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減負的作文範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減負的作文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減負的作文範文

關於減負的作文範文1

天氣真熱呀,火辣辣的太陽當頭照,熱浪灼人。下班回來了,我見汗流滿面,還要洗碗,我心疼,想:我是的兒子,幫做力所能及的,幫減輕負擔。心動行動,我決心幫洗碗。我走到的身邊,把拉到沙發上對說: “ ,你坐兒休息休息,我來幫你洗碗。 ” 我說着跑到廚房,打來一盆清水,把髒碗泡在清水中,倒上洗滌精。先洗筷子,我抓起了筷子搓一搓,聽到 “ 唰、唰、唰 ” 的聲音,再洗碗,先洗裏面,再洗外面,洗,衝一衝,,碗就洗,再洗的腕。看見我乾的井井有條,笑着誇我是好孩子,我心裏像吃了蜜甜。

聽了的表揚,我決心以後經常幫減負。

關於減負的作文範文2

在考場上,我看到了一幅這樣漫畫。

上面畫了一個小男孩,帶着眼鏡,再燈光下學習。我想也大概到了晚上十點多了吧,他還沒睡。他手中的鉛筆和眼鏡組成了“100”,說明了他渴望考到好的成績。他的眼神讓我感覺到他想“減負”。

減負?這不就是令學校的老師、家長頭痛的問題嗎?這不就是教育家爭論不出結果的問題嗎?

現在,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都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再加上有的父母親佈置的家庭作業多得像座小山。有的孩子被逼着做家庭作業做到了11點多,還沒睡,第二天上課又沒精神。一些家長認爲,讓孩子減負,不讓他做家庭作業,分明就是把他們的孩子往後“拉”。其實,那些家長完全想錯了。如果孩子做家庭作業做到11點多,第二天上課就沒精神,那麼,他那天所上的課還不是一樣沒聽到。這樣,還不是弄巧成拙嗎?還有些家長認爲,星期六、星期天是孩子們的“充電器”。一到星期六天,就把孩子拼命往裏邊塞。把孩子兩天的課程安排得的滿滿的。讓孩子根本就沒一點喘氣的機會。怪不得,一些孩子總是渴望有個星期八,好讓他們自己設計一個自己滿意的課程。

其實,那些家長並沒有錯。只是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風的心情太急罷了。如果他們認爲減負是對的,那麼,有一天,“考考考,老師們的法寶;分分分,學生們的命根”這句順口溜就成了個回憶。家長們放手吧,讓孩子們“展翅飛翔”吧。讓他們自己嘗一嘗跌倒的時候。人只要有兩隻腳,他就會有跌倒的時候。放手吧,爸爸媽媽!

關於減負的作文範文3

減負,最早應追朔到20xx年初教育部關於減少中國小生的課業負擔的通知。其後,便波及開來。時至今日,減負,已不僅僅侷限於中國小生課業負擔本身,它有着更爲豐富的內涵。

當初聽說減負時,我們是多麼激動啊。同學們手舞足蹈,教室裏開心的笑聲如同涼透的死灰裏落進了火星,又燃燒起來。大家興奮得睡不着覺,在夢中直喊:“哈!減負了……哈哈……”可是第二天一早,睜開眼面對的仍是班主任老師那冰冷似鐵的嚴峻面孔。我們這羣被減負迷得忘乎所以渴望解放的“醜小鴨”們,耳朵裏灌進來的只有一句涼冰冰的訓斥:“減什麼負,亂七八糟的!不好好學習,還想不想升學?”一下子,我們就像霜打的茄子——全焉了。

我們感謝提出“減負”這個口號的人,他理解我們痛苦,甚至真怕我們把書包變成“炸藥包”。可是理解有用嗎?老師們不是也整天說理解我們,關心我們嗎?他讓我們好好學習,不過是爲了完成自己的升學指標。想到這些,我的腦袋裏如同塞進了一團亂爬的螃蟹,我整個的癱軟在課桌上,而同學們只是深沉地一笑:“減‘負’嘛,越減越‘富’!”

快畢業了,我知道自己如果走不進高中大門,前途將一片暗淡,而職業中專打死我也不敢去的。九年的學校生活,除了一點可憐的“分數”,我幾乎一無所剩。窗外對面一片景色,想起李嵐清總理的題詞:“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學會審美。”我在心裏問自己:“我學會了什麼?”

