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項羽的作文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項羽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項羽的作文8篇

關於項羽的作文1

他——西楚霸王雖然只在當時出現了八個春秋,但是引得了兩千多年的議論。兩千年前,他折兵垓下,敗得慘烈。千年之後,一位詩人感慨道: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惡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殘陽如血,烏騅馬突出重圍,越過土坡,穿過樹林,一聲長嘶,猛然將前踢高高揚起,有天塌地陷般地墜下,再也止步不前了。西楚霸王陷入了他生命的絕境——眼前是洶涌的烏江,身後是窮追的漢軍,他飛身下馬,提槍按劍,魁偉的身軀聳立在岸半。沒有了萬里江山!沒有了八千弟子!沒有了一代佳人!他仰天長嘆,兩行清淚流在他那飽經風霜的臉龐上,往事在腦海中翻騰。

當年楚漢爭霸,狼煙四起。他兵多將廣,本可以一鼓作氣殲滅對說,但是他卻有婦人之仁,不忍骨肉相殘,使百姓流離失所,重陷水火。鴻門宴上,他顯示出了“誠信”的一面。

而此後形勢大變。正如亞父預言的那樣,漢王包藏禍心,背信棄義。楚王鑄成大錯,屢戰屢敗,落的個垓下被圍。四面楚歌響起,數十萬精兵全軍撫摩,只剩他單騎一人……

危亡迫在眉睫,他正待上馬,一個聲音從江面穿來:“大王莫驚!我來助您!”轉身一看,原是烏江亭長。但是,他一句“我心已死,無顏再見江東父老”,拒絕了東山再起。最後他揮起利劍,一道寒光從頸部劃過,轟然倒在血泊之中。

九泉之下,他永遠不會明白:他不該放棄東山再起的機緣!是他自己擊敗了自己!

關於項羽的作文2

“生當做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這首詩讚揚了項羽寧死不苟活的精神,但讀過《史記》中關於項羽的部分後,我對項羽有了自己的瞭解。

項羽是位英雄。

項羽是一個武藝高強的人,可以衝鋒陷陣,轉瞬間就可以殺敵百人,他用兵大膽,敢於“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我佩服他的膽略和勇猛。觀看秦始皇出行時,他竟敢說自己可以取而代之。千古英雄,誰敢如他一般出豪言?從這點看,項羽的確是位英雄。

但項羽更是一位失敗的英雄。

首先,無認爲他不注重學習,他甚至認爲讀書無用。但他不知道,無論是帶兵打仗,還是治理國家,無知都會成爲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其次,我還覺得他不會用人,不能把握好時機。無知使他不知人,更不會用人。張良,韓信都曾投奔於他,但他卻不能知人善任,讓人才爲劉邦所用。好不容易有個范增幫他,他卻不用,使自己徹底失去了這位謀士。

項羽也是一位不善於總結自己失敗原因的英雄。

項羽死前說:“天要亡我 ”,而不總結自己的錯誤。只會逞匹夫之勇,不能駕馭天下英雄,到死還認識不到自己的弱點,但還把全部原因歸之於天,真是可悲呀!

關於項羽的作文3

《鴻門宴》中的項羽風光無限,高高在上,而劉邦則是俯首稱臣。鴻門宴上,項羽和項伯坐東,劉邦坐北。項羽坐在最高貴的位置,而劉邦坐在更卑微的位置。可以看出這兩者相距甚遠。

項羽出生於一個貴族家庭,注重忠誠。當項伯對項羽說:“今天,人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並正在攻擊他們。這是不公平的。”當時,項羽斷然放棄了殺死劉邦的原計劃。儘管范增多次舉手示意,項羽仍然不爲所動,堅持自己的主張,信任劉邦。然而,在解釋項羽的忠義時,他也表現出對謀士的不信任。

另一方面,劉邦相信他的謀士張亮和其他人的建議,儘管他背叛了那些幫助他的人。

據其他史料記載,項羽自私自利,功勳不賞,奪位不賞。分享世界利益的劉邦並不僅僅把功勞歸於亨利。因此,有一個很高的評價,這兩個人從皇家墳墓:"陛下已使人民攻擊城市和獲得領土,那些被派遣下來的人將受益於它,造福全世界。"項羽嫉賢妒能,有功德的人會吃虧,有功德的人會受到懷疑。他將贏得沒有功績的勝利,他將獲得土地而不造福他人。這就是他失去世界的原因。“項羽和劉邦雖然都是霸主,但他們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處事方式,這最終影響了他們的命運,決定了卑微之人的霸權。西楚霸王最終在烏江自殺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但是項羽,當他沒有辦法的時候,說:“他沒有和他的長輩面對面。”他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正如李清照所說,“生活就像一個英雄,死亡就像一個幽靈。我還是想着項羽,不肯過河。“項羽留給後人的是深深的震撼和相當的思考!

