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讚美家鄉作文彙編9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讚美家鄉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讚美家鄉作文彙編9篇

讚美家鄉作文 篇1

小時候我迷戀一種遊戲:用粉筆在水泥地上畫上一條長長的彎曲的線,這條線不能斷,但是盡我所能畫得彎曲一點。我一邊畫還要一邊嘀咕:“要到了要到了,堅持哈,要到了。”我媽覺得奇怪,問我在幹啥,我說:“我在畫回老家的路。”

我說不清爲什麼那麼迷戀老家。我的老家是外婆家,在川北腹地的一片丘陵地帶,世代農耕之地,出產紅苕。小時候,看什麼都大,於是那些並不高的丘陵被我叫做山。在成都的家旁邊有個建築工地,因爲挖地而堆起來一座小土坡,久了沒人管,也長了些野草,看上去很像老家的那些山。我實在想念老家了,就去那座“山”去玩,想象這就是老家。我還祕密地給這座小土丘取了一個名字:望家山坡。

真正的老家有什麼呢?有外婆、外公、舅舅、舅媽、表姐、表哥,有山、水、柏樹、竹林、茅草、胡豆苗(開紫色小花),有架子上的番茄、螞蚱、竹節蟲、竈火、炊煙、豬圈、剛出生的小貓……每當春天的時候,我在城市裏儘量尋找一些可能生長野花的空地,看見那些品種單一的可憐兮兮的野花,想着老家的山坡該是多麼的茂盛和斑斕啊!更不要說夏天老家田野裏的蜻蜓、草地裏的螞蚱、竹林裏的竹節蟲了。記得有一次我把一隻色彩斑斕的甲蟲做成標本之後帶回城市,上生物課的時候帶到學校裏,真是讓老師都覺得稀奇,一時讓我在學校裏風光無限。那一段時間我的外號都是:“那個三班的甲殼蟲”。

終於熬到能回老家了,一般是春節或者是暑假。我啓動了“回老家”的興奮程序。首先是準備禮物。給外公外婆的是我用枕巾上抽出來的各種綵線挽成的吊墜,有流蘇,製作耗費了我將近兩個月時間,遍抽我睡過的各種枕巾。這事不但靠工藝還要靠智慧—不能讓我媽發現了,否則她將無法理解我抽線的用途,中途就強行阻止。給表哥何強的是一把塑料槍,可以用豌豆來當子彈,上在槍膛裏可以發射,高級得很。我是和班上的男同學打了一架才獲得這個玩意兒的,靠體力和智慧爲表哥掙來的,他一定會相當高興。表哥何強會帶我去坡上砍粑茅杆來給我做紅纓槍,長長的還泛着清香的槍桿,暗紅色的茅須是纓子,那叫一個神氣。所以,我也要回饋一把城市裏的槍給表哥。給表姐的是一朵頭花,那樣式在城市裏都算是時髦的:鏤空的蝴蝶結裏面有彩色的珠子滾動,戴在頭上嘩啦嘩啦的,好像是有活物在頭上爲你的美麗隨時給力。這個不需我花費什麼力氣,只需我捨得—這是我生日時得到的禮物。

然後是和我媽何安秀同志一起去買票。她總是在一個私營運輸公司的窗口去買票—因爲我家那麼偏僻,很少有班車直接到,但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車能將我們直接送到外婆家門口。我還沒有窗口高,但是看見我媽把準備好的一沓錢遞進那個窗口,說:“到遂寧興隆。”那個人居然對於這個神奇的地名無動於衷,讓我很不滿意。

我小時候暈車,別說坐車,遠遠看一眼長途班車都噁心。但是我小時候就懂得一個道理: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我執意從坐車開始就要穿着過年的新衣服,安安靜靜坐在骯髒而充滿汽油味的班車上等待嘔吐,等待能看見山,等待能看見老家。車子駛出車站,慢慢從環線駛出城市,看見城鄉結合部了,看見田野了,看見山巒的曲線了。終於,那可怕的暈車的感覺來了,我緊緊閉上雙眼,不停問媽媽:“還有好久?還有好久?”媽媽就說:“快了,快了。”

讚美家鄉作文 篇2

車出鬧市,一路蜿蜒南行,大約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便到了仰天山。仰天山坐落於羣山環抱之中,層巒迭嶂,綿延不絕。山峯如刀削斧劈,山谷幽靜,樹木鬱蔥,讓人彷彿置身世外桃源。

