樣,同學們都說燒壞了,大家瞪大眼睛看老師,只見老師把碗拿開,呀!這塊手絹竟完好無損!

這時,平靜的教室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大家都在議論手絹怎麼不會燒壞。這個時候,老師笑眯眯的說“其實,我說手絹上了保險是句趣話,燒不壞的手絹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剛纔我浸的水裏有70%是酒精,火燒的是酒精,只要這30%的水不幹手絹就不會燒壞。

做實驗真有趣!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6

我做過許許多多的實驗,但是我認爲最有趣的是製作鹽的實驗。這是四年級時的事,雖然過去了兩年,但我記憶如新。

實驗室裏擺放了許多我們需要的東西。記憶也象放電影一樣開始了:科學老師先給了我們一小袋的鹽和一個勺子,還有一個裏面裝着淡水的塑料杯及一雙筷子。首先我們製作鹽水,因爲興奮我連續放了5勺鹽在塑料杯內,小組同學都在邊上不停地喊:夠了,夠了。看到他們生氣的樣子,我才住手開始攪拌鹽水,反反覆覆地鹽水做好了。哈,想不到我們組第一先完成鹽水製作。心裏有些飄飄然。

最關鍵的一步登場了,我們開始激動起來,這也是有兩個原因一是就要成功了,二是千萬不要出亂子。老師在發酒精燈。架子和小盤子了,同學們也開始手忙腳亂了。我們組靜下心細聽老師的指導,這時點燈的重擔就由我挑起來,我小心翼翼地把火點上了,然後把盤子放在架子上,把鹽水倒入四分之一在盤裏,接着同學們興奮地圍着酒精燈觀察,瞧,盤子裏有氣泡出現,氣泡越來越多,蒸汽也出現了,不一會兒水漸漸消失。啊!這是什麼?我們組的同學都看見了一層晶瑩地霜浮在盤子表面,舔一舔,哇,鹹地,我們互相拍手,互相擁抱,成功了!爲此我們還都品嚐了一小撮自己做的鹽,太高興了!

這次實驗不僅讓我們掌握了知識,還讓我們品嚐了成功地喜悅!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7

上週末,我在百科全書上看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把一個生雞蛋放入玻璃杯中,再往杯裏倒入白醋,直到淹沒雞蛋的頂端爲止。我看了後面那一段後,心理產生了一種奇異感,因爲它寫道——過了二十四小時,雞蛋的殼就會消失。

這個實驗說明激發了我的興趣,於是我決定親手做一做。我先拿來一個玻璃杯、一個生雞蛋和一瓶白醋。然後我按照百科全書上的實驗步驟,先把雞蛋放入玻璃杯中,然後把白醋小心翼翼的導入玻璃杯中。正當我興致勃勃的往杯裏倒着白醋的時候,媽媽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停。”我被嚇了一跳,白醋瓶差一點掉在地上摔成碎片。我這時纔回過神來,原來白醋早已淹沒雞蛋的頂端,差點溢出玻璃杯來!我趕忙把多餘的白醋從玻璃杯倒回白醋瓶裏。在一陣手忙腳亂之後,”世界”終於太平了……在接下來的一天內,我仔細地觀察着雞蛋的”一舉一動”。雞蛋漂浮在白醋裏一動不動,彷彿睡着了似的,8小時過去了雞蛋彷彿在出汗,24小時過去了,我發現:雞蛋的外殼果然消失了,雞蛋變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大珍珠”。這時,我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似的,高興得歡呼雀躍,一蹦三尺高。甚至拿出了照相機,”咔嚓、咔嚓“一口氣拍了十幾張照片。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小實驗啊!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8

星期二下午,老師給我們做了一次跟火柴有關的實驗。

老師帶來了一些材料:磁鐵、火柴、瓷杯。老師先把火柴點燃,然後把火柴丟進了瓷杯裏,等燃燒着火焰的火柴滅了後,老師又把它從那個瓷杯拿了出來。老師開始用一塊磁鐵來吸引它。

同學們見了,一個一個全都擁到講臺上,來觀看這神奇的奇觀------磁鐵把火柴吸起來了。可是,火柴真不聽話,好像一個正在鬧脾氣的小孩子,偏偏不跟着磁鐵走。

正在圍觀的同學們產生了一點疑問,有些同學將信將疑地問:“老師老師,這磁鐵到底能不能吸起火柴呀?”

