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項羽的作文(精選8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描寫項羽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描寫項羽的作文(精選8篇)

描寫項羽的作文1

“生當做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是著名詩人李清照讚賞項羽的詩句。

項羽率領起義大軍一舉打敗了秦朝的主力部隊,功勞確實十分大,但是,他最終還是以烏江自刎的悲劇來收場。本文就來評論一下項羽是不是真正的“人傑。”霸王項羽由於不願接受烏江亭長停船的救助,最終自刎在烏江邊,因而流傳下“霸王烏江自刎”的故事,其實當時擺在項羽面前的有三條路,一是接受救助,坐船過江,跳出劉邦部隊的包圍圈;二是投降劉軍,死心塌地做俘虜;三就是死戰到底。投降自然是沒有氣節的行爲,但是他還可以選擇過江轉移啊,而項羽竟然選擇了最後一條路。

他認爲是上天要亡自己,無法逃避失敗的命運,況且自己帶了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西進,如今沒有一人返回,面對江東父老,豈能於心無愧?許多人認爲項羽自刎是有骨氣的,就應該這樣做。但是我卻不這樣看,項羽爲什麼不能夠像越王勾踐一樣“臥薪嚐膽”呢?本來自己是有活路的,完完全全可以回江東避一陣,等待時機東山再起,再戰劉邦,說不定鹿死誰手;即使覺得自己無顏見江東父老,別人也不會怪責他,要不然怎會有人划船來救他呢?恰恰相反,霸王這麼樣一死了之,我認爲,他這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用現在的話來說,項羽的“面子觀念”實在是太重了;意志實在是太薄弱了。再來說項羽的用兵和待民,我認爲項羽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之輩。如果不是的話,怎麼會中劉邦在鴻門宴上的韜晦之計?他以爲劉邦確實是要投降自己,卻不知劉邦用的只是一個瞞天過海的策略,因爲自己的糊塗,所以最後死在了劉邦的手下。還有,項羽在攻打涿鹿時,只知道“硬碰硬”的打仗,卻不懂得政治計謀,採用攻心的辦法瓦解敵人。如果像劉邦一樣能夠用“約法三章”收攏民心,這不是更好麼?在《史記》裏有這樣的說法:“項羽爲人暴躁兇悍,心狠手辣。他所戰鬥過的地方,老百姓沒有不全被殘殺的。”項羽對百姓是如此!

不然怎會在陰陵迷路時,向耕田老者問路,耕田老者會將他騙入泥沼?他竟然到死的時候,還不肯覺悟,檢討自己的錯誤。甚至在臨死時最後還說“是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之錯。”這難道不是太荒謬了嗎?項羽驕矜自詡成功之大,迷信一個人的能力而不採用明智的策略;認爲成就霸王之業,只要靠武力征伐,結果只有五年就丟了國家。他就是敗在了他的狂妄和愚蠢之下。所以,我認爲項羽既不是什麼“人傑”,死後也不是什麼“鬼雄”。

描寫項羽的作文2

憶秦末羣雄並起,江山更替,項羽名籍,會稽起義,爲人信義,願讓天下寒士歡顏庇,輾轉天地,一呼百應,所向披靡,爲王稱帝,此等壯舉,

有誰能比!

信手翻看篇篇敘項羽的文,說他太過婦仁,興起行事過於天真。我卻由衷讚歎他是如此有愛有恨,有義有仁,實乃舉世無雙的英豪堪比爲神!

思過往:上將軍宋義爲圖安詳,帥命一下只准觀望。霸王爲天下一統怒髮衝冠殺主將,年少輕狂,血氣方剛,面對敗軍之像,一人撐天力抵擋,披着戰甲爍爍,聽着戰馬聲嘶,踏着屍骨遍地,舉着寶劍鋒利,登鉅鹿戰場之上,一身榮光,九戰九捷,臣民敬仰,熱血灑土匯流成江,屍骨漫地推積哀傷,猶見項羽揮劍直指秦都咸陽。

一戰之後,仰天長嘯,豪氣沖天,威揚天下,此等榮耀,已勝千萬英豪。

讚歎千載歷史腥風血雨蒼茫路,萬里征程多少豪傑已故,中原逐鹿項羽出征誰又能阻,豪氣萬丈傲視羣雄爭榮辱,獨項羽爲紅顏衝冠一怒,唯項羽惹天下英雄盡妒,又怎奈烏江水邊一代英豪白骨枯。