人才隊伍壯大了,國家素質提高了,減負吧,我們呼籲真正的減負,我們期待那一天:“減負”促成了全民族的“增福”!

藍天上,一縷白雲悠閒地在學校上飄過,我默默地祈禱上蒼:敢問路在何方?

關於減負的作文範文4

“啊!我終於飛起來了!”驚喜的叫聲迴盪在半空中。雖然有爸爸伴隨在我身邊一起飛翔,但是我還是爲自己的勇氣而興奮不已。“我要飛得更高,快飛呀!快飛呀……”“寶貝,你在說什麼?”一陣搖晃把我從美夢中驚醒,我極不情願地坐了起來。“快,又要去上課了,你怎麼還沒有清醒哪!”媽媽又責備又憐愛地望我,順手幫我穿起了衣褲。我一臉不悅,對我來說,也無謂星期幾。因爲在我的.字典裏沒有雙休日。只可惜了我剛纔的美夢,其實那是真實的一幕:幾年前我與爸爸在共青森林公園裏玩高空滑索道時的情景。

我好想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可以讓我飛得更高,去看外面的世界,可不給我減負,我又怎能飛得起來?看看我雙休日的菜單:星期五晚上跆拳道,星期六上午英語口語,下午民族舞,晚上閱讀作文,星期天下午奧數英語。哦!我的老天,還讓不讓我活了。可媽媽說星期天上午還可以睡一會兒懶覺的,那我回家作業不要做了,我真是無奈極了。有幾個孩子是願意被父母這般“折磨”的!

想想我有多苦,學校裏一大早就去,一箇中午沒得玩,一整天泡在教室裏,吃飯狼吞虎嚥,喝水來不及下嚥,上廁所能拖就拖苦不堪言,一切爲了節約點時間,多可憐,祖國的花朵!想起自編的水調歌頭中的一句話:說是減負那是吹。強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完成了學校裏的作業,昏昏沉沉飢腸轆轆趕回家,剛吃了幾口小點,又被剛下班的媽媽撞個滿懷,有口難辯!媽媽接下來就是滿腔“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怒氣來壓我,千年不變。我憤憤不平,媽媽呀媽媽,我真想跟你理論一番。但我知道我說不過你。你以爲這樣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地給予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嗎?幸福對於我們這些天真爛漫的孩子來說就是:才跳了一次就收起來的已粘成一團的橡皮筋;是我拿手的都已經蒙上灰的羽毛拍;是如今我望而生畏的那雙粉紅色溜冰鞋和我那輛已經生鏽的小自行車以及都已忘了名字的小遊戲……

有好多時候,我口口聲聲地說要減負,轉念一想,體諒媽媽的用心良苦,因爲她有時侯也很矛盾,不出去學東西怕和別人距離太大在以後競爭中會吃虧,出去連軸轉確實身體也吃不消,但這有什麼辦法,這是一個不是個人力量就可以改變的社會現象,她也無能爲力。但是我還是要大聲喊出來:“我要減負!”因爲那是我最大的夢想。

關於減負的作文範文5

天地之大,在我的世界裏卻只剩下兩片厚達600度的“酒瓶底兒”框住書山學海。於是,對“減負”這個新詞語感慨萬千。

究竟有多少人真正明白了國家“減負”的一片苦心。

如今減負了,國小生分發了勞動手冊,提出“培養世紀之花,共創綠色家園”的社會勞動實踐活動口號。好孩子聽老師的話完成植物種植報告,頑皮點兒的、懶惰點兒的恐怕就沒有那個耐性了,打遊戲機的、逛商場的、成羣結隊“闖世界”的……應有盡有。孩子們以玩兒爲天,只當國家大發慈悲,只當“減負”就是不用做作業,可以成天玩兒。

老爸老媽老師們倒着急了:不用初考,會考不難,但缺少學習的動力,成績如何上得來?不做作業,無法鞏固基礎知識,無法養成自學的好習慣,將來如何與高中接軌?人從小沒有感受過競爭的殘酷,將來如何適應社會的優勝劣汰?高中生倒是對此不屑一顧,因爲老師們早就講明瞭:“減負”與咱們無關,大學聯考還是照考,題目照樣很難。

說減負就能減負嗎?你減負,萬一別人看準時機激流勇進,你豈不連僅有的一點點優勢也沒了?那樣你應付得了大學聯考嗎?你不上大學了嗎?……原本還頗有些心安理得,但是隨着巨大的學習壓力,現在由於“減負”所滋生的蠢蠢欲動,反而叫人陷入了矛盾之中:真的能減負嗎?

