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語文作文怎麼寫才能得高分

作文在語文這一科目裏,永遠佔據了大頭。那麼,大學聯考語文作文怎麼寫才能得高分?下面本站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大學聯考語文作文怎麼寫才能得高分

  滿分策略——考綱寫作等級的分析

一、基礎等級

(一)符合題意

審題、立意就是寫作前對作文試題的要求進行仔細的審查、分析和研究,從而確定作文的體裁、選材範圍、中心思想及寫作方法等方面的必要過程。

“符合題意”是應試作文的第一道關口,也是大學聯考作文評分的第一把尺子。如果不合題意,文章寫得再好,也是不行的。一般說來,考生的實際寫作水平是平時練就的,但考試作文的得分未必與平時水平完全一致,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對題意的理解。

一道作文題往往包括“命意”和“要求”兩部分。“命意”部分,或出示材料,或出示標題,或出示話題;“要求”部分提出若干限制條件。寫作前,要對試題的各個組成部分作準確全面的審讀和理解。要正確理解材料的寓意,要扣住關鍵詞,把握標題或話題或材料的內涵;要用好相關的提示語,劃定構思範圍,確立中心和寫作內容;要在文體、表達、字數方面做到“令行禁止”。

1。考生在審題、立意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審題要準確

即明確命題意圖是什麼,題旨是什麼。如大學聯考安徽卷作文題的材料講了一個關於“梯子豎放與橫放”的問題,其中,材料中的兩個提示標語“注意安全”、“不用時請將梯子橫放”就是該作文題的題眼,而考生可據此確定立意爲“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等。

(2)審題要全面

全面是指從整體上把握材料的內涵,正確、全面理解材料的主旨,切忌片面,或把枝葉當主幹,或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如對於全國卷作文題,有的考生只是抓住材料中母親說的“你不是沒能力挑這個擔子”這句話,大談能力的重要性,而忽視了材料的整體內涵是談“做事要集中注意力,甩掉多餘的顧慮”。

(3)立意要高雅

高雅是指文章的立意要清晰,感情傾向要積極健康。如大學聯考湖南卷關於“手”的作文題,解說圖片的四句話中的關鍵詞“服務”“想象”“創造”“收穫”表現了積極健康的時代精神,更能展現出非凡的個人品質。但有的考生在作文中寫戀愛時相互握住的手、分別時依依不捨揮動的手等,這樣的立意無疑偏離了主旋律。

(4)立意要新穎

所謂新穎,就是要打破常規思維,選取新的切入點,發他人之所未發。新穎是作文創新的核心。如大學聯考湖北卷,作文材料的核心是“變與不變”,如果考生只是寫一般的變化,雖然也符合題意,但沒有任何新意,倘若考生能從中提取出“對舊事物逝去的無奈,而呼籲珍惜當下”這樣的立意來,就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架、不按習慣思維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特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他人之所未發,想他人之所未想,就能在同類作文中脫穎而出。

(5)立意要深刻

所謂深刻,就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揭示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不能只抓表象,泛泛而談。這就要求考生對材料有深刻的挖掘能力,對社會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對生活有高度的概括能力。

例如:大學聯考四川卷的作文材料“手握一滴水”,材料內涵爲“看起來很微小的一滴水裏,其實蘊藏着無窮的價值”,而考生據此可以寫“平凡細微中蘊涵的價值”,但如果能進一步挖掘,立意爲“呼籲人們堅守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蘊涵無窮價值的所在”,那就深刻多了。

2。如何讓文章立意新穎、深刻?