白骨已枯,屍骨無存,那又如何,是霸王知恥重義,他又豈會棄衆違義,倉皇出逃;是霸王猶記得當年率領八千子弟浩浩蕩蕩過江爭天下,現環顧而今身邊僅剩可數人馬,實愧於江東父老,無顏以對,只能一死以謝天下;是霸王大義當先,不願生靈再遭塗炭,不願戰火燃盡江東之水,用一死挽救蒼生黎民,換太平歲月。遙想當時境遇,面對忠心耿耿以死相隨的江東子弟,面對戰火紛飛滿目瘡夷的土地,西楚霸王,用最近乎完美的方式,結束了他短暫卻又無比絢爛的英雄一生!劍輕抹過喉頭,血溶於江東之水。這樣的死,死得悲壯,死得英雄,這樣的死,死得豪氣沖天,感天動人。這樣的死也足以遠勝多少英豪!

縱然坑殺二十萬秦兵,盡失民心,可這亦是爲了兄弟情誼;縱然在戰場上他永遠不會停下殺戮的腳步,看似冷血無情,可他對於虞姬的感情,卻始終熱烈激盪,矢志不渝,縱然鴻門宴上婦人之仁放走劉邦,錯失江山,可這亦是爲了爲人的信義,縱然項羽有着萬般過錯,千般不是,可他依舊是那個堪比爲神的舉世英豪。因爲他戰無不勝,有愛有恨,有信有仁。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只是一生浮夢。當歷史的章節已經翻過了這一頁,閉目沉思,放肆得問,英雄誰是,誠然,西楚霸王,一代天驕,堪比爲神!

描寫項羽的作文3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項羽不愧於一世英雄。他力能扛鼎,他享有崇高的威望,一聲亂世怒吼,八千子弟跟隨,他的江東精銳之師,在鉅鹿城下,在廣袤的關中大地上,給予了那個當年曾不可一世的秦王朝致命一擊。於是,始皇“千秋萬世”的美夢被無情地擊碎,成爲了泡影。隨着秦王朝大廈的轟然倒地,轟轟烈烈的秦末農民戰爭宣告結束,長達五年的楚漢相爭拉開了序幕。

反觀劉邦,他的家族世居山東,自幼無賴,不學無術,也沒有什麼卓越的家庭背景,成年後混着做了個亭長的職務,作爲一方治安管理之長,他貪好酒色,不但不爲一方百姓做出表率,反而“身先士卒”,做着各種爲世人所不齒的事情。

項王鴻門設宴,亞父范增志在必得,自是不懷好意。

此時二人的實力,正如其身世,一個微弱不堪,蚍蜉撼樹而不得;一個勢奪天下,振臂一呼而功成。

然而,在兩人對面而爭的鴻門宴上,項王輸了,輸得一敗塗地。

在范增設計之時,項王滿口答應,然而在叔父項伯的一席“忠言”之下,項羽便把對范增的許諾丟在了腦後。人云“軍中無戲言”,正是項羽這種對待軍情如兒戲,偏聽偏信,任人唯親的態度導致他未能成功的刺殺劉邦,也正是他的這種狂妄自大,招致了他的殺身之禍,爲他日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而劉邦從一開始就意識到此會的重要性。他從一出現在項羽面前就擺出了一種卑躬屈膝向項羽請罪的姿態,從而使他一出場那謙恭的姿態贏得了項羽的歡心,使其認爲天下已無英雄,范增所忌憚的,只是一個厚顏無恥的年老無賴,這更堅定了項羽不殺劉邦的決心。此外,劉邦的“果決”,也成爲他能夠順利逃脫的一大法寶。當他席間逃走時,他置百餘士卒及張良的生死於不顧,最終順利逃回軍中。

其實項羽從一開始就錯了。項羽有着極高的志向與軍事天賦,他是一名合格的軍事家,但在政治舞臺上,他無法與年長自己二十四歲,老謀深算的劉邦相比。項羽的主場是在沙場上,而並非那勾心鬥角的政治舞臺,如此來看,項羽最終敗於劉邦之手,也就不足爲奇了。

放走劉邦之後,項王開始後悔。他想把劉邦抓回來殺死,但爲時已晚,劉邦已經走遠了。歷史和項羽開了個莫大的玩笑,此後他多少次想要殺死劉邦,而劉邦都像一隻烏龜,縮在殼裏再也不會出來了。他不會再像這次一樣的自取滅亡,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描寫項羽的作文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秦朝末年,風雲突變,四路豪傑,揭竿而起。亂世改變歷史,亦鑄就兩位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在歷史的長河上演一場波瀾壯闊的楚漢之爭,更使劉邦項羽四字長留史冊,名垂千古。