但是老師卻不受這些聲音的干擾,繼續聚精會神地做自己的實驗。這時,同學們看到,火柴一跳一跳的,它一會兒就被磁鐵吸上去了,一會兒又掉下來。那樣子,可有趣了,這樣看起來,火柴就像在跳舞。而懸在它頭頂的那塊磁鐵,就是火柴的舞伴,只要磁鐵下來,它就上去,火柴下去,磁鐵就下來。

可是沒有幾下,磁鐵往那邊走,火柴也往那邊走;磁鐵往這邊走,柴就也往這邊走--------老師做的這個實驗終於成功了!

可是,爲什麼火柴會被磁鐵吸引呢?爲什麼只有火柴才能被吸引呢?原來,火柴頭含有微量的氧化鐵,被點燃後,被還原成了鐵。

原來是這樣啊!科學真有趣!我喜歡科學。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9

歲月的風鈴搖曳在時間的滴答聲中,一轉眼,六年的國小生活將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回首六年來的點點滴滴,許多事情都已忘卻,但那次有趣的實驗仍讓我記憶猶新。

那是一節科學課,老師正在講《爲什麼海水蒸發會留下鹽》,看到我們一個個眉頭緊鎖,決定換種方式,調動一下課堂氣氛。“同學們,我們一起讓這堂課生動起來,做個海水蒸發實驗如何?”,同學們聽到立刻歡呼起來。

我們很快拿出實驗器具盒,翻出量杯、酒精燈、一把勺子和一袋鹽。首先,我們在量杯里加了200克的水,把袋子裏剩下的一點鹽溶解了,然後點燃了酒精燈。接着,我們用勺子盛了一勺鹽水放在酒精燈上,讓水分蒸發,剩下我們需要的鹽。我們組的'成員團團圍住那搖曳着的可憐的火光,生怕出了差錯,前功盡棄。那個舉勺子的同學更加緊張,生怕鹽水灑出來。天並不熱,我們穿的也不多,但臉上卻掛滿了緊張的汗珠。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過去了,我們終於收到鹽發出的“信號”,鹽被成功分離出來了。這是爲什麼呢?老師帶着笑容又講了一遍這個問題:鹽水蒸發要100攝氏度,鍋裏不可能有這樣的溫度,所以只能蒸發水。

下課鈴響了,同學們仍然意猶未盡。這一課,我們至今難忘!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10

在我上二年級的時候,科學老師姓李,我們叫她李老師,她經常用實驗來證明課文中內容正確與否。這不,一天,她又拿着絲綢帕、玻璃棍和橡膠棒等東西走進了教室。教室裏頓時鴉雀無聲,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大家都看着老師又想玩什麼花樣。

老師叫了一位女同學上了講臺,要她把臺上的自來水筆桿兒使勁在頭髮上磨擦,然後靠近一堆細細的碎紙屑。剎那間,奇蹟出現了,許多紙屑立刻粘到了筆桿上,同學們看得目瞪口呆。這時,李老師問道:“你們說是什麼東西讓紙屑粘到筆桿上去了呢?”