(1)立意要有社會責任意識

“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考生在審題、立意時,應充分地考慮到文章的社會功能,將焦點定位在鮮活的社會生活中,或由材料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或將材料的內涵與社會上存在的問題相對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纔會深刻。

(2)立意要有哲理味、辯證味

哲理是思想的火花,是理念的凝聚,是睿智的結晶。高明的作者,善於抓住哲理閃光的瞬間,寫就內涵豐厚、耐人尋味的美文。如大學聯考遼寧卷的材料作文,材料中的“人,要隱於音樂背後”是一句頗有哲理且耐人尋味的話,對這句話的理解程度決定了文章立意的高度。

(3)立意要關注現實,凸顯個性

有的考生寫文章喜歡就事論事,而不是用長遠的目光去審視生活、生命和人生,只是陷入了個人的“小衚衕”。其實優秀的文章總是有一種獨特的視角,或跳動着時代的脈搏,或映照着社會的主流,或閃爍着人性的光輝。

例如:大學聯考天津卷作文題,考生可以通過對小魚與老魚之間對話的聯想,從“我們忽視了什麼”、“爲什麼會忽視”、“忽視了會怎樣”等不同角度進行思考,然後聯繫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或各種社會現象和問題進行寫作。

(二)符合文體要求

“符合文體要求”有兩層含義:首先是指符合試題規定的文體要求。其次是指符合考生自己選定的文體要求。大學聯考作文要求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大學聯考作文試題,或是指定某種文體,如“寫一篇議論文”“寫一封回信”;或是排除寫某種文體,如“不可寫成詩歌、小說、戲劇”。如果是指定文體,考生不能隨意更改。如果是排除式的,比如“除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考生可寫的文體種類就很多,即使寫散文、小說等文學體裁,也可看成是記敘文的擴大和延伸。這幾年大學聯考均爲“文體不限”或“文體自選”,使得考生在文體選擇上有更大的自由。

試題不限定文體是給予考生選擇的自由,但是考生選定了寫議論文就要寫得像議論文,選定了寫散文就要寫得像散文,不要寫成“四不像”。每年大學聯考作文的評分標準都把“符合文體要求”“基本符合文體要求”“不符合文體要求”等作爲評判作文優劣的重要條件。

近年來,新課標大學聯考作文淡化了文體的要求,一般都是要求“除詩歌外,文體自選”,但淡化文體不等於不要文體。考試大綱講得很清楚:“符合文體要求。”面對不拘文體的作文要求,要想到自己擅長的文體。一旦確定好文體,就必須做到“規範”,即具有明顯的文體色彩,絕不能搞成“四不像”。這些“四不像”作文沒有鮮明的文體特徵,不符合考試大綱對寫作的要求,一定拿不到高分。

1。如何寫好記敘文?

(1)把握要素,巧作安排

記敘文有六個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考生在寫作時就要注意把這些要素交代清楚。

例如:考場佳作《別樣溫暖別樣情》一文中,事情的時間是冬季一個寒冷的夜晚,地點是街上,人物有“我”與賣地瓜的老人,事件是“我”因天寒父母不在身邊而身心俱冷,餓極了只好上街買吃的,受到一個賣地瓜的老人的關懷,感受到了陽光般的溫暖。該文將記敘文的六要素交代得很清楚,從而使文章的文體特徵非常鮮明。

(2)選材典型,角度獨特

記敘文所選材料要十分典型,角度獨特,不能平淡無奇。考生要將自己生活中鮮活的、獨特的、有積極意義的材料運用到作文中來。

例如:有兩則材料,講的都是父親給讀高中的女兒送學費,一則材料是父親開車行了30千米送錢給女兒,一則材料是父親挑一擔大米,摸黑走了30千米山路,天亮到集市賣掉大米給女兒送錢。這兩則材料,誰更能感動人心,不言而喻。

(3)確定線索,理清順序

記敘文在結構安排上往往要有一定的線索和順序,不能像記流水賬。考生寫作時,可以以時間順序爲線索,如大學聯考江蘇卷優秀作文《憂與愛》,作者以時間順序寫周莊的現狀,表達了愛之深、憂之切的真摯而熾烈的情感,表現了作者對優秀傳統文化漸漸淡化現狀的擔憂,以及對保留與修復其獨特韻味魅力的希冀;考生也可以以人物思想行爲及認知過程爲線索,如大學聯考湖南卷優秀作文《賣菜人的老繭》,先寫人們因爲賣菜人手上的老繭而不願意與他直接交易,後寫因賣菜人長滿老繭的手托住了一個生命而對其充滿敬意。

(4)明確表達,掌握技法

考生寫記敘文,要注意以敘述、描寫爲主要表達方式,切不可過多地議論、抒情,以免沖淡了記敘文的文體特徵,從而使文章成爲半記敘半議論半抒情的“四不像”。在記敘文中,議論、抒情可以作爲輔助手段使用,因爲恰到好處的議論和抒情可以收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另外,考生還要注意掌握一定的技法,如材料順序的安排,敘述方式的選擇,人物性格的展示方法,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行文的構思技巧等。

2。如何寫好議論文?