人們仍然是以舊觀念來曲解“減負”。人們知道,“減負”就是減輕學生學習課本知識的負擔,卻不知道這樣做是爲了騰出更多的時間讓孩子們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多接觸社會,多瞭解世界,增強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創造性思維,從而最終實現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提高全民族競爭力的長遠目標。也難怪人們如此片面地認識“減負”。人們難免都是有點兒私心的,畢竟不可能要每人都站在長遠的歷史高度來處理個人的升學就業問題呀!懸着大學聯考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減負”很難真正實現。

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綜合能力,纔是真正“減負”。不僅僅爲學生,更爲家長、老師,爲社會、國家大大減了負。孩子出息了,家長們工作起來更帶勁兒;學生成才了,老師們桃李滿天下,還會出現大大小小恨鐵不成鋼而體罰學生的極端現象嗎?大學畢業生社會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在實習階段就能爲企業創收,光是節省下來的適應時間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企業也不必爲又引進一批光懂理論不懂實踐的高才生而大傷腦筋了。人才隊伍壯大了,國民素質提高了,不亦樂乎。

減負嗎?我們呼籲真正的“減負”,我們期待那一天:“減負”能促成全民族的“增富”!

關於減負的作文範文6

“減負!”“減負!”口號已然喊了十多年,今天我們看到的,卻是中國中國小生的書包越背越重,家庭作業的時間越來越長;基礎教育失敗論也甚囂塵上。然而,平心而論,教育工作者們始終在路上,足音跫然,一直努力着。

那麼“減負”的呼聲由來已久,爲什麼現在看來收效甚微?其責任不在於各中學沒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問題的關鍵在於應試教育模式對教學大綱、學習容量的限制性和規定性。時至今日,升學率還是衡量一所學校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標準。在這種尺度之下,校際間的競爭,使得任何一所學校都不敢在減輕學生負擔上採取實質的改變,除非它不考慮市場環境下學校的生存。所以,我們看到,一些學校在呼聲之下,也曾做過相應的嘗試,可是不久又都淺嘗輒止,無功而返。說到底,應試教育的體制不從根本改變,靠這種搞法,中學生還是輕鬆不起來。從這層意義出發,我有理由擔心,所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應該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在精簡教學內容和作業量上下工夫,而不是僅僅做一個樣子就能萬事大吉!

記得小時候,音樂課本里有一首著名的兒歌《讀書郎》,歌中那位勤奮快樂的讀書郎和着琅琅上口的旋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這首歌也讓我深深地感嘆,因爲現在的許多學生要體會當年這個孩子的心情恐怕已經比較困難了。讀書究竟是一件快樂的事還是一件痛苦的事抑或是苦樂參半,對於現今的廣大莘莘學子來說,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有什麼樣的心情就說什麼樣的話。有人在對全國4500多名七年級到高三的在校學生的口頭禪做調查時發現,他們最常說的竟是與年齡不相符的“真累”,“無聊”,“煩死了”等等鬱悶的話語。看到這裏,忽然想起曾遇到一位學生也有類似的口頭禪,再一想,那只是個國小生啊,而他的口頭禪是一句筋疲力盡的“我再也受不了了。”小小年紀有什麼不能忍受的事情呢?說來讓人心酸。因爲成績不好,同學看不起他,疏遠他。他爲了獲得友誼,用自己的方式做了許多恰當的和不恰當的努力,可結果都一樣,孤獨,羞恥。他轉了三、四所學校,每次都以爲會有新的開始,但很快重蹈覆轍。學習差導致同學不理他,沒有朋友使他心情惡劣,更不能專心學習,造成惡性循環。最初是怎麼學不好的呢?據他自己說是因爲一年級時的老師太兇,作業太多,他由害怕進而產生牴觸情緒,從此對學習失去興趣。發生這樣的事情,如果家長和老師能及時發現、調整,我想應該能得到解決。但可惜的是孩子的媽媽對此事的判斷是孩子太調皮,欠管教,可除了打和罵之外沒有任何其它方式。於是孩子就跑。從一年級開始出走,遠近都去過,還總結出經驗。他說:“我不會真的跑得你們找不到,我只是嚇嚇你們,你們就會聽我說話。”多麼簡單的要求,只是要有人聽他說話。可問題是沒人覺得這很重要,即使覺得重要,也往往沒有精力,或者不得要領。老師、家長的眼睛都盯着考試成績,哪裏有工夫關心孩子在想什麼,哪裏會覺察到這個所謂差生正期待着人們的關注,更不會想到他的身上也有許多值得讚美的亮點。在他的種種努力付諸東流的同時,家長、老師也一次次失去了打開一顆心靈的機會。不論對孩子,還是對家長,這件事的後果絕不僅僅停留在學業範圍內,它更破壞了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對孩子今後的人生道路也必將產生某種影響,是利是弊,我想不用多說。