“電,電!”同學們爭先恐後地大聲回答,老師步步緊逼,問:“哪來的電呢?”有幾個機靈鬼說:“摩擦產生的唄!”李老師馬上接過話茬,一字一頓地說:“物體摩擦後能夠吸起……這就叫做摩擦起電。”

真有趣,她就這樣把我們帶進了電的王國。講了正電、負電、各種電互相之間的排斥、吸引,最後,讓我們觀看了小紙人跳舞,並讓我們親自實驗了一番。我想:“電啊電,爲了四化建設,我也一定像富蘭克林、法拉第一樣,成爲一位‘馴電’者。”

“鈴鈴鈴,鈴鈴鈴……”下課鈴聲響了,同學們戀戀不捨地放下了實驗器材,一個個還不由自主地埋怨:“怎麼回事,這節課怎麼這麼短?”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11

今天,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讓報紙不用膠水就能粘在牆上。

我先找來了一支木質鉛筆,再找來一張報紙。我把報紙平鋪在牆上,然後用鉛筆快速在報紙上摩擦,可是,我把鉛筆一拿開,報紙就掉下來了。

可我並沒有放棄,我又按照同樣的方法做了一遍,可還是失敗了。接着我又試了好多遍,可是依然沒有成功。

爲什麼實驗總是失敗呢?是摩擦的時間不夠、還是速度太慢?我整個下午都在做着這個實驗,直到有一次,我用鉛筆在報紙上快速的摩擦了較長時間,把鉛筆拿開後,報紙不但沒掉下來,反而牢牢地粘在了牆上了。我又掀起報紙的一角,它又粘回去了。這現象讓我很疑惑:爲什麼鉛筆摩擦報紙,報紙就可以粘在牆上呢?媽媽告訴我:“報紙之所以能粘在牆上,是因爲鉛筆的快速摩擦讓報紙產生了靜電,靜電將報紙吸附在牆上了,就算你掀起報紙的一角,還是會被吸回去的。”

聽了媽媽的話,我才明白,原來報紙不用膠水也能粘在牆上,是因爲有靜電,是靜電將報紙吸附在牆上。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靜電。比如:我們冬天脫毛衣時,發出的“呲呲”的聲音,那就是靜電。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實驗。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12

昨天下午,我在家裏看一本科普書,突然看到一個十分有趣的實驗——紙沉針浮。

我覺得很奇怪:在水裏,紙那麼輕,肯定會飄在水面上。而針是鐵做的,比紙重多了,肯定會先沉入水底,爲什麼紙會沉下去而針卻漂在水面呢?

我得親自動手實驗一下才相信。我找到一根細細的縫衣針,一張面巾紙,再找一個洗臉盆,裝半盆清水。準備完畢,實驗開始。

我撕下一小塊面巾紙,針平放在紙上,再把放針的面巾紙放入水盆裏。由於慌張,沒有水平放,面巾紙和針都沉入了水底。操作失誤,第一次實驗失敗。

第二次實驗開始,我又撕一片面巾紙,把針平放在紙上,我吸取第一次失敗的教訓,兩手託着面巾紙,輕輕地放在水面上。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不一會兒,面巾紙被水洇溼後慢慢下沉,而針卻穩穩地浮在水面上。我揉了揉眼睛,不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切。

這是怎麼回事?通過認真讀書,我才明白:原來,針浮在水面上是受了水的張力作用,在不破壞水的表面張力的情況下,水有足夠的力量托起針,並使針浮在水面上。

我真高興,既做成功了一個實驗,又懂得了一個科學道理。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13

今天下午作文課,老師又拿來了好東西讓我們猜。

老師的話音剛落,我們就七嘴八舌的議論了起來。有的同學說是小禮物,有的同學說是神奇的筆,還有的同學說是瓶子。老師說他們組偷看了。結果老師拿出來一看,真是個瓶子。

不過,老師還用手捂着瓶子的正面呢,他接着讓我們猜裏面裝的是什麼?同學們有的說是金魚,有的說是水,有的說是烏龜,還有的說是蛤蟆,老師就說:“要是蛤蟆早就跳出來了。”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