(1)明確三要素,掌握文體特徵

議論文有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論點是文章的靈魂,一篇議論文只能有一箇中心論點。論點應該鮮明、準確,絕不可模棱兩可,讓人捉摸不定。論據是用來證明論點的材料,有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兩種。論證是議論文寫作的重要一環,主要有立論、駁論兩種。常見的論證方法有事實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等。

(2)掌握常用結構,弄清文章層次

議論文一般可分爲引論、本論、結論三部分,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順序來說理。議論文的結構安排,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①並列式,即各個層次之間爲並列關係;

②遞進式,即各個層次之間爲層層深入的關係;

③總分式,主要包括“總——分——總”式和“總——分”式,前者是先總述,後分述,最後總述;後者是先總述,後分述,最後不再總述了。

例如:大學聯考大綱全國卷優秀作文《放下包袱,收穫成功》,文中先提出中心論點“人生也只有放下沉重的包袱,輕裝上陣,才能收穫成功”,然後以“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才能戰勝自己”、“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才能實現夢想”、“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才能收穫幸福”作爲分論點,構成三個邏輯清晰的層次。支撐着中心論點,結尾照應中心論點,是典型的“總——分——總”式結構。

(3)抓準思維角度,打開議論思路

大學聯考作文題一般都給考生提供了多種寫作角度,只要考生對事物作多角度思考,進行合理的聯想,抓住其中任何一個側面,並深刻理解這一側面的特點以及這個側面同事物整體、其他側面的關係,便可確立正確的立意角度。考生可以着眼於關鍵語句展開聯想,也可以立足於全部材料蘊涵的意義展開聯想,還可以從反面領悟,展開聯想等。

(4)情理之趣交織,提升文化品位

筆端流露感情,以抒情的筆調來說理,這是使議論文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一個重要方法。因此,考生在寫議論文時要注意把情感與文中的理趣結合起來。議論文追求的是由事及理的昇華,因此,考生不能在事物表象和發展過程上大做文章,而必須以嚴密的邏輯推理爲“骨”,充沛豐盈的情感形象爲“血肉”,這樣才能成就一篇佳作。

3。如何寫好散文?

(1)掌握要素,精心立意

散文的特徵是“形散而神聚”,“形散”是指文章材料廣泛。“神聚”是指中心要統一。散文重在表意,因此立意是否精深,將決定散文的優劣。如果沒有明確的主題思想,沒有中心來將材料統率在一起,那麼文章就會成爲一盤散沙。

(2)選材精當,小中見大

考生寫作時要注意材料的選取,凡能鮮明地表意的材料則取之。考生選材時可從局部着手,以一斑窺全豹,以局部表現整體。另外,考生還要敏感地抓住那些表面看來平淡無奇,卻蘊涵深刻社會意義和情感意義的材料。如大學聯考江蘇卷某優秀作文《憂與愛》,文章抓住“吃山楂糕”這件小事,體現了“童年”與“現在”的山楂糕味道不同,從而表達出“對環境變化的憂與愛”的主題,可謂小中見大。

(3)精心構思,巧於表達

散文的結構要精而巧,而考生可以以意爲脈,編織線索,如情感線索、人物線索、景物線索等。關於表達,考生則要做到以下幾點:

①抓住特點,勾勒人物。

②借景抒情,或烘托氣氛,或強化感情,或引發感慨,或以景表情。

③託物言志。即藉助於物表情達意。

(三)感情真摯,思想健康

“感情真摯”是文章的生命。它旗幟鮮明地反對虛假的、造作的、蒼白的乃至庸俗、頹廢的文章。所謂“真摯”,就是真誠懇切。它是作者發自內心的對人對事的情感態度。無論寫人、敘事、描景還是說理,都應滲入作者或愛或憎,或喜或憂,或褒或貶的真摯感情。人們說,寫作是生命的運動。感情虛假的文章,給人的只能是虛假,而不可能動人。