車沿九龍盤公路迂迴而上,行到險峻處,懸崖峭壁近在眼前,讓人心生卻怯意。

行至山頂,車過“木屋羣”、“蘆葦叢”,至一幽靜的山谷中。這裏地勢平坦,樹林環繞,靈澤洞便坐落於此。沿人工鋪就的臺階拾級而下,六百多級臺階直入地底,眼前出現一個光怪陸離的溶洞世界。洞中溫度常年保持在9至11攝氏度之間。有高達110米的溶洞天窗,堪稱全國之最。在溶洞間蛇形穿越,不時傾聽水滴落入水中發出的奇妙的聲音,宛如聆聽一首美妙的樂曲。過“小象鼻山”,經“珍珠玉樹”,嘩嘩的流水聲漸入耳中,涓涓細水匯流成三百米長的河流。河流的盡頭處有一瀑布,煞是壯觀。繞瀑布而上,漸行漸高,逐漸從地底拾級而上,便走出了溶洞。陽光照在因潮溼而不適的身上,任微風拂在臉上,恍若隔世,重回人間的感覺油然而生。“靈澤洞”全長一千多米,洞中奇形怪狀的鐘乳石歷經幾萬抑或幾百萬年而形成,使我們大開了眼界。

從靈澤洞東行,經林中小屋,來至聞濤閣。坐於亭中傾聽松林濤聲陣陣。俯視山下,遠處山谷中村落綠樹紅瓦,眺望聳立東南的仰天山最高峯摩雲崮,頓覺心曠神怡。

從聞濤閣而下,便至千佛洞。洞門右側石壁上,當代書法大家劉炳森隸書題“千佛洞”三字鐫刻於石上。洞深百米有餘,高五十餘米。因傳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在此居住,故又稱太祖洞。洞正中供奉一佛像,洞內香菸燎繞,四周石壁上嵌有佛像數百,頗爲壯觀。站在洞內,仰視洞頂縫隙,只見一線天光下射,感嘆造物神奇。洞前石碑記載:“惟有甲子仲秋之夜可見全月。屆時洞頂華光下射,洞壁滿室生輝。”古人有詩日:“仰天高掛使月圓。”仰天山由此得名。

從望月亭北行,至一懸崖下,這就是有名的佛光崖。鍾羽正《仰天山文殊寺佛光放光記》載:“萬曆四十八年四月朔,佛光崖放光三日。夜……色明如鏡;晝……色耀如金……”佛光崖正中有一天然佛像端坐其中,手握經卷,俯視蒼生,惟有遠觀,纔可觀其全貌,可惜站在崖下,看不出佛的影子,並有告示警告遊人:此有落石,不能駐足。只得匆匆離去。

經曲折小徑來至崖下文殊寺。此寺系宋太祖趙匡胤命建,是國內三大文殊寺院之一。從寺院正門而入,正門左爲鐘樓,右爲鼓樓。正中經石級而上有佛室一間,供“文殊”、“地藏”佛像。看香爐內香灰便知佛門活動極爲昌盛。站立寺中,聽暮鼓悠悠,鐘聲鐺鐺,聞香菸嫋嫋,沁人心扉,彷彿來到天界。

文殊寺北側坡上有一文昌閣,供奉文昌帝君。相傳明朝壯元趙秉忠、清初壯元劉庸等人入京趕考前,都曾到此膜拜,從而喜中壯元,後人傳爲佳話。此外,仰天山的碑文、石刻俯仰皆是,人文境觀豐富,成爲仰天山不可不看的美景。

仰天山還有諸多景觀,令人神往。黑松林、紅葉林、黑龍洞、水簾洞、仰天槽、摹雲崮、塔林、龍王殿等,無一不是令遊人駐足的所在,惜時間倉促,不能全覽。幻想甲子仲秋再至仰天山,小駐三、五日,感受“一竅仰穿、天光下射”的神奇,那將是人生一大幸事。

讚美家鄉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鄂爾多斯,這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他被人們形象的稱爲“揚眉吐氣”之地。

“揚”是“羊”的諧音,因爲他處內蒙古草原之都,在這碧綠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阿爾巴斯絨山羊在悠閒的吃着嫩草,接受着風兒和雨露的吹拂和洗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厚實溫暖的羊絨和羊毛爲牧民們積累了財富,也成就了鄂爾多斯羊絨衫今日的輝煌。“眉”是“煤”的諧音,“吐”是“土”的諧音。我們鄂爾多斯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和稀有的