減負、教育改革已經提倡多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然而在我們國家,學生的水平如何,最重要的考察內容就是考試成績,基本上是以成績的好壞來評價學生。因此考試壓力從未有實質性的減弱,反而隨着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與此同時,家庭似乎也越來越不能成爲孩子的避風港、加油站,反而變成問題匯聚的中心。我可以這樣認爲,應試教育確實讓大部分學生視學習爲畏途,迫使他們爲了分數而疲於奔命,壓抑了孩子天生的學習興趣,毀掉了他們本來具有的極強的學習能力,從而失去了充分發展的機會。要想真正減負,應試教育的體制要根本改變。

關於減負的作文範文7

夜晚,小鬧鐘已經指向“10”點了,我還在沒完沒了地做作業。其實啊,我的思想怎麼也集中不到演算過無數次的數學題上來。無意中,目光落在書桌上那堆落滿灰塵的橡皮泥上。

橡皮泥,彩色的橡皮泥啊,你曾經給我過多少快樂!我不記得第一次玩它是什麼時候了,但在我的記憶裏,童年的歡樂少不了它。在無憂無慮的幼兒園裏,我和夥伴們一起捏過“熊貓”“老虎”和“大象”。

剛上國小,我仍舊天天玩它。可是,漸漸地,學習任務越來越重,捏橡皮泥的機會就越來越少了,但是我還能忙裏偷閒,哪怕只有幾分鐘空閒,我也趕緊捏起來,再精彩的電視節目也甭(beng)想把我吸引過去。我曾經捏過三匹戰馬,每匹馬上都坐着一員大將,還拿着兵器,威風凜(lin)凜的,我把它送給了一個生病的同學;我還捏過一套機器人,我把它帶到學校,受到很多同學的誇獎……

“希希,你的作業怎麼還沒有做完?”爸爸的話把我從回憶中驚醒,我輕輕地嘆了口氣。我趕緊埋下頭,做起了沒完沒了的作業。“爸爸、老師,請給我留下一點兒捏橡皮泥的時間,請還我一個自由的空間吧!”當然,我只能在心裏犬聲地呼喊着。

關於減負的作文範文8

如今社會到處都在談論減負這個話題,有許多人提倡它,也有許多人反對它。之所以有人反對它,是因爲人們不完全瞭解它。

上面減負,下面各級學校只好照辦,於是學生們的作業沒了,在校時間短了,遊戲時間長了,這樣做必然會導致一些學生成績下降。

孩子們的成績下降了,家長們自然不同意,自然會將責任推到減負的頭上了,從而有些家長們反對減負了。

當然反對減負的還更有的是一些守舊派,他們信奉十年寒窗的所謂真理,用各種條款束縛孩子們的活動,讓孩子們成天在堆積如山的作業,讓孩子參見各種課外補習班,一天24小時控制及孩子們的時間。這樣做,其實起不了什麼作用,只會讓孩子們厭惡學習。失去興趣,就什麼事也幹不好了。這樣望子成龍心切的家長們又怎樣能讓自己的孩子真正的成龍呢?