然而“勝敗兵家事不期”。西楚霸王項羽從最初的叱吒風雲戰功顯赫到最後的四面楚歌窮途末路,因“無顏面見江東父老”而不得不烏江自刎。怎一曲英雄悲歌!而劉邦出生農家舉兵起義,反而愈挫愈勇,戰敗項羽,一步步登上皇帝寶座,從此三百年間,天下都被冠以劉姓!

同爲一代梟雄,爲何一人成就君王霸業,一人淪爲烏江自刎?後世衆說紛紜,衆人將眼光投到歷史的轉折點鴻門宴。認爲項羽失天下,皆因未殺劉邦也。而此觀點我未盡贊同。此爲次要因素,而非根本原因。

首先,始皇南巡,籍曰:“彼可取而代之。”劉邦則感嘆:“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短短几字將兩人性格特點展露無遺,項羽雖是豪言壯語慷慨淋漓,卻未免目中無人過於自負。而劉邦洞察時政忍辱負重,同樣的野心卻深藏不露,以最低的姿態最穩的步伐運籌帷幄。孰勝孰敗,已有定局。

再者,項羽驍勇善戰,所向披靡。而劉邦一介弱士,手無縛雞之力卻能夠奪取天下。不少人爲項羽所扼腕痛惜,原因也在他自己。過分的自我英雄主義,氣走范增,錯失韓信。劉邦則廣納賢才,任人唯舉,多次降低身份察納雅言甚至拉攏人心。於是,得民心,得天下。項羽雖是“力拔山兮氣蓋世”,卻終一人不敵萬人之勇。落到八千弟子無人還的地步!

其三,項羽在戰場上殺敵衝鋒,勇往無畏;鴻門宴上卻於心不忍未殺劉邦而錯失良機。至此之後一步步陷入絕境,十面埋伏,垓下之圍。怪只怪項羽“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如此有勇無謀怎能登上萬人之上?國家需要太平盛世安邦治國的君主,而非烽煙四起征戰殺敵的勇士!

歸結而來,是項羽自身導演了這場歷史悲劇,譜寫了這首英雄悲歌。我們不得不承認,項羽的失敗已成歷史必然發展趨勢。時勢造英雄,時勢更需要政治人才。歷史的洪荒只會奔騰而不會倒退,那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一切留與後人評說。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描寫項羽的作文5

自從秦朝統一了天下之後,秦始皇嬴政就開始大肆收刮民脂民膏,魚肉百姓,老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就在這個時候,天下突然出現了一個強者,這就是項羽。

項羽從小就跟着叔父項梁生活。他性情高傲,經常這不學那不學。有一次,項梁問他:“你這也不學那也不學,你究竟想幹什麼?”他回答:“學四書五經,只不過能背文章;學劍道,也只不過能和幾個人對打。要學,就要學能和幾千、幾萬人對戰的本事!”從這兒就能看出他的霸主氣勢。

他參加了起義軍的隊伍,並從中創建了自己的軍隊。從此,他開始在當時的“社會”裏嶄露頭角。

在破釜沉舟那一戰裏,他帶領他的大軍,九次與秦軍交戰,個個以一當十、百,最終取得了極大的勝利。那一戰,把各地的諸侯們都看呆了,他們見秦軍人多,哪一方都不敢先出戰,所以,他們見到項羽的軍隊打敗了強大的秦軍,還活捉了秦大將王離時,都不禁的吃了一驚。他們都聚到了項羽的大營內,高呼:“項將軍神勇過人,我們願意讓項將軍做霸主。”果然,滅了秦後,項羽果然當上了西楚霸王。

但好景不長,劉邦就開始與他爭天下了。打的第一仗,項羽靠兵馬多的優勢將劉邦打了一個大敗。但項羽的殘暴、狠毒使別的小國吃不消了,於是,各地就經常爆發農民起義。他的殘暴、狠毒主要表現在:活埋秦兵10萬餘人;消滅秦朝後沒有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反而“助紂爲虐”,繼續向百姓要錢……

後來,項羽的事業開始走下坡路了:先是鴻門宴宴請劉邦赴會,酒席間欲殺劉邦未成,又被劉邦來了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將項羽派來看管劉邦的將軍章邯打得大敗,劉邦的實力更強大了。

最後,因爲人民都反抗項羽了,所以,最後四面楚歌的悲傷情景纔會出現。

當他和最後的二十七名兄弟衝入戰場時,已經迴天無力了,他在烏江邊上自刎了……

回顧項羽這一生:開始時一帆風順、無人能敵,到最後烏江自刎;開始時他自信滿滿、勇氣十足,但一次次的失敗卻將他打敗了。但即使這樣,他仍然可以稱爲英雄和勇者!