“稀土”資源。爲我國及世界各地提供能源同時也爲鄂爾多斯創造了巨大的財富。“氣”就是天然氣,現在人們用天然氣來洗澡,取暖,做飯——即方便又環保。

我的家鄉不僅礦產資源豐富,而且還是一個乾淨,美麗的城市。這裏的街道乾淨整潔,寬大的柏油馬路上沒有一絲垃圾。高大挺拔的大樹守衛着這個城市。街道旁綻放着許多無名小花,有潔白的、月白的、紫紅的、淡黃的等等,遠遠望去,一簇一簇,一叢一叢,萬紫千紅,爭奇鬥豔。微風吹過,花兒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相擁着,搖曳着,如同五彩繽紛的瑪瑙在綠毯上滾動,帶給鄂爾多斯無限驚喜與美麗。這裏的每個人都是那麼的勤勞,文明。看到路上的廢紙都會隨手撿起,在公交車上會給老、弱、病、殘、孕、抱嬰者讓座。這裏的每個人都是那麼的熱情,不拘小節,他們的豪情壯志讓人喜歡。這裏景觀河中有清澈的湖水,可以供人們釣魚,欣賞美景。緊挨着景觀河的公園裏孩子們盡情的奔跑、放風箏,老人們牽手散步……這裏還有歷史悠久的秦直道,好玩的九城宮,莊嚴肅穆的成吉思汗陵。

我喜歡我的家鄉,喜歡他的美麗富饒,喜歡他的人傑地靈。

啊!可愛的家鄉!我爲你驕傲,我爲你自豪,我愛你!美麗富饒的鄂爾多斯。

讚美家鄉作文 篇4

閉上雙眼,一切在幽靜中舞動,幻化出不同的色彩,默默地與之融爲一體;睜開雙眼,一切在歡笑中狂奔,變幻出無窮的魅力,在激情中與之燃燒。我的家鄉便是那牽動

人靈魂的引索線,讓人耳目一新。

在北方的天空下,有一座很小的城市,你就是我的家鄉,它普普通通,它沒有大城市那麼熱鬧,也沒有大城市那麼多的高樓大廈,但它真的很美,它的美不同於泰山的壯觀,西湖的安逸,桂州的聞名。重在自然,山是波然起伏,一座連着一座,彷彿一條通往仙境的路;水也是波光盪漾在太陽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要說家鄉的山, 兒時的我,總和夥伴去家對面的七裏山玩耍。山的東邊,有一條小溪。小溪滴滴答答的向東流着,時而長,時而寬,時而緩,時而急。它還會時不時的發出清脆的流水聲,那聲音就如鋼琴奏出來的一樣,聽了讓人覺得舒暢而又優美,給山增添了不少情趣。小溪裏清澈見底,清得讓人看得見水裏的沙石,一顆顆小石頭就像一張張可愛的笑臉,微笑着說:“這裏的風景真美。”

山的西面,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樺樹林,它們猶如亭亭玉立的青青女子,挽着手,整齊的夾道而站,輕輕地向人們舞袖點頭;又猶如邊疆的戰士,守衛着祖國;又好像無數只單腳站立的仙鶴。樺樹林是神祕的,這片神祕的土地就是我兒時的天堂,美麗而又浪漫!

山的南北兩側是果園,等秋天瓜熟了,這裏就會瓜果飄香。一個個果實掛在樹上就像是五彩繽紛的燈籠一樣,給家鄉的山又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

說的家鄉的水,大清河也猶如我童年的天堂。春夏秋季的大清河都十分動人。河岸邊的柳樹像一位優雅的姑娘梳理着長髮;粉紅的桃花如煙似霞,小草像歡樂的使者,探出了腦袋;紅的,綠的,黃的花朵交織在一起,就像給大清河編了一個五彩的花環。我常常來到河邊釣魚,看着已經釣到的活蹦亂跳的魚兒,我舉起魚桶,微笑地把魚兒放生回河裏。

當然,冬天的大清河也毫不遜色於其他季節,它是那麼安靜,那麼優美,那麼耐人尋味......