有一名考生寫《外婆的選擇》,寫外婆身患癌症,拒絕治療,其理由有兩條:一是外婆一生都愛美,如果化療、放療,頭髮、眉毛都掉光了,死後孩子們夢見她,還不嚇得半死;二是子女的經濟條件都不好,“把僅有的一點錢留給孩子們作教育費用吧”。看了這樣的文章,即便是鐵石心腸,也會潸然淚下,也會對這位外婆肅然起敬。這便是感情真摯的力量,這是那些胡編亂造的文字不可比擬的。

雖然有的考試題目可以寫“故事新編”之類,即便是這樣的文章也要寫出真情實感。

“思想健康”是指文章的內容具有正確的思想。它懲惡揚善,表現出對符合社會發展總趨勢的認識、理想、願望等,透射出真善美的光輝,能給人以美的感受和鼓舞力量。它的底線是正確的是非觀、道德觀。這個底線是不能超越的。

1。如何做到感情真摯?

(1)形象感染法

考生可選取一些富有感染力的典型事蹟,來抒寫人間真情。

例如:大學聯考天津卷優秀作文《感受愛,感恩愛》,攝取國中時候的一個特殊鏡頭來凸顯母子真情: “在出校門的那一刻,我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向我走來,是我的母親,她手裏拿着一個大大的冒着熱氣的雞腿,說:‘孩子,餓了吧,趕緊把它吃了。’當時我的眼淚就奪眶而出。”濃濃的母愛就濃縮在了這飽含真情的敘寫中。考生要用真心去體驗和再現感人的社會生活,用摯情去表現和吟詠牽動人心的家庭生活,用哲理去品味和感悟引人共鳴的時代生活,進而使作文中充盈着感人的氛圍,表現出溫暖的情愫。

(2)融情於事法

考生可以通過對生活中具體事件的生動敘述,來抒發人間真情。

例如:大學聯考江蘇卷某優秀作文《憂與愛》中有這樣的細節敘述:在家境貧寒的“我”參加會考那一天,父親意外地前去城裏陪考,並在餐館裏“慷慨”地叫了一盤魚香肉絲,吃飯時父親不停地用筷子給“我”夾肉,而他卻只夾素菜吃……考生借事抒情,將濃濃的親情充斥在字裏行間。

(3)直抒胸臆法

考生可以直接抒寫對生命的珍視,對生活的熱愛,對人生的尊重,對親情的感悟等。

例如:考場佳作《理解》一文,作者最後採用直抒胸臆的方法,寫出“理解你,也因爲你理解我。這種情義不僅是父子之情,還融合了朋友之情”這樣飽含深情的句子,讓讀者也不禁爲之感動。

2。如何巧妙地濃縮人間真情?

(1)捕捉動人細節,巧妙展露情懷

考生在寫作時可捕捉日常生活中感人的細節,尤其要善於抓住人物在特定環境中所獨有的情感和行爲特徵,表現出細節的真實性、典型性、生動性,從而使文章情感充溢。

(2)敘述精彩片段,高度濃縮情感

要想在文章中體現真情實感,考生不僅要抓住生活中偶爾迸發的火花,還須在文章中準確敘述。

例如:大學聯考四川卷優秀作文《總有一種期待》,作者一開始便敘述了人生各個階段的不同期待,情感高度濃縮,將“人總有一種期待,不管怎樣,期待總是伴人一生的,無論如何,消極期待莫要有,積極期待纔可取”的主旨表現得淋漓盡致。