關於項羽的作文4

漢軍的楚哥響起,喇叭嘶鳴,直擊耳膜。項羽簇緊眉頭,撫摸着心愛的馬兒和摟着心愛的女人,思緒萬千,唱起了一首悲傷的離歌。他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勇士啊!他不可能坐等山空,等死,他絕不會允許他就這樣死去。他帶領八百多人直夜潰圍卻被迷失方向,陷入迷離的大澤中,兵馬盛衰,自身不得保己,決心來一場快戰,論輸贏誰與爭鋒,誰是真正的王者。他是知恥重義的豪傑啊!預料早已失敗的結局,帶領他們衝出突圍。一路走來,卻只剩下幾人。烏江岸邊亭長如同救命稻草般。

只要項羽的一聲決定便可渡烏江東山再起,明日輝煌,深仇舊恨與之解決。但他不肯啊!他內心有愧呀!那些比他戰死疆場的'兄弟們啊,如今在那荒涼的河谷間無人問津。他愧對於這些死去的亡靈,更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最後自刎而死,也是爲了所謂的“義”啊! 或許是一種宿命吧!項羽在動亂頻煩的年代裏窮途末路也要保全自己的尊嚴。當日攝人魂魄的眼神和聲音就可嚇退敵兵,那眼神裏分明就是一股不服輸的氣勢,震撼絕非偶然。又豈能點到爲止?對於項羽來說,他的結果怎能用時運不濟來了結,他自身的自負在這條漫漫爭奪路當中註定是他成爲不了像劉邦那樣的君主。他對事情的不加考慮,蒼莽決定註定讓他只有做一個行動上的勇者,思想上的莽夫,他沒有忍辱負重,捲土重來的變通。他只能在烏江結束了他的英雄路程。真是可嘆,可惜,可氣。他只能是一個末路英雄。

關於項羽的作文5

霸王別姬,烏江自刎,一代英雄終於倒下。滾滾的江水流過無數的朝代,但他卻是烏江邊上始終屹立的豐碑。也許歷史的舞臺沒有讓他成爲主角,但那流星般的一閃足以讓我們永遠地銘記這位鬼雄。

鴻門宴上,這位霸王的英姿可見一般。鴻門宴上,本來是可以危機四伏,殺氣重重的,但項羽身上那一顆光明磊落的心足以把這重重的殺氣驅散。當范增以所配玉?示之者三時,項王默然,但誰能知道,在這默然之下,其內心正在作如何激烈之鬥爭。殺之!如擒劉邦性命於囊中,從此天下何足道哉,但這難道符合他光明磊落的性格嗎?堂堂大丈夫,堂堂西楚霸王,於座上殺一手無寸鐵的劉邦,即使最後能稱帝於衆人,他又怎能像現在這樣挺直腰桿呢?即使他後來烏江自刎落得敗局,但他的腰桿始終比鴻門宴上那輕而易舉的一刺時要直得多。

他的那份豪爽始終讓我驚歎。當樊噲持盾帶劍闖入軍門,項羽問明他來歷後,竟沒有受到處罰,沒有懷疑其有反心,反而賜酒賜肉,見樊噲也是一名壯士,不僅沒有擔心過劉邦手下有如此的猛將會爲他稱帝帶來麻煩,卻坦開胸懷要結識這位壯士,並由衷地讚佩他,恐怕也只有豪邁的項羽能做到。

嗚呼!它的確是不能成爲一代君王。原因也許正是他這種坦然,這種豪爽,這種光明磊落,這種意氣風發。但難道我們就能因此而責備他嗎?他始終是頂天立地的永遠的巨人,讓人始終要擡頭看他威武的英姿。