這就是我那山清水秀的家鄉,沒有江南風的纏綿,也沒有海上城的繁華,有的,只是無言的靜寂,無言的快樂!

這就是我那山清水秀的家鄉,它那自然美讓我永遠喜愛和眷戀,在我眼裏它永遠是最美的天堂!

讚美家鄉作文 篇5

我是愛我的家鄉的,愛那個雨後泥濘不堪、夏日蚊聲如雷的鄉下小村。

說不出這是怎樣的愛。我是愛靜靜的小村還是留戀過去?亦或是愛家人,小狗啥利而已?有同老舍先生一樣的心情:真願成爲詩人,把一切好聽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裏,像杜鵑似的啼出家鄉的俊偉。要說我愛家鄉,倒不如說是我沉溺在家鄉的愛的柔波里。

已值深秋,家鄉的秋天是怎樣的景象?它一如從前!

蟬聲消退,多嘴的麻雀在窗外、屋頂上嘰喳;大雁南去了,成羣的野鴨在水上嬉戲。那田裏飽滿的稻穗依舊是美麗的金黃,那遠處的高粱就如天邊紅色的霞……

說不出追憶是苦是甜。有惆悵,有留戀,有惋惜,有傷感。

無心之中,突然想起河畔那株年高的垂柳。雖已年高,卻矮小,如同一位老人。他用蒼綠的葉子撫摸着靜靜的河水。已值深秋,卻有不少叫不出名兒來的野花撒在已近枯黃的深草叢間——草兒不寂寞了。突然有莫名的感動深深地漫過心底。然而柳樹根下的一處印痕強烈地刺痛了我的眼,讓我抑不住心頭的酸澀和隱隱的痛。那是一塊很深的傷痕,源於幼時我的殘忍。

童年的鞦韆,隨記憶的搖鈴晃動,但是它的兩根蕩杆,已經再也找不到了。還時常的記起曾經的小工藝——用黃色、紅色、蒼綠色的葉粘成的小標本。我喜歡晴空中悠悠旋落的葉兒,傍晚時刻,我時常一片片地揀起,一片片地,仔細地看。

我還是很懷念屋後的枸杞,父親曾帶我一同去摘。枸杞果兒如同鑲在綠色翡翠之中的紅寶石,父親在很久前告訴我說,它不能當果兒吃。我是太喜歡了,偷偷拿一顆含在嘴裏,輕輕咬開,一陣沁人心脾的清涼,接着開始發澀,而且越來越澀,還有一股怪怪的味道。我“呸”地吐出,父親發覺,“撲噗”笑了。

啥利是一隻成年狗,我常常帶着它滿村地跑,然後髒兮兮地回家。傍晚時候,我帶上它到田間散步。我們看着夕陽一點點地收回最後一抹餘暉,灰暗的夜色一點點地佔據天空。我坐在田邊,它也靜靜地蹲着,不時地望望我。斜陽把兩個影子拉得老長。就這樣,很舒心的感覺,很浪漫的情境。

每次回家,總是伴着匆匆的腳步,衣兜裏也總是都揣着給妹妹買的奶糖。是害羞還是倔強?我從不告訴父親和母親,我想念他們。當然,我愛他們,他們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家的甜蜜與溫馨已成爲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味道。

寫了這麼多,那一點點的感動、傷感在心底累積,蔓延。或許,這就是思鄉的心情。

我將用心接着寫,讓我的愛溢過每個字節。我把心投入家鄉愛的柔波里,等待漣漪,靜聽回聲。

讚美家鄉作文 篇6

一個人,如果沒有故鄉,那精神世界肯定是缺失的。因爲他們的生命裏,缺少一種非常美妙的情感,這種情感隨着時間的推移,將越來越濃厚。

回憶是那樣的溫馨,特別是對於一個遠在異地的學子。在另外一個陌生的城市裏,看着人來人往,陌生的建築,陌生的人,一切的一切,是那麼的真實。這些陌生的東西和人證明我確實已經離開我那熟悉的家鄉,離開了我那溫馨的家庭了,同時也證明我已不再是那個整日愛作夢的孩子了。長大了,我要自己去開創我的未來的路了,無論前方的路是多麼的坎坷,也要往前走。沒有了父母的關懷與管束,沒有了兄弟姐妹之間的打鬧,更沒有了兒時玩伴的嬉戲,一切纔是我人生的真正開始。