(3)描繪動人景物,情景相融爲一

景物描寫可以起到渲染氣氛、爲全文奠定抒情基調、揭示主旨等作用,使文章含蓄雋永,餘韻悠長,耐人尋味。

例如:大學聯考重慶卷優秀作文《迷人的山村》,文章以淳樸山村的四季爲描寫對象,以四季變化爲線索行文。文中將小河、竹林、小草等景物在四季中的變化,描寫得生動形象,可說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不僅如此,作者還對四季所包含的內在生命力的變化給予了讚揚,將對大自然的鐘情寓於其中,令人讚歎。

(四)內容充實,中心明確

“內容充實”,指文章的材料翔實、具體,能爲“中心明確”服務。內容不充實,只有乾巴巴的幾條筋,沒有豐滿的血肉,寫記敘文形象不具體,沒有意境,寫議論文空喊口號或堆砌事實論據,自然不能得高分。

“中心明確”是指文章要有一個明確的中心,並圍繞這個中心來寫人敘事或議論,否則就會散亂而不知所云。現在一般考生易犯的毛病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是哪裏”。這樣的文章沒有明顯的寫作意圖,沒有明確的寫作目標,自然不可能成爲好文章。

“內容充實,中心明確”,是大學聯考評分的又一把重要尺子,如果在這一點上達不到基本要求,文章內容也就不合要求,得分只能比較低。

1。怎樣做到“內容充實”?

(1)關注社會熱點

古人就說,“文章合爲時而著”。尤其在準備大學聯考的時候,某種程度上來講,考生有相當長的時間遠離實際生活,這和大學聯考作文發生了矛盾,因爲作文是反映生活的。因此,備考階段還要適當關注社會熱點問題,要寫出有時代感和時代價值的東西。

例如:大學聯考山東卷滿分作文《這世界需要你——寄給行走在天堂路上的史鐵生的一封信》,就以剛剛離開人世的史鐵生爲寫作素材,加入自己的思考,使得文章具有了很強的時代感。

(2)要寫我們中學生熟悉的事情

例如:大學聯考廣東卷優秀作文《回到原點》中寫道:盛夏的夜晚蟬聲聒噪,彷彿永無休止地宣泄着對熱氣的不滿。風攏起了清涼的裙襬,明晃晃的白熾燈照着蒸籠般的教室。我隨手翻開一本雜誌,上面矯情的文字朝着我擠眉弄眼,空洞氾濫的描寫令我的胃一陣翻江倒海。忽然,教室後方騷動起來,同學們不怕炎熱,擠作一團……這位考生就自己學習生活中的感受寫起,充滿了生活氣息。

(3)以小見大

社會熱點不是空談大道理,而是要從小的方面見深刻的道理,從一個側面或局部去反映事物的整體。這樣纔是深刻的作文。

例如:大學聯考山東卷滿分作文《見證》,在選材時着眼於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的變化,只選擇鄉村旅遊這個小的突破點,可以算作“小中見大”。

2。爲了做到“中心明確”,在寫作中有哪些點題妙法?

(1)標題點題

即在擬題時巧妙嵌入與主題、材料或話題有關的詞語,讓自己所擬的題目醒目而別緻,給人“一枝紅杏出牆來”之感,如考場佳作《道是“有限”卻“無限”》,該文的標題就點明瞭中心。

(2)題記點題

即讓表明主題的句子(詩詞、歌詞、名人名言等)獨立於文章之前,作爲題記,讓閱卷老師對文章的主題一目瞭然,給人“未成曲調先有情”之感。

(3)開篇點題

無論哪種形式的作文,無論哪種體裁的作文,好的開頭,都應該落筆入題,既要緊扣標題,又要引人入勝,使閱卷老師一下就抓住文脈。

例如:大學聯考天津卷優秀作文《感受愛,感恩愛》的開頭就以“我們人也是一樣,常常忽略身邊最不起眼的,最平凡的那些愛。要用心去感受愛,感恩愛”點題。

(4)行文點題

即行文過程中,在一些段落的開頭、中間或結尾,用重複的語句或小標題反覆點題,從而達到貫串全文、突出中心的目的,給閱卷老師“亂花漸欲迷人眼”之感。這樣一來就可以使文章中心從思維深處閃亮於視覺表面,給閱卷者帶來“賞心悅目”的美感震撼,具有極強的“視覺衝擊力”。