關於項羽的作文6

項羽你戰鬥的十侯有勇無謀,我非常敬佩你,在我眼中你不愧是一位頂天立地的英雄。

你活着的時侯是人傑,你死的時侯是鬼雄。你英雄蓋世,拔山蓋世,你舉世無雙,你在我們每個人眼中都那麼勇敢,堅持不懈的精神。在戰場上你那麼瀟灑的動作讓我浮想聯翩,你那鋒利的武器讓我想了又想。在我眼中,你比每一個英雄都要有英雄氣概,你輸了戰鬥,卻還沒有放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感到欽佩。你像展翅飛行的雄鷹一樣,不管歷經多少困難都會像男子漢一樣去克服。項羽你真勇敢。

項羽我們學了你的詩,我們都要更加了解你了。比如前面兩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這兩句說了項羽活着的時侯應當作人中的豪傑,就算死了也要當鬼雄。我知道了,項羽不會很快就會打倒,他有勇無謀,永遠不放棄。項羽你不肯過江東沒臉面見你的鄉親夫老,只要你戰勝了劉邦你就能打着勝戰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項羽我爲你驕傲,我爲你自豪。

關於項羽的作文7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以崇敬的心情,敬佩的心情寫下了那個“不肯過江東”的你——項羽。

初次見你,是在司馬遷的《史記》中,那司馬遷對自己所處時代的先主劉邦——你的對手,大費筆墨地讚揚了一番,卻也給了你這失敗者以足夠的尊重——你是唯一一個沒有做皇帝卻被寫入本紀中的人。這頗與“成王敗寇”的歷史準則不符,也令我將《項羽本紀》認真讀了幾遍,這才明白,這,是你應得的榮耀。

你出身於貴族世家,卻不與一般的紈絝子弟爲類,你胸懷大志,少年時便許下:“彼可取而代也”的豪言壯志,並不斷爲之努力。壯年時的霸王舉鼎使你嶄露頭角,那破釜沉舟的鉅鹿之戰使你的才華得以充分體現,在那混亂的戰場上,你鎮定自若,當真應了那句“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你的勇猛與謀略,便是那周郎也望塵莫及。

出身於貴族世家,書香門第的你,骨子裏卻有武人那種不拘小節的坦率,一諾千金的氣概。在劉邦攻入關中,“欲稱王,使子嬰爲相”的情況下,你仍能在鴻門宴上堅持對叔父項伯的承諾。放掉劉邦,完全不曾考慮放虎歸山對你會造成怎樣的影響,你只知,君子應一言九鼎。這種氣勢,哪是劉邦那猥瑣的市井混混比得上的呢!況且,若非鉅鹿之戰吸引了秦軍主力,劉邦那廝怎能先入關中?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這樣的你走到了烏江邊,卻沒有驚慌,只是最後一次舞動手中的寶劍衝向敵人。歷史是公正的,劉邦勝了,勝利的光環卻掩蓋不住他性格上的污點,而你,雖敗,猶榮。

項羽,走近你,我讀懂了你。

關於項羽的作文8

項羽是一個武術家,他的武藝驚人,自嘆有力拔山兮之勢,打起仗來是所向披靡。可是項羽的文韜就是彈盡糧絕了。

項羽是一個武夫,拿他與各朝代人物比起來,符合性格特點的是張飛、李逵,性格獷野,不拘泥於小節,戰場作戰勇猛。可是對於他來說與奸臣們鬥法可就是班門弄斧了,在鴻門宴中劉邦試探性地說:有小人挑撥我們。項羽想也沒想就把曹元傷給供出來了,致使一個安插在劉邦身邊的特工隊員犧牲了。

項羽比較狂妄,是一個自負的人。當時擁兵四十萬,與小小的劉邦軍相比,他就所向無敵了。可是劉邦沒有硬來,而是見機行事。當他沒下達作戰名冷之前,項羽就已經說漏嘴了,還被別人給拉攏過去。當項伯回營稟報時沒有絲毫懷疑,“項伯是怎麼知道劉邦的意思呢?”這也體現對身邊人的毫無防備,不細心。對於心 腹 范增的意見又是聽而不應,行事不果斷。他認爲沒必要在這裏殺劉邦。當劉邦出兵,照樣擊破。萬萬沒有想要,項羽最後死在他的自大手裏。

項羽的一生是戎馬生涯,如果項羽建國,國家也不會太繁榮,宦官當道或延續暴政,不會像漢朝發展改革,更加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