老師打開一看,原來是一截蠟燭和一盒火柴。老師請楊家寶來點,他一下就把火柴劃燃了。老師剛走過來,蠟燭就滅了,因爲行走時帶動的風把蠟燭吹滅了。老師又讓閆雨珊來點,點着了後,我們又看到火苗朝左刮,才知道有人在吹。原來是孫一鳴這個搗亂的傢伙在用嘴吹。老師接着把瓶子扣在了蠟燭上。只一小會兒,蠟燭就滅了。我們還沒看清呢!老師就又把蠟燭點燃了,重做了一次實驗。這次我發現,火苗好像變大了一些,可是扣上去後,火苗就又慢慢地滅了。老師問:“誰知道火爲什麼會滅嗎?”李紹祥說是因爲沒有氧氣了。老師問他是怎麼知道的,他說自己看課外書知道的。接着老師就說出了原因:燃燒需要空氣中的氧氣,氧氣沒有了,蠟燭就會熄滅。真是不吹自滅的蠟燭呀!

這次實驗真有趣,我們以後要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纔會有更多的收穫!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14

今天一上課,老師就說她帶來了一根有魔力的筷子,可以把一個裝滿米的杯子給提起來。同學們紛紛議論,都表示不相信老師手中的筷子真的有什麼魔力。

實驗開始了,只見老師先用手指按了幾下米,又向下磕了幾下米杯,很神祕地衝着筷子吹了幾口仙氣,用一隻手捂住杯口,從指縫間把筷子插進去,往上一提,奇蹟出現了,筷子真的像被大米咬住了一樣,將米杯提了起來。一瞬間,全場震驚了,同學們紛紛舉手,個個信心滿滿地都要上前嘗試。郭曉峯上去了,他也像老師一樣,先把米按了幾下,覺得沒問題了,就學老師的樣子將筷子插進去,自信地手拿筷子向上提,沒想到只把筷子提了出來。

接下來上場的是李錦樣,他很有信心地說自己做過這個實驗,而且做成功了。只見他很有經驗地將米按了幾下,又熟練地將米杯磕了幾下,很用力地將筷子插進去,一提,居然也沒有成功。

更多的同學上前嘗試都沒有成功,那爲什麼老師那麼輕鬆就提起來了呢?難道那筷子真的只聽孫老師的嗎?還是老師在筷子上做了什麼手腳?這時老師爲大家揭曉了謎底:由於杯內米粒的擠壓,使杯內空氣被擠出來,杯外的壓力大於杯內的壓力,這樣就使筷子和米粒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所以米杯被筷子提了起來。

在這次有趣的小實驗中,我既開闊了眼界,又增長了知識,收穫真大呀!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15

上星期,我們在科學課上做了一個實驗,可有趣了!你知道是什麼實驗嗎?告訴你吧,這個實驗叫“觀察洋蔥表皮細胞”,你們做過這個實驗嗎?聽我說說吧。

當天,我們剛到對面實驗室坐下,我的視線就被桌子上的那個儀器吸引了,我知道它叫顯微鏡,就一直在動它,可我左看右看,卻啥也沒看到,漸漸地也不好奇了。

實驗開始前,老師教了我們如何操作:先用小刀割下一片指甲蓋大小的“井”字形洋蔥表皮,把它放在載玻片上,再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水,把蓋玻片蓋到載玻片上,再調一下顯微鏡,就可以了。

實驗開始了,我按照老師說的步驟,把一切弄好,便開始觀察了。可是隨便我怎麼調,怎麼看,眼前依舊是黑乎乎一片,什麼也沒有。於是我厚着臉皮去問其他同學。哦!原來是我忘了調反光鏡!這麼重要的一步我怎麼能漏掉呢?太粗心了。我趕緊把反光鏡前擺擺,後襬擺,可還是什麼也看不見。我便沒有耐心了,隨意往反光鏡上一碰。咦?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許多蜘蛛網似的小紅網,我高興得不亦樂乎。

我非常喜歡這個實驗,它讓我明白了:只要我們善於觀察,認真思考,敢於實驗,不管做什麼事,都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