想起離別時的場景,母親那雙含淚的眼睛,父親那堅定的眼神。我知道,他們是非常不捨的',但他們也明白,稚鳥總有一天會長大的,會離開父母的,然後展翅高飛,去尋找更廣闊的天空。而我也清楚,我終有一天也會離開家鄉,離開父母,到外面開始我的人生新的旅程,即使我有千萬個不願意。只是,我沒有想到那一剎那竟有那麼多的不捨,家鄉的一切紮起我心中竟然佔有如此重要的位置。

我永遠記得我是來自農村的,那個山明水秀的鄉村。無論我在外面,到過多少繁華的都市,我始終記得我的根在哪裏。我喜歡故鄉泥土的芳香,更喜歡家鄉的夜月,空曠而繁星閃閃。從我離開家鄉開始,我依然想念着她。想念那裏的親人,想念那裏獨一無二的氣息和清凌凌的河水,想念那裏的一草一木。曾經的親密無比,而如今,我們的距離卻是那麼那麼的遙遠。

前面是哪方?又有誰伴我闖蕩?離開家鄉的我,一路孤獨的前進。如果我走上又是一條窄巷,是否還是故鄉那斑駁蒼老的小巷呢?是否還會聽到那熟悉的童謠?曾今多少天真的夢想,曾經信誓旦旦少年的輕狂,如今這一切都變成心中的創傷。其實昨天的我已經改變了很多,不變的依然是那熟悉夢縈的故鄉。回望昨天門前,漆落斑駁的門,蒼翠的老樹,古老的井,唏噓地感慨了一次又一次。回想父親送別時那眼神,母親的淚光,我知道,這是爲人父母獨一無二的情感。

懷戀那純樸的鄉村,因爲那是我的根脈。她那連成片的土地,從那土坷裏一點一點地撿拾着屬於自己的歡樂。無言地把憂傷和愁苦深深的埋在土裏。可是,故鄉,鄉村,我不忍心掘開土地,因爲那裏有太多的愁苦。我怕把它們翻出來以後,會讓我流淚,哀傷,會使我腳步遲緩,走不出這彎彎曲曲的鄉間小路。

家園是一顆永遠熄滅的恆星照亮我的心頭,跟着我的腳步,夜夜入我夢鄉,總是讓我深深地想念。今晚,在這靜靜地夜晚,我又想起我那夢縈的故鄉!

讚美家鄉作文 篇7

有一首歌曲叫做“誰不說俺家鄉好”,表達了人們對於生育及養育自己故鄉的一種偏愛,無論自己的家鄉是貧瘠或是富裕,人們都無法改變熱愛家鄉、讚美家鄉的心情。

每當有人問及自己的家鄉時,我處於本能都要自我誇讚一番。儘管由於家鄉確實並不出名,不被朋友所熟悉,但家鄉在我的心目中始終是最美好的地方。

富饒的家鄉,我愛你!你就像一顆小巧俏麗的明珠,坐落在風光旖旎的華陽山懷抱中。外地人經常笑我們村除了山,就是溝,說你三山十三溝,五里幹河灘。十年有九旱,只憑天吃飯。而我要說的是昔日連綿的荒山都已披上綠裝,形態各異的鵝卵石懶洋洋地臥在河灘中,河道雖無水,卻顯得很紳士,在它兩岸,青山疊翠,垂柳搖曳,令人神清氣爽。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就在這看似其貌不揚的地表下面,還蘊藏着豐富的素有“白煤”“香煤”美稱的煤炭資源。

秀美的家鄉,我愛你!你是那樣的青春奮進,充滿了生機活力。短短十多年,山村舊貌換新裝。你看:那一條條高壓線,跨過崇山峻嶺,爲工業送去動力,爲全村農家送去燦爛之光。那寬敞的水泥公路,穿山澗、跨平川,成爲快速通道,連接着鄉村內外市場。通信高速發展,縮短了世界的距離,電視、電腦進入家庭,把地球裝進人們的懷抱。你看看: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新農村建設濃墨重彩。你再看:工礦企業建設如火如荼,馬達聲聲機器隆響,農民下田進了工廠。還有那村民活動廣場上,人們在鍛鍊、歌詠、舞蹈、交友、散步、觀賞如畫美景,生活得一天比一天美。

可愛的家鄉,我愛你!是您溢滿靈氣的山水,養育出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傑,仁人志士。古有晉商驕子王重新和工商精英裴、範、楊、王四大家族;近有一門忠烈範築先的英雄故事;今有小康建設的著名功臣村黨支部書記劉小江,帶領全村鄉親把史山村打造成山西林業第一村的傳奇事蹟,建設者們在這塊土地上描繪着最新最美的圖畫。

啊!美麗的家鄉!我就戀你這把土,就戀這一道道山,就戀這一道道嶺,就戀這一溜溜溝溝,就戀這一道道坎坎……

今天,我以你爲榮,明天,我要讓你以我爲傲!