項羽,一個霸主,最後卻烏江自刎,豈不悲矣!

描寫項羽的作文6

西楚霸王項羽,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歷史人物。歷來人們對他一直都有極大的爭議,多少次文人筆下的英雄悲劇,雖然他一直是我眼中的英雄,但不得不承認,即使他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但是那又如何,他仍然不可能奪取天下,成爲天下霸主,還百姓一個和平安穩的盛世;即使有機緣巧合讓他稱了西楚霸王,也不可能千秋萬代,如大漢般繁華,對後史影響至深。首先,他太過自信,於是,只變成了自負。再者,從歷史的'角度,他該是飽讀詩書或者禮賢下士,懂得納諫。但是他是武將,會打仗,而且打的還不錯,陳勝,吳廣動搖了秦朝的根基,而項羽就是那最後的一根稻草,最後會死是因爲他總是以自我爲中心,不聽取他人意見,甚至是自己的叔父,而旦太重感情,這一切便早己註定了他悲劇的下場。

其次,他太重感情。這是我喜歡他的一點,但卻也是讓他失敗的一點。烏江戰敗後,他想到的不是自己保命,而是託付好自己的紅顏知己虞姬和寶馬。有句話,叫“最是無情帝王家”。項羽他不像劉邦,爲了自己可以拋妻棄子,無情無義,天理不容,有人說這是“大男子主義”,無藥可救。但我欣賞他的義氣,和真誠,這是劉邦所不及的,是他們永遠的差距。

再次,他很單純。劉邦只在鴻門宴上稍一套話,就知道了曹無傷對項羽的進言,而項羽卻渾然不知,一心一意地做自己的事,沒看到劉邦背後的奸詐的笑。與狡辯多計的劉邦相比,西楚霸王項羽確實顯得幼稚得多,甚至是傻。

最後,項羽根本就不可能殺劉邦。因爲劉邦事先知道了消息,老謀深算的他敢去赴鴻門宴,就說明已經勝券在握。又有樊噲與項伯相保,張良,蕭何和韓信的相護,怎會身死?何況項羽本就重情誼,曾與劉邦結爲兄弟,怎麼會殺他呢?他劉邦就憑這敢入宴,真真的會算計,讓人生厭。

退一萬步說,項羽就算殺了劉邦,都不可能奪取天下。敗在劉邦手下,是必然的事實,因爲他自身的思想,和當時環境的影響。也可以說是項羽成就了劉邦一統天下的霸主夢,劉邦成就了項羽的悲劇一種足以令整個中華民族爲之肅然起敬的悲劇。

描寫項羽的作文7

項羽,西楚霸王,千百年來在官方場合都是反面教材,原因很簡單,手握那麼多資源,卻落得烏江自刎,活脫脫一個失敗的典型。然而,從古至今頗有一些文藝作品爲其鳴冤,樹立起正面形象。電影《鴻門宴傳奇》就是如此,尤其是馮紹峯主演,更讓觀衆覺得項羽才更可親可敬。易中天在講《漢代風雲人物》時,也很爲項羽說了些公道話。

那麼,項羽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是忠是奸,是英雄是奸雄,是正面人物是反面人物?

想用一個詞語來評價項羽,那是不可能的。如果真要這麼想,就太天真了,因爲人是最複雜的物種,哪個人都有其多面性,並不是平面單薄地存在,何況這麼一個從古至今都有爭議的人物。

若以成敗來論英雄,項羽是讓人唾棄的,他先天優勢那麼明顯,出身豪門,一身功夫,領兵打仗更是一絕,長得又帥,手一揮,底下一幫小弟呼拉拉地跟過來,攆都攆不走,心甘情願地爲他賣命。劉邦呢,要錢沒錢,要人沒人,要地沒地,不會功夫,不會帶兵,還沒讀過多少書,連個老婆都是忽悠來的。兩人根本不在一個級別,可最終偏偏劉邦贏了。就象擂臺賽,一個60公斤級的恁是把一個90公斤級的打得滿地找牙。項羽,你讓後人說你什麼好呢?