反對減負的人是有很多,原因有很多方面。但家長們是否應該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呢?我相信更多的孩子還是支持減負的,因爲減負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去掉孩子的一切負擔。孩子多少還是應該要有些負擔的,肩負應該是減輕學生過重的負擔的。

關於減負的作文範文9

“上午8:00,做作業;9:00,彈琴,……下午2:00,做數奧;3:00,彈琴;4:00,做作業,……”看着媽媽給我的星期天制定的作息時間表,我真有點想哭,我想:“如果按這張作息時間表做,那得多累啊,根本沒有玩的時間。但是,如果不按這張表做,那媽媽不就會非常難過、生氣了嗎?我最怕看見媽媽生氣的樣子了。唉,還是按這張表做吧!”我嘆了口氣,決定試着做一做。

早上,正在做着美夢的我被媽媽給拉了起來。我一看鐘才7:30,唉,真傷心,星期天想睡個懶覺都不行!我迷迷糊糊地來到衛生間,刷牙洗臉後一看時間表,只能用15分鐘吃早飯,然後再看書,看到8點後,開始做作業,9點……到了傍晚,我正在做作業的時候,爸爸回來了。看到我愁眉苦臉的樣子,他問:“怎麼了?”我把這件事告訴了老爸,老爸聽後低頭想了一會兒,就走進了房間。後來,我聽見爸爸和媽媽在房間裏討論我這個問題。爸爸說:“我說,現在每個學校都已經在減負了,你們學校也不會例外吧?你讓她星期天做那麼多事,不是在給她增負嗎?那這樣的星期天不是比在學校裏上課還辛苦嗎?”過了好一會兒, 媽媽說:“你說的有道理,作爲老師,我就想着給學生減負,對於女兒,我是‘望女成鳳’過了頭。我是該好好考慮考慮了。”就這樣,第二天上午,媽媽又重新和我一起制定了一張新的時間表。媽媽充分徵求了我的意見,把彈琴、作業等很多時間改成了自由活動時間。看着新的作息時間表,我高興得不得了。

試了一天下來,我覺得玩的時間多了,也比原來輕鬆多了。在我彈琴的時候,媽媽有走過來對我說“方恆,如果你在彈琴時能夠認認真真地彈,一遍和一遍之間連着彈,那你只要彈40分鐘就可以了。”“真的?真的可以嗎?”“那當然。”“耶!”就這樣,,我該玩的時候盡情地玩,該做事的時候就專心、認真地做。鋼琴老師還誇我有進步呢!

減負真好!

關於減負的作文範文10

夕陽西下,太陽像是揹着一個大包袱一點一點地往下沉,透過雲層,半個太陽把一大片天空都塗成了紅色,我的心情也如這片天空一樣燦爛。

今天作業很少,在校我就寫完了,媽媽見我這麼空閒就又佈置了一大堆作業讓我做,這時我的心情糟透了,晴天霹靂般:“不嘛,不嘛!我不想做,今天老師的作業這麼少,你就讓我休息一天嘛!”

“你口中的休息指什麼?是玩?”媽媽皺着眉頭,用手指了指我,“如果是,那就不可能……”

我鬥不過媽媽,無言以對,敗下陣來,只好乖乖寫作業,媽媽笑眯眯地說:“這纔是我的好寶貝啊!快做吧,我過會兒再進來。”說完,媽媽親了親我就走出了書房。

我不屑地寫着,不到一分鐘就開始玩了起來,一會兒在橡皮上畫畫,一會兒在看其它書,一會兒寫點作業……一分一秒地過去了。

突然門開了,我嚇了一大跳,驚慌失措地把東西隨手塞進櫃子裏。媽媽走了進來,一邊向我走來,一邊問:“嵐嵐,寫得怎麼樣了?給我看看吧!”我當做若無其事的樣子,奮筆疾書地寫着媽媽佈置的作業。她見我才寫了這麼幾道題,很生氣:“嵐嵐,30分鐘過去了你才寫了這麼4道題,你腦子在想什麼?”我45度角仰望着媽媽,只見她眉頭緊鎖好像“川”字,眼睛瞪得大大的,宛如出現了一道金光好似火焰,鼻孔裏彷彿要冒出濃煙,拳頭緊緊地握着,咬牙切齒地看着我,頓時空氣凝結了,我知道戰爭要爆發了!