例如:大學聯考湖南卷優秀作文《一顆心,一雙手》,文章先以“一顆心,一雙手,創造出美好和諧的明天”點題,然後在行文中以“伸出是溫暖的服務”、“攤開是放飛的想象”、“張大是創造的力量”、“捧起是收穫的快樂”爲小標題,時時點題,最後照應開頭,深化主題。

(5)結尾點題

結尾點題,是文章成功的關鍵,是畫龍點睛的那一筆。或呼應題目,或照應開頭,或點明題旨。或乾淨利落,戛然而止;或耐人尋味,餘音繞樑。

例如:大學聯考江西卷優秀作文《知足雲天淡,進取風雨行》的結尾就以“人生均如此,一方面要知足,知足才能常樂,知足纔有幸福;一方面又要不滿足,不滿足纔會去追求、進取,才能抵達人生中的一個個風景如畫的高地”點明瞭主題,起到了深化中心的作用。

(五)語言通順,結構完整

“語言通順”包括“通”和“順”兩個層面的要求。通,指文句表達要合乎規範,合乎所寫的內容,不出現明顯的語病;順,指句子連貫,符合所寫事物的自然流程,符合一般的思維規律。用詞不當,造句不規範,文句之間不貫通,是若干語言基本功不過關的考生的通病。對這些同學來說,最應努力的是把每一句話要表達的意思說清楚,順着一定的思路說需要說的話,不要“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結構完整”,從歷年大學聯考來看,絕大多數考生是不存在問題的,除非不能完卷。在結構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全文思路不清晰,段與段之間的內在聯繫不明確。這是應當避免的。所謂“內在聯繫”是指各段落之間內容上的聯繫,是並列、承接還是遞進。寫作前都應有一個明確的考慮。

1。如何做到語言通順?

(1)規範

即語言表達要合乎語法,合乎邏輯,合乎語言習慣,沒有語病。還要注意詞義的輕重、適用範圍、感情色彩等方面的搭配,避免使用方言及生造詞語,不文白夾雜。

例如:“都說十八九歲的女孩如初升的太陽,輕輕地走出地平線,亭亭玉立在澄澈的海面,沾着霧氣,漾着柔波”一句,用“亭亭玉立”來形容女孩高挑的身材,鮮明生動;“澄澈”“沾”“漾”等詞語使用也很恰當。

(2)準確

即語言要貼切,表情達意要恰如其分,語意無歧義,評價客觀,表述不以偏概全。

例如:“發牢騷,是人們將內心積壓的意見、見解、看法說出來,雖然有時態度或形式有些不太合適,但終究是一些真實的意見,當然裏面不免有些偏激的成分,但是我們幹部一定要認真地對待啊”這段文字,考生掌握的分寸就比較好,“有些不太合適”和“裏面不免有些偏激的成分”中,兩個“有些”馬上界定了“牢騷”的特點,使人們更清楚地認識到了“牢騷”的弊端。這正是語言“準確”的集中體現。

(3)連貫

即文章不能有多箇中心,要圍繞一箇中心來展開;要注意句與句、句與段、段與段之間銜接緊密,順序合理,並注意語言和語氣上的聯繫與呼應;要有適當的過渡語句。

例如:“呀!額頭上長出了小痘痘,有好多好多書要念,同班女生的花裙子真的好漂亮,隔壁班的男生比我們班的帥……十五六歲的小女生總愛想些純純的小事情。愛想,愛煩,愛感慨!痘痘多了變醜了,好多書念着真累,我怎麼沒有花裙子,帥帥的男生會打球嗎”這段文字,前後銜接連貫緊密,內容上下照應,讀起來一氣呵成。

(4)得體

“得體”有三個方面:

①文體要得體。記敘性文體多用敘述、描寫性語言,所以語言要生動形象;議論性文體要有議論性語言,所以語言要嚴密;說明性文體要用說明性語言,所以用語要準確、簡明。

②語體要得體。注意口語與書面語、文言和白話的區別,不能夾雜使用。

③語境要得體。就是要注意時間、地點、對象、場合等語境。