就個人魅力而言,項羽的確有過人之處,否則,僅憑豪門出身也難以長久。垓下戰役前,項羽基本是常勝將軍,他曾多次以少勝多擊敗劉邦,甚至領5萬兵力打得劉邦30萬大軍潰不成軍,躲在城內不敢出來。

但是,項羽有一些致命弱點。比如他的”婦人之仁“,作爲一個奪天下的人,與對手講仁義確實不明智,甚至可以說愚蠢。比如他的因小失大,劉邦的一個城池就讓他放鬆了警惕。比如他的輕重不分,對於傷害的士兵,他會流淚,會爲士兵吸毒瘡,但當部下立下戰功時,他卻把官印都摸得沒有棱角了,也捨不得給人家。比如他的用人失當,他用人唯親,有點象蔣委員長,都用嫡系,旁系的就算立下大功,也難得獎賞。比如他不善採納雅言,亞父范增給了那麼多良策,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不予採納,氣得範亞父罵出了”豎子不足以謀“這麼難聽的話。

再回到開頭,項羽到底何種人,紅臉?白臉?還是黃臉?在我看來,他是軍事天才、政治嬰兒、錚錚鐵漢、懵懂頑童。如果他是普通男人、一般將領,他很出色,但他身負爭奪天下的重任,沒有政治智慧的他只能悲劇收場。他是個好人,但帝王之術不是一般好人能駕馭得了的,而歷史又戲劇性地將他推到了這個位置,所以,千古悲歌在他身上上演就成爲了必然。

描寫項羽的作文8

英雄應當不以成敗論之,秦末,劉邦、項羽爭霸天下,結果以項羽失敗而告終,《史記》作者司馬遷評價其乃“失敗的英雄”,我很贊同。

項羽,楚國人,青年時,學書、學劍皆不成,換學兵法,卻也“略懂其義”,不願深入瞭解,當其遇秦王遊會稽時,發出“彼可取而代之”的怒吼,項梁驚而捂其口,可見項羽的遠大理想。劉邦那時算什麼人呢?只是一個泗水亭長,見到秦王也只能發出“嗟乎,大丈夫當如此”的羨慕之意,恐怕他至死也沒想到可“取而代之”吧,可見項羽的遠大理想,是常人難以想象的,這足以體現了項羽的過人之處。

項羽作戰英勇無比,鉅鹿之戰,殺死畏縮不前的宋義,破釜沉舟,同仇敵愾,將士們以一當十,經歷九次戰鬥,徹底擊垮秦軍主力,這一仗,確定了項羽的統帥地位。劉邦呢?卻趁此時機,攻入咸陽,小人得志,還狂妄地想在關中稱王,項羽聽說後,立刻大怒,特別是聽說曹無傷的話後,揚言“旦日饗士卒,爲擊破沛公軍。”多麼豪邁,多麼勇猛,有男子漢氣概,鴻門宴後,項羽進入咸陽,大封諸侯,自稱西楚霸王。

誠然,英雄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項羽失敗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歷史的教訓——失去民心,項羽有着軍事天賦,但他曾將秦軍投降士卒坑殺二十萬,典型的一個殺人狂魔,人人懼之。當其進入咸陽城後,燒殺搶掠,秦民大失所望,可以看出,項羽政治水平不高,不懂得安撫人心。

可劉邦呢?被項羽打敗後,嫌車跑得慢,居然將親生骨肉踢下車去,這種行爲簡直連牲畜都不如,我想這時,他更不會有項羽那種烏江自刎的氣魄吧?這是典型的小人形象,遇事毫無主張。他還慣用卑鄙手法,當劉邦項羽簽訂“鴻溝之約”後,原本是停戰期間,卻發兵攻打項羽後背,可見他是一個地道的僞君子,他還曾對項羽說“財物無所取”可是他獻給項王和范增的玉璧“和玉斗”是他從咸陽宮裏搶來的奇世珍寶,。項羽做事從來都是說一不二的,更不會幹出劉邦這種口是心非的事來,從這裏可以看出項羽纔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劉邦雖然有缺點,他就只憑借了一點戰勝了項羽,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無論如何,項羽的功績是掩蓋不住的,他是我心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