忽然,媽媽的拳頭轉眼變成了“五爪”向我撲來,重重的打在我的身上。“啊!”我回過神來,“幹嘛?疼的!”我不甘心被打,就輕輕回了手,媽媽甩開了我的手,又揚起“五爪”準備打下來,我連忙推開椅子,赤着腳向書房外奔去,嘴裏大聲喊着:“爺爺,爺爺!媽媽打人了!快來救我啊!”

我搬來了“救兵”,向媽媽吐吐舌頭,扭扭屁股:“哈哈,媽媽這下你怕我了吧!”這場戰爭我勝利了。

哦,我的作業啊!雖然我戰勝了媽媽,但是我最想戰勝的還是你啊!

關於減負的作文範文11

又是三月,又是春天。融融的春意不禁又一次讓我憶起了去年會考改革的春風吹入九年級教室時同學們那種企望已久的輕鬆。而今年當“減負”這一詞從班主任口中吐出時,那似乎固有的歡呼卻顯得有些猶豫——我們這班經歷過多次“雷聲大,雨點小”的教改的高中生,思想上大概早已有了使自己冷靜下來的戒心。(從實際出發,見解誠懇。)

然而事實卻暫時讓我們驚詫了。課節的減少,上學時間的推退,週六、晚自習課程的取消以至諸多課外輔導班的取締,似乎都在表明我們當初判斷的錯誤。不久,“減負”的影響充斥了社會的各個角落:在國小裏,稚嫩的聲音竟以對薄公堂來威脅佈置作業的老師;遊戲廳的生意亦是異常火爆;教學輔導書銷量銳減;各媒體爭相報道,大肆渲染。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但惟獨高三、九年級出人意料,卻也是理所應當地被“減負”所遺忘。(對生活把握細緻,時現象洞察賽智。)

正當我們在突如其來的“輕鬆”與無所適從的混亂局面中困感的時候,曾經的懷疑卻變成了現實。報上說,廣州某中學的學生在享受了第一個完整的雙休日之後,校方便恢復了週六的補課。我們的許多課程自然也加了上來,甚至比原來還緊些。也罷。當初本就沒抱太大的希望,現在便也無幾多失望可言。

我國教育落後,教育改革更是舉步維艱。喊了四十幾年的口號,得到的卻仍只是應試教育的桂格。然而這並不是教改本身的錯誤。這次“減負”的目的——減輕學生不必要的課業負擔,培養其創造力、交往能力及自學能力,以塑造綜合全面的高素質新型人才——原本無可裏疑,但許多人對“減負”目的的曲解,以及現行體制與政策兩者的矛盾,卻使這一構想面目全非。(從現象到本質,開始提示原因,時“減負”目的的曲解。)

教育決策者們站在於國有利的立場上制定改革計劃,希望爲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但個人卻渴望在競爭中取勝,正如有人所說,家長們都希望別人的孩子“減負”,自己的孩子“增負”。而目前對於教育,最激烈的競爭便體現於大學聯考。大學聯考所具有的難以擺脫的片面性、侷限性使得分數與素質,個人前途與國家利益在某一時期內產生矛盾並激化,從而阻礙了新教育方式的推行。

但且不要將一切錯誤都歸咎幹商考。因爲在某種意義上,與其說是大學聯考制度束縛了“減負”的進行,不如說是人們的傳統觀念在作怪。(挖掘原因,見解獨到。)家長、學生、教師以至社會,都或多或少地受其影響。一些高中生對在餘暇時間的社會活動極爲冷淡是因爲他們未把交往能力作爲一門“必修課”來看待;國小生的貪玩兒與家長的變本加厲是因爲他們只把“減負”當做減輕課業負擔來看待。而上兩種現象也恰恰說明了諸多社會部門“局外人”、“旁觀者”的態度,它們未能提供相應的社會輔助力量以幫助學生充分利用課餘時間來完善自己,從而造成了一些學生固步自封抑或荒廢學業的現象,其本質正是一種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嚴重脫節。’而當我們已經意識到某些問題的產生是緣於我們自身的思想的時候,我們不更新自己的觀念,卻幻想着“減負”取得更大的成就,豈不是自欺欺人麼?

教育改革是一項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並不只是單單針對學校或課業負擔,它的成功需要全社會在體制與觀念上共同更新。只有如此,中國的教育事業纔會振興,中華民族纔會更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