讚美家鄉作文 篇8

我的家鄉,羣山連綿,雖然都不是很高,但也十分壯觀。家裏的柴用完了,奶奶就會上山去砍柴,這時候,如果我也在,我就會讓奶奶帶我上山,因爲,在那裏,有小花小草,有水庫,有小筍……

一大清早,奶奶就帶着我上了山,晨曦中的山顯地格外美麗,太陽露出半邊臉,照得山上的植物都生機勃勃,水庫也是波光粼粼的,好像灑上了一層金箔。四周是茫茫的霧海,細小的山尖,把薄霧戳出了一個洞。腳下大片的鵝軟石也在蠢蠢欲動,想要出來看一看。

在這山上,我最喜歡的就是水庫了。水庫雖被羣山圍繞,但也自己不停地流動着,好像這就是屬於它的。奶奶說,這個水庫是在她年輕的時候,村裏人自主開發出來的,他們從別的地方運來水,放在剛建好的水庫裏,不知道運了多少次,這個水庫終於能爲村裏的各家各戶提供了生活用水。我喜歡它,不僅是爲了它來之不易,還因爲它能給我們這些孩子帶來歡樂,夏天到了,我們會到水庫裏游泳,有的雖然不會游泳,但也心裏癢癢,就帶着游泳圈下了水,這水被太陽也曬得有點熱,不過,在水裏面穿來穿去,是夏天我們最高興的事。這可是揹着大人們的,不然,他們絕對不同意我們下水,如果,剛游到盡興時,有人來了,大家就會輕手輕腳地在水庫旁的大樹後躲起來,大人沒有找到,就會嘀嘀咕咕地回去,大家又可以去玩水了。

山上還有一樣美味--筍,雨後春筍,長得特別快,沒幾天就長到幾十分米長了,我帶着小鐮刀,去山上挖筍,爺爺說,哪裏的土鬆了一點,哪裏就可能有筍,按照爺爺說的話,我就會挖到許許多多的筍,回家就能吃到一次春筍大餐,想想都覺得讒了。

家鄉的山,家鄉的水庫,家鄉的筍,有這麼多好東西,我怎能不喜歡家鄉呢?

讚美家鄉作文 篇9

世界上有很多美,比如說:花的嬌豔美、水的澄澈美、山的自然美、林的濃郁美……我的家鄉就包含着各種各樣的美。

我的家坐落在一個小山村裏,這裏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每到春夏之季,滿山萌發着生機,鵝黃的嫩芽悄悄從枝頭露出,綠綠的小草經過一冬的孕育,也驕傲的挺起了絨絨的小腦袋。大地換上了闊別已久的新裝,煥發出勃勃生機。這大概是春的氣息吧!但我的家鄉卻演繹着另一種景緻,另一種美。

雨,忽急,忽緩,忽飄,忽灑地下了一夜,終於在黎明即將來臨之際,戛然而止,悄然而息。雨後初晴,碧空如洗,我帶着濃濃的興致出發了,開始了踏春的步伐。

四周夾雜着泥土的芬芳,而且還混雜着一股淡淡的草香和花香,使人心情舒暢無比。那些圓潤的、晶瑩剔透的露珠,就好像散落的珍珠、滿天的星斗一樣,掛滿了樹枝和草葉,閃閃爍爍、熠熠生輝。走不多遠,我的衣襟早已溼漉漉的了,真可謂是“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呀!

任何美都不如家鄉美,因爲家鄉是親人的故鄉,親情的歸宿,人們永遠牽掛、永遠留念的避風港。

我愛你家鄉,是你哺育了我們;我愛你家鄉,是你教會了我什麼是美;我愛你家鄉,是你讓我聽到了愛的呼喚;我愛你家鄉,是你讓我……家鄉我愛你,你永遠是我讚美、歌頌的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